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价股上市潮看监管机构的责任

香港作为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资金往来枢纽。近至中国大陆,远至中东非洲地区,都能看到香港金融机构的身影,当中港交所(00388.HK)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资金融通的桥梁角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香港交易所已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多年来,香港交易所一直蜚声在外,并与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交易所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并

香港作为全球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资金往来枢纽。近至中国大陆,远至中东非洲地区,都能看到香港金融机构的身影,当中港交所(00388.HK)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资金融通的桥梁角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香港交易所已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上市公司融资平台。多年来,香港交易所一直蜚声在外,并与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交易所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并驾齐驱。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南风窗,香港一直享受国家给予的优厚待遇,长久以来致力于服务国家企业走出国门,步向世界。然而,这个超过10万亿市值的国际融资平台,正面临着周边地区的激烈竞争和蚕食。为了推进国家的整体布局,国家政策开始倾力打造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和上海的乘时而起,对香港的金融业务带来了一段风雨飘摇的日子。 

前几年,中央在上海设立自贸区,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税务优惠,目的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深圳前海成立的新区, 更加以金融服务业为发展大方针,对香港的金融服务业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 这些政策都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之下大力发展起来的,中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这些地方作为试点,然后把成功的经验推广全国。现在有了北上海,南深圳的夹击,香港已经逐渐失去了作为国家融资服务首选地的政治光谱。

回归之初,香港占全国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以上, 现在已经不足百分之五。国家的发展,一日千里,香港却停滞不前。香港产业的空洞化,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升级缓慢,科技创新的速度又远远比不上隔岸的深圳。 创新就像是一个地方的红血球, 为它造血供氧。如果不注入新血,地区的发展将会是一潭死水。香港内耗问题严重,科技创新发展不足,只能过度依赖几大支柱产业包括金融和房地产,也就造成了香港往金融业过度靠拢的不良发展模式。

港交所作为公司和企业的融资平台,一直都是香港金融业发展的桥头堡,为香港企业乃至于国内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上市融资服务。上市融资就是把市场上闲置的资金集合起来, 然后交给有资金需要的企业或者个人。 良好的配套,以及完善的金融服务,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所以香港成为了国内企业集资的优选地。

不过港交所既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上市公司, 又附带有初步筛选和监管不同上市公司的责任,当中涉及了利益冲突。最近2个月, 香港交易所上市科异常热闹,在7月份申请挂牌的上市公司就高达32家, 平均每天超过一家公司上市,当中大部分都是在创业板上市的。很多上市公司把握着近期港股势如破竹的升浪,以及市场资金充裕的大背景下来港申请上市。单单在6月30号当天就有高达15家企业统一申请招股,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盛况」。当然, 大部分是在创业板上市的细价股,招股价往往不足1元, 而且集资额大多在5亿以下,这些股票很容易成为金融大鳄的点心, 对投资者不利。

由于创业板的上市要求门槛较低, 就成为了很多不良企业的融资跳板。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一些盈利能力有限, 又没有完整的经营数据作支持, 不利于公众投资者作出选择。截至7月25号, 已经有4家申请上市的细价股企业因为不同原因中止上市或者被监管机构禁止上市。4家被中止上市的公司虽然只占过去一个月上市公司总额的1成左右,但足以为粗制滥造的创业板上市程序敲响警钟。以合宝丰年(08406.HK)为例,香港证监会以股权高度集中为由, 并引用证卷及期货规则反对其在创业板上市, 目的是为了维持市场的公平性,保障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过度频密的上市申请,已经引起了香港证监会的高度关注了。

创业板公司良莠不齐, 大众投资者很难区分这些公司的好坏,只能依靠交易所和监管机构的初步筛选和持续监督。虽然有一部分上市公司被监管机构拦在上市门外,但是我相信仍有很多公司透过一些会计的手段和漂白业绩,从而达到上市的目的,这不是市场乐见的一个情况。交易所本来站在上市公司筛选的最前线,却没有尽自己的义务去把关,让一些根本不符合上市要求的企业在上市的浪潮下蒙混过关,香港交易所需要负起更多的必要责任,为投资者把关。香港金融行业的成功,除了依靠一群诚诚恳恳的从业人员不懈的努力之外,更需要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督, 从而维持一个公平公开的自由市场。

 

法制健全和良好的监管, 是达致有效市场的唯一手段, 也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基石。香港金融机构不能够为了迁就客户的需要,罔顾市场监管的重要性,得过且过的态度并不足以在芸芸金融大千世界中脱颖而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交易所,香港交易所肩负起的不单单是公司上市融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型的口碑, 香港并不怕那些不良企业不来香港上市融资,而是害怕一些好的企业因为香港的监管污声而远去。正如多年前科技巨头阿里巴巴想在香港二次上市,提出了同股不同权的要求,港交所不畏市场压力,力排众议,坚决保护小投资者的利益,不让阿里巴巴在香港以此等有损投资者权益的方式上市。虽然损失了一单大生意, 却博得市场一片掌声。 生意固然重要, 全球IPO集资排名也很重要, 相比于保护投资者,不让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魄力,依然惟市场津津乐道, 欣赏港交所在决策上的敢作敢为, 但愿港交所初心不变,继续为市场提供一个有效, 有公信力的融资平台。 此乃广大投资者之福, 以及香港之福。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