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手死于抄底?如何判断股市底部?

晚上,公募的朋友给我发了一篇券商研报《估值底部为何投资者不敢买》,我就回复:先验假设到了底部而不是山腰,他应该证明这确实是底部,未来盈利也不会下滑。简单翻了下,去年11月19日沪指3054点、万得全A4742点该分析师发了《反弹刚过半,也

晚上,公募的朋友给我发了一篇券商研报《估值底部为何投资者不敢买》,我就回复:先验假设到了底部而不是山腰,他应该证明这确实是底部,未来盈利也不会下滑。简单翻了下,去年11月19日沪指3054点、万得全A4742点该分析师发了《反弹刚过半,也有反转的可能》,也就没有细看研报。

常言道,新手死于追高,老手死于抄底,高手死于杠杆。著名经济学家费雪已经预见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一贫如洗。格雷厄姆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为什么老手会死于抄底呢?股市老手自然是经历过了几轮股市牛熊周期的,对以前的熊市有感性认识。于是,当指数点位、估值水平等指标到达一定位置(一般与上次熊市底部相当)时,就会判断这次底部也到了。哪能想到,指数点位或者估值水平创出了新低,抄底抄在半山腰,损失惨重!

那么,要如何判断股市底部呢?

技术学派根据调整时长和估值水平来判断市场底部。譬如,海通证券认为,当前沪深300在调整空间上已接近历史均值水平,本轮沪深300下跌已持续35个月,最大跌幅达46%。同时,A股估值水平与历史大底时已经较为接近,截至2024年1月19日,全部A股PE、PB滚动三年分位数均已降至0%附近,其中PE(TTM)为15.7倍、处2005年以来22%分位,PB(LF)为1.39倍、处0%分位。我算了一下,如果按历史最低估值计算,上证指数还有25%的下降空间,沪深300和万得全A还有20%的下降空间。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隐含前提是,本轮周期是一个可重复的小周期,大周期并没有发生变化。

还有一种方法根据波浪理论,认为股市底部是一浪高过一浪的。因而,本轮上证指数的底部是2020年的2646.8点,最低也不低于2018年的2440.91点,没人认为会低于2013年的1849.65点、2008年的1664.93点。但是,这是在一个大周期中来看的,不同大周期不可比。以日经指数为例,1992年低点为14194.4点,1995年低点为14295.9点,1998年低点为12787.9点,2003年低点为7603.76点,2008年低点为6994.9点。2001年若是参考1990年代的低点抄底,那就抄在半山腰了。2008年参考2003年抄底,股市依然下跌了10%。

理性预期派有一种应对常规经济周期波动的方法:即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在刺激政策出台后,乐观情绪与风险偏好开始提升,预期3到6个月内经济将触底反弹,股市随之触底反弹。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具体的市场底是走出来的,无法较为准确的判断时间或位置,必须结合市场情绪指标。还必须准确判断政策效果,如果遇到了大经济周期,应对小型经济周期的政策失效,经济未能企稳,可能只是反弹而非市场底部。

理性预期派还有一种是从微观层面判断市场底部的,即宏观经济增速中枢下行,行业平均增速下降,由高增长的成长行业转变为低增长的价值行业,DDM模型分母的盈利增速降幅高于无风险利率降幅,估值中枢也随之下降。因而,经济衰退期间,估值中枢会短期大幅下降。长期来看,无风险利率随宏观经济下行,而盈利增速经过创新与管理改进后再度回升,估值中枢反而会上行。中期若创新停滞,则估值中枢可能较长时间维持低位。2023年上半年A股盈利负增长导致杀估值。但是,2023年8月开始,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连续正增长并未带来估值回升。说明不是分子端的短期盈利增速影响了估值,而是分母端的长期盈利增长中枢杀估值。当市场预期中国可能重现日本失去的30年时,长期预期难以改善,必须等到房地产见底,市场重新恢复对长期盈利增长的信心,股市才能见底。

假设企业盈利0增长,无风险利率2.5%,底部股权风险溢价5%,则万得全A估值水平需要降至13.3倍,在现在点位上再下降15%。而且,估值底不代表市场底,企业盈利还可能下降。标普500指数历史上就有几次市场底较估值底晚了几个月。当前预期2024年企业盈利增长是因为PPI、CPI有可能反弹,但是银行股约占上市公司盈利的40%,倘若房地产风险释放,不良率上升,A股企业盈利依然可能负增长。

行为学派则通过投资者情绪来判断市场底部。此时广大散户已经对股市不抱希望,不愿意购买基金。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也持悲观态度,轻仓观望。仅有极少数逆向投资的机构认为市场已经到底了。也就是说,如果不少券商卖方认为现在已经是底部了,那基本上就还没到底!人性永恒,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定量指标,仅能定性判断。这也是我的看法,情绪主导底部,不猜具体点位和时间,相机抉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