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破产”:总有一笔债,是赖不掉的

我们需要深思,贾跃亭选择“破产重组”,其考虑究竟是什么?这位在大众面前早已信用破产的贾跃亭,为何能够一次次再度获得支持,并且不断地套牢更多的人?

作者 | 宁珲阿禅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战国策》

贾跃亭日前(北京时间10月14日,美国13日)于美国申请个人破产,按美国《破产法典》第11章“个人破产重组”中的方式进行,成立“债权人信托”,将其名下的资产(主要是法拉第未来(FaradayFuture,FF)的股权)转让给债权人。

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这意味着,那些苦苦等待、望眼欲穿的债主,到头来成了股东。

而对于那些早已把老贾贴上“骗子”标签的瓜众、媒体、以及各路“大V”,这无疑又是“骗子贾”在耍什么阴谋,“金蝉脱壳”,把一屁股债甩下,以求重新获得授信资质,继续玩他的资本运作游戏。

在我看来,情绪喷毫无意义。

我们需要深思,贾跃亭选择“破产重组”,其考虑究竟是什么?这位在大众面前早已信用破产的贾跃亭,为何能够一次次再度获得支持,并且不断地套牢更多的人?

1

好一个“个人破产重组”

在贾跃亭位于美国加州的造车公司FF(法拉第未来)的官网,10月14日,公布了一则“贾跃亭个人破产重组以及成立债权人信托的声明”。该声明指出该方案有多重利好。

之所以FF说这次破产是“利好”,玄机全都在这个“Chapiter 11”里面。

所谓Chapiter11,指的就是美国《破产法案》第十一章。在美国,破产有很多种方式,就人格破产而言,也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个人破产清算”,其规则在《破产法案》第七章中有详细说明;第二种,也就是贾跃亭此次采取的方式,叫做“个人破产重组”,在《破产法案》第十一章中有所说明。

“个人破产清算”,即该个人名下的全部资产要被变卖、折现、或拍卖,所得的残余的价值按清偿顺序一个个赔偿。

由于贾跃亭目前主要资产是FF的股权,而FF自身的债务并不轻,所以如果清算的话,贾跃亭的债主那么多,分摊到每个人(法人)手里,肯定是不剩几个钱了。所以FF官方称,这样的方案对债权人“不负责任”。

贾跃亭实际所采用的,是第十一章即“个人破产重组”的方式。在他的方案中,债权人会成立一个信托,而贾跃亭将自己持有的FF的股权转移到信托里面。

按照FF的说法,这样做避免了债权人(债主)的三大风险,即获偿金额少、资产遭恶意低价拍卖、以及巨大的时间成本。

这样的做法,我们按逻辑去推理,在重组程序完成之后,债主们会得到FF的股权。而如果未来FF搞得好的话,那么有没有可能债主们得到的,可以完全覆盖当年的本金,并且甚至比贾跃亭欠下的钱要多呢?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我想问的是,FF能够搞得好吗?

贾跃亭在FF的公告中指出,该方案为“FF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有点煽情。

照我们正常人的理解,你的公司都转让给别人了,那它究竟玩成什么样,还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没错,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反应也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伟大的公司,呵呵,等待我们的,没准就是再“窒息”一次。

但是,你如果不接受他的方案,你得到的就是资产变卖之后拿回来的残值;而如果接受FF的股票,未来还有翻盘的可能性。给你选,你会选哪个?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做法很贾跃亭。

当年,他就是因为答应以个人为乐视提供债务担保,因而获得大家的信任的。但后来得知贾跃亭遁逃美国之后,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被骗了。看似对你负责,实际上是把你套牢。没错,这次又是同样的玩法。

贾跃亭厉害就厉害在,每次都能给大家留一个似真似幻的饼,即便最后没法兑现,你也怪不到他。

然而你能不能不接受他的方案呢?抱歉,他总能把你挤到墙角里,逼你就范。

2

贾跃亭不要FF了?

贾跃亭放弃FF的股权,表面上看,他除了靠多年拿投资人的钱给自己“发工资”积累下来丰厚的资产,以及在洛杉矶的五套豪宅之外,的确是“一无所有”了。

但事实上,他还通过了两条隐秘的线,掌握着FF的潜在控制权和收益权。

首先是贾跃亭与恒大的回购协议。

去年关注FF与恒大撕逼的朋友一定记得,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恒大健康(708)发布公告,终结了两家之间的纠纷。和解协议中,有一条是“贾跃亭可以在未来5年内回购恒大持有的FF的32%的股权”。

在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年(即2019年)贾跃亭可以行使6亿美元的回购权,第二年(2020年)行驶7亿美元。两者加在一起13亿美元,约合FF股权的10%。

也就是说,贾跃亭虽然把自己手中的FF股权都给了债权人,但他在两年之内可以迅速重新获得10%。此其一也。

其次是FF的治理结构。

记得在去年11月份,贾跃亭在美国举行了一次名为“Faraday Future Evolutionary”的战略会。自此,FF正式推行全球合伙人计划及优秀人才特殊股权激励计划。

贾跃亭拿出40%的个人股权,以及24%的股权(剩余60%股权的40%)转为期权,与FF合伙人分享。至此,贾跃亭两次共计拿出个人股份的64%用于激励员工,推动全球合伙人计划。

这在当时被解读为贾跃亭对抗“门口的恒大”的“毒丸战略”(poison pill),但到今天看来,这次调整却堪称是FF的“敦刻尔克”。

为什么?

因为,当贾跃亭拿出总共64%的股权给了“合伙人”之后,今天交给“债权人信托”的股份,只占自己总持股的36%;并且,合伙人多数和贾跃亭是一条心的,这防止了债权人信托成为新的“门口的某人”的可能性。即便不考虑同股不同权,36%的股权比例也干不过64%。

唯一的缺口就是“合伙人”倒戈的可能性,即这些实际掌握股权的“合伙人”通过一定的机制让贾跃亭出局。但是当贾跃亭完成破产之后,再从合伙人手里把股权买回来,有没有可能性呢?

有的。

但是他会不会去买,要取决于将来FF玩成什么样了。如果玩得好,那就买回来;如果玩的不好,那干脆就撒手不管了。老贾给自己留了一份“看涨期权”。

恒大、FF合伙人,再联系上今天的“个人破产重组”,我们发现,几个动作下来,老贾已经把自己手里的FF的股票全都转到了别人手里;与此同时,之前因为乐视而欠下的一屁股债,也跟着被放进FF这个局中了,不用还了。

哇塞!

这简直就是骨灰级的“金蝉脱壳”。贾跃亭财技精湛如斯,不得不服!

3

贾跃亭不敢“断舍离”

老贾这么多年,通过玩弄财技,以及用投资人的钱给自己“发工资”,早就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几辈子都花不完。

但问题来了,这次老贾为什么不选择轻松愉快的“个人破产清算”(《破产法案》第七章),落得无债一身轻,重新做人?或者是干脆“跑路”,人间蒸发,做个隐居深山的“空气富豪”呢?

事实上,时至今日,贾跃亭并没有公开说过一句“赖账”,乐视的债他会还,FF的债然也在想各种办法去处理。

这一点,为那些撑贾跃亭的人找到了理由。“看看,贾总是个负责任的人!”、“他始终是不肯抛弃投资人和债权人!”再加上老孙评价老贾的那句“贾跃亭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一时间,一个有责任心的响当当的硬汉的形象,跃然眼前。

我没有见过贾跃亭,我不敢说见了他之后我会怎么看待这个人,单凭市面上可见的消息、文章和图片,抱歉,我得不出上面的那些脑残结论。

无论如何,贾跃亭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从投资的角度,他有无数次机会止损,但他每次都选择孤注一掷,最后损失进一步扩大。

他为乐视担保,也许不是打哈哈糊弄人,但更多的是处于过度自信,觉得自己去美国造车,可以赚大钱,回来cover乐视的债。

But sorry,you didn’t make it.

而这次他没有选择打算赖账,一方面同样是野心作祟,不服输;但另一方面,也许就是内心深处对商业社会规则的最后一丝敬畏了。

哲学家说:你可以一两次欺骗所有人,你也可以一直欺骗一些人,但你唯独不能一直欺骗所有人。

赚了一大笔钱,然后逃废债务、远走出国、甚至是更名改姓的,我们见了太多。这种人,再想要回到生意场上东山再起,对不起,没有机会了。你可以守着一大笔财富、隐居深山老林,但是在人世间,抱歉,你将是一个永远抬不起头的“空气人”。

老贾的私人财富绝对不少,据说单在洛杉矶,就有5套别墅,每套都是接近千万美金级别的。但是,他的野心使他绝对不甘于做一个“空气富豪”,他无法忍受自己被人类商业社会“踢出局”;这就是为什么他即使破产重组,也要通过一些“草蛇伏线”保证自己未来“夺回”FF的可能性。

他不敢彻底“断舍离”。

乐视的事情,贾跃亭把中国人套进去了;而FF当前的格局,他已经套进去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伙人”,当然,还有之前乐视的债主。如果这次公然对全人类赖账的话,那么即便破产清算抑或直接跑路“人间蒸发”,这样是不用还债了,但将来又会有谁肯借钱给他呢?

人生在世,总有一笔债是赖不掉的。否则徐翔的妻子不会喊出“苍天在上”,张振新也不会在英国“猝死”,而戴志康也不至去公安局“自首”。

4

结语

目前,贾跃亭的债权人有100多位,欠款总金额最高可达700亿人民币。从法律的角度,下一步债权人需要就FF提出的重组方案进行表决,而就重组方案的博弈,可能需要几个回合。

此外,贾跃亭破产案在美国审理,而中美两国的法律并不互通,美国法院的判决在中国并不一定得到执行。而这100多位债主(其中不少是金融机构)的账上,一下子多了一堆境外的股权资产,在监管上能否合规,也是一大变数。

总而言之,这么多位债主的“维权”之路,注定是漫漫修远。

其实,此时此刻,贾跃亭究竟是不是骗子,已经不重要了。这么多人已经被他下套入局,以他的财技手段,他想继续骗人、捉弄人,绝对防不胜防。

只能寄希望于贾跃亭内心深处还有着对他的人类同胞的同情、对血本无归的万千投资者(包括债主)的怜悯、以及对商业社会规则的终极敬畏

这份同情怜悯与敬畏,老贾有吗?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