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皓(可信财商):猪肉价格即将大幅上涨,需做多生猪期货与重仓财务稳健,且母猪存栏量较大的养猪企业

猪肉价格即将大幅上涨,需做多生猪期货与重仓财务稳健,且母猪存栏量较大的养猪企业在可信财商周日公益直播中的演讲文\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一、小农经济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与稳健运行的最佳选择截止到目前,中国依然坚守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之所以

猪肉价格即将大幅上涨,需做多生猪期货与重仓财务稳健,且母猪存栏量较大的养猪企业

在可信财商周日公益直播中的演讲

\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

一、小农经济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与稳健运行的最佳选择

截止到目前,中国依然坚守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之所以出现这一尴尬的关键是小农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

在大航海之前,中国就是个封闭的社会结构,东边是海、南边是酷暑与瘟疫、西南是高原、西北是沙漠,北部又是草原与冰天雪地

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几乎被现实条件限制,中国社会的粮食必须基于自我的生产

自然坚守小农经济以鼓励全社会耕作就成了维系社会运行的关键,即每户人家都能够平均分得一点土地,然后精耕细作,维持家庭的基本生计

这就意味着,一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鼎盛与社会稳定的关键就是土地被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平均”

但是土地却是中国社会最有价值的投资品,一旦土地被权贵阶层大规模的兼并,国家必然进入下行期,陷入动荡,直至王朝更替

在大航海之前,理论上中国发展仅有两条路径,即

1、向中低收入群体土地分配均等化,全面释放整个社会的潜在生产力,以试图解决整个社会的温饱

2、将部分群体从土地上释放出来,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社会的生产力

在落后的农耕时代,中国社会根本没有科技立国的意识,不得已唯有坚守“士农工商”的发展模式,最终让中国社会整体稳定,但也未有革命性的创新,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而在工业革命之前,整个欧洲挣扎在千年“中世纪”的黑暗期,瘟疫、战争与宗教彻底的绑架了社会的生产力,自然落后于中国的小农经济

二、散户的退出与生猪养殖企业化加大了中国猪肉的价格波动

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小农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被彻底的暴露出来了,但是庞大人口的现实让中国社会最终彻底脱离小农经济需要一个百年过程

直至现在中国依然有7亿人必须基于土地与宅基地为其基本生计兜底,虽然很多年轻人进城寻找生计让部分地区的土地出现了荒芜,但是国家在农村土地流转与兼并的推进上依然刻意人为迟缓

之所以未能在农村土地流转上大幅推进的关键是试图给于社会一个缓冲期,以防经济发展遇到断崖后,给大量城市的闲杂人口留有一条维持生计的出路

另外,目前依然有六亿人口以土地为生,如果盲目的引入高科技主导的大农场模式,这六亿人的生计必然受到冲击,陷入拉美化

而中国农业最终成为美国那套高科技主导的大农场模式的前提是要待1980年后出生,即大学扩招获利的这波人、彻底的失去劳动能力后,这就意味着至少还需20多年时间

在生猪领域依然如此,但是最近几年,为了防范环境污染,政府开始行政性的限制农户养猪

其实,真正让散户挤出生猪市场的关键是市场化机制,散户的养殖不科学与边际成本过高,根本无力与大机构竞争,自然也就退出了

就是因为散户的退出加大了中国猪肉的价格波动,曾经在散户主导的时代,散户对猪肉价格的变动不敏感,反正养猪就是为了过年吃,对猪肉价格的波动根本不在乎

而现在是企业制运营,企业养猪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一旦猪肉价格包不住成本时必然要降低规模,减少供给

三、与国际市场的隔离加大了猪肉价格的波动,不得已政府建立收储机制,以稳定猪肉价格,但是效果极为有限

当前中国为了保护依存的散户,暂未对国际竞争者全面开放猪肉市场,以致于国内市场成为一个与国际市场脱离的独立市场,不受国际市场的扰动

在中国独立的区域市场,未有国际市场的对冲,外部因素极易导致供给与需求的错配

由于生猪的怀孕期平均为114天,出栏又需要6个月,尤其母猪又无法瞬间规模性的供给

这就意味着一旦一轮供给失衡导致的价格上行期形成,仅凭国内市场的供给自我修正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且在这一过程中猪肉的供给失衡会越来越严重

基于此,国家建立了庞大的中央冻猪肉储备,试图通过逆市交易平衡猪肉市场的供给失衡

但是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国家储备杯水车薪,对供给失衡的修正极为有限

四、最近几年,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更多是国家行政性干预的结果

市场供给自我修正的波动幅度必然有限,最近几年,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更多是国家行政性干预的结果

2018年8月3日,中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为了遏制猪瘟的蔓延,政府大规模的行政性宰杀,供不应求最终导致2019年年初开始猪肉价格从10元每斤急速攀升至41元每斤

image.png

2005年至2022年生猪出栏均价

后来高位横盘一年半,直至供给大幅上涨后,猪肉价格才回归正常态势

2022年年中,养猪企业联手人为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致使市场短期出现供不应求,然后通过操纵舆论,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渲染涨价氛围,短期内加剧了市场的惜售情绪所致

但当时中国猪肉市场的供需总体平衡,尤其2022年,欧美陷入恶性通胀的困境中,中国经济要想对冲欧美货币政策收紧的负面冲击,必须维持宽松的货币环境,前提是必须遏制住通货膨胀

猪肉又是通货膨胀中权重占比最高的组成,所以控制通货膨胀的关键就是管好猪肉价格

根据测算,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猪肉在CPI篮子中的价格权重为2.09%至3.33%,特别是2019年之后,猪肉价格成为影响CPI变化的主要因素

这就意味着导致养猪企业所形成的这一轮联手操纵猪肉价格的行为注定不可持续

政府通过释放猪肉储备与引进低价的国际猪肉,增加供给,最后彻底的将猪肉价格砸回历史最低价

五、猪肉价格即将进入上行期,做多生猪期货与重仓财务稳健,且存栏量较大的养猪企业就成了最佳选择

但是2023年3月,中国的CPI仅为0.7%,即将陷入通缩,尤其猪肉价格即将再次触底历史最低价,导致养猪企业难以生存

基于此,政府必然开启收储与限制流入国内的市场的低价进口猪肉,以增加需求,降低供给,推高猪肉价格,给养猪企业缓解生存的压力

现在猪肉市场面临最大的困境是存栏母猪严重不足,这就意味着即使猪肉价格上涨后,养猪企业的扩产意愿增加,也很难瞬间扩大产量

而在这一过程中,猪肉市场必然陷入供不应求的尴尬中,猪肉价格顺势大幅上涨

但基于上一次的经验,国家必然不会再允许猪肉价格超出正常值的大幅飙升,以防扰乱市场的正常出清与过度透支消费者的利益

必然会通过控制收储的节奏与引进低级国际猪肉维持猪肉价格的整体稳定,但是猪肉价格上行的趋势已定,且应该会很快

只要猪肉价格上涨的趋势已定,做多生猪期货与重仓养猪企业,尤其财务稳健,且存栏量较大的标的就成了最佳选择

 1681223202582.png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博士、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