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应波最新分享:未来3-4年A股明确向上,任何震荡和回调都是上车好机会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六里投资报

智能化加上新能源,会成为第四次革命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

3月3日下午,运舟资本投资总监周应波在一场渠道交流会上,以“自主、创新与出海:2023年成长股投资展望”为题,分享了他对当前市场成长股投资的思考与观点。

周应波是典型的“成长股选手”,他在公募时期的代表产品——中欧时代先锋,在其任职的6年多时间中创造了344.26%的总回报,年化回报超27%。

在这次的分享中,周应波表示,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资本市场,成长股都具有这样的一个特征,即收益率高于价值股或者指数,但年化波动率或回撤也会更大。

在中国上市企业中,有没有可能出现中国的亚马逊,中国的特斯拉?

周应波提出,这是未来10年,资本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具体方向而言,周应波主要看好三大方向——自主、创新与出海。

自主,包括像计算机的信创产业、医疗器械、以及半导体国产化等方面。

创新,主要涉及创新药、人工智能等领域。

出海方面,一个案例是互联网,一个案例是制造业。

投资报整理提炼了周应波的交流要点和精彩内容:

1.我们非常坚信,从2023年开始,往后的3-4年时间,应该是A股市场一个非常明确的向上的过程。

我们不是下楼梯,现在是上楼梯。

任何一次市场的震荡和回调,都是供大家去买入的一个好机会,因此这是我们第一个观点。

2.我认为其实从软件上和硬件上,我们都在急速地走向一个新的智能时代。

智能化加上新能源,会成为第四次革命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

就像我们在过去三四年,看到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的爆发那样,我们也会在未来的3年时间,看到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的出现。

并且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会落后,还会走在全球的前面。

3.现在有几个企业开始告诉大家,其实他们可以不只是在14亿人的范围内发展。

比如拼多多走向了北美市场,在很多的领域超过了亚马逊的下载量。

比如抖音在欧美发展得很好,比如腾讯在全球的游戏行业发展得很好。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这种竞争力远比想象的要强大,不仅在国内是内卷的,也可以到全球去做一个内卷和竞争。


往后的3-4年时间

A股是非常明确地向上过程


由这样一个宏观背景去推理我们如何去做投资,有两点结论。

第一个,我们非常明确,在当前的位置是看好A股市场。

尽管在2023年,换届之后,我们整个政策的落地还需要时间。

我们现在如果看基金发行,我们会看到居民的信心依然很脆弱,

但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回顾,过去几年居民资产配置,经历了怎么样一个过程?

在2020年的时候,一个基金经理一天是可以发100亿的,我本人就经历过。

现在,一个月才发了四五百亿的规模。

其实居民端不仅是处在风险偏好收缩,是处在过去历史上的杠杆收缩的过程中。

我们的居民的风险偏好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非常低的状态,

我们非常坚信,从2023年开始,往后的3-4年时间,应该是A股市场一个非常明确的向上的过程。

我们不是下楼梯,现在是上楼梯。

任何一次市场的震荡和回调,都是供大家去买入的一个好机会,这是我们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从政策方向上来说,

我们建议,一部分方向值得看好,

但还有一些方向,也许可能它不是黄金雨,是冰雹,需要注意谨慎。

比如像在过去的疫情三年里面,有一些行业,可能它的供需格局是改善的,

企业通过降本增效、通过逆势扩张是能够拿到更多的份额的。

比如大家现在看到一些品牌做得非常好,服务做得非常好的连锁酒店。

过去像这样一些线下服务业,其实有很多的中小参与者是退出市场的。

但现在,整个的需求一旦快速复苏之后,供给端短期之内跟不上。

这个时候,如果有企业在过去几年,在品牌上、在服务上各方面逆势扩张的,这些企业其实在未来的一两年都是明确受益的。

同时我们也需要去看到,政策上会有一些明确转向,或者是大力支持的一些方向。

这个过程中有低资金成本,能够积极加杠杆扩张的企业,是值得关注的。

同时,对有些方向也需要谨慎。

比如过去几年如果是明确受益于疫情的管控政策,那未来需要保持谨慎。

2023年的宏观尽管是一个复苏的方向,但我想可能也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


新时代的五大特征

全球供应链重塑有风险有机会

我们在2023年建议大家重点关注的几个方向。

现在其实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简单总结了新时代的五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很明确,中国人口的数量红利正在消退,但是我们的质量红利正在崛起。

每年工程学的大学生的毕业人数等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三个加起来还要多一些。

因此我们的企业家能够在中国招到足够的工程师、科学家来支撑他们的创业。

第二点就是全球化时代确实在走向割裂。

我们全球的供应链正在重塑,

资本市场也在这里面看到了很多的风险,比如半导体被卡脖子等等。

但是其实世界是很大的,把中国从全球经济中拿掉,再把欧美拿掉,

其实全球还剩下30%以上的部分在分布在其他区域。

我们在过去几年已经看到了,中国很多行业在中间地带取得了很多的市场份额。

类似于像东盟,在中东、在非洲这样的地方,

中国很多企业在扩大对于欧美企业的优势。

因此我们说全球化的割裂是不是完全是坏事?

其实也不一定。

这个过程,也许是中国的跨国公司走向全球的一个契机。

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和过去这几十年的状态去做一个告别。

但是新的一个时代不仅有风险,还会有很多的机遇。

第三个特征就是,无论是中国也好,还是全球也好,很明确地会走向一个低碳经济之旅。

我觉得这个是非常确定的一件事情。

像欧洲现在整个用绿氢去替代传统化石能源,这条路已经是非常坚定了。

同时中国整个新能源装机的增长,也会保持比较快的速度。

第四方面,我们觉得在新的时代,二十大之后,我们会看到在未来的政策框架内,会更加多地强调安全,强调发展的质量,而不是像过去设定一个速度。

因此,这一定会贯彻到各行各业中的发展思路中。

第五,我们正在悄无声息地从间接融资时代,走向一个直接融资时代。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城镇化过程,是伴随着整个政府、银行、房地产商和整个基础设施建设这么一个循环的。

它中间的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以依赖间接融资为主的,是以债券和贷款为核心的这么一个循环。

过去三年的疫情和中国地产的调整,实际上以一个比较快的方式在和过去老的模式做了告别。

实际上,我们慢慢地会迎来一个新的模式,

就是我们的政府通过产业基金、各种方式来投入到我们的战略新型产业中。

我们的全面注册制也恰恰在这个时候开启了。

因此我们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市场未来的局面会是一个供需两旺的局面,我们会有更多的新生力量来到这个市场。

融资多,单从某一个阶段的资金供求来说,它可能会有抽水的效果。

但是从长期来说,一定是新生力量不断注入这个市场,这个市场才会有希望。

这个是我们看到的新时代的五个特征,也是我们在选择行业和方向的时候去做的一个大背景的参考。


影响创新药行业的两大因素已经利空出尽


因此,我们明确看好三个方向。

一个是自主,

包括计算机的信创产业,包括医疗器械,半导体这些领域的国产化过程。

实际上还有很多的细分领域,比如像化工的一些新材料等等,都是到目前为止,海外品牌依然占有很大市场的领域。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过去几年是完成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思路上的转变,就是要完成供应链的重塑,完成供应链的一个内部化。

因此我们觉得,整个自主化的过程中是会有很多机会的。

第二个,创新依然没有停歇。创新药、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依然会看到更多的机会出现。

第三个,我们刚刚讲全球供应链也在谈到,中国企业的收入构成,不再只是中国市场了,

我们会看到更多中国式的跨国公司会出现,包括在创新药领域,在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在中国的制造业。

在这里面,我们选一些行业做一个介绍。

比如计算机信创行业,过去漫长的黑夜,2020年以前其实是没有应用的;

包括我们现在大家个人手机上、电脑上用的软件,绝大部分、90%以上还都是海外做的,特别是基础软件。

我曾经调研过一家公司,他们在1999年成立,一直到2020年的过程中,他们生产的软件一共卖出去2万套,然后在2020年当年一共卖了200万套。

就是因为我们的普及开始了。

我们的普及开始从最初很小范围的内部系统,比如党政军,开始走向行业的应用,最终也许会走向千家万户。

这样政府推动的一个产业发展,我们可以诟病它是非市场化的。

但是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美国的互联网行业是怎么来的,美国的半导体行业是怎么来的?

其实一开始也是支撑军用的发展,支撑大学之间的科研网络,慢慢才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们现在,第一个是别人不让我们用了,第二个确确实实我们整个产业发展走到这个阶段,

市场容量足够支撑我们去发展出一个很庞大的、很强大的、自主化的软硬件的体系。

因此我们觉得,这个行业未来几年会看到一个明确的向上过程。

我们看创新药行业,医药这个行业过去几年跌得比较多。

美联储和中国的医保局,这两个不太相关的东西,其实是影响行业非常重要的两个相关点。

一个影响它的估值水平,

第二个是影响它产品的价格。

从这个因素上来讲,这两个点基本上都走到了比较极致困难的一个点。

因此,从方向上来说,我们认为整个的医药里面,创新是值得关注的。

从中美两国整个医保支出的结构也可以看出来,中国的创新药未来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同时中国人也并不笨,可以看到中国这些企业研发出了大量的品种,通过license-out授权的方式,在全球拿到了很多大药企的认可。

因此我们觉得这是非常典型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驱动的一个行业。

并且它最大的两个影响因素,我们觉得其实也都利空出尽了,慢慢地会往一个好的方向走。


智能化+新能源会成为第四次革命的典型的特征


同时我想重点稍微提一下人工智能。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新能源为代表,但是我们总感觉只有新能源好像缺了点什么。

因为我们看前三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到电机,再到电脑,我们的人口是以一个爆炸式的方式在增长。

同时我们在用的能源规模也是以一个爆炸式的方向在增长。

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人也在富起来了。

这个时候全球的人口也好,我们的资源也好,都走到了一个难以为继的点。

再往后怎么办?

新能源,为整个全球能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思路。

但是这个时候要问另外一个问题,人不够了怎么办?人口变少了怎么办?

现在人工智能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人不够,机器人来凑。

无论是在软件上还是实体的这种机器人上,我们都会看到,包括家庭服务机器人,包括最近比较火的ChatGPT的出现。

实际上机器人学它的目标在二三十年前就提出来了,就是2050年机器人的足球队要战胜人类的世界足球冠军;

到2050年,现在大概还有27年的时间。

其实从目前来看,已经能够感受到这种可能性了。

十几年前我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我是一点可能性都没感觉到。但现在,我已经很明确地能够感觉到这种可能性了。

你和ChatGPT聊天的时候,已经很明确地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能干的百科全书的秘书了。

因此,我觉得其实从软件上和硬件上,我们都在急速地走向一个新的智能时代。

智能化+新能源,会成为第四次革命非常典型的一个特征。

我们也会在未来的3年时间,就像我们在过去三四年看到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的爆发那样,看到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的出现。

并且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会落后,还会走在全球的前面。


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竞争力

远比想象得要强大


最后我们说出海,我们讲两个案例,

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制造业。

互联网前两年遭遇了一个大幅的下跌,不仅是有监管的原因,也有我们中国14亿的人口红利走到尽头的一个原因。

但是现在有几个企业开始告诉大家,其实他们可以不只是在14亿人的范围内发展。

比如拼多多走向了北美市场,在很多的领域超过了亚马逊的下载量。

比如抖音在欧美发展得很好,比如腾讯在全球的游戏行业发展得很好。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这种竞争力远比想象的要强大,

不仅在国内是内卷的,也可以到全球去做一个内卷和竞争。

最后一个其实就是中国的制造业,

我们可以看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公司——三一重工。

它和中国的基建、房地产是相关的,但大家知道它现在全球海外市场的占比已经达到多少?

其实已经达到了50%这个范围。

从收入意义上来讲,它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

更不要说像宁德时代这样新兴崛起的一些企业,它的全球市场份额也在往上走。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上,都可以期待中国的企业在全球去表现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们看好的三个方向的机会——自主、创新和出海。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