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Facebook发家史:让世界变得更透明,让信息变得更相关

内容是人与自我心灵沟通的桥梁,成功的关键在于唤起用户心中共鸣。人除了与自我沟通的需求,还有与他人沟通的需求,而人与他人沟通的则依赖于通讯工具。

前言:内容是人与自我心灵沟通的桥梁,成功的关键在于唤起用户心中共鸣。人除了与自我沟通的需求,还有与他人沟通的需求,而人与他人沟通的则依赖于通讯工具。互联网媒介的到来,从内容上带来了海量UGC内容生态,更重要的是,从通讯角度则带来了颠覆性媒介升级,从而造就了Facebook,腾讯等巨无霸,从本质上讲,他们在线上创建了一个虚拟社会,而公司自身则成为了无形的“政府”,从而拥有巨大的价值。本篇,我们来看Facebook发展的前10年,其实怎样从哈佛宿舍发家,到风靡全球的。

书籍:《The Facebook Effect》,作者是David Kirkpatrick,这是一本FB的半官方传记。之所以说是半官方,一方面作者是著名的科技记者,身份是第三方;另一方面,这本书的创作得到了Zuckerberg等一系列FB高层的支持,所以有很多一手资料。遗憾的是,这本书出版时间是2010年,记录时间仅涵盖早期FB发展历程,但仍然呈现了一个真实的Zuckerberg,以及深度植入了他本人理念的FB。

声明:最近Zuckerberg针对Tiktok一些做法,博主表示坚决反对,本篇文章描述FB也仅限于2010年之前的FB,希望各位看官重视FB背后发展理念,先远离ZZ~~

业务发展篇

初期:编程天才Zuckerberg,起源于哈佛宿舍的Facebook

ZUCK的身世:Zuckerberg出生于1984年,一个纽约小康家庭,其父亲职业是牙医,目前是心理学家(有遗传),他在家里四个孩子中排名第2,是唯一的男孩。Zuck的家庭条件不错,房子是附近邻居最大的。据说,Zuck爸妈很早就请老师教儿子编程,由此Zuck很早就锻炼出了出色的技能——当小伙伴们还在玩游戏的时候,Zuck已经学会了制作游戏(赢在了起跑线上)。2003年,Zuck进入了哈佛大学,但心思仍然在编程上。Zuck进入大学时候,正值互联网中兴时期,彼时美国开始普及宽带,改变世界的趋势已经逐步明朗。Zuck经常与宿舍室友(后来都成为了FB的骨干)谈论什么是好网站的标准,互联网的发展会对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发布CourseMatch:入学后的第一个星期,Zuck就推出了自己第一款产品“Coursematch”(类似后来我国推出的“超级课程表”初期版),其允许学生根据其他同学课表进行选课,男同学可以看到心仪女同学课表。产品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很多用户的响应,这次小尝试也让Zuck尝到了互联网连接用户产生的化学反应的甜头。

推出Facemash,被校方叫停:入学第二个月,Zuck又推出一款新的应用叫Facemash,用户可以在网站上根据学生照片挑选谁是最漂亮或者最帅的人。这款应用成功的关键是Zuck通过非正常途径搞到了当时哈佛全体同学的照片。这款应用很快吸引了450名用户和22000次选择(二选一),但也很快吸引了校方注意力,由于没有经过同学允许使用他人照片,这档服务很快被叫停,Zuck还因此向全校道歉。由于忙于开发各种有意思的网站,Zuck第一个学期几乎没有去上课(走自己的路)。

推出Thefacebook:到了2003年冬天,Zuck又开始了他的一个新项目。2004年1月11日,他花35美元注册了TheFacebook.com。这个项目缘起于Coursematch和Facemash一部分,同时借用了当时火热的社交平台Friendster的创意,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页面,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其他个人信息(类似博主小学时候,毕业时大家都会填的有各种兴趣爱好的同学录),每个人可以链接自己朋友的页面,从而构建自己的社交关系网。吸取了前车之鉴,Thefacebook要求大家自愿上传信息。Zuck找到了自己的同学Saverin,各自投资了1000美元开启了FB,这笔投资及后续几笔万美元级别投资,让Saverin成为了百亿美金级别富豪(这就是命?)。

以实名制为商业模式根基:与当时流行的MySpace类型的博客等网站相比,FB最大的不同就是最开始就确立了严格实名制的底线,想加入FB的必须使用哈佛.EDU的邮箱注册,保证了每个人Profile页面的实名真实性。实名制是FB建立熟人社交网络的基础,也是Zuck后来推行Gift Economy的基础(Zuck后来坚持,社交平台只有有一定秩序,用户才愿意分享更多),后面我们还会讲。总之,FB一经面世,就在哈佛校园里病毒式传播起来,发布后4天,已经有650名学生注册,到第一周结束,已经有一半的哈佛本科生加入了FB,到3个星期后,已经有了6000名用户。

实际上,FB选择从学校发家(或者说选择了被Zuck发明出来),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互联网当时还是新生事物,在大学生中渗透率最高;另一方面,年轻用户天然拥有强烈的社交欲望和猎奇需求,简直是FB的天生最佳冷启动人群,也是FB最终能从一众社交网络中脱颖而出重要原因之一。另外,FB还选择了大学中“高大上”代表常青藤学校开始普及,然后“自上而下”渗透的策略,在哈佛大学爆发后,FB宣布进军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也都获得了突飞猛进式的增长,学生们踊跃加入。实际上,常青藤学校的光环也助力FB下一步增长。FB推出1个月后,活跃用户破万。

FB与竞对相比显示出显著优势:实际上,在FB推出之后,哥伦比亚、耶鲁、斯坦福三所大学都推出自己的社交网络平台,与FB功能类似,且也在各自学校获得了较快用户增长。例如,耶鲁大学的YaleStation,虽然功能不如FB,但1个月后同样获得了三分之二本科生入驻,行业红利不言而喻。Zuck坚信FB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优势,继续推进达特茅斯和康奈尔大学入驻,并联系熟人学生会(关键)邮件向学生推荐,很快接近一半本科生入驻。后来,FB又入驻了MIT和宾大,到3月中旬,FB用户数突破了2万

打破学校之间的墙,放大网络效应:回过头看,可以说FB以“秋风扫落叶”式速度横扫了七所常青藤大学,为后续增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此外,Zuck和室友Moskovitz(FB早期功臣,渠道拓展时候搞定了很多学生列表等基础问题)决定打破学校之间的墙,即一旦两位互相加了好友,即使不是一个学校,也可以互相查看profile页面,进一步放大自身的网络效应,让其他学校竞品相形见绌。成立2个月后,Zuck,Moskovitz,Saverin看到了FB模式的潜力,于是由后者注册了一家公司,FB的波澜壮阔历史,正式起航

早期抑制商业化,以用户增长为核心。早期,FB还帮助MasterCard做了一些信用卡商业化推广,获得了不错用户获客效果,FB商业化潜力初露头角。然而,Zuck始终以用户增长为第一要务(一直如此),由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FB一直对广告采取抑制态度。实际上,任何人如果触犯Zuck的底线就会被边缘化,包括后来Saverin就因为商业化问题被驱离FB。(显示了FB其实一直是一家Zuck独裁的公司)。

引入Sean Parker,带来商业基因。为了公司发展,FB之后搬到了硅谷。Zuck本质上是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和哲学家,他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最强,例如他就缺乏和投资者打交道的经验。要把FB做成一家成功的企业,商业基因缺不了。这时Zuck邀请了Sean Parker,这位比Zuck稍大几岁的创业者,创立了当时音乐共享平台Napster,拥有2600万用户(2000年左右互联网总共也没多少用户,已经很大了),但是因为工作风格问题,最后竟然被投资者赶出了自己创立的公司。Sean Parker加入成为FB的总裁,为后续FB融资等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

Zuck另外一个创意Wirehog在同步进行:实际上,Zuck从来都不是一个FB的重度用户,即使到这个时候,Zuck也没认为FB能做到多大,于是自己平时还花时间在另外一个项目Wirehog上,一个基于网络的文件分享平台(类似当年的电驴)。

Wirehog页面,后停止运营

发展预留10倍余量,建立拓展学校20%法则:随着用户数不断增长,FB对于服务器和带宽需求与日俱增,为了避免出现Friendster前车之鉴(因为服务器崩溃导致用户离开),Zuck总是把FB服务器容量设置为当下用户需求量的10倍。此外,FB的增长即使初期也在Zuck控制中,他们有意的控制拓展新学校的节奏,实际上,他们建立了waiting list的制度,一旦一所大学waiting list上学生超过总人数20%,FB就会进驻该学校(要求真高)。另一方面,对于竞争对手覆盖的学校,FB也会尽可能早开通自己的服务。

开源软件普及,是FB迅速兴起的重要原因:FB的快速兴起还得益于到2004年刚刚成熟的开源软件矩阵,例如数据库MySQL,和编程语言PHP,使得FB即使到10万用户,其主要费用也只有服务器和员工工资,这在没有开源软件支持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到2004年夏天,FB用户突破了20万,而且到秋季开学,准备再进入70所大学。快速用户增长,以及极高粘性的用户,发展势头一片大好。

再看看当时发展背景——前FB时代,美国社交网络历史和失败案例

社交网络并不是Zuck首创:早在1994年,就有人推出Match.com,类似世纪佳缘,用来解决婚姻问题。之后,又有人推出了Classmates.com,主要用于毕业生注册自己的班级,找回之前的同学(Chinaren?)。1997年,纽约创业公司sixdegrees.com成为第一个有突破性的社交网络,它的设计与FB如出一辙,注册用户必须实名,可以建立自己社交页面,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到1999年,sixdegrees有350万注册用户,并且以1.25亿美元被收购。然而,sixdegrees却没有发生在正确时间点,一方面页面缺乏照片这一最重要元素(当时数码相机都不普及),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sixdegrees仍然亏钱,下场就是被关闭。

Friendster:起个大早,赶了晚集。2003年2月(比FB早1年),社交网络Friendster推出,一经推出就是爆款。用户需要注册用户邀请才能加入,然而用户需求仍然很旺盛。Friendster甚至被称为下一个Google(后者出价3000万美元收购前者, 被拒绝)。然而,到了年中,Friendster的服务器开始变慢,打开一个页面需要20秒钟。同时,假身份、假信息开始弥漫平台,造成了用户的不满。2003年秋天,Friendster融资1300万美元,然而直到2004年3月,原CEO Abrams被投资者赶出公司,Friendster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Friendster上Zuckerberg的页面

MySpace:社交媒体的鼻祖。随着Friendster访问速度变慢,其资深用户Tom Anderson创立了MySpace,正是基于Friendster上的假身份的问题,Anderson创立一个不需要实名认证的社交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内容,极大的降低了进入门槛。MySpace诞生于洛杉矶,也从娱乐业切入,很快成为了洛杉矶大品牌的营销场所,成为了潮流的代言词。实际上,到2004年2月FB创立之时,Myspace已经有了100万用户,成为了当时全美第一社交网络。实际上,MySpace放弃实名制认证和熟人社交关系沉淀,也就注定了其平台上是以消费优质内容为核心功能,其更偏向于媒体,与FB存在本质区别,后者可以基于Gift Economy建立自己的远离商业气息的内容生态。关于MySpace的故事,后面诸多篇幅还会提到,这里就不多提了。

实际上,基于大学校园建立社交网络,FB也不是首创,类似的平台出现在多个校园。连FB自身,也有两个哈佛同学声称是他们的创意,当时他们的创意被雇佣工Zuckerberg自己拿过来成为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后来还发起了诉讼。2008年FB赔付了200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000万美元的FB股票。

FB发展中期:产品不断迭代升级,终于拓展到全民

增加了两个功能——群和留言板:FB早期功能基于Profile页面,用户基础消费行为就是不断浏览不同好友的页面,用户最大乐趣就在寻找感兴趣的好友。到2004年9月,FB推出了两大功能,增强用户的交互和粘性。第一个功能是“The Wall”(留言板),用户可以在好友Profile页面下面留言和公开互动。第二个功能是群组,任何人都可以基于任何原因建立一个群组,每个群组有自己的Profile页面,群组成员可以群内交流。苹果还宣布赞助自己在FB的群组,没加入一个用户,苹果就付给公司1美元(保底5万/月)。到9月,FB用户增长到40万,10月突破了50万,11月突破100万,继续火箭式上升。

引入高级人才,补充公司能力:2004年,Zuckerberg只有21岁,Sean Parker 25岁,公司需要更加成熟的人才加入才能走的更远。Zuck首先邀请了LinkedIn创始人Hofman的助手Matt Cohler,后者又说服了知名招聘能手Robin Reed 加入FB。随着公司规模增加,Zuck需要将公司战略即时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自己说是毛语录),这里面就包括接下来要推出的新产品Newsfeed,开发平台等等。

第一次拓展用户范围,进军高中:2005年6月至10月,FB用户数从300万增长至500万,有85%的美国大学生已经是FB的用户,60%用户每天都登录。这时公司面临抉择:“下一步往哪打,国际化?还是成年人?还是高中生?”,最终FB选择了高中生,他们代表着未来。内部有一种声音认为,现有大学生不会想和高中生在一个平台,所以FB高中生计划应该用一个单独的平台(实际上是FacebookHigh)。对于高中生另外一个要解决的是实名制的问题,大学生都有edu结尾的邮箱来验证,但高中生有邮箱的很少。最终FB选择验证用户邮件邀请的模式。起初,高中用户增长很慢,到了10月份,每天开始有2万高中生开始注册。到2006年2月,Zuck决定将高中和大学两个平台合并,虽然内部仍然有反对的声音,但结果证明两个群体融合很好,两个群体之间对话频繁,平台活跃度提升,到2006年4月,FB高中生用户达到100万。

FB第一个杀手级产品更新——相册:随着图片分享平台如Flickr开始风靡,FB开始思考推出自己的相册工具,然而在推出之前,Zuck需要想好FB做图片的优势在哪里——相比于MySpace平台上高清优质图片(内容),FB优势在社交关系沉淀。Zuck始终认为,一个用户家旁边发生的事情会比好莱坞发生事情对这名用户消费价值更高,而对于图片用户核心关注点则是谁在照片里。于是,FB选择了允许用户将图片中的朋友标记出来,让朋友看到——社交分发图片的模式,图片功能推出1个月后,85%用户至少在1张图片被标记,70%用户每天都会回FB,85%用户至少一周来一次,图片应用极大提升平台用户活跃度。

Work Networks 第一次拓展成年人失败:高中生扩张的成功让Zuck信心百倍,开始计划FB在成年人领域扩张,FB推出了新产品Work Network,这款产品类似基于职场的FB,其组成机制也类似FB。与以简历为核心基础的LinkedIn有根本区别。然而,WorkNetwork在职场却没有掀起任何波浪,甚至很少人知道。FB也经历了成立以来最大的挫折,这一挫折甚至上Zuck 也怀疑FB能不能做到覆盖普罗大众(当时主流还认为FB就是个约会和娱乐平台),甚至唯一一次有出售公司的想法(后面融资章节会详细写)。

推出Newsfeed ,推行个性化分发:正如前文提到,FB的创立理念之一就是不同的信息的价值对于不同人有差异,而相关性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此熟人社交网络是分发相关性内容最佳场所。2006年,Zuck下一个重大产品更新目标就是将用户感兴趣的朋友信息进行汇集,成为News Feed,在这里,用户可以随时看到朋友最新动态更新合集。另一方面是,信息推送将基于用户过往的行为数据,也就是说千人前面,算法分发(理念先进)。2006年9月5日,新产品推出,每个用户从NewsFeed中能够看到定制化的朋友更新动态。

坚持意见,处理舆论危机:问题是,用户似乎对这次更新反弹意见很大。对于FB的一部分用户来说,NewsFeed更新让他们一举一动都暴露在了“聚光灯”之下,虽然Zuck坚称NewFeed里面的内容其实原来在Profile也能看到,但这一更新毫无疑问加速了信息的传播。用户成立一个反对FB的群,一周时间,群成员规模达到70万(当时FB有940万用户)。有意思的是,客观数据却证明,NewsFeed的功能对于用户是有用的——核心事实是,很多用户都是从自己的NewsFeed里面看到“反对NewsFeed”的信息从而加入到相应群组的,这恰恰证明达到了当初设计的效果。最后考虑到用户反对声音实在是有点大,Zuck决定为用户提供一项隐私选项,选择自己的更新是否出现在NewsFeed里面。

实际上,NewsFeed推出之前的8月,用户总访问量是120亿,推出1个月后到10月,用户总访问量达到220亿。Zuckerberg事后坚持说,NewsFeed是他一开始就想做的功能,如果这个功能不work,那FB本身就不应该存在,可见其对于自身理念深信不疑。而实际上,FB自身就是建立一个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透明的信念上的,FB只是顺应的大趋势,建立一个有秩序的平台,推动用户分享更多的信息,而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往往会反弹(比如后面的Beacon也是),而解决方案往往是给用户更多隐私选择,但Zuck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对于大趋势的信念,向透明世界迈2步,在用户反弹背景下退1步,之后周期性循环,其实就是FB发展历程简单总结。

准备全面开放——对FB定位就是交流基础设施:Work Network的失败,曾经让FB内部对于自己能否拓展到全领域人群有所动摇,但Zuck始终对核心管理团队表示出自己的信心,他仍然坚持FB应该服务所有人——Zuck对FB的定位是底层通讯工具,而不是一个所谓集聚年轻人Cool调性的社区,既然是工具,就应该每个人都能用。此外,Zuck还认为社交工具的核心壁垒就在于规模优势,而网络效应又会使得规模优势成为一个正循环的催化剂,进一步促进网络成长,由此FB扩人群是必须要走得一步(战略思维太清晰)。

几乎在推出NewsFeed的三周之后,9月26日,Facebook宣布开放全民注册,用户只要有邮箱就可以进入网络。1周后,成年人开始不断加入,而且他们开始要求他们的朋友加入,并产生了上传照片等其他用户同样的社交分享行为。在全面开放注册前,FB每天新增约为2万,开放后增长到5万。FB正式宣布向全民拓展成功,FB突破了最后一道壁垒,如入无人之境。NewsFeed和全民开放两大创举几乎发生在同时,发生在Zuck坚信的理念下,Zuckerberg作为CEO的威信,在公司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当时FB已经是一家150人的公司)。

Facebook的平台战略:早在FB成立第二个月,Zuckerberg就谈论过自己的平台理论——即他认为FB可以对标Windows或者Macintosh,成为一个平台,而吸引诸多应用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与MySpace走控制&发行内容思路相比,FB更想做一个完全中立的平台。只是,当时这个只是一个愿景,只有等FB有足够多的用户才有可能实现。而现在,Zuck认为已经到了合适的时候了。另一方面,NewsFeed的推出,也为Facebook推荐其他应用程序提供了重要推荐抓手。在推出FB开发者平台之前,Zuck决定立下规矩——FB自己的应用不应该相比于外部应用有任何特权。

2007年5月24日,Facebook举行了F8开发者大会,Zuckerberg宣布FB的平台计划,并宣布平台免费对应用开发者开放。FB的小程序获得了低成本获取用户的方式,6个月后,一半的FB用户至少使用了一款小程序。当时,FB的用户活跃用户数是2400万,每天新增是15万。活跃用户中,年龄结构已经多元化,500万用户是25-34岁,100万是35-44岁,还有20万65岁以上用户,1年后,FB涨到了7000万活跃用户,其中小程序可以说和平台扩圈相辅相成。实际上,FB的小程序平台孵化了类似Zynga,Playfish等明星公司,他们总融资达到3.59亿美元。

FB的国际化——水到渠成:到了2007年秋天,FB竟然有一半用户已经来自海外了,而这背景是,公司几乎没有为了非美国用户做任务和产品设计,几乎是摧枯拉朽般的优势。后来FB在翻译过程中,甚至还调动了用户能力,迅速完成了不同语种翻译,事半功倍。

FB 2009-2019DAU规模数据(单位:亿)

FB 2009-2019DAU数据按地区占比

FB的商业化:Sheryl Sandberg成为核心变量

Zuck一直将用户增长放在首位:简而言之,广告始终是Zuck第二选择,尤其是那种类似电视硬广的Banner,Zuck认为广告的底线是不能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实际上,FB之前的广告代理都是外包给微软来做(Google和MySpace达成了9亿美元合同),2006年,FB年收入4800万美元,有一半来自微软;2007年,1.53亿美元,微软贡献了超过1亿美元。随着FB在海外的拓展,微软也对FB海外广告产生了代理想法,多次和Zuckerberg磋商,最终在Google潜在搅局背景下,微软答应了Zuckerberg的要求——不显示Banner广告,此外FB在美国本土有15%的空间自己做创新型广告实验。正是这15%,为FB未来自己做广告奠定了基础。当然,微软还投资了FB,具体后面融资章节来讲。

选择Sheryl Sandberg成为COO:随着FB规模不断扩张,虽然融资不困难,但商业化自身造血也成为了难以避免的话题,Zuckerberg的核心优势在于长期战略规划和用户增长,但找一个COO成为FB越来越刚需。这时候,Zuckerberg在2007年底遇见了Sheryl Sandberg,后者最早任职于于克林顿时期国务卿Larry Summers团队,后期加入Google,将Google销售团队从4人做成了4000人。Zuckerberg和Sandberg聊了后,双方都逐步建立了信任,除了商业化能力,Zuck也看重Sandberg在政府工作背景(他认为FB某种程度就是制定规则的角色)。2008年3月,Sheryl Sandberg宣布加入FB,成为了COO。

制定商业化定位和战略:2007年,FB收入1.5亿,净亏损1.4亿,仍处于烧钱状态,Sandberg的加入核心要务就是把FB的商业化做起来,而核心收入途径就是广告。Sandberg加入后,开始召集FB的高管商讨商业化战略,而Zuckerberg则选择了花1个时间去环游世界,其实另外一个目的是给Sandberg让出空间,供她发挥。最终,团队讨论结果是,相比于Google更多是满足用户的确定性需求(搜索代表确定性需求),Google广告也更多满足这一类需求。相对来看,FB则可以根据海量数据,在用户消费内容行为中去创造需求。以数码相机为例,当你想买一个数码相机时候,Google可以帮你找到最合适的,但Google无法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数码相机的念头,而这正是FB的空间,也是历史上电视类品牌广告主打的市场空间。Sandberg团队认为,Google满足确定广告市场空间只有总空间的20%,FB则可以争夺剩下的80%的市场。

推出Engagement Ad:Sandberg的团队对于FB广告业务长期愿景获得了环游世界回来的Zuckerberg的认可(可见他也非常重视长期的战略)。但是,他仍然坚持广告本身应该是一种内容的理念。在这种背景下,FB推出了Engagement Ad,它类似于当下的朋友圈广告,广告主可以推出多种和用户互动方式,而用户则可以评论,以及和朋友互动。很快,Engagement Ad成为FB最重要的广告产品。

社会化营销雏形——让用户提供创意:马自达在FB页面推动了用户设计一辆2018年的汽车(2008年设计)的活动,每一个参与活动的用户信息都会出现在NewsFeed上,这种社交裂变急速加剧了马自达官方页面粉丝数增长——6个星期从30万增长到了100万。同时,更多品牌广告主开始重视FB官方页面运营超过自身官方网站。截止2010年,粉丝超过300万的官方页面品牌包括可口可乐,迪士尼,星巴克,YouTube等。

FB广告收入突飞猛进:从公开数据来看,2009年,FB的广告收入达到7.8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品牌广告占比达到3-4亿美元。comScore数据显示,FB在美国的1.1亿用户每个月至少使用6小时(PC时代算比较恐怖数字了)。

FB 2004-2018年营收规模(单位:亿美元)

融资篇

FB的融资历史:传奇的早期投资人,以及Zuckerberg不出售的坚持

天使轮:Peter Thiel。早期的FB对于融资是比较谨慎的,尤其是Sean Parker加入后,其被投资人赶出自己创立公司的经历给Zuckerberg带来很大的触动——永远要保持对公司控制力(即使到现在Zuckerberg仍然有公司多数投票权)。2004年6月,Peter Thiel在LinkedIn创始人Hoffman介绍下认识了Zuckerberg,当时前者惊讶于FB高达80%的日活跃用户比率,最终投资了50万美元,换取了FB10.2%的股权。实际上,Zuckerberg后来也说,Peter Thiel投资FB最大的作用来自己告诉Zuckerberg找准融资时机,特别是FB抢在2007-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完成了C轮融资。

关于红杉投资的趣事:早期,Zuckerberg甚至对VC有很多成见,而由于年轻(创业时候只有20岁),也做了很多趣事。比如,他面对红杉投资者做了一个“不投资Wirehog(Zuckerberg早期另外一个项目)的十大理由”。这简直是对投资机构的羞辱(后来Zuckerberg也觉得有点过了),红杉投资再也没有投资过FB。

A轮:Accel Partners 领投。2005年,Zuckerberg后来认识了华盛顿邮报的创始人,Graham,两人相谈甚欢,华盛顿邮报准备投资FB。然而,半路杀出个陈咬金,硅谷传统投资机构Accel Partners ,曾经在90年代投出过一系列计算机相关公司如UUNet,RealNetworks。但之后并没有投出过什么大项目,业界甚至认为这家机构已经落伍了。然而,2004年,正好赶上募集一支4亿美元新基金,社交网络是目标投资领域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找到了Zuckerberg。通过研究FB的令人震惊的用户增长数据以及实地调研用户体验,Accel Partners选择押宝FB,2005年6月,投资1270万美元,拿到15%股份(本来想要20%,FB没给),投后估值达到9800万美元(对于300万用户的FB,几乎没有收入的FB,这绝对是个惊人的投资和估值)。Zuckerberg代表歉意回电给华盛顿邮报老板Graham(当时他给的估值是6000万美元,此外,Viacom还开出了7500万美元收购条款,Zuckerberg从未想过出售)。这笔投资,一举带来Accel Partners重回顶级风投的中心。

MySpace 被收购:2005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收购了当时拥有2100万用户的MySpace。Zuckerberg和Parker对这笔收购表示开心,因为他们觉得大集团肯定会使得MySpace放慢脚步。

C轮融资:微软、李嘉诚都开始加持。正如前文所说,为了和Google竞争(MySpace合作伙伴),微软非常急于和FB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里面还包括对FB的投资,2007年1月,微软宣布以150亿美金的估值(涨的真快),投资FB2.4亿美元,占比1.6%,此外,李嘉诚于2007年11月和2008年3月两次投资1.2亿美元。由于在谈判中,FB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微软的投资条款处于弱势,一方面FB对估值可能的downrun没有提供任何担保,然而,微软要求FB不能接受任何Google投资,这大概就是微软投资FB最大的诉求——防御。

IPO:2012年,Facebook IPO,估值达到1040亿美元。

  FB过往融资历史

后记:

FB的发展历程实质是Zuckerberg个人底层理念和情怀的生动演绎

Zuckerberg方法论——顺势而为,极端理性:FB的发展从来都是伴随着争议,但Zuckerberg坚信的理念从来没有变过——他认为信息透明是未来的趋势,而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也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情怀),而FB应该顺势而为,或许过程中会产生用户反弹,可以做一些小调整(也可能是大动荡),但不能因此改变公司的方向。即使到后来,FB选择将自己内容输出给外部合作伙伴,也是基于Zuckerberg对于未来的判断——与其未来被别人颠覆,还不如自己颠覆自己,Zuckerberg做任何判断就是基于极端理性的判断,不会被情绪所左右。

Gift Economy:FB的内容消费价值基础基于熟人社交网络,而Zuckerberg则将其称为Gift Economy(礼尚往来),而关于自身信息就是自己给朋友最大礼物,而与之对应的回馈则是朋友的对你有价值的信息。与当下主流媒体平台(如短视频)不同的是,如果用户消费的是内容价值,则市场经济是核心主导规律,而对于FB来说,用户消费从来都是相关性,所以可以礼尚往来——试想,哪位用户发朋友圈是为了赚钱呢?又有哪位知名头部UP主发内容是为爱发电呢?

FB建立在“人主宰社会的理念上”:Google基础理念是机器将主宰社会,而FB是以人为中心的,所以背后理念是相信人主宰社会。联想到现在算法+以人为中心的UGC内容,又是谁在主宰呢?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