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需求被“挤出”了吗?从银行配置角度看国债供需

四月历来是财政缴税大月,同时4月17日尚有3675亿元的MLF投放到期,届时将对月中流动性造成较大收紧压力

作者: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来源:CITICS债券研究

报告要点

4月3日,财政部发行2只记账式附息国债,中标利率2.7879%、3.2179%,边际利率2.9082%、3.2959%;投标倍数分别为1.52和1.58,反映两期附息国债需求情况并不乐观,招标结果公布后现券和期债均出现大跌。受到一级市场招标不及预期的影响,低迷情绪迅速传染至二级市场,国债期货后盘跳水,利率债收益率有所上涨。我们认为这次国债发行遇冷,直接导火索是作为购买主力的银行机构,处于预防的目的而采取了较为审慎的行动。

四月历来是财政缴税大月,同时4月17日尚有3675亿元的MLF投放到期,届时将对月中流动性造成较大收紧压力。而月初央行对“降准”的严正辟谣以及报警措施大大降低了各界对四月降准的预期。此外,3月官方制造业PMI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叠加美国ISM制造业PMI增长,导致基本面企稳甚至反弹的预期升温,奠定了四月初股强债弱的局面。然而,我们认为上述两个方面只能对收益率上升起到短期催化的作用。

决定未来利率债走势的关键,还是在于债券供需关系的变化。今年银行等金融机构正面临负债成本升高的困境。同时,信用创造回归表内,社融中信贷地位提升,贷款同比增速远超存款,银行存贷款余额差也不断缩小,接近41万亿元,与2017年以来的最高点相差近3万亿元,这使得银行存款性负债的机会成本难以下降,影响银行对以国债为代表的低收益资产的配置能力。此外,当下其他债券资产的供给并不稀缺,以5年期发行利率做对比可以看出,国债发行利率为3.19%,低于政金债、中短期票据和AAA级公司债,银行对国债很难有大的配置动力。今年3月商业银行剔除口径调整,净增持6177亿元,其中大幅减持国债1673亿元,大幅增持地方政府债3209亿元和政金债1259亿元,反映出地方政府债和政金债发行对国债配置的挤压。分析完配置方,再来看供给。2019年3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根据各期限国债自2015年开始每年二季度的发行金额分布,我们估计国债发行规模最大为9580亿,最小为6250亿。最大发行规模下,国债净发行量为4310亿,仅比2018年二季度多出120亿左右,低于2016与2017年同期。整体来看,2季度国债的供给冲击不算高。而从全年来看,今年赤字率拟按2.8%安排,扣除纳入赤字率计算的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新增限额后,中央财政赤字预计可达18300亿元。预计2019年记账式国债的净增量会达到16836亿,相比于18年增加2400亿,供给压力较大。

地方债一直以来是影响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巨额的地方债务存量呈现出较大的“挤出效应”——挤压了其他债券的“需求空间”。从今年开始,地方债的“挤出效应”已不再仅仅影响企业债的供给,对国债也开始构成较为明显的影响。而与国债发行构成一定竞争的地方政府债“抢跑”发行或将减速,但未来供给压力仍存。考虑到今年减税降费等政策背景,我们预计2019年新增债发行规模在3.08万亿左右。考虑再融资债券,预计2019年发行再融资债券规模1万亿。全年预计发债4.08万亿元。根据财政部官网,一季度已组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1万亿元,假设9个月完成地方债发行工作,余下两个季度仅需发行1.335亿,压力难言减轻。考虑目前尚未置换的3151亿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不排除置换债出现集中供给,对债券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除此以外,我们还注意到,1月末财政部将投标区间下限由同期限国债利率上浮40BP下调为上浮25BP,压缩了地方债与国债之间的稳定利差,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降低,但出于拿债排名、维护财政的关系等考虑,大型商业银行依然增持地方债,但增速放缓,而小型银行则明显减持。

从长期的角度看,债市的良性发展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衡策的配合。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为了对冲经济下行,逆周期调控力度将加大。在经济增速放缓,表外信贷萎缩,外部不确定性提升的压力下,需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提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此外,今年重新启动的基建补短板投资,也将继续成为2019年扩大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而实施这一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有宽松货币政策配合。当前中国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仍有困难,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碍,未来需要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系列货币政策工具,置换MLF,稳定银行负债、降低成本,缓释银行不良债权风险,提升银行资金投放能力;推动官定利率向市场利率并轨;还要着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实体经济;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减税和基建,且减税优于基建,缓解货币政策对冲乏力。

此外,我们还建议进一步拓宽居民理财渠道,让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有机会、有意愿参与债券投资,既可以丰富投资群体,缓解债券供给压力,也可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今年4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将储蓄国债发行时间由原来的10天延长至全月;3月以来,宁波市等地开始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个人和中小机构均可认购地方债券。未来无论是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以及债券流动性,还是提高债券透明度、加强公众监督,扩大投资者范围、更多吸引个人投资者,都是债券市场发展必须做出的努力。

正文

国债一级发行情况不理想的原因

4月3日,财政部发行2只记账式附息国债,期限分别为3年和7年,发行规模均为480亿,供给量大幅提升。中标利率2.7879%、3.2179%,边际利率2.9082%、3.2959%,;投标倍数分别为1.52和1.58,明显低于2019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反映两期附息国债需求情况并不乐观,招标结果公布后现券和期债均出现大跌。

受到一级市场招标不及预期的影响,低迷情绪迅速传染至二级市场,国债期货后盘跳水,利率债收益率有所上涨。债市走弱、利率上行,我们认为这次事件,既是短期调整触发的结果,也反映了当前更深层次的矛盾问题,下文将对此分别进行探讨,剖析当前多空双方的角力形势。

直接导火索:银行预防性动机叠加PMI超预期

近期收益率的大幅上行,最让人担心的是资金面再度紧缩。然而,根据质押式回购利率情况来看,银行间流动性比较充裕,4月3日当天R001低至1.47%,接近本轮宽松以来的最低点,显然不是本次事件的直接原因。

在排除了资金面因素后,我们认为这次国债发行遇冷,直接导火索是作为购买主力的银行机构处于预防的目的而采取了较为审慎的行动。四月历来是财政缴税大月,因此税收集中缴款时将引起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收缩。今年在强调深化增值税改革的背景下,降税措施将导致税收小幅下降,对资金面的构成一定的利好,但同时4月17日尚有3675亿元的MLF投放到期,届时将对月中流动性造成较大收紧压力。而月初央行对“降准”的严正辟谣以及报警措施大大降低了各界对四月降准的预期。央行投放流动性的可能减少,未来又有集中缴税和MLF到期的压力,银行出于提前准备,避免流动性过度紧张的目的,自然在本次国债招标中降低购买力度,表现出较低的配置意愿。

此外,3月官方制造业PMI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回升至50的荣枯线之上,叠加美国ISM制造业PMI增长,使得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高,导致基本面企稳甚至反弹的预期升温,奠定了四月初股强债弱的局面。

然而,我们认为上述两个方面只能对收益率上升起到短期催化的作用。一方面,集中缴税是季节性事件,央行的辟谣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因此带来资金面紧张的预期并不能发挥作用于长期的影响效果;另一方面,PMI数值虽然好转,但是2019年春季开工比2018年提前较长时间,以及2018年两会会期较长,均直接推升3月经济数据读数,此外,地方债发行提前,一季度发行地方债1.4万亿,1、2月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高达110%,财政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前移,也会导致相关高频数据向好,因此仅仅根据当前相关指标就断定经济全面复苏还为时过早。未来债市的走向还需进行更深一层的剖析。

深层影响因素:债券发行规模与银行配置动力的较量

在排除了直接因素对国债收益率的短期影响后,我们认为,决定未来利率债走势的关键,还是在于债券供需关系的变化。通常来说,银行是购买国债的主力,因此下文将重点分析商业银行配置债券——特别是国债——的能力与意愿。

今年银行等金融机构正面临负债成本升高的困境。特别是在经历了一轮金融去杠杆后,同业与理财业务明显收缩,银行负债端的压力显现。同时,信用创造回归表内,社融中信贷地位提升,从下图可以看出,贷款同比增速远超存款,银行存贷款余额差也不断缩小,接近41万亿元,与2017年以来的最高点相差近3万亿元,这使得银行存款性负债的机会成本难以下降,被动提升风险偏好,影响银行对以国债为代表的低收益资产的配置能力。

此外,对银行而言,地方债供给节奏提前、信用债情况好转、中短期票据市场回暖,使得当下其他债券资产的供给并不稀缺,以5年期发行利率(数据更新至4月11日)做对比可以看出,国债发行利率为3.19%,低于政金债45BP,低于中短期票据139BP,低于AAA级公司债115BP,银行对国债很难有大的配置动力。事实也佐证了我们的分析,今年3月商业银行剔除口径调整,净增持6177亿元,其中大幅减持国债1673亿元,是2000年以来最大的单月减持国债幅度,大幅增持地方政府债3209亿元和政金债1259亿元,反映出地方政府债和政金债发行对国债配置的挤压。

分析完配置方,再来看供给。2019年3月29日,财政部发布了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观察各期限国债自2015年开始每年二季度的发行金额分布可以发现,关键期限国债的发行金额基本在300亿至480亿的区间之内,2年期和超长期限国债的发行金额基本在250亿至340亿之间。基于此,我们估计国债发行规模最大为9580亿,最小为6250亿。二季度付息国债到期总额为5270亿,即使在最大发行规模下,国债净发行量为4310亿,仅比2018年二季度多出120亿左右,低于2016与2017年同期。整体来看,2季度国债的供给冲击不算高。而从全年来看,根据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赤字率拟按2.8%安排,比去年预算高0.2个百分点。扣除纳入赤字率计算的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新增限额后,中央财政赤字预计可达18300亿元。面对中央赤字,财政部会发行记账式国债和储蓄类国债,还有少量的美元国债等。其中记账式国债占比最高。根据近年情况来看,记账式国债净增量占中央赤字的比例都达到了90%以上。按此比例推算,我们假设今年记账式国债净融资占中央财政赤字预算的92%,则预计2019年记账式国债的净增量会达到16836亿,相比于18年增加2400亿,供给压力较大。

地方债:“挤出效应”影响对象改变

地方债一直以来是影响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当地方债发行量过大或利率过高时,会挤压其他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金融资源,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实际上,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说来,地方债等所导致的宏观层面的资源配置扭曲,巨额的地方债务存量呈现出较大的“挤出效应”——挤压了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源空间”。然而,从今年开始,地方债的“挤出效应”已不再仅仅影响企业债的供给,对国债也开始构成较为明显的影响。

与国债发行构成一定竞争的地方政府债“抢跑”发行或将减速,但未来供给压力仍存。我们根据财政计划进行粗略测算,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新增一般债限额规模为9300亿元,新增专项债限额规模为21500亿。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8年地方债发行数据,2018年全年地方债新增债发行2.17万亿,占2018年新增债务限额的99.6%,考虑到今年减税降费等政策背景,财政必然更加积极,支出也将有所扩大,因此我们预计2019年新增债务限额仍有可能被完全利用,故假设2019年新增债发行规模在3.08万亿左右。考虑再融资债券,2019年全年地方债到期规模为13152亿元,按照2018年76%(2018年地方债总到期规模为8389亿,发行再融资债6346亿)的借新还旧比例计算,预计2019年发行再融资债券规模1万亿。全年预计发债4.08万亿元。根据财政部官网,一季度已组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1万亿元,假设9个月完成地方债发行工作(财政部要求争取在9月底前将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发行完毕),余下两个季度需发行1.335亿,压力并没有明显的减轻。考虑目前尚未置换的3151亿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不排除置换债出现集中供给,对债券市场造成更大的冲击。

除此以外,我们还注意到,2019年1月末地方债市场的认购火爆财政部将投标区间下限由同期限国债利率上浮40BP下调为上浮25BP,压缩了地方债与国债之间的稳定利差,地方债认购的火热情绪有所降温。由于商业银行投资地方债需计提风险加权资产的权重为20%(国债无需计提),加之地方债的流动性相对较差,优势有所下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降低,但出于拿债排名、维护财政的关系等考虑,大型商业银行依然增持地方债,但增速放缓,而小型银行则明显减持。

综上,近期利率债整体的配置需求有所减弱,而国债的吸引力在地方债挤压下也随之降低,成为当前债市震荡格局的深层原因。未来还需要货币政策、居民理财等多方的积极配合,从而获得有力支撑。

政策展望:积极财政仍需宽货币配合

正如前文所述,从长期的角度看,债市的良性发展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衡策的配合。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下,为了对冲经济下行,逆周期调控力度将加大。在经济增速放缓,表外信贷萎缩,外部不确定性提升的压力下,需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提振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此外,今年重新启动的基建补短板投资,也将继续成为2019年扩大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而实施这一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有宽松货币政策配合。

实际上,回顾我国历史,会发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直是协调配合、相辅相成的关系:2014年货币政策宽松背后是配合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无独有偶,2018年货币宽松是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加速发行的背景下运行。今年,在减税、扩大赤字等积极财政政策加持的宏观调控宽松环境中,财政政策的发力势必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协调,实现政策配合。未来宏观政策既要防止政策不及时、力度不到位,也要防止幅度过大、重走老路。当前中国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仍有困难,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碍,虽然2019年货币政策力求稳健,但我们认为边际宽松将有助于我国金融环境改善,未来需要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积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降准等系列货币政策工具,置换MLF,稳定银行负债、降低成本,缓释银行不良债权风险,提升银行资金投放能力;推动官定利率向市场利率并轨,尤其是贷款利率并轨,发挥利率渠道与信贷渠道的联动效应;还要着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适度恢复表外融资,将资金引导至实体经济,加大对中小、民营和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减税和基建,且减税优于基建,缓解货币政策对冲乏力。

拓宽居民理财渠道,丰富债券投资主体

此外,我们还建议进一步拓宽居民理财渠道,让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有机会、有意愿参与债券投资,既可以丰富投资群体,缓解债券供给压力,也可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今年4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将储蓄国债发行时间由原来的10天延长至全月,就是一次有价值的创新。个人投资者可在4月全月,通过40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共计约13万个营业网点,以及27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的网上银行购买储蓄国债,有利于提高个人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便利性,也拓宽了国债发行的渠道。类似的,今年3月以来,宁波市等地开始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标志着我国地方债券柜台发行成功推出,个人和中小机构均可认购地方债券。地方债券柜台发行,在现行通过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主要面向商业银行等大型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地方债券发行渠道,丰富了投资者群体;也有利于更好满足个人和中小机构低风险投资需求,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目前利率债持有结构仍过于集中,二级市场成交并不活跃、投资者缺乏渠道了解债券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未来无论是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以及债券流动性,还是提高债券透明度、加强公众监督,扩大投资者范围、更多吸引个人投资者,都是债券市场发展必须做出的努力。“随到随买”和六省市试点只是个人投资者入场的起点,随着柜台发行市场扩大,面对数量众多的个人投资者,还要尽力强化债务信息、资金使用的披露,对投资者进行教育引导等

债市策略

近期社融数据有所回暖,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总量宽松政策必要性下降,但诚如前文所述,结构性的宽松仍可能是近期货币政策的主旋律,才能有效配合积极地财政政策。此外,考虑到二季度仍有约1.2万亿MLF到期,流动性缺口仍较大,二季度降准的可能性仍存。但因为融资改善、经济预期恢复,货币政策需要考虑通过缩短放长,来在保持总量不变的基础上,补充长期流动性缺口。

对于债市而言,经济预期的改善叠加股市分流资金,短期内将呈震荡走势,特别是随着融资、经济数据公布,10年国债利率继续走高。但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汇率走稳和海外配置需求的增加,同时为了保证今年的财政融资顺利进行,财政货币化的特征将更加突出,利率上行的顶部约束仍在,我们依然保持对10年期国债利率上限3.4%的预测。

市场回顾

国内宏观:猪肉一支难度秀,通胀压力有限

总量数据

2019年3月CPI同比上涨2.3%,预期2.3%,前值1.5%,环比下降0.4%;PPI同比上涨0.4%,预期0.5%,前值0.1%,环比上行0.1%。

季节性消退CPI环比下跌,基数效应下同比上涨符合预期。基数效应下3月CPI同比上涨2.3%符合预期,环比来看,春节后部分鲜活食品和教育文娱项目价格回落,CPI当月环比下跌0.4%较前值下滑1.4pcts。

猪肉一枝难独秀,食品分项环比转降影响CPI环比下跌。3月食品烟酒分项环比转降为0.6%,同比上涨3.5%;细分项来看,猪价上涨、菜价保持坚挺,鲜果价格上涨,牛羊肉、水产品、鸡蛋价格均下跌明显。猪价大幅上涨和蔬菜价格回落较慢是正向拉动3月食品项同比上行的核心动力,猪周期对CPI的拉动预期有所降温。而3月非食品项由涨转跌,除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价格上涨外,其他非食品分项价格环比均下跌。

低基数影响下PPI同比回升符合预期。3月PPI同比增速0.4%,低于预期,涨幅较前值扩大0.3%;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3月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生活资料价格与上月持平。分行业看,主要行业价格下降趋势减弱,能源、黑色和有色产品涨价较为明显。

高频数据

房地产市场方面,截至4月12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上升6.51%,其中一线城市累计同比上升36.38%,二线城市累计同比下降9.33%,三线城市累计同比上升21.02%。上周整体成交面积较前一周下降2.99%,一、二、三线城市周环比分别变动-17.64%、-8.83%、-9.91%。重点城市方面,截至4月12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商品房成交面积周环比分别变动22.10%、-7.62%、-35.35%、1.21%。4月12日,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印发《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进一步优化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自4月15日起,借款申请人家庭在北京市无住房且名下仅有1笔住房贷款记录的,以及在本市仅有1套住房且名下无住房贷款记录或仅有同一套住房贷款记录的,按二套住房贷款政策办理。购买二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购房总价的60%。

发电耗煤方面,截至4月12日发电耗煤量同比下降0.89%,较前一周下跌3.49个百分点。春节因素逐渐消退,本周发电耗煤量有所回落。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风光发电政策征求通知,随着新能源等发电方式的推进,燃煤发电量占比或将有下降趋势。。

高炉开工方面,截至4月12日全国高炉开工率为69.48%,较前一周增长1.8个百分点。近日复产高炉多集中在华北和西南地区,结合上周复产高炉达产情况及下周预计复产高炉的数据来看,预计下周高炉开工率有小幅上升态势。

航运指数方面,截至4月12日BDI指数上升3.86%。本周BDI指数五连涨,一方面由于中美贸易磋商进入尾声,国际贸易环境改善,利好大宗商品运输;另一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民航发展基金的收费标准减至一半,对航空运输产生直接利好。

通货膨胀:猪肉价格下跌、鸡蛋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全面上涨

截至4月12日农业部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批发价较上周末下跌6.3%。从主要农产品来看,截至4月12日生意社公布的外三元猪肉价格为15.48元/千克,周下跌0.13%;鸡蛋价格为7.04元/千克,周上涨1.15%。

猪价方面,本周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自4月以来,猪肉价格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供给来看,生猪存栏量持续减少,但批发市场需求端的同比交易量却仍呈现下跌状态。此外,受到农村农业部关于加强屠宰检测的政策影响,屠企开始出清冻品库存甚至抛售,市场鲜肉供应增加,因而短期内价格回落。

鸡蛋价格方面,蛋价本周前期持续走高,之后稍有回落。前期受春节后鸡蛋消费淡季影响,蛋价一直处于低位,而清明节前后,鸡蛋市场的需求有明显增加从而拉升蛋价。随着气温回升,逐渐进入产蛋旺季,蛋价或将小幅震荡。

截至4月12日南华工业品指数较前一周上涨1.49%。能源价格方面,截至4月12日WTI原油期货价格报收63.89美元/桶,较前一周上涨2.88%。钢铁产业链方面,截至4月12日Myspic综合钢价指数较前一周上涨1.61%。截至4月12日,经销商螺纹钢价格较前一周上涨3.29%,上游澳洲铁矿石价格较前一周上涨2.54%。建材价格方面,截至4月12日,水泥价格较上周上升2.08%。螺纹钢持续上涨,随着季节回暖,施工进入旺季,且制造业市场需求扩张,均对钢材产生较大的需求。铁矿石价格继续走高,由于澳大利亚受飓风影响导致供给下降,而国内粗钢产量快速上升推高铁矿石需求,供需错配推高价格。

重大事件回顾

4月8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布鲁塞尔举行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李克强指出,中方始终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坚定支持欧盟的团结和壮大,坚定支持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我们愿同欧方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提升中欧关系的全球性和战略性。(资料来源:新华社)

4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意见》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近100项重点工作进行了明确划分,确保突出重点、抓紧推进、协同发力,并完善督办机制。(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4月10日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国务院对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不相适应的有关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对6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资料来源:新华社)

4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同意易会满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士余不再担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职务。(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4月12日李克强出席第九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开幕式。李克强表示,“16+1合作”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基础支撑在于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在去年世界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与16国贸易额逆势增长21%,创历史新高,合作前景广阔。第三方市场合作迈出新步伐,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成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地方合作日益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密切。(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际宏观:美国核心通胀温和,欧洲经济放缓

美国方面

美国2月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环比终值-0.1%,前值-0.1%。这主要由于机械、电脑和电子产品这两大类的核心资本品新订单领跌,均跌0.3%。(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美国2月耐用品订单环比终值-1.6%,预期-1.6%,前值-1.6%。2月耐用品订单打破了此前连涨三个月的纪录,创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主要由于交通运输设备的新订单以环比4.8%的跌幅领跌。(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美国3月核心CPI同比增长2%,预期2.1%和前值2.1%;美国3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1%,预期0.2%,前值0.1%。今值略低于预期,主要来自于服装、汽车(含二手车及卡车)以及航空的拖累,其中服装价格下跌1.9%,创1949年1月以来最大跌幅,抑制了核心CPI涨幅。(资料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

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1.9%,高于预期1.8%及前值1.5%;美国3月CPI环比增长0.4%,预期0.4%,前值0.2%。美国3月CPI为14个月来最大涨幅,但在国内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核心通胀趋势依然温和。(资料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

美国4月5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增长702.9万桶,远高于预期增加205万桶,低于前值增加723.8万桶。EIA原油库存增加显著高于预期,依旧是为了应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俄罗斯减产行动导致的油市缩紧。(资料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美国4月6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19.6万人,低于预期21万人,修正后前值20.4万人。美国4月6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连续四周下跌,为1969年以来最低水平,表明劳动力市场表现持续强劲,可能改变市场对经济出现下滑的预期。(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

美国3月核心PPI同比增长2.4%,预期2.4%,前值2.5%;美国3月核心PPI环比增长0.3%,高于预期0.2%,前值0.1%。3月核心PPI同比创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增速,汽油价格上升带动PPI走高,但除去能源价格的核心PPI增长平缓,国内需求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也使得通胀受抑。(资料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

美国3月PPI同比增长2.2%,高于预期1.9%,前值1.9%;美国3月PPI环比增长0.6%,高于预期0.3%,前值0.1%。3月PPI创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环比涨幅,其中,能源需求指数环比大涨5.6%,创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跳涨。(资料来源:美国劳工统计局)

美国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96.9,低于预期98.2及前值98.4。4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止住了三个月连涨势头,跌落年内高位,显示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乐观在动摇,减税的积极影响在消退。(资料来源:密歇根大学)

欧洲方面

欧元区欧洲央行存款便利利率-0.4%,预期-0.4%,前值-0.4%;欧元区欧洲央行边际贷款利率0.25%,预期0.25%,前值0.25%;欧元区欧洲央行主要再融资利率0%,预期0%,前值0%。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利率不变,预计目前的利率水平至少将持续到2019年底,贸易争端、英国脱欧不确定性以及意大利财政问题等多重风险因素,仍在困扰着欧洲经济的发展,欧元区经济增速继续放缓。(资料来源:欧洲央行)

流动性监测:银质押利率全面上行

公开市场操作:预计本周自然回笼资金3665亿

上周(4月8日-4月12日)央行无逆回购操作,无逆回购到期。本周(4月15日-4月19日)预期自然回笼资金3665亿。

货币市场:银行间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全面上行。4月12日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为2.65%,较上周上升122.89bps;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2.67%,较上周上升39.99bps;DR014加权平均利率为2.80%,较前一周上升51.2bps;DR21加权平均利率为2.83%,较前一周上升49.98bps;DR1M加权平均利率为2.81%,较前一周上升27.88bps。截至4月12日SHIBOR方面,隔夜、7天、1个月、3个月分别变动123.5bps、25.1bps、2.2bps、0.3bps至2.65%、2.67%、2.69%、2.76%。

国际金融市场:美股、欧股涨跌互现

美国市场:美股上周涨跌互现

上周美股涨跌互现。道指下跌0.05%,标普500指数上涨0.51%,纳指上涨0.57%。周一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互现,道指跌0.32%,波音公司决定削减737MAX型号飞机产量,股价下跌4.4%,拖累道指收跌。周二美国三大股指全面下跌,道指下跌0.72%,标普下跌0.61%,纳指下跌0.56%,美国能源股和金融股领跌,埃克森美孚跌1.25%,康菲石油跌1.25%,摩根士丹利跌1.65%,富国银行跌1.47%,花旗跌1.29%。周三美国三大股指全面上涨,美联储会议纪要表示,今年不应加息,但未来有更多加息空间,李维斯因财报利好收涨近4%。周四美股三大股指近乎收平,3月核心PPI环比上涨0.3%,超市场预期,投资者关注最新贸易进展和即将开始的财报季。周五美股三大股指全面收高,道指涨幅超过1%,今天早前中国公布的3月金融数据表现强劲,以及摩根大通等公司财报强劲,提振了市场的风险情绪。

欧洲市场:欧股上周涨跌互现

上周欧股涨跌互现,英国富时100指数周跌0.13%,德国DAX指数周跌0.08%,法国CAC40指数周涨0.48%。周一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德国DAX指数、法国CAC40指数均下跌,欧洲银行类股表现最差,下跌0.6%。德国商业银行在与德意志银行的合并谈判中跌至行业底部。周二欧洲三大股指全线收跌,德国DAX指数下跌0.94%,法国CAC40指数下跌0.65%,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对价值110亿美元的欧盟产品征收关税。周三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其中英国富时100指数略下跌0.05%,欧洲央行宣布维持三大利率不变,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刚刚大幅下调了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期,欧元区的增长势头正在放缓。周四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英国富时100指数略下跌0.05%,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收高0.1%左右,多数板块收高,但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挥之不去,限制了股市上涨。周五欧洲三大股指集体上涨,因经济数据、第一季度初的业绩和英国延迟退欧缓解了对欧洲经济的担忧。

债市数据盘点:利率债收益率整体上行

一级市场:本周预计发行利率债11只

上周(4月8日-4月12日)一级市场共发行42只利率债,实际发行总额2,460.9亿元。一级市场本周(4月15日-4月19日)计划发行利率债11只。

二级市场:利率债收益率整体上行

上周利率债收益率整体上行。截至4月12日,国债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分别变动4.41bps、4.49bps、4.65bps、6.55bps。国开债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分别变动6.4bps、9.88bps、7.6bps、4.51bps。非国开债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分别变动5.35bps、14.41bps、4.55bps、-0.83bps。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