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要么落袋,要么继续

最近的新能源汽车,可谓好事连连。

昨天的国常会,又一次释放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利好。从5月份开始的汽车产业链复苏,到后来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延续、新能源汽车下乡,再到昨天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俨然成了最大的政策“收割者”。

有政策扶持,股价就有了底气。CS新能源车指数已经反弹得非常大,走出一波深V形态。

股更是迎来狂欢,比亚迪、造车新势力,还有一些传统车企,整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在轮番上演暴涨行情。

然而,上涨太快,回调的风险也在积聚,尤其是在外围情况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不少声音都在质疑股市后颈不足。其实,从行情走势上看,不但新能源车,港A整个成长板块似乎都缺乏继续上攻的动力,股价也高位磨了一段时间,久攻不下,常常就会掉头向下,但往往是大家都认为会回调的时候,行情又常常反其道而行,似乎在用实际行动去打脸那些看空者。

现在确实很难有一致看法,回调和继续上攻的概率,似乎都是五五开,你很难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这个时候往往也是大家很犯难的时候,进不是,走也不是。

那么,行情未来究竟会朝着什么方向演绎?


01

上涨最强逻辑:政策


我们不妨再简单回顾一下近期独立的港A行情。

其实,原因只有两个,第一是疫情解封,第二则是政策,后者对股市上升的助推力还要更强一些,最明显的就是汽车股。

实际上,如果没有政策支持,汽车销售下滑速度会很快,数据也会惨不忍睹,这在4月份的时候已经领教过。当时,很多人将其解读为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但我更倾向于整体消费力的下滑,因为疫情最终一定会解封,供应链恢复是迟早的事,而消费力下滑,可不是一时半会能恢复的。

正当市场仍在犹豫的时候,政策的支持改变了一切,因为是直接支持汽车终端消费,车厂销量有着落,业绩就有着落,股价也跟着有着落。复盘过去一个月新能源汽车的上涨,基本都是跟着政策走,每出一个政策利好,涨一大波。

如果仍然聚焦于这个上涨逻辑,后面还能不能涨的问题,就变成利好政策能不能延续的问题。

我们一直强调,今年最大的经济任务就是稳增长,5.5%的GDP增速是死任务。从GDP的构成来看,出口基本不能指望太多,因为疫情带来的红利已经消退,当然最近传出拜登考虑取消部分对华商品关税问题,如果真的能够成事,那出口就能够“喝上一壶”,但这个事现在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所以投资和消费才是真正自己能够掌控的,也是最值得发力的地方。

从最近的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来看,有两条主线,一个是新能源基础设施,光伏、风电等基建投资是重头戏,第二个就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即上文所提及的那些。

在这一轮的新能源政策刺激过程中,电池板块或将成为受益最大的一环:首先是因为动力电池在新能源车中成本占比最高,整车销量的增加必然带来电池装机容量的增长;其次,锂电池还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用于保证供电的稳定与可靠;还有,我国的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而今天电池ETF(159755)大涨接近4%,也证明了“买新能源车不如买电池”的逻辑。

后面如果继续出政策,大概率还是会沿着这两条主线走,而如果继续有政策利好,那这两条线所涉及的产业链个股、还有相关ETF的上涨趋势,就会继续。

至于究竟会不会出,那就要看看Q2的经济数据了,上头5月份下过死命令,Q2的经济一定要有增长,就业也一定要完成既定任务,所以6月份的经济数据就异常重要。现在6月还没有结束,结果究竟如何要等相关部门公布后才见分晓。

但这不妨碍我们从5月份的数据去做一个参照,5月份不少核心经济指标都较4月份有反弹,加上6月份至今的复苏形势不错,预计6月份的经济数据,继续向好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当然,这个也是市场观点出现分化的原因,如果经济向好符合政策预期,那政策的刺激很可能转弱,没有了政策利好的刺激,炒作的逻辑就会改变。

即使后面还会有政策利好,但前面已经出了这么多,空间肯定也会变小,所以从中长线上看,新能源汽车的炒作逻辑,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公司的基本面,回归到业绩上。


02

后续炒作逻辑:基本面、业绩


从行业基本面上看,新能源汽车底气还是非常充足的。

中国是销售渗透率比较高的国家,也未足30%,换言之,渗透率再翻一倍,都仍然有上涨空间。同时,全球范围上看,碳中和是大势所趋,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也有明确的燃油车禁售时间表,至少在增长空间上,不用担心。虽然现在已经被炒得很火热,但是从行业的发展阶段上看,电动车仍处于早期,远未说得上成熟。

不过,行业好,不代表所有公司都能收获同样的涨幅,到现在这个时间点,分化已经在所难免。

除了政策直接支持汽车终端消费外,业绩的预期也是很大的因素。不管现在新能源车企是赚钱还是亏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整车销售都是单边的上涨态势,价格上则相对稳定,换言之,营收是不断上升的,加上上游价格高位回落、自身产能的扩大,成本端缓解也是迟早的事,所以利润持续向好是确定的。

有的产业链环节在过去一年价格上涨太高,目前基本处于峰值水平,未来向下的概率远高于向上,所以资金不太愿意去追高,反弹过后就一直在多空拉锯。

而且,用长线视角去看,整车是最接近消费者的,议价能力相对要强。去年,整车厂深受上游产业链的制约,但这也是特殊时期造成的特殊现象,零配件环节是无法长期制约整车厂的,而且零配件的供应也不可能长期短缺,一旦产能上来,供应释放,价格回落就是自然的事。

现在,整条产业链正逐步恢复正常。

汽车产业本身是一个头部聚拢型的行业,也就是说,不管此前多少公司逐鹿中原,最后能够成功杀出重围的,必定是少数。实际上,这种趋势已经相当明显,头部的企业雏形也已经清晰可见。

比如全球范围内,最炙手可热的特斯拉,中国区的比亚迪、蔚小理,传统汽车的长城、吉利,还有国企中的广汽,等等。排名越靠后,跑出来的概率就会越低,这一幕从汽车业过往的历史就有过验证,也是行业内的共识。

所以,若不想太麻烦做研究,基本面优质的头部企业仍然是最值得布局的标的。


03

新能源汽车还能炒多久?


回到开篇的问题,新能源汽车股还有多少上涨空间?

这里要分两分方面看,如果是看销量、业绩增长,那毫无疑问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即使是头号的特斯拉,去年的销量也就93万辆,它自己设定的2030年过千万的销量,增长空间不言而喻。

但如果具体到股价的上涨空间,近期确实有点过热了,套用我们自己的投资模型去计算,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估值上,基本反映了政策利好以及中期业绩,甚至全年业绩都已经透支。另外,外围的风险也不得不防,现在市场上有一派观点为很多人所接受,那就是外围的经济,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经济风险非常高,高通胀需要强力加息去缓解,而俄乌战争导致的能源价格、粮食价格上升,很难在短期内扭转,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经济硬着陆。硬着陆在某程度上,是可以和经济危机挂上等号的,作为已经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也很难不被波及。作为高估值板块,新能源汽车受冲击的可能性较高。

所以,保守起见,如果接下来的中报,以及下半年的销量没有惊喜,这个位置基本可以落袋为安了。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资金面,倒可以继续进取一点。现在资金基本都是一头扎进新能源板块,即使估值过高,仍然前赴后继,主要原因在于其他板块着实没有太多吸引力,就连我们一直给予厚望的消费板块,走势也未及预期,和新能源相比,这些传统的消费板块缺乏实际的政策刺激,加之宏观经济仍然受压,虽然疫情解封,但要恢复起来,估计还得耗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所以,对于是否炒作新能源板块,主要还是取决于你的炒作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

对于低位布局,而且风险承担能力强的投资者,现在是享受泡沫的好时光;而另外一些人,则未必是好时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