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携手袁隆平,隆平高科却现增收不增利?

华为与袁隆平的合作从去年8月就已经开始了,培育海水稻,通过土壤数字化,让盐碱地上长出水稻。

1月7日下午消息,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透露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合作,培育海水稻,通过土壤数字化,让盐碱地上长出水稻,从15亿亩盐碱地里改造出1亿亩的良田。

华为与袁隆平合作

胡厚崑表示,盐碱地改良的核心技术是“四维改造法”,包括培育新的水稻品种、对植物和土壤进行调节,整套方法的基础是“要素物联网系统”。根据华为方面解释,这一技术除了改造盐碱地,还可以对现存的18亿亩耕地进一步优化,而华为与袁隆平的合作从去年8月就已经开始了。

海水稻是耐盐碱性水稻,能够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的水稻品种。

image.png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科研人员观察海水稻,图源:网络)

早在2016年10月14日,胶州湾北部设立30亩海水稻科研育种基地,袁隆平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成立,该机构也是国内首个国家级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

2018年5月28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青岛城阳、黑龙江大庆、陕西南泥湾、新疆喀什和浙江温州5个实验基地同时举行海水稻插秧活动。

海水稻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全球范围内有9.5亿公顷的盐碱地,亚洲拥有3.2亿公顷,中国拥有1亿公顷(15亿亩)盐碱地,而这其中的2.8亿亩都是可以开发利用起来,作为“海水稻”的“良田”的。袁隆平表示,按改良后每亩产量300公斤来计算,改造1亿亩盐碱地,可以多供给300亿公斤粮食,这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能够多养活8000万人口。

华为涉足智慧农业

伴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加速涌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逐步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应运而生。在资本和政策的双重推力下,中国农业经济正在发生变化:在生产领域,无人机植保和智能养殖方兴未艾;在供应链管理领域,阿里、京东、苏宁等大企业先后布局农村电商网点体系。

而华为却选择涉足农业最基本的领域——粮食。想要让盐碱地上长出水稻,首先必须对品种和土壤进行改造。此次华为与袁隆平携手,袁老完成对“海水稻”品种的改造,华为就需要通过技术对土壤进行改造。

据了解,华为推出的要素物联网,就是改造的系统基础,就是土壤数字化。通过系统对光照、温度、盐碱度、等信息进行收集,然后通过云数据和AI智能以及专家诊断,对土壤进行个性化的改良,从而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最终让水稻健康成长。

隆平高科增收不增利?

消息一出,由袁隆平担任名誉董事长的A股公司隆平高科昨日股价急升,直接收涨4.6%,然而好景不长,今日又将昨日一半涨幅回吐,跌2.44%,报收13.98元。

image.png

(行情来源:wind)

隆平高科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等发起设立、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的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注册资本1.05亿元。2000年5月隆平高科发行A股,2004年12月,长沙新大新集团有限公司受让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全部国有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而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成为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现代上市公司。

image.png

近年来,隆平高科原大股东湖南新大新股份有限公司渐从隆平高科“功成身退”。2016年,新大新将隆平高科实际控制权“让位”于中信集团,目前大股东为中国中信集团。去年12月,新大新再将所持隆平高科5.24%股份交到了农业农村部下属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手中。新大新促成了中信集团与北大荒集团在隆平高科的“聚首”。 

拥有闪亮的股东仅仅是一方面,隆平高科近年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隆平高科201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2018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4.57亿元,同比增长15.7%;种植业与林业行业已披露三季报个股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23.20万元,同比下降51.86%,种植业与林业行业已披露三季报个股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37.65%;公司每股收益为0.06元。

image.png

此外,公司预测2018年度前三季度比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系种子业务的增长不能覆盖农业服务业务的下降、财务费用较大幅度增加、巴西隆平投后整合的短期损益共同影响。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