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源文化实地调研深度报告:“马甲”的故事

亦或是上市公司痛彻心扉、“痛改前非”,以期“凤凰涅槃”?

来源:格非工作室

篇前

——“小样,你以为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小样,你以为你脱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笔者是看一次笑一次,笑一次看一次。堪称经典!

但此刻,笔者却笑不出来。

想当年,赵薇(龙薇传媒)以50倍杠杆试图吞并“万家文化”(祥源文化原用名),虽然最后被否、并购失败,但“万家文化”原实控人“卖儿之心”矢志不移。

而今,祥源集团(上市公司现控股股东)入驻“万家文化”已经一年,原先的“万家文化”也变更名称为“祥源文化”。

想当初,公司脱掉“庆丰股份”的旧马甲、换上“万好万家”的新马甲;

又脱掉“万好万家”的旧马甲、换上“万家文化”的新马甲;

看今朝,又双叒叕脱掉“万家文化”的旧马甲、又双叒叕换上“祥源文化”的新马甲……

上市公司是否就如同赵本山的台词一样,只是换了一个马甲,“乔装改扮”、再现江湖?

亦或是上市公司痛彻心扉、“痛改前非”,以期“凤凰涅槃”?


调研焦点:赵薇、肖建华渐去渐远的“背影”、P2P平台倒闭潮、命运多舛的“魔咒”、支付牌照与弯道超车……

公司简介:

浙江祥源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互联网文化和互联网金融两大板块。公司具体业务涵盖互联网动漫(包括动漫创作、衍生品研发生产)、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游戏的研发、运营、发行、电竞游戏自研、移动阅读、网络借贷等领域。目前在杭州、厦门、北京、深圳、上海、安徽等地有参股及控股企业30余家,员工近500人。

以下为问答式正文:

1、 Q:公司之前一直不接受调研,为什么这次接受了呢?

 A:是的,原先公司是闭门,一概不接受、也不接待。因为这家公司(公司原名:万家文化)也很“知名”。

当时的想法,就是觉得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媒体,就是标题党,很浮躁。它的很多东西,特别是之前关于我们上市公司的一些新闻,它都是捆绑赵薇。所有的东西,翻过来覆过去的,就像炒冷饭一样,我们也懒得说。

因为投资的最终核心价值就是业绩!之前的新闻报道也好,腹诽臆测也好,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我们还是要把我们的业绩、我们的业务做好。比如说,去年我们搞了1个亿,今年我们搞2个亿,后年我们搞3个亿,那么自然而然,我们就用结果来说话。这是我们的核心的思路。

之前你们约的时候,一是我们当时确实是没有时间,二是恰逢半年报的窗口期,比较敏感。所以,正好,半年报(祥源文化于8月21日发布2018年半年报,公司2018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9.53%;公司2018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45亿,同比增长20.65%)披露后,而你们也恰好在杭州,所以欢迎你们过来多多给我们提一些宝贵意见,多多支持我们上市公司的发展。

由封闭的大门到打开大门欢迎投资者来参观,这对于祥源文化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和进步,更是公司抛开从前、重新出发的拐点。也意味着,赵薇事件的影响逐渐在消散,公司的管理层将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业绩增长上面。)

2、Q:想当年,公司和赵薇到底发生过什么?

A:这要从龙薇传媒说起。

2017年的时候,龙薇传媒准备收购上市公司(当时的“万家文化”)。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际上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没什么影响,上市公司仅仅是交易标的。但是后来没有成功。充其量来讲,赵薇(龙薇传媒)只是公司的“前女友”,连“正式女友”都算不上

另外,从交易角度来讲,控股权发生变更,上市公司自身是没有责任的。但您也可以看到,证监会也给我们一个警告、一个处分。其实处罚决定书上写的还是很清楚的,上市公司在这次事件中是作为交易标的,唯一做错的地方就是在信息披露方面。因为龙薇传媒不是上市公司,它需要通过上市公司这个渠道来披露一些相关信息。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询问,它没有直接问龙薇传媒,而是说“请上市公司来问龙薇传媒”,然后披露什么什么。所以,才认定我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有瑕疵,给予警告和处分。

龙薇传媒收购上市公司的这个事情,已经翻篇了。

2017年8月份的时候,祥源控股集团(祥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创于1992年,是一家以文化旅游投资运营为主导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总资产350亿元,拥有员工近7000人),也是浙江的一家企业,主要做文化旅游,成为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当时新的控股股东来了以后,它是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就是我们(祥源集团)收购了上市公司(原名称:万家文化)的控股股东100%股权,是以现金的形式,花了不到30个亿,也就是间接收购(原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万好万家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万好万家”),后来万好万家被祥源集团收购后,更名为浙江祥源实业有限公司,后又将上市公司由“万家文化”改为目前的“祥源文化”)。实际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是实控人发生了变化。

对于我原来控股股东(祥源集团)来讲,我花了这么多现金,肯定不是来炒短线的,因为它匹配我们整个集团的核心战略,然后加上我们很多产业方面的业务协同性。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才进行的收购。

这也就是祥源文化的由来。

以祥源集团的体量,其实完全可以自己IPO登陆资本市场,但为什么还需要借壳“万家文化”呢?笔者猜测,祥源集团之所以如此,或是想把旗下各个业务板块分拆上市(目前祥源集团是安徽交建的控股股东。2018年6月4日,证监会正式受理了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申请),利用资本市场,最大化的发挥资本市场的效用;而祥源文化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有可能的考虑有三:

一是考虑万家文化原来的资产体量和业务结构,恐难容下祥源集团全部资产;

二是考虑根据不同板块的不同属性,来多种途径地登录资本市场,更适合各个板块自身的均衡发展;

三是考虑祥源集团在各个板块的控制地位和控制模式。)

3、Q:赵薇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但目前诉讼这方面比较多,公司怎么看?

 A:是这样子,目前总共差不多有200-300号案件了。其实小范围可以聊一聊,大范围的话,我们就不说了,因为证监会已经做出了相关的处罚认定。

其实,罚上市公司,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因为上市公司是作为一个交易标的。而认定处罚书上的最终认定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

其实赵薇事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当时赵薇借的钱是肖建华的钱,后来肖建华出事,赵薇直接不玩了。当然,定性这方面,已经翻篇了。

对于我们上市公司来讲,这个官司要打就打,上市公司也聘请了专业的律师,该摘的我们也要摘干净,该申诉的我们也要进行申诉。即使退一万步来讲,判我们上市公司的话,也仅仅是一部分责任,那我们就尽快地去认。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不是浪费在这里的,我们未来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再说,原先的实控人已经做出过不可撤销的承诺,就是所有的罚款都是由他来出,不会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指标产生任何的影响!

唯一的劣处呢,就是我们的名气不好,老是有人在告我们。

肖建华何许人也?那是被市场喻为股市一代“枭雄”的大资本玩家,也是“明天系”的缔造者、实控人!但在当下的政策环境下,以刘士余为首的证监会等管理层,严厉打击和查处的恰恰是这些不良资本派系和资本玩家!

资本市场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这是当下的“主旋律”,也是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如果仍执迷于通过上市公司来玩资本运作、“空手套白狼”、“割韭菜”,结果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肖建华如此,赵薇之流自不待言!)

4、Q:对于赵薇(龙薇传媒)遗留下来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A:实质性的遗留问题就是对她(赵薇)的处罚。而上市公司也给予了警告和处分,这就搞得好像我们(上市公司)跟她(赵薇)联在了一起。

至于赔偿等遗留问题,当时,原来的实控人承诺,涉及到诉讼等之类的重大影响,基本都由原先的实控人兜掉了。表面上看是我们在赔偿,其实是原先实控人在掏钱。我们总不能对外说,你们告吧,钱不是我们出的

董秘王衡一再强调,上市公司目前已经跟赵薇没有了任何关联,跟龙薇传媒也没有。上市公司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主体,只是这个主体因为之前的赵薇事件而蒙尘。经过了将近2年时间的发酵,云雾散尽,上市公司理应展现真容。

而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董秘王衡。1986年出生的青年才俊,年轻有为。其毕业后,先是在复星集团旗下的南钢集团工作5年,后在祥源集团工作6年,后受祥源集团的委派来到了祥源文化担任祥源文化董事、兼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的职位。)

 

5、Q:今年的市场大环境不好,尤其是二级市场,不知道对公司是否有影响?

A:其实我们也深有感触。

今年整个的金融去杠杆,加上中美贸易战,其实大家还是对国内的经济有一些隐忧的。我们在上周的时候开了一个浙江资本市场的峰会,大约有几百家上市公司参加。有讨论会议也有闭门会议。其中,就有人谈到,很多公司其实在这一轮当中被错杀了。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有高潮就有低谷,关键是你怎么去看待这个问题。就像有个公司,业绩还在增长,但原先400多亿的市值已经跌破了200亿。他们老总说,我用3年时间把公司从100亿做到了500多亿(市值),但是一个月的时间,就跌去了200多亿。直接,工商银行的总行领导就找他谈话。

他说,干嘛谈话呢?第一他没有欠款,没有工商银行的负债,第二他也不想向工商银行借钱。为啥工商银行总行的领导要约见我呢?

这家企业老总就在这次会议上,说了这个内容,说工商银行总行领导之所以约见他,就是问问他这家公司究竟有没有问题?

原来在杭州啊,各个工商银行的总行和分行,买了很多的他们上市公司的股票,包括他们整个工商银行体系内,很多都爆仓了。所以没办法,就问他,这家公司到底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整个系统性的风险,今年确实比较严重。

 我们家实话说还好!我们的核心就是把业绩做好就可以了。

因为我们(祥源集团)当时进来的时候,股价还是10块多,那时候是97亿多的市值,现在,MD,市值只有30多个亿。好在,我们老板(俞发祥)是长线投资,跌一点涨一点都是数字,我们也不想赚一波就跑。我们的初衷还是想把这家公司做成一家有行业壁垒、有自己真正护城河、真正在这个行业做到最好的这么一家公司。

所以从去年的8月5号到现在为止,基本上一年多一点,其实都是在做大量的整合。今年总体以来,指标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大环境好不好,其实企业最有发言权。就在我们办公的大楼(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6号世贸中心大厦),以前多的时候有4、500家企业。但是最近在经济普查,入户统计的大姐说,现在整个大楼就剩下2、300家企业,统计起来比以前方便多了。“春江水暖鸭先知”,同样,“一叶落知天下秋”……)

6、Q: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主营业务?

A:公司旗下主要业务分为互联网文化互联网金融

1、互联网文化是基于翔通动漫的自身IP优势,打造以动漫为核心,游戏、阅读和教育等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泛娱乐生态系统,由以下三大板块组成:

(1)动漫:我们实际上和传统的动漫公司是不一样的。其实,你看一下传统的动漫公司,盈利能力都是有限的。因为在当前中国大的背景条件下,动漫其实还在路上。真正做的比较好的,无论是日韩还是欧美,变现的途径已经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了。但国内的这种动漫变现路径,还不是特别成熟。

所以,做个动漫片、画个漫画之类的,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小活”。我们的业务包括移动互联网动漫及相关衍生产品的创意、策划、制作、发行以及动漫相关版权授权等动漫业务。包括我们是中国移动的动漫运营资深方。目前手机上所有的米狗动漫、米狗圈圈等都是我们在运营,我们有80多个人在负责这块。

还有一部分就是文旅与动漫的结合。其实核心的问题依然是变现的问题。

动漫这块,主要是旗下的厦门翔通动漫。翔通动漫是中国目前拥有动漫版权形象最多的公司,以及中国最大的动漫版权授权公司之一。

旗下共计拥有绿豆蛙、酷巴熊、功夫包子、闪客、NOMOLOVE等逾1000个动漫版权形象。绝大多数喜欢和热爱动漫的“小哥哥”“小姐姐”们,还是很喜欢我们翔通动漫的产品。

(2)游戏:主要是在2015年成立的,100多号人,是在深圳。主要是做一些精品游戏、二次元类的游戏。大钱赚不了,一年也就1-2千万。我的理解是,游戏是作为我们核心战略的一个补充。

(3)阅读:是基于我们和中国移动关系非常好,引入了这块业务。这块业务主要是在我的平台上进行正版图书的上架,然后付费阅读、分成。

另外呢,就是做一个泛心灵领域的,新项。其实也是一个更细分领域。教育这块呢,主要是依托高校,做一个校企共建的模式,好的学生也可以转化为我们的员工。

2、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板块主要包括互联网网络借贷中介平台“黄河金融”和融资租赁“融易联”两大业务。

“黄河金融”是2014年上线的,是国内上市公司首家上线运营的互联网借贷服务平台。我们呢,可能做的太保守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晓。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波P2P网贷倒闭潮(2018年,由于整体流动性收紧、监管趋严、整改备案延期、合规成本上升等原因造成整个网贷行业遭遇到发展史上最严重的危机。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2018 年上半年停业/清盘及其他问题平台数量合计达到 364 家),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挖人。因为倒闭的那些企业,他们的核心技术人员,比如说大数据风控的那些人,原先100万挖他都不来,现在则很轻松。这两个月,我已经进来10几个人了。我要弯道超车。(截至2018年6月30日,“黄河金融”经过近五年的运营总资产达1.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4.09%;2018年上半年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约1300万元(未经审计),实现净利润为680万元左右

很多P2P平台其实不是P2P平台,大多数都是自融,都是非法集资。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没这个诉求。所以这一波平台的出清、倒闭,反而于我们是一个机会。

融资租赁这块是2018年新成立的,目前占比很小。主要是为与黄河金融发挥协同效应,利用融资租赁业务模式开展汽车抵押及以租代售的相关业务,共同开拓汽车金融业务。

笔者没有查到公司详细的营收划分占比,但笔者根据半年报(公司整体营收3.46亿)推测,除了0.13亿营收的黄河金融,约0.13亿营收的游戏板块,剩下的3.2亿营收应该全部归属动漫+文旅板块。其他业务体量太小,可忽略不计。)

7、Q:“黄河金融”目前的客户群主要是哪些人?

A:我们的客户基本上是小微企业,还有很多P2P的老板。其中有个P2P老板在我们平台上投资了2000多万。他自己的平台他都不投,却投了我们的平台。

其实P2P网贷平台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或长期需求,而伴随着民众对于这种网贷需求的渴望,相应匹配的恰是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当下中国征信体系没有十分成熟、完善的情况下,却给一些浑水摸鱼的“违法者”以可乘之机!其结果必然是害人害己,民众谈P2P、谈网贷而“色变”,也脱离了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的初衷。

 

8、Q:目前公司的优势有哪些?

A:公司目前的优势主要有内容优势、渠道优势、产业优势。

①内容优势。我们目前是拥有最多的动漫IP版权授权公司。我们有4万多家授权的门店。门类也很多,包括一些电子产品,包括我们自己制造的动画、漫画等。这是我们核心的内容优势;

②渠道优势。渠道优势其实就两块,第一块呢,就是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的运营伙伴,只要是手机能够触及的地方,都会有我们的产品。第二块是基于自身业务的发展,我们自己有几大平台,包括我们的授权平台卓越网,包括我们的动漫平台、游戏平台、教育平台等。

③产业优势。产业优势呢,主要是依托我们的旅游目的地去落地一些动漫+文旅的核心项目,打造国内一流的融合动漫+文旅的运营服务商。这是我们核心的正在积极推进的事情。

这次我们在齐云山酒店在推的,首期20套房,已经装修好了。7月份试营业,其他还在调整。我们其实就是把我们比较知名的一些IP授权给他们,我们要把我们祥源的酒店做一个全覆盖。除了覆盖我们自己的酒店以外,我们还要和一些连锁酒店,比如汉庭等,我们帮他们去改造,我们和他们去分成。

我们最终是要把这些酒店变成动漫变现的一个核心流量入口,我们是要打造一个生态,尤其是在旅游城市。最终的话,我们是要打造成一个动漫主题的酒店或酒店的一个部分,然后把跟动漫相关的衍生品在酒店进行一个销售。我们是希望酒店能成为一个交易类的平台。我们做的酒店都是特色酒店,不是城市里面的那种,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种模式,而且能够很好的复制。目前,我们自己论证,这是一种很成熟的商业模式,但也需要资本去推动。

另外一块就是我们推动的动漫主题的乐园。这个项目在合肥。

还有就是我们在做的一些线下衍生品店,因为我(祥源集团)有这么多景区,别人都进不去的,我(上市公司)要开店。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祥源文化作为轻资产公司,实际上是有很多的无形资产的,比如版权等。而这些无形资产实际上是最难逾越的护城河。只是这个护城河构筑的是否足够深、是否足够宽,是个问题。未来,竞争对手是否依然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9、Q:目前公司各个板块的利润占比分别是多少?

A:去年公司是8.9个亿的营收,1个多亿的净利润,其中,80%都是以动漫这个板块为主贡献的,然后游戏和金融各占10%。

也就是,1个亿的净利润,有7000多万是以动漫为主的衍生业务,游戏板块和金融板块各1000多万。

从营收和净利润的占比可以看出,与其说祥源文化是文化传媒公司,不如说是轻资产运营的动漫公司;而动漫板块的体量实际上也并不大,无论从营收还是从净利润上,都无法支撑上市公司的业务体系;

实际上,可以理解成,公司当下的主营业务并不突出,或者相当于没有主营业务。假如未来公司并购或被注入更大体量的业务,则主营业务势必将会做出相应的变更,而公司未来的估值也将意味着发生改变。)

10、Q: 公司的竞争壁垒(护城河)主要是哪些方面?

A: 两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人,就是创意。其实目前整个国内,人才方面还是比较匮乏的。我们认为,我们目前拥有的人才在行业内,还是蛮牛的!我们有这个人才的优势。因为这个行业主要是靠创意。

第二个方面是To B的业务。我们跟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合作具有互补性和相关性,其他公司是进不来的,大家互为需要。

Q:目前公司To C和To G的业务占比多少?未来是否会向To C去倾向?

A:目前To C和To G的业务占比很少。

  未来肯定会向To C去倾向。未来公司将依托控股集团(祥源集团)现有的旅游目的地和资源平台去向To C做转换。

To C是做终端,虽然辛苦一些,但一旦做好了,毛利率等各个方面会比To B和To G要好。只是由To B→To C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

11、Q:公司的回款周期是多长时间?

A:不一样,有的是三个月,有的半年,有的是一年,都不同。

比较多的是3-6个月。

(通过回款周期就可以看出,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先干活,后付费”的行业,但凡是“先干活,后付费”的行业,往往是最苦逼的)

12、Q:未来控股股东(祥源集团)是否会把更多的资源注入到上市公司?

A:这个,目前来说,只能说不确定。

因为当时收购的时候,当初就承诺过,一年之内,主营业务不做变更。

截止到目前,我们也没有收到控股股东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的通知。具体能不能注入、怎么注入、以什么方式注入等,都具有不确定性。(笑)

目前来看,公司的各个板块业务都十分零碎,内生增长这块相对来说,根本不足以支撑公司更加有效、更加长期地去发展,而唯有外延;在外延的诸多可能性中,唯有变更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才是正途;

也就是说,未来控股股东大概率会把诸多优质资产以高溢价的形式注入到上市公司中,然,即使控股股东不注入优质资产到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也会上演“蛇吞象”的戏码,以期达到变更主营、更好发展之目的。

当下的祥源文化,虽然摆脱了赵薇事件的影响,但依然没有摆脱“壳”公司的命运!)

13、Q:对于公司当下的估值,怎么看?

A:我只能这么说,我们当前总体资产将近20个亿(2018年半年报:总资产22亿),有息负债没有;然后我们今年发了一个公告,银行给我们授信了1.5个亿。也就是说,我的经营性流动资金,加上我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总共有9个多亿。我的流动资产都是现金资产。我们上市公司不差钱。

但是核心,我们觉得我们的钱放在上市公司是没用的 ,因为现金就是现金,不会增值,我们是希望通过这将近10个亿的资金,以什么方式转换成老母鸡,再去生蛋。无论是资产的方面,还是产业链的并购,我们都将作为工作的重点去转换。

所以,从资产角度,我们还是非常优质的。

笔者问的真的是估值,但董秘王衡回答的真不是估值。“王顾左右而言他”,说了一大堆的现金资产等。

但笔者发现,公司虽然有着将近10个亿的现金资产,但这10个亿的“母鸡”却无法“下蛋”(只能躺在银行吃利息),这也难怪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如此之低(详见下图)!

 

正常情况下,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低有很多原因:比如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差、资产杠杆率低、公司正在进行战略变革,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公司一直“折腾”。

那么,祥源文化是属于哪种呢?

笔者不禁联想到公司之前的曾用名:庆丰股份->*ST庆丰->S*ST庆丰->*ST庆丰->万好万家->万家文化,伴随着名字的变更,公司的主营业务也一直在不停地发生变更,直至目前仍未形成具备一定核心能力的主营业务——这是否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折腾”呢?

关键是不光今年净资产收益率低,而且是历年都低,甚至个别年份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至少说明在资产盈利能力上,的确是在折腾。)

14、Q:在文旅方面,公司(祥源集团)跟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有哪些?

A:我们跟地方的那种文旅项目,我们很少做点状的,几乎都是群旅

举个例子,安徽齐云山。首先,我们跟政府成立合资公司,我们控股。这其中,20多家旅游景区当中,唯一一家不是我们控股的,政府51%,我们49%,就是青岛崂山。为什么呢?一是青岛很有钱,他们主动来找我们,二是山东比较官本位思想,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想控股。其他,我们所有的模式,祥源都是要控股的。控股以后,和地方政府成立合资公司。然后门票方面,我们是让利于民的,我们不去争这些利益。在这个合资公司的平台基础上,我们去把基础设施、景区项目完善以后,通过我们来落地一些消费旅游产品,我们来变现。

具体做法,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更多是依托自己的渠道、营销以及规划设计的优势,通过提高增量部分的游客去做大做强景区。

第二,中国大量的景区存在这种产业升级的困惑,不能很好的由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去转变,依然在过渡当中。这中间实质上缺少的就是旅游产品。

对于第一方面,我们要做好我们的旅游平台,如果说它路不好,那我们就修路架桥,我们有安徽交建(2004年,祥源集团成功收购安徽交建。2018年6月4日,证监会正式受理了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申请),这又是我们的老本行。我们以最低的成本,以PPP的模式跟政府去合作。紧接着我们的游客体验中心、索道、区间车、水上项目、酒店项目等,因为我们的内容产品公司有20多家。

我们所有的项目和公司都是为旅游目的地平台所服务的。目的是让所有过来旅游的游客都可以停留24小时以上,并且能够反复到达、乐意消费,而不仅仅是看个山、看个水。比如我们的一些度假营地、乐享书屋这些。我带着孩子,一天在这里都可以。吃、住、玩,全都是一体化的,而且还有教练陪着你,晚上还有篝火晚会啊、赛马……好多好玩的。这是我们的整个模式。

 崂山!崂山!崂山!——我的家。

笔者所在的城市就是青岛,而崂山是青岛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其中九水风景区、华楼山风景区、石老人风景区等,景色宜人、风光秀丽,没想到,祥源集团还跟青岛崂山旅游集团(青岛崂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是崂山区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合作,进行景区的升级和运营。

 

15、Q:祥源集团的的文旅板块属于轻资产么?

A:从公司角度来讲,目前公司属于一个轻资产模式。然后呢,我们非常看好轻资产这种模式。但是在中国这种情况下,我们想做一个中度化的资产模式。

目前国内很多景区都在找我们(祥源集团)过去做运营,但是我们为什么辛辛苦苦去做这样一种中度化的资产模式呢,其实这就关系到一个护城河。

比如,一个景区请我们过去做个运营,一年1000-2000万其实很轻松,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渠道、营销、平台,3-5年以后,景区各个方面都做好了,我们就可以走了,景区可以自己来运营和管理。这是其中的一项原因。

但是也不能太重,因为太重,无论是回收期还是各个方面,都不利于发展。

中度化的资产模式在笔者看来,应该是轻、重资产模式相结合的一种模式,既有重资产,也有轻资产。通过两者的平衡从而达到中度化的资产模式。至于这种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则要看多方面的因素。

在当前这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前提下,中度化的资产模式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一点,只是这个“护城河”构筑的是否略微浅且窄了一些。

16、Q:公司(祥源集团)的核心发展战略是围绕旅游目的地服务的一体化项目,这其实跟上市公司当下的主营业务有所不太符合?

 A:公司的核心发展战略确实是这样。

但现阶段呢,上市公司本身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一方面是受到了一年之内主营业务不做调整的承诺的限制,另外是受赵薇事件的影响,上市公司也受到了一些处罚,所以我们要在一定的框架下去做,有一定的时间要求。

但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并不着急,因为我们本身也有自己的主业。我们把两块业务做一个梳理,等到合适的时候,自然就水到渠成。

也就是说,我们想把这家公司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现在呢,只是一个过程,我们更多的是看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也不想这家公司未来只值100亿的市值(目前公司市值31亿左右)。我们依托于这么庞大的一个生态体系(祥源集团),对于我们来讲,我们是想所有发展、有所作为的。

17、 Q:上市公司的远景是什么?

A:目前公司主要是两块,一块是文旅,一块是金融。

文旅这块,比较宽泛,其实核心就是依托整个旅游目的地这种核心资源,再加上动漫,做一个简单地结合,这是一个板块。也就是说,你没有钱,没有资本,这个行业你是玩不转的;但是你有钱,没有创意,没有人,没有资源,你更玩不好。所以我们把它定位一个“创业行业”,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去推动动漫和文旅以及文旅相关的产业链的整合。

金融这块,我们提出一个弯道超车。尤其是在当下很多P2P都已经倒掉的情况下。我们曾经也有个支付牌照,后来卖给海尔金控了,卖了6000多万。现在值几个亿。我们认为还是比较划算的,我们首先是要把风控做好。我们要依托整个杭州对于互联网金融的产业支撑,无论是P2P平台,还是我们一些融资租赁等其他相关一些平台,我们在寻求一些合作。

所以,我们的核心使命就是“创业、科技创造美好生活”。我们两块都要做好,或者某一块做好的话,我们公司就将成为市值几百亿的上市公司。我现在两个“孩子”都有,哪个孩子发展的更好,我们就把更多的资源倾向于哪个。

********************************

总结:

通过本次我跨过半个中国去看你祥源文化实地调研之旅,近距离地接触通祥源文化、深层次地了解祥源文化,特别是与公司诸位高管的深入交流,收获颇丰,感触至深,归纳起来要点如下:

1、赵薇事件阴霾不散,公司亟待重塑公众形象:

俗话说“一日行窃,终身是贼”。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赵薇事件(龙薇传媒)已然翻篇,但深植于人心的阴霾却难以消散;祥源集团的管理层也进入“万家文化”一年多时间,经过这一年多的梳理、整合和发展,祥源文化的业务结构和战略规划都已经明晰,并步入发展的正轨,但此刻,时不我待,祥源文化更需重塑投资者中的公众形象,让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公司踏实做事、立足于长远规划、能够给股东带来持续回报,而非“又双叒叕换马甲”的往事。

2、通过文旅等多途径把动漫IP变现:

公司基于翔通动漫的自身IP优势,无论是景区内的零售网点销售,还是作为三大电信的服务运营商去做运营,亦或落地一些动漫主题类的酒店,其根本是探讨动漫产业的盈利模式,形成一种成熟的多样性的商业复制能力。

3、互联网金融借行业洗牌争取实现“弯道超车”:

当下很多P2P平台正在经历倒闭潮,而公司旗下的合规P2P平台“黄河金融”已成稀缺资源、并在四处挖人,储备专业人才和粮草,以便在行业复苏之际实现“弯道超车”、“登峰造极”。

4、我们与市场不同的观点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人对于祥源文化的认知依然停留在:赵薇(龙薇传媒)50倍杠杆的收购,虽然已经“流产”,无论是证监会还是交易所都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定性;而且祥源文化实控人去年已经发生变更,控股股东变成了祥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祥源集团”),其业务模式和业务内容,变成了祥源集团众多业务板块中的一个构成部分……

但格菲对此并不完全苟同。

上市公司主营不突出,未摆脱“壳”公司的命运!

目前公司贡献净利润最多的板块就是动漫板块,但动漫板块的体量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依然不是很大,可以变相理解为,上市公司没有主营业务,只是一些零碎的业务拼凑在一起,更构不成业务体系

虽然公司跟赵薇(龙薇传媒)的关系已然撇清,但赵薇事件给公司造成的阴霾仍未消散,加之公司折腾多年,在资产盈利能力上始终不尽如人意,现如今主营业务又相当于没有,“壳”公司的命运依旧!

双向的重组、并购预期都十分强烈。

无论是祥源文化向下游行业去并购,或者祥源文化被其他体量更大的公司所并购,都十分有可能;目前,祥源文化相当于没有主营业务,依然是个典型的“壳”公司。

要么向下游行业去并购,并购更大体量的公司去改变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要么被其他体量更大的公司“借壳上市”,改变主营业务。

两种情况,都存在强烈的预期。 

5、估值分析(以公司半年报为依据,按照TTM口径计算) 

最新股价(元)

4.92

每股收益(元)

0.14

每股净资产(元)

2.96

PE(TTM)

35.14

PB

1.66

ROE(TTM)

4.74

PBR

0.35

PER

7.41

商誉占比

48.49%


格菲
剖析:

1、公司资产盈利能力指标ROE低得离谱

2、公司估值与资产盈利能力的匹配性指标PER高的离谱

3、公司估值与资产盈利能力的匹配性指标PBR偏高

4、公司静态资产价格指标PE偏高

5、公司静态资产价格指标PB颇佳

6、公司商誉在净资产中占比

结论:公司估值总体偏高商誉过高,主营不明,前景不清。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