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2021年半年报综述:高端制造迎来黄金投资期

本文来自:高端制造吕娟团队

相比过去三年,景气赛道明显由工程机械切换至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锂电设备、工控、工业机器人、机床工具、激光产业链等。

摘要

机械行业涨幅居前,业绩快速增长:2021年1-8月机械行业涨幅23.75%,位居28个A股行业第7位;机械行业2021H1营业收入10,485.40亿元,同比增长37.57%;归母净利润839.33亿元,同比增长48.59%,业绩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下游产能扩张叠加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出现回落,净利率提升受益精益化管理带来的期间费用率下降;受基数变化,2021Q2业绩增速较2021Q1环比回落;净现比受提前储备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出现回落。

子行业比较:相比过去三年,景气赛道明显由工程机械切换至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锂电设备、工控、工业机器人、机床工具、激光产业链等。

投资策略:制造强国战略,叠加进口替代,中国制造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专精特新,以及北交所的成立,又给了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有利于稳就业、更好激发经济活力。2021年7月制造业投资增速17.3%,环比回落1.9个pct,但是依旧景气;8月PMI为50.1%,环比回落0.3个pct,同样还是维持较景气状态。展望下半年,首先,判断高端制造投资机会持续扩散,不只是大行业的头部公司有投资机会,很多细分赛道的头部公司同样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其次,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大,对基建托底预期加强,工程机械三巨头反弹行情比较确定,未来能否走出反转行情,还需要观察各自的α逻辑是否持续兑现,徐工看混改,中联看农机和新材料,三一看海外。最后,与制造业投资相关的通用自动化板块短期可能有调整,但是不改中长期向上趋势,仍然是我们重点研究与推荐的方向。

重点推荐:①光伏设备:奥特维、汉钟精机、天宜上佳、迈为股份、晶盛机电、金辰股份、京山轻机、英杰电气、帝尔激光等;②半导体设备:正帆科技、华峰测控、中微公司等;③通用自动化:绿的谐波、汇川技术、埃斯顿、中控技术、奥普特、雷赛智能、科力尔等;④工业服务:陕鼓动力、华测检测、杭氧股份等;⑤工程机械:徐工机械、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艾迪精密、建设机械等;⑥锂电设备:杭可科技、先导智能、斯莱克等;⑦其他:中际联合、申昊科技、容知日新、维宏股份、怡合达等。

风险提示:制造业景气度大幅下滑;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


1. 总体:高端制造迎来黄金投资期


1.1 行业整体:涨幅居前,盈利能力提升,业绩快速增长但Q2边际弱化

20211-8月机械行业涨幅居前:截止831日中报披露完毕,机械板块整体涨跌幅23.75%,位居28A股行业第7位,表现非常不错。而且,相比涨幅排在机械行业前面的大部分行业,机械行业的同质性较差,能有这样的总体涨幅排名,更加说明机械行业有很多景气赛道的涌现,总体上受益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大趋势。

2021H1,机械整体业绩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总收入10,485.40亿元,同比增长37.57%;归母净利润839.33亿元,同比增长48.59%,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下游比如光伏、半导体、锂电等处于快速产能扩张进程中,还有很多下游持续进行自动化智能化产线升级,这些分别带动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的快速增长。

分季度来看,2021Q2,机械整体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出现环比回落,这主要是因为:2021Q1基数受疫情影响较低所以增速较高,而2021Q2的基数体现的疫情得到控制后的快速恢复、相对较高,所以增速较低。

2021H1机械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2.27%、8.00%,同比分别下降1.06个pct、上升0.59个pct,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净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①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5个pct至12.84%,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0.53个pct至3.94%,管理费用率下降0.63个pct至4.25%,财务费用率下降0.32个pct至0.61%,研发费用率下降0.02个pct至4.04%,研发费用率保持平稳体现产业升级过程中持续注重自主创新,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下降体现了设备企业在自动化智能化的过程中,内部运营效率提升,财务费用率下降体现出金融机构对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②(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当期营收下降0.33个pct至0.82%,体现出营运质量在提升。

2021H1机械整体经营性现金流质量有所下降:收现比为0.91,同比略有下降,反映出下游客户付款能力总体健康,但是净现比0.13,同比降幅较大,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机械很多企业选择增加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的库存。

1.2 子行业比较:景气赛道切换至光伏/半导体/锂电/通用自动化设备

业绩是根本,2021年1-8月景气赛道子行业涨幅居前:截止8月31日中报披露完毕,涨幅居前的子行业及涨幅分别是:光伏设备99.37%、机床工具78.07%、半导体设备55.82%、机械基础件47.64%、锂电设备40.11%、磨具磨料35.71%、激光产业链32.35%,其中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锂电设备涨幅居前是因为下游产能处于快速扩张期;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激光产业链涨幅居前是因为下游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好,整机和零部件需求景气又叠加进口替代;磨具磨料涨幅居前是因为相关企业培育钻石逻辑受到市场关注。

工业机器人虽然需求景气,但是19.49%的涨幅没有超过机械整体,主要是因为权重较高的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导致涨幅较低;工控同样需求景气,但是11.08%的涨幅也没有超过机械整体,主要是因为权重较高的公司虽然业绩超预期,但是估值起点较高,在消化估值。基建地产链条的工程机械、电梯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5.86%、13.94%,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基建投资低于预期、地产投资低迷。

相较过往三年,景气赛道明显由工程机械切换至光伏设备、半导体设备、锂电设备、工控、工业机器人、机床工具、激光产业链等。

2021H1,景气赛道业绩增长较好:2021H1营业收入增幅居前的板块包括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工控、激光产业链、光伏设备、纺服设备、工程机械,其中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光伏设备收入增幅居前是因为下游产能快速扩张;工控、激光产业链是因为制造业投资持续景气;纺服设备收入增幅居前是因为国内外需求回暖;工程机械收入增幅居前主要是来自Q1的贡献。2021H1营业收入增幅较低的板块包括轨交设备、电梯,均与轨交类投资增速较低有关。

2021H1归母净利润增幅居前的板块包括纺服设备、半导体设备、重型机械、工控、机床工具、光伏设备、激光产业链、磨具磨料,其中纺服设备归母净利润增幅居前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外需求回暖,另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数低;半导体设备、光伏设备归母净利润增幅居前是因为下游产能快速扩张;工控、激光产业链归母净利润增幅居前是因为制造业投资持续景气;重型机械归母净利润增幅居前是因为需求有所回暖,叠加基数低;磨具磨料归母净利润增幅居前主要是因为基数低,叠加相关权重公司大力发展培育钻石业务。2021H1归母净利润跌幅居前的板块主要是工业机器人、机械基础件,主要是盈利能力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

分季度来看,大部分机械子行业呈现出与机械整体一致的特性,即2021Q2增速环比回落:从收入端来看,重点分析的子行业中,只有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纺服设备、重型机械因为收入端体现的是过往订单的加速上行,所以2021Q2增速环比还有提升;其他重点子行业,2021Q1增速较2021Q2高,因为2021Q1基数受疫情影响较低。从归母净利润角度来看,纺服设备看似2021Q2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提升,实际是因为该子行业2020Q1归母净利润为负值,导致2021Q1增速按公式计算为负值,显得比2021Q2低而已。

2021H1子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很多子行业受益期间费用率下降出现净利率上升:2021H1毛利率在30%以上的子行业有光伏设备、工控、半导体设备、激光产业链、检测服务、仪器仪表、3C设备;2021H1净利率在15%以上的只有光伏设备,在10-15%之间的有工控、半导体设备、激光产业链、检测服务、仪器仪表、工程机械、3C设备、机床工具。盈利能力居前的子行业,原因有三:一、高成长子行业,二、附加值比较高,三、竞争格局比较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工业机器人虽然成长性好,但是目前内资机器人还处于增加规模效应、加大研发投入的阶段,所以盈利能力还比较低。

从2021H1毛利率同比变化来看,很多子行业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毛利率同比出现下降,但是我们同样看到很多子行业期间费用率得到很好控制,同比下降,使得净利率同比上升。

现金流分析:从经营性现金流来看,2021H1,大部分重点子行业收现比较为健康,在1附近;大部分重点子行业净现比明显在1以下,主要还是和提前采购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有关。

1.3 投资建议:加配高端制造,不拘泥于市值大小

制造强国战略,叠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国相关高端设备与零部件进口的干扰,中国制造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专精特新,以及北交所的成立,又给了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有望稳就业、更好激发经济活力。

投资策略:2021年7月制造业投资增速17.3%,环比回落1.9个pct,但是依旧景气;8月PMI为50.1%,环比回落0.3个pct,同样还是维持较景气状态。展望下半年,首先,判断高端制造投资机会持续扩散,不只是大行业的头部公司有投资机会,很多细分赛道的头部公司同样存在不错的投资机会。其次,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大,对基建托底预期加强,工程机械三巨头反弹行情比较确定,未来能否走出反转行情,还需要观察各自的α逻辑是否持续兑现,徐工看混改,中联看农机和新材料,三一看海外。最后,与制造业投资相关的通用自动化板块短期可能有调整,但是不改中长期向上趋势,仍然是我们重点研究与推荐的方向。

重点推荐:①光伏设备:奥特维、汉钟精机、天宜上佳、迈为股份、晶盛机电、金辰股份、京山轻机、英杰电气、帝尔激光等;②半导体设备:正帆科技、华峰测控、中微公司等;③通用自动化:绿的谐波、汇川技术、埃斯顿、中控技术、奥普特、雷赛智能、科力尔等;④工业服务:陕鼓动力、华测检测、杭氧股份等;⑤工程机械:徐工机械、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艾迪精密、建设机械等;⑥锂电设备:杭可科技、先导智能、斯莱克等;⑦其他:中际联合、申昊科技、容知日新、维宏股份、怡合达等。

风险提示:制造业景气度大幅下滑;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


2. 光伏设备:上半年板块高增长,下半年催化剂层出不穷


2.1 2021年中报分析:行业技术变革期,光伏设备板块高增长

我们选取迈为股份、奥特维、高测股份、帝尔激光、罗博特科、晶盛机电、捷佳伟创、金辰股份、京山轻机这9家光伏设备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2021年上半年光伏设备板块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成长性方面,受益于光伏行业大尺寸硅片的推进以及行业装机需求的提升,2021H1我国9家光伏设备上市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14.21亿元,同比增长53.93%,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归母净利润为19.04亿元,同比增长84.31%,高于收入增速,主要系规模效应的凸显。部分企业(如帝尔激光、金辰股份)归母净利润增速明显低于营收增速。其中,帝尔激光主要是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大了研发费用投入,并适当调整了设备销售价格以及预收款比例,导致公司盈利能力有所降低;金辰股份主要系受钢材、铝材及电缆等大宗原材料涨价,以及HJT用PECVD等项目样机制作相应的研发投入增加导致。

盈利能力方面,2021H1光伏设备板块毛利率出现回暖,达到31.1%,同比提升0.8pct,主要是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叠加下游技术变革带来的旺盛设备投资需求所致。板块净利率变化趋势与毛利率一致,2021H1达16.7%,同比提升3.0pct,板块盈利能力触底回升。

期间费用率方面,2021H1板块整体期间费用率为13.10%,同比降低0.08pct,整体保持相对稳定。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达2.62%、4.05%,分别同比下降0.8pct和0.9pct,主要系收入规模增长导致的规模效应。财务费用率整体在微小区间内合理波动,2021H1达0.15%,较2020H1小幅提升,主要系人民币汇率变动,汇兑损益增加导致。研发费用率达到6.28%,同比增长1.41pct。主要系板块整体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晶盛机电、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其研发费用增速高,绝对额大,引领板块研发费用率上行。

营运能力方面,截止2021/6/30,光伏设备板块应收账款周转率达到1.79次,同比提升0.27次,存货周转率达到0.49次,同比提升0.1次,表明行业周转速度提升。

从收益质量来看,截止2021/6/30,光伏板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为85.0%,同比提升6.9pct,说明板块回款质量增强;板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为72.6%,同比下降13.7 pct,主要系企业在手订单充足,加大备货等措施带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

另外,板块的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出现了较大的涨幅,表明景气度将持续。截止2021/6/30,板块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达到133.48亿元,同比增长65.23%。其中,晶盛机电、捷佳伟创、迈为股份位居前三位。我们认为,高增长合同负债将确保2022年板块整体收入仍旧处于高增长状态。

2.2 趋势判断及投资建议:技术变革持续,行业高景气度

2.2.1异质结技术已经走过萌芽期,来到大规模扩产阶段前夕

关注转换效率提升、硅片成本降低、耗材成本降低对于HJT降本提效的贡献:

①我们一直说,对电池技术路线的判断,百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是对于最终落实到电池端/组件端每瓦成本的考量。当前HJT在组件端经济性上确实还不能与PERC/TOPCon PK(但HJT组件在部分小众市场有竞争力),在电池端成本更是要比PERC高出2毛钱以上。未来如何实现成本的下降,一方面是转换效率的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是设备、硅片、银浆等耗材成本的降低;

②首先我们说设备,大家一直在讨论设备的成本要做到多低,但实际上设备折旧在最终电池片成本里的占比只有5%左右,因此设备降本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更多的是要做到转换效率的提升。而转换效率的提升,一方面是镀非晶硅膜、镀TCO膜的设备的技术突破,另一方面后段包括串焊机在内的组件设备的配合也很关键;

③其次我们说材料。首先电池片成本里面占比最多的是硅片,占比四成左右。HJT相比PERC等其他工艺,更加适应薄片化趋势,而采用半片技术之后,薄片和大片(210)更加兼容,带来硅片摊薄成本的降低;其余成本占比较高的是银浆,如果银浆国产化、银包铜或电镀铜等方式能够如期实现,预计单片银耗量能够从现在的160mg做到90mg以内,甚至用铜去大幅取代银,实现成本的大幅降低。

更多企业跨界入场,将对行业整体带来利好:

2021年上半年,明阳智能5GW、金刚玻璃1.2GW、欧昊4.8GW、华润电力12GW接连入场HJT,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将起到促进推动作用。展望2021年下半年,我们认为重点应关注:

1)银包铜、硅片减薄、SMBB等方案对HJT降本的积极作用;

2)通威金堂1GW HJT项目目前三家设备厂商已流片,期待进一步的转换效率;

3)华晟二期2GW项目招标,目前已签订迈为股份与理想万里晖,其中迈为提供3条500MW整线及剩余产能的清洗制绒设备;

4)晋能项目使用了金辰股份的PECVD,期待最新转换效率数字;

5)晶澳项目招标后的最新进展;

6)迈为股份第三代HJT整线、捷佳伟创常州线、金辰股份第二代PECVD等的最新情况;

7)行业下游龙头企业的技术路线选择与布局。

2.2.2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在双碳趋势和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的背景下,我国光伏行业及光伏设备行业迎来快速发展。而在各环节持续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光伏设备的成长弹性进一步打开。

在硅片环节,核心受益大硅片趋势+第三方阵营加速扩产。重点推荐:晶盛机电、奥特维、英杰电气;

在电池片环节,PERC电池投资红利期已过,接下来一段时间N型电池已经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其中TOPCon和HJT在一段时间内大概率会并行发展。TOPCon短期每瓦成本依然占优,是不少头部企业的首选扩产电池;而HJT电池长期的降本空间依然更高,银包铜+SMBB+薄片化+耗材国产化,吸引着更多新玩家去探索。重点推荐:迈为股份、金辰股份、帝尔激光;

在组件环节,一方面组件技术百花齐放,推动组件设备持续成长;另一方面设备公司均在积极跨领域拓展,打造第二、第三成长曲线。重点推荐:奥特维、京山轻机、金辰股份;

另外,推荐光伏真空泵龙头汉钟精机,以及切入光伏热场的天宜上佳

风险提示:技术路径变化,下游装机不及预期


3. 半导体设备:景气延续,国产化进程不断深入


3.1 2021年中报分析:业绩加速释放,盈利能力不断改善

我们选取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精测电子、至纯科技、长川科技、华峰测控、芯源微、正帆科技这8家半导体设备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021年上半年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总体来看,2021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延续景气周期,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也随之保持较快增长,且由于上年同期疫情导致的低基数效应,大多数企业均实现了201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利润层面则受益于规模效应,整体实现了较收入端更高的增长。横向对比来看,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增长大多超过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公司。

3.1.1 营收、净利润增长持续加速

2021年上半年,由于上年同期疫情下低基数效应,半导体设备代表企业业绩均实现同比高增长。此外,半导体设备行业由于确认周期偏长,2021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更多取决于2020年订单的执行,受益于2020年行业高景气,代表企业订单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为2021年业绩高增奠定基础。其中芯源微的业绩同比实现400%以上高增长,主要原因为:一是公司传统产品小尺寸、先进封装涂胶显影设备受益于化合物、先进封装行业高景气实现高增长;二是公司前道涂胶显影设备、清洗设备逐步验证,开始贡献增量业绩。

3.1.2 2021H1盈利能力回升,为近年来同期最高水平

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行业代表公司整体毛利率维持了42.12%的水平,同比上升3.15pct;净利率为20.68%,同比提升4.61pct。整体而言均实现较好增长。净利率方面,中微公司、至纯科技净利率水平有较大提升,前者2021H1净利率为29.62%,同比提升17.45pct;后者2021H1净利率为16.14%,同比提升10.68pct。其中,中微公司净利率提高主要原因为MOCVD设备毛利率提升;至纯科技净利率提升则主要系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增加以及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变化带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受益于收入端快速增长,代表企业除研发费用率外,其余期间费用率均有下降。2021H1,代表公司整体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04%、9.04%、0.37%,分别同比下降0.37、1.50、0.59pct,下降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收入端快速增长,规模效应下费用率逐步下降。但同时研发费用率却提升至13.23%,较上年同期提升1.66pct。主要原因为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进一步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不断响应客户端更高要求。展望未来,预计主要企业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将保持下降趋势,而研发费用率则保持在较高水平。

3.1.3 收益质量仍保持在较优水平

从收益质量来看,2021H1半导体设备行业代表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营业总收入比率较2020H1稍有下滑,为1.08,但仍保持在1以上水平,反映出行业收益质量仍处在较好状态。

3.2 趋势判断及投资建议:关注行业景气延续下国产设备替代机遇

从需求看,供需失衡+供应链安全驱动各国加大芯片制造投入,产能扩张持续带来设备市场超长景气周期。2021年以来,芯片短缺局面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从半导体产品价格飞涨、交货周期延长以及各大名企生产节奏受影响可见一斑。从价格端来看,自2020H2以来芯片行业开始陆续掀起涨价潮,包括联电、华虹、士兰微等知名半导体制造商发布涨价函。2021年4月以来,包括英特尔、赛灵思、ST等巨头也纷纷开始涨价;从交货周期来看,根据Susquehanna FinancialGroup的数据,2021年2月全球芯片平均交货周期自2017年以来首次达到15周;从知名企业生产情况来看,芯片短缺首先冲击了汽车制造业,随后进一步延伸至消费电子行业,并对诸多制造领域造成冲击。

全球芯片制造企业多开启扩产计划,行业周期有望延续。随着芯片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国内外主要半导体制造企业纷纷上调其资本开支计划,大力扩张产能。进入2021年,受疫情冲击的延续、贸易摩擦加剧、下游需求爆发等诸多因素影响,芯片短缺问题持续加剧,各大晶圆厂产能供不应求,主要晶圆厂开始调整其资本开支。典型公司包括:1)台积电上调2021年资本开支至创纪录的250-280亿美金;2)三星计划2021年投资约296亿美金(同比增长约20%)用于存储及晶圆代工业务。受益于此,本轮设备企业业绩上升周期有望进一步延续。

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创纪录的711.8亿美元,中国大陆地区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SEMI最新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597.6亿美元猛增19%至创纪录的711.8亿美元,显示出下游行业投资的高景气;从市场结构来看,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市场规模达到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39.18%;从市场贡献来看,中国大陆是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来源,为全球市场贡献52.7亿美元增长。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有望在2020年创纪录的基础上进一步续创新高。根据SEMI的预测,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2021、2022年市场规模续创新高,分别达到953、1000亿美金。结构细分来看,中国大陆市场规模依旧保持前三的水平,随着中国大陆地区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保持较高水平以及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的持续推进,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将迎更大发展机遇。

从结构看,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步较快,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中微公司以及芯谋研究的数据,2020年国内晶圆厂采购设备总额154.1亿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设备采购量最大,共计82亿美金,占比达到53%;而国产设备的合计采购为9.9亿美金,对应国产化率为7%,尚不足10%,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过相较于之前年份,已经有较大提升。同时也应注意到,在本轮国产替代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诸如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华峰测控等,其在部分国内晶圆制造企业中已取得较快的份额提升。

展望未来,国内主要芯片制造企业扩产情况良好,考虑公司自身供应链安全等因素,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有望实现更快增长。从国内市场来看,下游主要芯片制造企业同样加大扩产力度;其中,中芯京城预计投资金额达到76亿美元,预计将于在2024年前后建成;中芯国际2021年9月3日公告,其计划在上海临港投资建设月产能10万片的12寸28纳米及以上工艺的晶圆代工线;其余多数扩产产线将集中于2021-2022年建成。整体来看,国内下游芯片扩产力度较大,且时间跨度较长。

从下游芯片制造企业角度来看,近些年受外部贸易摩擦、疫情冲击,以及美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等影响,国内芯片制造企业上游供应链不稳定性持续增加。企业越来越多考虑国产半导体设备,增大产品订单数量,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有望实现更快增长。

总体而言,从行业景气度分析,根据国内外主要晶圆制造厂产能扩张计划,我们判断本轮半导体扩产至少将延续至2022年,从而保证设备需求不断提升;从国产替代分析,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国内以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等为代表的晶圆制造厂加大对国产设备的支持力度,设备国产化率有了显著的提升,也为国产设备业绩增长提供了支持。重点推荐:正帆科技、华峰测控、中微公司等。


4. 锂电设备:受益于动力电池扩产潮,营收、订单均快速增长


4.1 2021年中报分析:业绩高增长,在手订单充足

我们选取赢合科技、先导智能、星云股份、利元亨、先惠技术、凯中精密、科恒股份、联测科技、联赢激光、金银河、杭可科技、海目星、斯莱克这13家锂电设备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2021年半年度锂电板块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成长性方面,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景气带来的动力电池扩产潮,2021H1我国13家锂电设备企业营收达127.61亿元,同比增长68.8%;2021H1锂电设备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11.55亿元,同比增长36.8%。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是由于杭可科技和赢合科技利润增速较低,拉低了整体水平,如果刨除这两家公司,其余锂电设备企业整体收入增速为74.31%,净利润增速为146.22%,说明锂电设备行业下游需求旺盛,整体处于高景气状态。

盈利能力方面,2021H1锂电设备行业企业整体毛利率为29.7%,较2020年的31.2%降低1.5pct;具体来看,杭可科技受海外业务占比降低影响,毛利率由2017年至2020年近50%的水平降至2021H1的28.40%;赢合科技受材料成本、供应链、人工成本多方面原因导致毛利率短期承压;其他锂电设备公司毛利率水平总体保持平稳。2021H1锂电设备行业企业期间费用率随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而有所摊薄,2021H1整体净利率9.0%,较2020年的6.2%提高3.8pct,主要系2020年科恒股份资产减值损失较大,导致2020年行业整体净利率较低所致。

收益质量方面,2021H1锂电设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为101.9%,较去年同期变化不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为77.1%,较上年同期提高54.1pct,且远高于往年水平,表明收益质量的提升。

营运能力方面,2021H1锂电设备企业存货周转天数为196.69天,周转加快,主要因下游动力电池企业对设备企业订单交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且国内锂电设备企业交付能力增强。2021H1锂电设备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45.39天,较同期减少58.69天,主要系锂电设备行业逐步转向供不应求,下游动力电池厂商回款加快。

从预收账款与合同负债的变化趋势来看,自2020Q3起,锂电设备企业的预收账款与合同负债开始快速攀升,主要系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渐缓解,新能源汽车市场恢复景气,动力电池厂商大举展开产能扩建,锂电设备企业新接订单也快速增长。2021上半年末锂电设备企业的预收账款与合同负债达到88.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44.0%,体现出锂电设备企业在手订单充裕。

4.2 趋势判断及投资建议:汽车电动化趋势明确,锂电设备受益全球产能建设

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汽车市场电动化趋势明确,中国、欧洲、美国三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启动高速增长。①中国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后,市场化逐步替代政策成为需求的主要驱动力,高、低端车型销量快速增长。2021H1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9.7%,较2020年全年约5%的水平实现大幅提升;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25%,销量达760万辆,对应约589GWh动力电池装机量。②欧洲汽车尾气减排政策和新能源车购置财政补贴两端发力,2021H1渗透率约13%。预计2025年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30%,销量达570万辆,对应约485GWh动力电池装机量。③美国2021H1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3.3%,较2020年全年的2.2%实现大幅提升。2021年8月5日,美国政府宣布2030年新车销售量中一半实现零排放的目标,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开启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美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30%,销量达510万辆,对应约472GWh动力电池装机量。

未来五年将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大规模扩产的关键时期,全球动力电池需求迎来高增长。考虑到动力锂电池生产厂商约20%的库存比例、约70%的产能利用率水平,2025年中国、欧洲和美国的动力电池产能需求将分别达1009GWh、831GWh和809GWh,合计产能需求为2649GWh。截至2020年底,国内外主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现有产能合计达652GWh,2021年预计将达到893GWh,目前已公布的总产能规划高达2749GWh。结合现有产能与2025年全球合计产能需求,可以得到2021年至2025年间产能扩建需求为1997GWh。对应2021-2025年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空间约700亿元/年,其中前、中、后段设备市场空间分别约260亿元/年、220亿元/年和220亿元/年。

投资建议:全球汽车市场的电动化趋势明确,预计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旺盛,动力电池厂商积极扩建产能。目前国产锂电设备已经在大多数工艺环节上实现了进口替代,且初步具备全球竞争力,预计中国的锂电设备企业将充分受益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建设。受益标的:杭可科技、先导智能、斯莱克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渗透不及预期,政策发生变化。


5. 工业机器人:上半年维持高景气,看好长期成长和进口替代趋势


5.1 2021年中报分析:收入实现增长,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有待改善

我们选取以下工业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厂商作为整体,对工业机器人板块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包括拓斯达、新时达、埃斯顿、埃夫特、绿的谐波、瑞松科技、江苏北人、机器人、哈工智能、双环传动(备注:汇川技术虽然上半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已经超过6000台,但是因其上半年总收入规模超过80亿元,来自机器人板块的收入贡献不足3%,因此暂不纳入板块分析)。

成长性方面,2021H1工业机器人板块营收合计113.13亿元,同比增长25.73%,主要受益于上半年我国制造业延续了高景气度,对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滑68.29%(其中,机器人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下滑249.66%,主要由于毛利下降、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管理费用增长,剔除机器人后,上半年工业机器人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96元,同比下滑19.4%),主要由于:①上半年原材料涨价、芯片及零部件的供不应求导致成本上涨;②部分工业机器人企业2020H1口罩机业务毛利高,随着国内疫情影响降低,口罩机业务贡献减少,业务结构变化导致毛利同比减少。

盈利能力方面,2021H1工业机器人板块毛利率20.96%,较去年同期下滑6.36个pct;净利率1.75%,较去年同期下滑5.19个pct,主要因原材料涨价、芯片缺口和产品结构调整。

营运能力方面,2021H1工业机器人板块存货周转天数203.24天,较去年同期减少34.05天,主要由于工业机器人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和下游需求旺盛,导致在产品和库存商品减少;工业机器人板块应收款周转天数95.40天,较去年同期减少25.33天,主要由于制造业景气度较高,工业机器人需求旺盛,该板块企业收账速度提升。

收益质量方面,2021H1工业机器人板块收现比为87.79%,较去年同期下降12.29个pct;净现比为-143.03%同比下降250.03个pct,现金流情况较去年同期恶化,主要由于原材料涨价和芯片缺货,工业机器人板块企业纷纷备货,原材料存货在2021年上半年末达到13.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7.06%,因此现金流短期紧张。

5.2 趋势判断及投资建议:需求可能略有降温但仍维持景气,长期发展趋势向好

2021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整体需求旺盛。根据MIR睿工业公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达到13.23万台,同比增长83.30%,增速较快主要由于:①2020年同期工业机器人市场受疫情影响出货量较少,基数相对较低;②2020年下半年积压订单持续出货,为2021H1提供较多增量;③电子、新能源、金属加工等下游行业需求旺盛,推动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快速增长。

2021H1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占比创历史新高。2021H1,国产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4.83万台,同比增长109.5%;外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为8.40万台,同比增长71.0%,增速较国产工业机器人低38.4个pct。国产工业机器人上半年占比达到36.51%,创历史新高,主要由于:①受海外疫情反复影响,外资工业机器人生产和零部件供应紧张;②国产工业机器人价格策略更加灵活,较外资品牌导入门槛优势更加明显;③国产工业机器人在细分行业深耕并取得成果,行业专机、应用工艺包等创新频出。

展望下半年,短期工业机器人板块需求可能略有降温但仍维持景气。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1-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到20.51台,累计同比增长76.84%,虽然有所下滑但仍增速仍然较高。其中,7月当月产量达到3.64台,同比增长48.05%,近期增速略有回落,判断主要是因为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暂时短缺以及下游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所致,但是即使有所回落,增速的绝对值还是非常高的,行业本身依然处于较高景气状态。

投资建议:长期来看,工业机器人行业受益制造业产业升级趋势以及劳动力减少背景之下的人工替代趋势,需求有望持续增长。同时,随着国内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日益完善和规模效应逐步体现,以及内资品牌在汽车以外的一般工业比如3C、光伏、家电、金属制品以及锂电池等领域的渗透进一步加深,国产头部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进口替代势不可挡。重点推荐绿的谐波、汇川技术、埃斯顿,建议关注拓斯达、埃夫特-U等。

风险因素:制造业投资景气度下滑;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国外机器人公司继续降价。


6. 工控:上半年业绩表现优异,下半年虽有扰动但成长可期


6.1 2021年中报分析:业绩表现优异,原材料备货影响现金流

我们选取汇川技术、中控技术、步科股份、雷赛智能、信捷电气、海得控制、蓝海华腾、伟创电气、合康新能、英威腾、振邦智能这11家工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2021年上半年工控板块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成长性方面,2021H1工控板块营收合计160.04亿元,同比增长56.68%;实现归母净利润24.75亿元,同比增长96.11%,增长较快主要由于:①受益于我国新基建投资的拉动、“双碳”政策产生的节能减排需求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下游行业对工控产品的需求较为旺盛;②部分企业通过管理变革和降本增效措施控制期间费用,推动板块整体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4.31个pct,使得净利润表现优异。

盈利能力方面,2021H1工控板块毛利率36.24%,较去年同期下滑1.69个pct,主要因原材料涨价、芯片及零部件的供不应求,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净利率15.46%,较去年同期增长3.11个pct,主要系工控企业收入增长,并通过降本增效措施降低了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

营运能力方面,2021H1工控板块存货周转天数141.32天,较去年同期减少22.63天,主要由于下游需求旺盛,销售产品增速较快,在产品和库存商品增幅小于售出商品的增幅。工控板块应收款周转天数84.53,较去年同期减少28.95天,主要由于制造业景气度较高,工控产品供不应求,该板块企业在供应链中话语权提升。

收益质量方面,2021H1工控板块收现比为73.28%,较去年同期下降9.51个pct;净现比为7.82%,同比下降86.19个pct,现金流情况较去年同期恶化,主要由于印度、马来西亚等海外多地疫情反复加剧缺芯现象,工控企业为保障交付而大量备货,2021年上半年末原材料存货达到33.09亿元,同比增长50.57%,造成现金流短期紧张。

6.2 趋势判断及投资建议:下半年短期略有承压,长期成长趋势不改

2021年上半年,我国工业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增速明显提升。根据MIR睿工业披露的数据,2021H1中国工业自动化整体市场规模为1529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明显提升,主要由于:①上半年国内制造业高景气持续,企业扩产过程中对自动化产品需求明显增长;②国外工控企业受疫情影响供货紧张,本土厂商依靠稳定的供应链挤占国外厂商的市场份额;③由于原材料涨价和缺芯,部分下游客户担心后续供应不足和成本继续上升,因此在上半年恐慌性囤货;④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

分下游应用行业来看,2021H1我国OEM型自动化市场规模增速较快。2021年上半年OEM型工业自动化延续了2019年三季度以来的较好表现。其中,2019年项目型自动化市场前三季度表现相对较好,主要由于化工、石化、冶金等细分行业的产能置换、产业升级和环保政策推动,而2019年三季度以后,OEM型工业自动化市场则表现相对较为强劲,2019Q3-2020Q2市场规模平均增速达到16.69%,明显高于项目型工业自动化市场同期的3.03%。2021H1,我国OEM型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为649亿元,同比增长约39.0%,保持较快增速主要由于:①国家大力支持新基建、新能源和电子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的3C电子、锂电池、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旺盛;②海外疫情导致纺机,机床,包装,口罩机,起重,印刷机械等行业部分订单回流到中国。

2021H1我国项目型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为880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2021Q1项目型自动化市场规模441亿元,同比增长34.0%,主要受到冶金、化工、石化等下游行业大幅回暖推动;2021Q2项目型自动化市场规模439亿元,同比增长7.2%,主要由于市政及公共设施等领域需求下滑明显。

展望下半年,制造业景气度有望继续保持,但步伐有所放缓,工控行业整体谨慎乐观。2020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全球芯片因为产能受天灾人祸影响、需求受应用领域更多影响出现短缺且价格暴涨,导致制造业成本普遍上行,且部分高端制造企业交付出现延期,反过来影响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近期出现回落,不过依然处于景气水平。其中,2021年7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为19.2%,8月PMI为50.1%。此外,下半年基建托底效应有望增强,将推动项目型工业自动化需求增长,托底工控行业整体实现稳步增长。

投资建议:我国整体工业起步较晚,基础工业水平较欧美日较为落后,工控的软硬件性能和技术水平与国际龙头企业相比仍然具有一定差距。2021年上半年,我国承接全球生产需求,制造业景气度高涨,高端制造业发展迅速,推动工控产品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下半年,尽管制造业增速有所下滑但仍处于景气阶段,项目型自动化需求有望支撑工控市场稳步发展,同时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减少背景之下的自动化需求推动工控行业发展的长期逻辑也没有改变,龙头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和市场拓展有望继续保持业绩高增长。重点推荐汇川技术、中控技术、雷赛智能、科力尔等。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制造业景气度继续下滑。


7. 激光行业:高景气延续,激光器平价打开市场需求


7.1 2021年中报分析:激光器价格降幅超预期,销量大增

选取锐科激光、柏楚电子、大族激光等8家上市公司分析激光行业。

高景气+低基数,激光行业爆发式增长。2018-2021年上半年激光行业营业收入分别为64.4、69.1、71.4、11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3.2%、5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8.3、9.1、1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7%、9.3%、70.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2021年上半年下游需求高景气及2020年同期低基数。其中,激光器行业最有代表性的公司锐科激光营收大幅增长127%,柏楚电子同比增长111%,充分说明了激光产业链上半年的高景气。

疫情后,行业盈利能力修复至2019年水平。2018-2021年上半年激光行业毛利率分别为43.9%、37.9%、41.7%、40.9%,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了0.8pct,毛利率下滑主要系占营收比重较大的激光设备龙头大族激光毛利率下滑3pcts,而激光器龙头锐科激光、杰普特等毛利率实际上有较大提升。2018-2021年上半年激光行业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3.5%、25.0%、26.9%、24.6%,疫情后,2021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了2.3pct,回归到2019年同期水平。2018-2021年上半年激光行业净利率分别为21.4%、12.0%、12.7%、13.9%,在费用率下降的带动下,2021年上半年净利率小幅上涨1.2pct。

激光行业回款情况依然良好,修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2021年上半年,激光行业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入/营收达到88%。2018-2021年上半年激光行业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入/营收比值分别为85%、87%、101%、88%,保持稳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归母净利润的比值分别为-1%、54%、4%、29%,盈利质量有所提高。

7.2 趋势判断及投资建议:万瓦级激光器开疆扩土,激光平价催生新应用

2020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销售总额超过94.2亿元,同比增长14%。激光器行业见证了疫情后报复性投资热潮,IPG、锐科、创鑫等七家主流激光器厂商营收均同比大幅增长。2021年上半年,锐科激光、IPG、nlight、杰普特四家激光器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40亿元,按2020年数据计,4家公司占据了国内65%以上市场份额,则2021年上半年国内激光器市场约为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估计+50%)。

从国内外龙头的业绩表现来看,锐科和IPG中国区营收差距不断缩小,2014年锐科营收仅为IPG中国区营收的14%,到2020年已达到IPG中国区的67%,并于2021年上半年进一步追赶到80%,有望于明后年实现反超。

2021年上半年,据我们产业链跟踪,光纤激光器价格持续下降,各功率段综合价格降幅达40%。其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降价幅度大于中低功率光纤激光器,部分二线激光器厂商应对大幅降价显露出乏力迹象,光纤激光器环节竞争格局优化在即。

在追赶国际龙头的过程中,国产激光器厂商经历了价格战的阵痛,光纤激光器2020年末的价格仅为2018年初的10%,包括锐科在内的国内激光器厂商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大幅下滑。但我们观察到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两年之久的恶性价格战已暂告一段落,IPG率先宣布无力承受继续降价。在疫情后高景气度背景下,国产激光器厂商价格下调幅度以成本下降幅度为限,并且锐科已全面获得定价权,盈利能力开始回升。

展望2021年全年,国产激光器厂商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预计2021年国产化率提高至65%以上。新技术及应用方面,数千瓦级脉冲激光器用于清洗、高功率激光器用于熔覆,激光器厂商利用底层设计优势,自行研发设备拓展激光清洗、熔覆市场。钣金切割中,40kW多模连续光纤激光器、12kW单模块激光器将实际出货,正式拉开等离子切割替代进程,中高功率切管机、超高功率坡口切割继续替代传统工艺。

重点推荐龙头柏楚电子和锐科激光等。锐科激光:公司仍有一定的成本下降空间,并且产品结构向高功率产品推进,未来公司凭借元器件垂直整合能力以及产品线向高端产品迈进,仍能保持较高的毛利率以及行业龙头的地位;柏楚电子:公司产品在中低功率市场的高市占率有望维持,高功率渗透率正迅速提高,新产品激光切割头正迅速打开市场,定增募投项目开展在即,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激光器价格竞争以及新产品的不断外延拓展。


8. 机床行业:政策预期叠加格局优化,国内机床行业获发展机遇期


8.1 2021年中报分析:通用设备高景气,机床行业迎政策关注

选取海天精工、国盛智科、创世纪、科德数控、秦川机床等27家上市公司分析机床行业。

机床行业重启增长,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2018-2021年上半年机床行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67.0、170.2、157.5、20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7.5%、2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9.1、6.6、1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5.5%、扭亏为盈、161.8%。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2021年上半年下游需求高景气及2020年同期低基数。其中,机床行业最有代表性的公司海天精工营收大幅增长87.7%,国盛智科同比增长69.0%,创世纪同比增长51.8%,充分说明了机床行业上半年的高景气。

高景气下,盈利能力有所提高。2018-2021年上半年机床行业毛利率分别为23.6%、16.3%、21.1%、24.6%,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了3.5pct,高景气度下,机床行业毛利率有较大提升,虽然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但在供不应求背景下,各大机床厂纷纷上调了机床出厂价,一定程度上将上游成本压力成功向下游转移。海天精工、国盛智科涨价幅度在8%左右,创世纪涨价幅度在12%左右,基本抵消了毛利率下行压力,其中营收占比较大的创世纪、海天精工毛利率有较大提升。2018-2021年上半年机床行业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8.1%、18.3%、17.1%、15.9%,2018-2021年上半年机床行业净利率分别为4.0%、-5.4%、4.2%、8.7%,在毛利率提高、费用率下降的带动下,2021年上半年净利率大幅提升4.5pct。

机床行业回款情况依然良好。2018-2021年上半年机床行业经营性活动收现比分别为91%、99%、102%、8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归母净利润的比值分别为-84%、-81%、59%、33%,回款质量略有下滑但依然良好。

8.2 趋势判断及投资建议:政策预期叠加格局优化带来机床行业投资机会

2021年8月19日,国资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上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资委会议中将工业母机位于首位,排序在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之前,体现出其重要地位。

2021年上半年,受益于国内制造业投资高景气,机床销售火爆。2021年前7个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35万台,同比+44.20%;其中7月单月中国金属切削机床当月产量为5万台,当月同比+27.5%。2021年前7个月中国金属成形机床累计产量为12.2万台,同比+11.9%;其中7月当月中国金属成形机床当月产量为1.9万台,当月同比-5.0%。

民营机床企业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实力持续上升。随着十八罗汉的落幕,国有机床企业在国内机床市场中的份额不断降低,选取国内3家上市的国营金属切削机床企业的机床相关业务营业收入与金属切削机床整体消费量对比可以发现,2014年以后,3家国有机床企业的机床相关业务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6.86%降低至2020年的4.36%,降低了2.5pct。主要民营上市机床企业金切机床类业务收入占金切机床消费额比重也呈上升态势,由2016年的3.50%提升至2020年的6.93%(此处选取上市企业包括创世纪、海天精工、日发精机、浙海德曼、国盛智科、青海华鼎、华东数控、华辰装备、宇环数控)。在本轮制造业投资长景气周期中,民营企业有望承担提高国产数控机床在中高端领域的份额的重任,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综合来看,本轮制造业投资有别于以往,大型企业是主角,高技术是核心,反映了制造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产业持续升级。能够生产更高性能、更精密部件的高端机床厂商在本轮制造业投资中将更加明显受益。

金属切削机床的数控化率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我国金属切削机床的数控化率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19年下半年来,金属切削机床数控化率呈现加速提升态势,由2019年底的38.8%迅速增长至2021年6月底的46.06%。2020年,由于金属切削机床整体收入规模和产量双双上涨且产量增速更快的情况下,金属切削机床均价达到24.36万元/台,较2019年略有下降但是整体上不改波动上升趋势。

我们认为,本轮机床景气度主要由需求端驱动,全行业大中小机床厂均有受益,但机床行业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供给侧的变化,即其中民营机床厂开始成为国内机床行业的中坚力量,十几年如一日的专注于龙门/卧式加工中心或者车床让其产品有了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在需求退潮后将对低质国产机床及高质高价进口机床形成替代。假以时日,具备规模效应的优秀民营机床厂将脱颖而出,在下一轮补库周期中彰显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海天精工、国盛智科——技术实力领先,进口替代在即,产能逐步释放。秦川机床——公司内部治理持续优化,主营业务发展已回到正轨,高端机床产能释放在即。欧科亿、华锐精密——下游机床开工时间延长增加刀具耗材需求量,IPO募投产能逐步释放,布局高端高毛利率刀具,替代日韩刀具在即,市场空间远大。


9. 检测行业:朝阳行业,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9.1 2021年中报分析:整体稳定增长,环境检测等个别下游略有拖累

选取华测检测、谱尼测试、广电计量、中国电研、电科院、开普检测、国检集团、中国汽研、安车检测、苏试试验、钢研纳克,11家上市公司分析检测服务行业。

检测服务行业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稳定增长,整体处于扩张期。①2021年上半年检测服务行业依然保持增长态势。2018-2021年上半年检测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分别为55.3、68.3、70.6、9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5%、3.5%、31.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8.7、7.8、1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6%、-10.9%、33.7%,无论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2021年上半年检测服务行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得益于2020年同期低基数,增速较高;②检测服务行业持续扩张,固定资产与人员数量均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2018-2021年上半年检测服务行业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88.8、100.6、144、18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3%、43.1%、27.5%;员工总数分别为24683、27487、30673、34625人,分别同比增长11.4%、11.6%、12.9%。2018-2021年上半年检测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62.3%、67.8%、49.1%、50.5%,人均创收分别为22.4、24.8、23.0、26.8万元,设备投入产出比与人均创收均有提高表明检测服务行业处于扩展期,固定资产与员工数量持续增加,是检测行业稳健增长的重要原因。

疫情后,行业盈利能力修复至2019年水平。2018-2021年上半年检测服务板块毛利率分别为35.5%、40.9%、37.4%、39.3%,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提高1.9pct,主要系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响毛利率下滑较多。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3.7%、27.3%、27.4%、27.8%,2021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小幅提高0.4pct。2018-2021年上半年检测服务行业净利率分别为10.5%、12.8%、11.0%、11.2%,2021年上半年净利率小幅上涨0.2pct。2021年上半年华测检测毛利率为52.0%,同比提升3.4pct,精细化管理带来的人员利用率的提升是各业务毛利改善的重要原因。而广电计量、谱尼测试以及行业处于扩张期,固定资产以及人员数量依然保持较快增速是毛利率无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

检测服务行业回款情况良好。2021年上半年检测服务行业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入/营收达到88%。2018-2021年上半年检测服务行业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入/营收比值分别为83%、91%、90%、88%,同比略有下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归母净利润的比值分别为27%、83%、35%、33%。

9.2 趋势判断及投资建议:龙头优势将逐步凸显

检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长期向好。一方面,检验检测贯穿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投入大量的研发投入,而每一步的研发都会基于前一步的研发结果进行,而前一步研发结果一方面需要公司内部实验室的检测,同时更需要外部权威实验室数据的对比;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产品升级、新产品、新行业的出现,检测服务的需求能够随着产业升级保持较高增速。考虑中国目前正处于制造业升级阶段,且强制性检测领域不断放开的趋势明显,整个行业增速可期,为朝阳行业。2020年,我国检测服务行业收入为3585.92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同比放缓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检测机构数量为48919家,同比增长11.1%;从业人员数量为141.2万人,同比增长9.9%,设备保有量为808万台,同比增长13.7%。

行业集约化趋势明显,头部企业强者恒强。大型检测公司在设备、人员、研发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方面具有较强优势。首先,对于检测服务企业来说,实验室投入初期,资产投入、资质获取、人员培训需要刚性投入,而此时业务量不足使得新建实验室往往会处于亏损状态。其次,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具有社会公信力,其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客户长期考虑因素,软硬件差距使得小型检测机构检测报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证,同时小型检测机构不断出现的信用问题使得其竞争力逐渐下降。最后,检测指标的提升加大了检测难度,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增加,对检测机构的定制化能力要求提升。

重点推荐龙头华测检测和广电计量等。华测检测:精细化管理效果显著,国内检测服务龙头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不断进入新的检测业务,扩大版图;广电计量:前期资本开支快速增长奠定业绩高弹性基础,全国强有力的统一管理快速拓展大客户。


10. 工程机械:行业有望转暖,龙头价值凸显


10.1 2021年中报分析:业绩再创新高,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化

我们选取以下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标的作为整体,来对工程机械板块进行分析:(1)主机厂,包括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柳工、安徽合力、杭叉集团、山河智能、山推股份、汉马科技、诺力股份、浙江鼎力、厦工股份;(2)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恒立液压、艾迪精密;(3)工程机械租赁企业,包括建设机械、华铁应急。

工程机械板块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化。2021H1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2258.66亿元,同比增长43.23%;归母净利润233.68亿元,同比增长26.3%。上半年工程机械板块呈现先热后冷的局面,在国家就地过年的政策背景下,各地年初工程建设需求较高,带动1-3月火爆的工程机械需求。但是5月份以后,因为基建投资不及预期,地产投资低迷,导致国内工程机械销量增速疲软,行业增速开始回落。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1H1板块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2.7%、10.3%,同比分别为下降3.0pct、下降1.4pct,毛利率、净利率下滑主要因为会计准则将运输成本从费用端转移至成本端,以及原材料大幅涨价。从2020Q4开始,螺纹钢价格大幅上涨,从不到4000元/吨,涨至5500元/吨左右,对企业的利润造成了挤压。

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且结构优化。一方面,由于规模化效应和企业降本增效,2021H1工程机械板块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80%、1.97%,分别同比下降0.41pct、0.32pct;另一方面,板块研发费用率达到3.63%,同比提升0.31 pct,与工程机械行业加大智能化、无人化研发投入有关,反映出行业持续转型升级的趋势。

经营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2021H1工程机械板块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34.77亿元,同比增长101.98%,主要系2020年底,行业为了应对原材料涨价,做了原材料的储备,造成现金流的提前流出,因此2021H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幅度较大。

减值损失维持低位。目前,工程机械企业汲取上一轮周期教训,严守首付款比例,筛选客户群体,应收账款回款良好。行业整体减值损失/营业收入为1.15%,同比下降0.34pct,保持低位。

10.2 趋势判断及投资建议:国内政策托底,海外持续高增长

10.2.1 国内:政策拖底下,需求将迎来回暖

2021年6、7月挖机国内销量分别为16965、12329台,同比分别下滑24.14%、21.91%。根据CME预估,2021年8月挖机国内市场销量11700台,同比下滑28.65%左右。

我们认为原因有三:① 螺纹钢价格上涨,开工意愿下降。2021年1-5月,螺纹钢价格从4346.3元/吨上涨至5957.3元/吨,涨幅达到37%。虽然截止8月底价格回落至5318元/吨,但相比历史价格仍在高位,一定程度降低了下游建筑业开工意愿,导致工程机械需求下降。② 2021年我国雨季较多,尤其在河南等区域,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开工。而且国内反复的疫情也对工程项目造成了影响。③ 专项债下放不及预期,基建工程资金面偏紧。

2021年6月3日财政部调整全年地方专项债预期限额为3.47万亿元,相较于年初政府报告的3.65万亿略有下降,但依旧远高于2019年预期限额。2021年1-6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共发行10144亿元,同比下降54.07%,低于预期。2021年1-7月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13547亿元,同比下降40.2%,降幅开始收窄。

我们认为国内8-12月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建托底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国家会从政策和资金面提供支撑。例如,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因此,我们预计专项债Q4会加速释放,带动国内基建拖底。

10.2.2 出口:仍旧维持高增长

下半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市场仍将维持高增长。以挖机为例,2021年1-7月挖机出口销量为35541台,同比增长104.33%;1-7月挖机出口金额为24.9亿美元,同比增长108.3%。随着海外经济复苏,出口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0.2.3 投资建议:龙头竞争力增强,价值凸显

国内工程机械龙头转型升级,竞争力显著增强。据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组委会2021年最新发布榜单,徐工、三一、中联在全球工程机械企业中已分别位列三、四、五名,其产品质量已与国外巨头无异,产品性比价和服务优势明显。此外,国内龙头企业正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变革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凭借日益完善的海外渠道布局突破全球市场,未来问鼎全球可期。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徐工机械、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艾迪精密、建设机械。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