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宏观:出口的趋势和扰动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宏观芝道,作者:周君芝

出口结构性亮点的背后正在演绎全球产业链重塑以及中国制造再定位的逻辑。

要点

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10月出口数据,10月中国对外出口同比-6.4%。 

今年月度出口同比表现一波三折,较大程度受基数影响。

年内出口相对表现较差时期是落在了7-8月,其中7月同比触底,8月同比开始改善,9月出口同比修复至-6.2%。

9月出口环比增长5%,为历史(2011-2021年)同期最高值。再者去年四季度基数偏低,市场对10月出口同比期待较高(wind一致预期为-3.07%)。

然而10月出口同比增速弱于9月,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10月出口不及预期,既有海外需求疲软的因素,也有其他偶然因素影响。

我们首先坚持一点判断,2023年全球需求收缩背景下,出口大概率是一个“小年”。10月之后海外需求有进一步走弱迹象,这是我们对四季度出口没有过高期待的关键所在。

10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7.8%,低于荣枯线,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美国制造业PMI更是较上月走低2.3个百分点。全球经贸周期下行,这是我们理解近期中国出口走势的最主要判断依据。

今年以来,鞋靴、服装、家具等消费品同比增速降幅扩大,10月相关产品出口延续这一趋势。

除去趋势因素之外,出口管制亦对中国对日韩出口降幅扩大存在影响。

8月1日,含镓和锗元素的半导体材料出口管制正式生效。10月20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石墨的临时出口管制。

今年1-9月,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的石墨产品同比降幅分别为-12.4%和-8.9%。10月公布的稀土出口同比增速为-61%,较9月大幅下调24.2个百分点。

欧盟相关产品进口限制,或也影响9-10月出口同比表现异动。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行,过渡期涉及水泥、钢铁、电力、铝制品、化肥和氢六个行业。钢材和铝材9月出口同比增速均较8月明显改善,其中钢材提升尤其明显,增长24.7个百分点。

9月中国钢、铝材出口同比降幅收窄,或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落地节奏有关。10月该机制正式落地,中国对欧盟出口因此受到拖累,最终我们看到10月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速较9月走低。   

10月疲软的出口中,成品油、手机、船舶、汽车出口仍是结构性亮点,显示中国中高端制造优势强劲。

(一)10月成品油出口同比增速为10.4%,较9月增长30.3个百分点。越南出口最近两个月连续正增,越南生产和出口旺盛,或促使近两月中国成品油出口高增。

(二)因美国对华限制芯片出口,今年1-8月手机出口累计同比降至-13.6%。但近期华为mate60在海外畅销,手机出口改善。9月以来手机出口一再突破市场预期。9月手机出口同比较8月增长13.4个百分点,10月出口同比较9月再增长28.9个百分点。

(三)10月船舶出口同比增速较上月增加22.2个百分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统计,截至9月底,造船业手持订单量1339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6%。中国船舶制造出口具备较强竞争优势,这一点在10月出口中体现较为明显。

(四)10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45%,与上月持平。根据中国港口协会预测,2024年全球汽车海运量将达到2,770万辆左右,增速为5.9%;中国汽车出口将达到450万辆以上,增速为12.5%。今年出口最大的亮点板块便是汽车。直到10月,中国汽车出口依然维持高增,强势姿态不减。

 全球经贸周期下行趋势下,2023年中国出口体现出较强的结构性机会。

全球经贸周期下行,作为全球“制造车间”,中国出口趋势也同比下行。今年1-10月出口总额同比下降5.6%。但总量出口表现整体平稳情况下,我们依然能够找到2023年出口的结构性亮点。

国别层面,中国对非美国家出口相对占优,如俄罗斯等。产品层面,中高端制造产品出口竞争优势较强,如手机、汽车。

展望2024年,或许我们需要用同样视角去理解中国出口:出口结构性亮点的背后正在演绎全球产业链重塑以及中国制造再定位的逻辑。

风险提示

海外需求韧性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

注:本文来自民生证券研究院于2023年11月8日发布的报告《2023年10月出口数据点评:出口的趋势和扰动》,分析师:周君芝 S0100521100008。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