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诊治患者超千人,把好新药进临床的首道关口

转化基础研究一体化、全链条的团队已经成熟。

转化基础研究一体化、全链条的团队已经成熟。

短短3年时间,浙江省肿瘤医院 I 期病房已经跻身国内第一梯队。牵头项目数量从个位数到两位数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超过60项牵头项目开展;培养的临床试验专门人才(进修人员)近三年持续递增,行业影响持续扩大,“浙肿一期”模式在多家医院复制;年出院量逐年扩大,年出院 I 期临床试验受试者近4000人次。病人来源分布不受限,除了国内,还有一些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病人;开展约260项肿瘤早期临床研究,诊治患者逾千人,这一规模让其在全国头部大型肿瘤医院中脱颖而出。2022-2023年度,浙江省肿瘤医院 I 期病房立项数目持续领跑国内主要肿瘤专科医院。

“成也 I 期,败也 I 期。”这是浙江省肿瘤医院 I 期临床病房主任宋正波加速推动所在病房扩大规模、搭建成熟全链条团队的原因。在他看来,临床试验 I 期是为研究后续奠定基础的关键环节,只有将 I 期做好,才能最终使患者获益。但当前,“国内 I 期临床研究病房和医生质量、能力仍参差不齐。”

Q=E药经理人 猎药人俱乐部

A=浙江省肿瘤医院 I 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宋正波主任

Q:浙江肿瘤医院 I 期病房成立之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大的?抓住了哪些需求?

A:一,洞察和抓稳申办方和患者两端的“硬”需求。申办方希望项目能够启动更快、有更多的患者招募、流程更为高效清晰。患者需求上,选择更好、更安全、更具差异性的药物。通过加强区域联动,强化专职管理,筛选临床研究质量,完善临床研究布局,我们实现了更多患者招募、更安全的患者管理和更好的新药选择。

二,启动速度要快,效率要高。通常是由GCP机构来审核方案,但相关人员可能不具备医疗背景(尤其是 I 期研究相关背景)。但我们是全国为数不多由医生亲自负责项目审核和修订方案的 I 期病房。医生具备较充分的运行及修订方案的经验,有助于后续步骤更为顺畅,同时,通过优化立项服务流程,集立项审核与患者管理于一体,我们可将立项终审平均1周的时间缩短至1天,大大帮助项目启动速度加快。

三,快速搭建“患者入组”生态环境。我们在浙江、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等地区构建了一个广覆盖的临床试验网络群,及时响应一些罕见靶点突变的病人无药可医的需求,现在已形成一定的虹吸效应。同时,我们更注重更安全的患者管理,将病人分成“特别关注”和“一般关注”两大类,“特别关注”的患者出院后,每2天予以联系,看其是否有不良反应,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逆转,而不是当甩手掌柜。

四,我们“牵手”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通过“院所融合”,能够聚焦新药疗效标志物和耐药机制,推动“基础-转化-早期临床”一体化模式的形成。

Q:构建早期临床试验综合能力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A:关键在于以下几点:是否确保安全,是否具备科学的研究设计,靶点机制是否新颖,战略性位置如何(关注同领域研发情况),产出是否全方位。此外,研究是否做到了“稳准狠”,其中稳在研究设计,准在于选得准,如选对靶点、适应证、细分技术赛道等等。

影响 I 期临床研究成败还有两大“人”的因素:一是研究者选择。是选择“大牌”研究者,还是身处于临床一线的研究者?究其根本,研究者必须对项目有兴趣,对项目投入精力与时间,对患者入组精准把控,而不是靠单纯靠分中心入组,此外还要确定优势病种,把关后续方向。

二是申办方医学团队质量,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药物研发“生死”。国内申办方临床前团队工作差距仍非常大,相当一部分研究临床前开展不充分,甚至照搬国外同类型研究,又着急上临床、赶时间,很多时候会事倍功半。除此之外,申办方还应提升执行能力,不能做甩手掌柜。

Q:现在国内临床试验医生总体能力怎么样?

A:个人感觉还是偏弱,有的能力还有所欠缺,真正能够对一线研究运行了如指掌,又身处临床一线的研究者数量还有待提升。

Q:如何评价目前中国临床试验基地的管理能力与水平?

A:物理环境上参差不齐,亟待改善。一些医院里的 I 期病房,形同“大杂烩”,不光做肿瘤,还要做非肿瘤领域各式各样的试验,操作上又很不规范。I 期病房的主任们很多都不是临床医生,可能出非临床科室,可能是行政管理人员,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研究者的能力有很大差别。即使是一些专业化的研究性病房,建完之后运行效率、利用率都很低。

Q:海外临床试验的管理与推进对于中国创新药企而言是新课题,也是非常关键的课题。在这方面您观察到了什么?

A:目前,一般出海去做临床试验会选择美国或澳洲。尤其是澳洲,其全流程推进非常快,患者招募也很快。

不管是中美双报还是中澳双报,其实临床试验相对各自独立,海外数据可以做参考,但研究上面是独立的,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注意人群的差异化。不要盲从美国或者澳洲患者的数据,而是要真正探索中国患者的数据。

Q:分享一下2023年,你们病房开展的重点项目案例?

A:2023年,我们推动了多个新药进入突破性疗法。印象都比较深刻。举个例子,HER2 ADC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不管是ADC王者DS-8201,还是其余ADC药物,率先做的适应证几乎都是乳腺癌,但在肺癌领域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我们开展的恒瑞的SHR-1811研究,面向肺癌适应证的 I 期研究大概入组了60名患者,我中心入组了28名。尽管都是后线患者,但是中位PFS时间还是达到了9到10个月。而且安全性很好。成为国内首个HER2肺癌领域拿到突破性疗法的ADC药物,目前已经完成了相关 II 期研究,预计2024年有机会上市。

这一试验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不要盲从国外研究。正因为试验中我们坚持了更符合于中国患者的RP2D(II 期推荐剂量),而非与DS-8201的剂量持平,最终才获得了更有益于患者的数据。结果证明,中国患者和西方人群大不一样,毒性、耐受剂量会有差别。我们要根据中国创新药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中国人的合适剂量。

Q: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从业经历?怎么看待 I 期临床研究?

A:曾经我是一名胸部肿瘤内科医生,工作之后的前十年的时间从事胸部肿瘤内科工作。得益于十年专注,我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有助于我快速学习和掌握最为前沿的知识和技术。

我认为对于新药研发来说,成也 I 期,败也 I 期。共同探索更适合于中国患者的剂量、一同合作服务于患者,这是我们的使命。

Q:如何评价国内临床CRO的综合能力?

A:依旧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

在修改研究方案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有的CRO机构提供的研究方案可以打90分,有的只能打10分,差别非常大,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对于整个CRO行业来说,一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头部企业和“小而精”企业存活,但大部分质量不好的企业终究会被淘汰掉。

Q:您预判未来3-5年,中国医疗机构临床PI的职业生态会发生哪些改变?

A:相信随着创新药物研发的越来越迅猛,国内引领性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

从ADC的临床研究发展态势中就可以深刻窥见,中国的创新研发已经逐步由跟随走到了部分引领的阶段。这样的发展趋势对我们临床P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具备国际视野,对某一领域的研究也必须精通、深入。

宋正波

浙江省肿瘤医院 I 期临床试验病房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纵膈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专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专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大数据专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药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康复与支持学组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少/罕见突变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专委会副主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靶向与细胞治疗专委会副主委

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卫生系统创新人才

在J Thorac Oncol、 Clin Can Res、Clin Chem、Lung Cancer 等杂志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110篇。第一作者ASCO/WCLC/ESMO壁报20项,口头报告1项。主编肺癌专著3部。主持肺癌相关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课题8项。牵头/参与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100余项。

研究成果获得2015年、2018年、202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016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主要从事胸部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等)早期临床研究。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