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内幕交易的喉咙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监管层对内幕交易的审查力度继续加码。根据第一财经统计,今年以来,监管已累计发出涉及内幕交易的罚单44张。进入12月以来,与内幕交易相关的行政处罚或立案调查,至少已经达到10起,涉及恒润股份、派斯林、兴民智通、歌华有

图虫创意-1061363333271912478.jpeg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监管层对内幕交易的审查力度继续加码。

根据第一财经统计,今年以来,监管已累计发出涉及内幕交易的罚单44张。进入12月以来,与内幕交易相关的行政处罚或立案调查,至少已经达到10起,涉及恒润股份、派斯林、兴民智通、歌华有线、*ST和科、恒星科技、美诺华、卓翼科技、昂利康、索通发展等上市公司。

内幕交易被称为资本市场的“毒瘤”,人为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扰乱了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堪称见不得光的老鼠仓。

近年来,在注册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维护信息披露的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成为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净化市场生态的重要抓手。

与此同时,伴随着资本市场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异动监控系统也越来越先进。一旦上市公司股价或持仓结构在重大且未公开信息披露前产生异动,监管层很容易从上市公司内幕知情人或者异动账户的资金流向和通讯联络中找到蛛丝马迹。

2019年,证监会处罚的内幕交易案件只有55宗,到了2022年,相关案件的处罚数量已增加到170宗,内幕交易的查处数量明显增多。

“靠内部消息炒股”一直是A股市场的陋习。很多人觉得股市就是赌场,炒股要赚钱,就得靠内幕消息炒短线。

在过去投机成风、炒作盛行的时代,价值投资并不受待见,谈论宏观周期、行业趋势、公司质地、估值高低之类的重要指标,往往被投资者嗤之以鼻,反而是各类小道消息大行其道,各种违规交易的现象层出不穷。如果谁能拿到重要的内幕消息并借此炒股获利,往往被认为是有能耐的表现。

在这样的市场生态和风气当中,内幕交易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对于那些有机会获得内幕消息的人来讲,就很可能犯错而不自知,以至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

更何况能让大多数人知道的所谓内幕信息,要么不靠谱,要么早已人尽皆知,股价预期早已打满,只等着韭菜接盘。事实上,就算真掌握了内幕交易,也并非稳赚不赔的买卖。

从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来讲,任何突发性的内幕消息,其实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使事后利好兑现并出现短期暴涨,那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巧合。

如果真想参与这类有重组等消息预期的主题投资,完全可以从一些基本面出发,比如公司市值规模、股权结构、大股东旗下资产证券化率等方向进行事先布局。只要克制住追逐短期暴富的冲动,以随缘的心态参与短期博弈,就很难沦为市场的韭菜,更不会陷入内幕交易等违规违法的泥潭。

从长期来看,决定股价走势的真正动力,还是估值和业绩这两个核心的指标。任何由突发消息带来的短期巨大波动,最终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被市场抹平,最终显得微不足道。

特别是在全面注册制时代,投资者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公司质地更是决定公司股价走势的最重要因素。在全新的市场生态下,事件驱动等短线打法,越来越不合时宜,“靠内部消息炒股”,越来越不靠谱了。

莫侥幸,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