最近的市场看法:新能源回调,半导体军工崛起

市场热点主要就是在下面持续往上走的两个板块,军工和半导体ETF

作者 | 明野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大家好,我是明野!

今天两市成交1158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0991亿元增加589亿元,连续第17个交易日超过一万亿元。沪深两市共有113只股票涨幅在9%以上,38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今天还有一个大热门就是北交所开门,但除了十个新股,其他都跌的比较惨,原因主要就是之前在新三板都已经炒过了,今天开门属于利好兑现,至于里面有没有什么好公司,欢迎大家挖一下。

今天市场调整比较多,尤其是前期大热门光伏啊,锂电啥的。从下面这个ETF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ETF和光伏ETF基本都是在往下走,那市场热点在什么地方,主要就是在下面持续往上走的两个板块,军工和半导体ETF。

从8月份已经持续调整了一段时间了,主要是在消化芯片涨价逻辑减弱的利空,同期还有大基金的减持,所以整体板块估值进行了一轮调整。那往后看呢,核心驱动力还是国产替代。半导体里面的IGBT,明年非常可能成为光伏风电、碳中和,以及电动车的最重要制约因素,因为它很有可能是不够的。现在最主要国外的玩家。它们扩产都是相对保守的,不会像中国企业这样蜂拥而至,一定会低估进程,所以对中国企业来说其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当然现在中国在这里扩展速度也不算快,可能会在未来 1~2 年内 IGBT 的供应会形成新能源发展的很重要的制约因素,所以它有可能成为最短板的存在。这是半导体的这种机会。当然随着这种晶元厂越来越多,各种资本支出的投放增加,我们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未来的前景会越来越好,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变成很多企业的首选供应商。

军工板块,三季度环比增速略微下滑,四季度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拉长来看,十四五订单增长的大逻辑还在持续印证,整个产业链的景气度也正在从上游往中下游传导,产业盈利分配逐步向中下游倾斜,具体一些的话,航空发动机和导弹产业链的增长确定性会更高一点。但军工股的需求比较难跟踪,所以可能炒预期的情绪会浓烈些,业绩的释放在时间点上不好估计,所以整体谨慎些。

医药方面近期国内疫情反复,新冠疫苗股和治疗药物相关公司受到刺激,沃森生物、康希诺、智飞生物、腾盛博药涨幅较大。11日全球市长论坛全体大会上,钟南山演讲称,“新冠疫苗两剂接种完了,还要补种第三剂,无论全病毒灭活疫苗或mRNA疫苗,一疗程后半年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论坛上,钟南山表示,全球的疫苗都存在这种问题,所以要补种第三剂疫苗。下半年医药相关个股回调较深,目前来看估值并不高。从长期来看,疫苗板块有望借新冠的机会拓展海外市场,也值得关注。

最后再说下两个最近在炒的细分领域

(不代表看好,但值得研究学习,最近新能源领域就一直在炒各种细分的零部件板块):

一、高压快充

借助高压快充解决充电难题将成为行业趋势,高压系统技术升级带来总量和竞争格局的双重优化。2021年起,车企加速推出高压快充来解决充电难题。随着超级充电桩标准的落地,叠加配套高压组件的技术进步,未来几年高压快充车型将加速推出带动相关零部件的快速增长,同时技术门槛的提升也有助于市场份额向技术优势企业集中。

在高压快充路线下,对车端以及充电端都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在充电桩端对于高功率充电时的热管理等要求更高,通常需要采用液冷;对于车载端的高压组件包括大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小三电(OBC、PDU以及DCDC)以及电动压缩机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在功率半导体、电池材料、高压连接模块及其材料上,满足耐高压、绝缘和EMC等属性。

高压相关的小三电(OBC、PDU、DCDC)整车厂外购比例高,给第三方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高压连接组件(包含连接器,连接模组)等领域,随着技术门槛不断提升市场将向具有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在耐高压相关材料的单车用量也会不断提升。合兴股份(高压连接模组),受益标的欣锐科技(OBC)、瑞可达(高压连接器)。

二、滑板底盘

滑板底盘会是未来重要方向,对开发时间以及开发成本都会有革命性的颠覆,但23年开始才会见分晓。

电动化带来的优势,让滑板底盘具备实现的可能性,有三个特征:1.电芯和底盘一体化。2.车身和底盘电器结构完全分开,实现同底盘快速出不同车型。未来第三空间时代,适合消费电子企业的快速量产,真正类似于大号手机。3.底盘同一套电器架构下的可变车身,零部件的大幅度复用带来的降本,甚至可达50%。对于rivian,不管rivian成功与否,更重要是让滑板底盘走进人群的视野。

对于二级市场,Rivian轻量化底盘系统是由拓普集团(Tier 1)配套,单车价值量1.1万元,亚太科技作为Tier2向rivian通过拓普配套高端铝挤压材,涉及的零部件或包括前后副车架、控制臂、转向节、减震器和花键轴等,单车用量约69kg-80kg/辆,相比燃油车大幅增长,验证了此前我们深度报告汇报的新能源车铝挤压材可达6倍增长的产业趋势。同时,亚太科技供应拓普铝挤压材近70%-80%的份额。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