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研究:消费“折叠”与“伸展”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兴业研究, 作者:郭于玮 鲁政委

疫后收入分化加剧,消费出现了量缩价升的局面

2021年12月社零实际同比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实际上,2021年8月以来,社零实际同比增速持续偏低。线上消费数据显示,近期零食特产、箱包皮具、饰品和生活电器等消费品都出现了量缩价涨的现象。这可能反映了一种“幸存者偏差”:由于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下降,其消费数量有所减少,而“幸存”下来的消费里有更多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导致销售的单价看起来更高了。

新冠疫情对平均工资水平较低的文体娱乐、居民服务和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影响更大,因此2020年疫情爆发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速明显低于高收入群体,导致消费“折叠”。

因此,改善服务业就业是提振消费的关键之一。我们可以考虑提高防疫的精准度,使更多的消费需求得以释放。同时发展在线健身、数字文旅、线上演播等新兴业态,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吸纳传统服务业就业人员。

2021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实际同比下降0.5%,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自2003年1月有数据以来,除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前8个月以外,仅2021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出现实际同比负增长的情况。实际上,社零低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2021年8月至12月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实际同比增速平均仅为1.1%,明显低于2019年疫情爆发前的5.9%。为什么零售增长如此低迷?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


1、消费的量价分化


线上消费数据显示,多种消费品都出现了量缩价涨的情况。

从食品来看,2021年2月至12月,肉类蔬果等销量同比持续负增长,月平均降幅为13.8%,但销售均价同比涨幅平均为8.7%。2021年3月至12月,零食特产销量持续负增长,平均降幅为10.2%,但销售均价同比涨幅平均为5.7%。

从生活电器来看,2021年8月至12月,生活电器销量同比持续负增长,平均降幅为14.5%,但同期生活电器的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平均为19.9%。

从生活用品来看,2021年8月至12月,箱包皮具销量持续出现同比两位数的负增长,但销售均价的同比涨幅保持在19%以上。2021年全年12个月饰品销售量同比持续负增长,但销售均价同比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美容护肤品的情况类似。2021年的多数时间里,美容护肤品的销量同比是负增长的,但其价格同比保持正增长。


2、消费“折叠”


消费量缩价涨的局面可能反映了“幸存者偏差”:由于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下降,其消费数量有所减少,而“幸存”下来的消费里有更多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导致销售的单价看起来更高了。因此,疫后经济复苏不均衡所导致的收入分化,是当前消费实际增速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城镇20%低收入户、20%中等偏下收入户、20%中等收入户、20%中等偏上收入户和20%高收入户的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都在7.5%到8.1%之间,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都享受着较快的收入增长。然而,2020年,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收入增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低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中等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速又低于高收入家庭。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疫情对平均工资水平较低的行业的影响更大。2019年城镇私营单位中,文体娱乐、批发零售、水利环境[1]、居民服务、住宿餐饮和农林牧渔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最低。而除了农林牧渔业以外,上述行业都受疫情影响较大。其中,水利环境和住宿餐饮业2020年工资同比都出现了负增长。

由于疫情时有反复,经济复苏不均衡的局面还在持续。一个直接的证据是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与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明显分化。2021年12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4.3%,较2019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而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较2019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16-24岁的年轻人口更多从事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和文体娱乐等接触密集型服务业。因此,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偏高表明服务业就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疫情对低收入行业的影响更大,疫后收入分化加剧,消费出现了量缩价升的局面:部分低收入群体减少消费,“幸存”下来的消费里有更多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导致销售的单价看起来更高了。因此,2021年8月以来,刻画消费数量变化的社零实际增速持续偏低。

有什么措施能够改变上述局面、提振消费呢?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涓滴效应”,即高收入群体通过消费等形式,使低收入群体拥有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而在疫情爆发后,一些消费场景的缺失导致“涓滴”的管道被堵塞。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措施入手提振消费。

第一,精准科学防疫,使更多的消费需求得以释放。2022年1月,上海将一家奶茶店划为中风险区,被网友称为“最小中风险区”[2],引发热议。2021年11月以来上海出现多起本土新冠病例,但从上海地铁客运量来看,疫情对居民出行的影响不大。虽然在疫情爆发后地铁客运量同比有所回落,但总体保持了正增长。这表明,精准有效的措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平衡防控疫情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稳定服务业生产经营预期,促进服务业就业。

第二,鼓励发展在线健身、数字文旅、线上演播等新兴业态,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吸纳传统服务业就业人员。2019年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教育业、文体娱乐业、水利环境业就业人员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的占比达到36.6%,而上述行业均容易受到疫情的影响。如此大规模的就业难以完全转移到其他行业之中,因此,可以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服务半径。例如,通过外卖、销售半成品和预制菜等方式丰富餐饮企业的服务模式,通过短视频、线上销售等拓宽文旅行业的创收渠道等,提升服务业应对疫情的能力。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