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放松的时间表,看什么指标?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华创宏观张瑜,作者:张瑜 陆银波

这似乎意味着高经济增速诉求下,房地产作为宽信用,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其风险的控制、失速趋势的扭转、存量的稳定至关重要。

主要观点

地产放松的时间表,看什么指标?——信用扩张与经济增长离不开逆周期投资的拉动。地产与基建加总领先企业中长期融资(中长期贷款,信托,委贷)五个月左右。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基建而言,地产对于信用扩张的意义似乎更为重要。考虑到今年“中美竞速”以及“就业压力”的综合影响,全年的经济目标或为5.5%左右。这似乎意味着高经济增速诉求下,房地产作为宽信用,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其风险的控制、失速趋势的扭转、存量的稳定至关重要

房地产倒逼政策放松的四种情况——投资乏力拖累经济,卖地羸弱影响财政,资金贫乏助推风险,交房延时影响民生。

投资乏力拖累经济是地产倒逼政策放松的第一可能。我们认为当前影响房企投资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资金,而是房企的投资意愿。首先从库存的视角观察,2021年以来,商品房库存持续走低。但是房企并没有按照以往的规律加大拿地和加快开工,反而减少土地购置和减少开工,房企似有意主动去库存。其次从资金的视角观察,土地是房企所有投融资端的最先行指标,当前整体土地购置羸弱的态势下,房企自然没有理由加大资金借贷。此外,当前居民定金付款的增速明显低于按揭贷款的增速。这意味着短期内居民按揭贷款的修复,只是银行额度管控放松的结果。随着商业银行的优质按揭刚需客户的库存被消耗完毕,未来一段时间居民按揭贷款或将追随定金的趋势进一步下行。

卖地羸弱影响财政是地产倒逼政策放松的第二可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转负的时候,通常对应着房贷利率边际下行的窗口。财政资金主要来自三部分,税收,发债,和土地出让。税收有经济基本面的大盘子在,每年很难多增或少增。发债每年都有额度限制,地方政府最多只是在节奏上辗转腾挪,所以地方自主决策能影响的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的多寡。未来可以因城施策调整的城市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是专项债付息压力较大的省份,如天津,云南等省;另一类对土地出让金依赖较大的省份,如浙江,江苏等省份。

资金贫乏助推风险是地产倒逼政策放松的第三可能2021年以来,境内外债券净融资额均以基本为负。展望今年,境外债券的全年的到期量较过去几年明显高增,上半年多个月份的债券到期量均明显高位;境内债券下半年开始债券到期量也明显增加。

交房延时影响民生是地产倒逼政策放松的第四可能2015年以来,按照房地产行业的运行规律来看,新开工到竣工时长大约是三年左右。然而2021年下半年以来,竣工与新开工时长为3年的对应关系明显发生背离。考虑到当前商品房销售大多以期房为主,竣工与新开工的背离或预示着当前房企交房面临一定的困难,这将显著影响老百姓的民生问题。

未来房地产政策放松的顺序­——放松的过程或分为两阶段的态势

阶段一是年初到34月份,首先这一阶段面临美元债大量到期,风险因素或首先倒逼地产防风险政策出台。其次,20221一季度存在大量期房交房的可能。交房因素也会倒逼地产政策保供给层面,综合来看,一季度各类防风险,保供给主体的房地产政策或不会缺席。考虑出口仍在高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尽量通过基建上行对冲地产下行。因此短期内需求端的政策或相机抉择。

阶段二是34月份开始,需求端的政策或将逐步推进。这一阶段首先对应第一轮集中供地的时间窗口。如果土地出让同比继续下行,土地财政或倒逼各地房地产政策放松。其次,这一阶段主要需要观察一季度金融数据情况,出口读数情况以及一季度经济状况。如果一季度末金融数据质量仍较差,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仍在收缩,或者出口订单呈现明显下滑,再或者经济明显低于预期,房地产政策或将明显加码。

报告正文

信用扩张与经济增长离不开逆周期投资的拉动。地产与基建投资加总领先企业中长期融资(中长期贷款,信托,委贷)五个月左右。更为值得观察的是,相较于基建而言,地产对于信用扩张的意义似乎更为重要。如果以社融表征货币的需求,M2表征货币的供给来看。当社融同比与M2同比差值走高时,通常表明实体对资金的需求更为旺盛,信用扩张更为顺畅。数据发现,社融同比与M2同比的差值与房地产投资的走势基本一致,除去20172018年基建投资大幅变动的情境下,基建投资的走势难以影响信用扩张的强弱。

考虑到今年“中美竞速”以及“就业压力”的综合影响,全年的经济目标或为5.5%左右。这似乎意味着高经济增速诉求下,房地产作为宽信用,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其风险的控制、失速趋势的扭转、存量的稳定至关重要。那么未来房地产政策如何变动呢?具体来看:

(一)地产倒逼政策放松的四个方式

我们认为当前房地产倒逼政策变化的观察点可能体现为四个方面,卖地羸弱影响财政,资金贫乏助推风险投资乏力拖累经济,交房延时影响民生。具体来看:


1、投资乏力拖累经济


投资乏力拖累经济是地产倒逼政策放松的第一可能。我们认为当前影响房企投资的主要矛盾并不是资金,而是房企的投资意愿。我们从两个视角观察:

首先,房企没有投资意愿。历史数据来看,土地购置面积同比滞后于房企去化周期大约5个月左右,这意味着前期商品房库存持续走低的情境下,通常对应着房企购地意愿的增强。然而2021年以来,这一情况似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房企库存持续走低的同时,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也在持续下滑。库存下滑的同时,房企似乎没有补库需求

进一步观察来看,2021年以来,房企似乎存在某种投资意愿的衰退。以往经验来看,房企库存走低的同时,通常会加大新开工,然而今年以来,房企库存走低的同时,新开工面积同比也在持续下滑。房企似乎有意在主动去库存。

其次,房地产相关层面没有融资意愿,这也拖累了信用扩张。无论从企业还是居民端观察,各部门似乎都没有融资意愿。从企业层面来看,土地是房企所有投融资端的最先行指标,当前整体土地购置羸弱的态势下,房企自然没有理由加大资金借贷。从居民层面来看,当前居民定金付款的增速明显低于按揭贷款的增速。这意味着短期内居民按揭贷款的修复,只是银行额度管控放松的结果。随着商业银行的优质按揭刚需客户的库存被消耗完毕,未来一段时间居民按揭贷款或将追随定金的趋势进一步下行。


2卖地羸弱影响财政


卖地羸弱影响财政是地产倒逼政策放松的第二可能。观测历史数据发现,土地出让收入同比转负的时候,通常对应着房贷利率边际调整的窗口。财政资金主要来自三部分,税收,发债,和土地出让。税收有经济基本面的大盘子在,每年很难多增或少增。发债每年都有额度限制,地方政府最多只是在节奏上辗转腾挪,所以地方自主决策能影响的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的多寡。2020年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及土地出让金合计10.4万亿,占广义财政收入比重升至近4成。

从省份区域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可以因城施策调整的城市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是专项债付息压力较大(土地出让金小于利息支出)的省份,如天津,云南等省另一类对土地出让金依赖(土地出让金下滑对全省/全国名义GDP增速拖累较大)较大的省份,如浙江,江苏


3、资金贫乏助推风险


资金贫乏助推风险是地产倒逼政策放松的第三可能。从境外债券来看,2021年以来,境外债券的发行量整体呈现下行态势,但境外债券的到期量却在持续走高。此消彼长的态势下,2021年境外债券净融资基本为负。从境内债券的视角观察,2020年下半年来,境内债券的净融资已持续为负。展望今年,境外债券的全年的到期量较过去几年明显高增,上半年多个月份的债券到期量均明显高位;境内债券下半年开始债券到期量也明显增加。

从企业层面来看,当前部分房企资金覆盖短期到期债务或面临一定程度的困难。结合20216月各房企的有息负债情况,我们统计了2021年末的有负债前30房企的现金短债比数据。数据观测发现,融创的现金短债数据即将破1。而龙湖集团的现金短债比仍位居高位,若房地产政策短期不出现调整,未来这些房企或将逐步面临偿债压力。


4、交房延时影响民生


交房延时影响民生是地产倒逼政策放松的第四可能。2015年以来,按照房地产行业的运行规律来看,新开工到竣工时长大约是三年左右。然而2021年下半年以来,竣工与新开工时长为3年的对应关系明显发生背离。考虑到当前商品房销售大多以期房为主(2021年住宅期房销售面积占总销售面积的比重约为90%左右),竣工与新开工的背离或预示着当前房企交房面临一定的困难,这将显著影响老百姓的民生问题。

(二)未来房地产政策放松的顺序

基于以上分析的四点,我们认为未来房地产放松的过程或分为两阶段的态势:

阶段一是年初到34月份,首先这一阶段面临美元债大量到期,考虑到当前个别房企现金短债比已经低于1的警戒线,因此风险因素会首先倒逼地产防风险政策出台。其次,根据新开工的领先性观察来看,20221一季度存在大量期房交房的可能。因此交房因素也会倒逼地产政策保供给层面,综合来看,一季度各类防风险,保供给主体的房地产政策或不会缺席

一季度各类需求政策或仍处于观察窗口。当前出口仍在高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尽量通过基建投资上行对冲地产投资下行。因此短期内需求端的政策或相机抉择。

阶段二是34月份开始,需求端的政策或将逐步推进。这一阶段首先对应第一轮集中供地的时间窗口。如上文所谈,天津云南等省份存在土地出让无法覆盖专项债利息支出的情况。如果土地出让同比继续下行,土地财政或倒逼各地房地产政策放松。其次,这一阶段主要需要观察一季度金融数据情况,出口读数情况以及一季度经济状况。如果一季度末金融数据质量仍较差,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仍在收缩,或者出口订单呈现明显下滑,再或者经济明显低于预期,房地产政策或将明显加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