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政策旨在化解经济面临的疫情冲击——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解读

2020年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这是继1月25日、2月3日以疫情防控为专题的第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报告附录给出了这三次会议的核心精神梳理。

作者:谢亚轩 张一平 高明 

来源: 轩言全球宏观

核心观点:

2020年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这是继1月25日、2月3日以疫情防控为专题的第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报告附录给出了这三次会议的核心精神梳理。

2月12日的会议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是“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们理解主要指湖北及其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都已趋于下降(截至2月11日)

2月12日会议对下一步工作判断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我们理解一是最近两天湖北新增重症病例明显增加,确诊死亡率有所反弹。二是春运返程人次有所提升,各地复工进度推进,人口流入大省大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趋于上升。

相比此前会议,2月12日会议公报4次强调了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并具体部署了三方面的政策:一是差异化疫情防控策略;二是差异化宏观调控政策;三是积极扩大内需(投资、消费)和稳定外需。

差异化宏观调控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有三个方面:一是疫情防控领域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二是中小微企业,支持工具包括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以及企业社保政策。三是稳定就业,有序推动央企、国企等各类企业的复工复产。其中复工复产可能是当前最关键的环节。

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方面,可以关注三个方面政策支持的重点,一是核心领域的投资和重大项目,尤其是技改和高技术产业;二是实物商品消费中鼓励汽车消费和挖掘新兴消费潜力;三是外需方面外贸企业的复工生产和外资大项目落地等。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 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判断

2020年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本次会议将现有工作的进展总结为:“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对下一步工作的判断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如何理解这里的积极变化与积极成效,以及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应关注哪些核心指标呢?

(一) 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湖北及全国其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都已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全国其他地区新增确证病例已连续8天下降。数据显示(图1),湖北新增病例的顶峰出现在2月4日,当天确诊人数为3156人,截至2月11日降至1638人。全国其他地区新增病例的高点顶峰出现在2月3日,当天人数为890人,截至2月11日降至377人。新增确诊病例呈正态分布,显示前期一系列全面防控工作确实有效阻止了疫情的扩散。

(二) 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

第一,最近两天湖北新增重症病例明显增加,确诊死亡率有所反弹。随着湖北医疗资源供给的增加,确诊病人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全部纳入定点医院治疗。2月10至11日,湖北新增重症病例超过1600人,平均每日新增868人,比2月2至9日的平均人数多375人。尤其是2月11日,当天新增危重症病例1517人,出现新高。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治疗进入关键阶段。最近四日,湖北确诊死亡率已经从2.8%反弹至3.2%。

第二,春运返程人次有所提升,各地复工进度加快,全国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较之上周压力上升。由于全国三分之二的省份将复工日期推迟到本周一,上周全国春运每日平均发送旅客1158.5万人次。但自2月9日起,发送人次突破1200万,9至11日平均发送人次上升至1255.8人次,增幅接近100万人次。当日同比降幅已经从-86.4%收窄至-84.8%。其中广东省返程人数变化更为明显:自2月5日起,返程人次当日同比降幅开始逐步收窄,截至2月9日到达旅客人次同比增速为-72.9%(图2)。

二、 差异化的疫情防控和差异化的宏观调控

2月12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继1月25日、2月3日以疫情防控为专题的第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比可以发现,差异化疫情防控和差异化的宏观调控已经逐步落实为一系列更具体的措施。

1月25日会议宣布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机制、工作原则和工作重点,强调“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2月3日会议的主题是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但在倒数第二段中也首次提出了统筹兼顾的政策目标,以及差异化疫情防控和差异化宏观调控的政策思路——疫情严重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具体包括“六稳”、生产企业的复工复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援企稳岗、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和积极推进在建项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稳定居民消费等方面的措施。

2月12日的会议不但再次强调了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目标,而且具体部署了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和差异化宏观调控政策(图3),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 统筹兼顾的目标设定

2月3日会议公报在倒数第二段提出了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而2月12日会议公报则在下一步工作总体安排、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工作安排、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之前、以及结尾4次强调了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第一处是在部署下一步总体目标的时候:“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第二处是在部署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工作时:“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第三处是在部署宏观调控政策之前:“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四处是结尾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二) 差异化的疫情防控策略

1. 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重点是围绕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抓好疫情防控的重点环节;此外还需要强化医疗物资供应保障,保障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和春耕备耕工作。

2. 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以县域为单元,确定不同县域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应及时纠正偏颇和极端做法,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 差异化的宏观调控政策

本次会议明确了“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针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的方向,并进一步部署了以下3个方面的差异化政策,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一是疫情防控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二是中小微企业和就业,三是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1. 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好各地疫情防控资金需要;二是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2. 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一是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大优惠利率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

3. 就业优先政策和推动复工复产的措施:一是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二是在确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分类指导,有序推动央企、国企等各类企业复工复产;三是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四) 积极扩大内需(投资、消费)、稳定外需

1. 投资: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我们认为,2020年宏观调控政策要兼顾短中长期目标。无论从刺激民间投资还是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显著产业结构倾向的投资政策可能是下一阶段可以重点期待的稳增长手段。这一方面可以避免短期经济对基建和房地产的依赖,落实好房住不炒要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改和高技术产业投资推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切换,在稳定短期增长的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2. 消费: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实物商品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我们认为,增加实物消费的重点是汽车消费。一是汽车消费在社零中占比较高;二是汽车销售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今年向正常水平回归的可能性高,此时推出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时即使有政策刺激,其他实物消费在疫情得到彻底控制前明显增加的可能性不高,最典型的就是家电、家具等房地产后周期商品的消费。目前全国房地产销售因疫情已经陷入停滞,在人员大规模返城前,地产销售将持续低迷。

3. 外需:支持外贸企业抓紧复工生产,加大贸易融资支持……推动外资大项目落地……。

三、 复工复产是实现今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如前所述,本次会议4次强调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并提出了差异化的疫情防控策略、差异化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积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具体措施,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复工复产情况。

(一) 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根据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里涉及到的一个目标是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根据国家统计局在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中对2014至2018年GDP增速的修订结果。可以计算完成2020年GDP规模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2020年的GDP增速需要在5.53%以上。

第二,2020年也是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目标是: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特别是宏观杠杆率稳定的目标,若任由疫情冲击经济而不进行政策对冲,那么即使宏观负债规模不增长,宏观负债率也会因为GDP增速下降而被动上升(宏观杠杆率=债务存量/名义GDP),因此需要通过发展来控制宏观杠杆率。

第三,宏观调控总体目标是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工具上要求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资金重点投向一是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二是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从现有数据来看,稳就业的压力可能更为显著。2019年12月失业率已经升至5.2%,相比2018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如果2020年GDP增速降至5.5%,那么失业率又将触及政策上限5.5%。

(二) 为什么企业复工复产是核心问题?

企业复工复产的作用是避免短期需求冲击演化为中长期的供给冲击。这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各地出于防控疫情的考虑,明显限制了人员和物质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暂时不能自由流动,将对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摩擦性失业风险明显上升。

另一方面,企业迟迟不能复工,其经营压力明显上升,甚至不排除破产的风险。若这一趋势蔓延开来,国内供应链的上下游都将受到冲击,这又可能进一步外溢到全球供应链,对中国出口以及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为了避免短期需求冲击上升为供给冲击,通过差异化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差异化的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快复工进度,将是政策的必然选择。我们后续也将推出一系列报告,专门关注复工复产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和金融政策、地方性政策等。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