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与一众高管“超期服役”,上海银行内控隐忧又遭亿元处罚

来源:一号企业家 作者:萧缙一号说:万亿大行的掌舵者,如履薄冰才是6月8日,外滩,风和日丽。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如期举行,新上任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重磅发声,奋力开拓金融监管工作新局面:真正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金融监管已是

来源:一号企业家 作者:萧缙

一号说:万亿大行的掌舵者,如履薄冰才是

6月8日,外滩,风和日丽。

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如期举行,新上任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重磅发声,奋力开拓金融监管工作新局面:

真正实现监管“全覆盖、无例外”

金融监管已是老话题,如今监管部门表示要下好风险前瞻防控“先手棋”,自然值得关注。

而位居城商行三鼎甲的上海银行就颇有些风险隐忧,理应纳入监管视线。

一是风控体系漏洞显露。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出手,对上海银行开出将近1亿元的天价处罚,涉及包括内保外贷等8项违法事实。

二是业绩增速明显放缓。23Q1营收下滑7.12%,利息净收入下滑11.72%;2022年ROE同比下滑6.12%,23Q1ROE下滑3.93%,盈利能力堪忧。

三是内控机制失调,管理风险增加。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担任现职长达8年,而且不但其本人“超期服役”,其管理的上海银行高管团队中,两位副行长及一位董秘超过“7年轮岗”的监管规定任职时限。

营收下滑、业绩不振、盈利堪忧

论资产规模,上海银行居于城商行前三,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上海银行资产规模为2.97万亿元(同比+7.69%),次于北京银行的3.50万亿元(同比+11.54%)和江苏银行的3.19万亿元(同比+15.35)。

但如果论及营收、净利润,上海银行又坐不稳“探花”的位子了,两大指标均落后于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

2023年一季报显示,上海银行录得营收132.1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42.29亿元,下滑7.12%。

报告期内,上海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3.25%,业绩增速低于去年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仅同比微增0.56%,几乎等于没增长。

而在2022年,上海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仅增1.08%,低于同期商业银行整体净利润5.44%的同比增速,且该行去年营业收入也同比降5.54%。

如此看来,倒是空有一副骨架,内里却不甚坚实。

原因正在于,一是上海银行的营收结构较为固化,长期以来主要倚重利息净收。

2022年财报显示,上海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380亿元,较2021年404.38亿元减少了6.03%;且连续两年营收占比超过70%。

2023Q1,上海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90.35亿元,同比下滑高达11.72%,远超营收下滑幅度。这样一来,自然拖累了净利润增长。

二是非息收入完全撑不起上海银行的“第二增长曲线”,且下降更严重。

在非利息收入中,上海银行2022年和2023Q1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大幅减少28.23%、15.70%,导致整体营收缩水。

投资净收益,2022年一季度尚有21.10亿元,今年一季度仅只剩下5.02亿元,同比下滑76.22%。

业绩不振,体现在ROE与ROA指标上尤为明显。2023Q1,上海银行ROE、ROA分别为2.69%、0.21%,分别同比下滑3.93%、4.55%。

实际上,上海银行已经连续6个季度ROE负增长,ROA也有连续4个季度同比下滑。

盈利能力差也就算了,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也长期居于高位。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52.95亿元、162.94亿元、167.75亿元。

上海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在城商行中仅次于北京银行,位居第二,且不良贷款率在长三角的城商行中仍然是倒数第二。

上海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在业内也并不高,且呈现下滑趋势。2022年底,上海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91.61%,同比下滑9.52个百分点;到今年一季度,拨备覆盖率又下降了4.77个百分点,整体仅高于浙 商银行和紫金银行。

亿元罚款能否触动风控灵魂

国家外汇管理局此番出手,既是重拳,也是响鼓用重锤。

4月2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分局网站挂出处罚公告,上海银行因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违规办理备用金结汇、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等8项违法事实,被予以警告,且处以罚款9834.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9.9万元,罚没款合计9854.4万元人民币。

同时被处罚的还有上海银行3名责任人员。时任上海银行深圳分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的邓某某,对上海银行“已批准停止营业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7万元。

作为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副经理的张某,对上海银行“虚增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7万元。

作为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资深副主管的周某某,对上海银行“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款6万元。

罚所当罚。然而追溯既往,上海银行的“挨罚”经历并不少,但罚过之后却又屡犯,难道或许是“头铁”的缘故?

梳理银保监部门的行政处罚信息,上海银行并非首次因“内保外贷”业务被罚。

2020年8月,上海银保监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列出了2014年至2019年期间上海银行的23项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包括“内保外贷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合计罚没1652万元。这意味着,上海银行两次因“内保外贷”业务遭到监管部门处罚。

根据wind数据,2018年至今,上海银行出现了51次违规行为。

相关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上海、深圳、绍兴等地的银保监局发出,罚款金额从20万元到1625万元不等。其中,15份处罚决定书提到上海银行“违反审慎经营规则”,5份处罚决定书显示虚报、瞒报金融统计数据或虚增存款规模。

另有报道显示,上述处罚从未出现在上海银行的年度报告中,上市以来,每年上海银行都表示“未受到其他有权机构对本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处罚”。

或许有时候监管处罚还比不上一个热搜产生的影响。

2021年时,就曾发生过“网络大V怒怼上海银行当场取走500万现金”的事来,而根据当时的报道,缘由也正是上海银行对待存款客户态度差,引起私行客户不满,一怒之下才有此举。

无论是监管处罚,还是客户投诉,作为上海本地城商行代表,上海银行或许真的应该反思其风控与管理之责了。

董事长及众高管狂欢逾七载

尽管上海银行业绩增长不力、监管处罚不停,但股东倒似乎对董事会认可度却不低。

5月26日上海银行股东大会上,对于2022年董事会履职评价的报告通过率高达99.9%。

那么,不妨来看看上海银行的董事会组成人员,看看是什么样的班子在带领上海银行高歌猛进?

2022年年报显示,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任职期自2015年6月起,距今已有整整8年之久。如果算上他2011年7月起就开始担任上海银行行长,那么其任职时限已然超过12年。

而现任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更是从2012年起就任职,至今已有10年。

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胡德斌,从2016年7月起任职,到今年7月刚好满7年。

董事会秘书李晓红资格更老,从2010年12月起任职,至今已有13年之久。

而在2021年紧急去职的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黄涛,则自2013年起任职,距其离任时也任职了8年时间。

上述多位上海银行管理层均涉嫌违反原银保监会出台的监管要求,触及“7年轮岗”规定。

2019年12月份,原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对关键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严格实行轮岗要求,其中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

对于该指导意见的落地实施,银保监会在文件中也做了着重强调。“各机构应对履职回避情况进行摸排清理,按照‘管住增量、消化存量’的原则,严禁在岗位调整、职务晋升等环节新发生应回避未回避情形。制定回避工作分步实施计划并严格做好实施。”

并且还留有“后门”:

存量任职回避问题原则上于2022年底前清理完毕。

如今,2023年都过去半年了。

就在6月8日晚间,平安 银行发布公告,行长胡跃飞辞任。公告虽然称因年龄原因辞职,但胡跃飞履任平安 银行行长任期刚好六年半,这其中或许也有为了不违反监管规定而辞任的因素。

连平安 银行尚且如此重视监管要求,吊诡的是,上海银行的管理层似乎对监管规定,却颇有些置若罔闻的意思,着实令人不解。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