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数据复盘:总量下行,结构“本地化”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招商固收尹睿哲 作者:尹睿哲 赵心茹

总体来看,今年国庆出行积极性再度下滑,出游及消费的本地化特征明显。周边游主导情况下,铁路运输人次大幅下降,消费意愿也受到出行半径的压制。

摘要

本次国庆假期在疫情多点散发等外部约束下,呈现出与往年不太一样的旅游出行模式和消费特征。简而言之,总量下行,结构偏“本地化”。具体我们从出行、旅游、线下消费、购房,海外资本市场等多个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观察。

高速拥堵程度:不及20年和21年。根据“百度地图交通出行大数据”,国庆以来,该平台监测的全国高速拥堵情况较20年和21年明显回落,全国高速平均拥堵里程为797.6km,较21年同期回落35.2%,较20年同期回落54.7%。

周边游主导下,铁路出行人次显著下降。受疫情防控影响,国庆各地倡导居民“就地过节”,今年本地游、周边游、短途游主导国庆假期旅游市场。国庆期间,本地、周边旅游订单占比达65%,出游半径更短的公路运输较铁路运输回落幅度更小。

出游遇冷。根据文旅部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

实体商业表现相对坚挺。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78.4亿元,同比增长5.4%;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192.2万人次,恢复至2021年同期95.1%。

国庆档票房为近5年最弱。根据国家电影资金办数据,10月1日至6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3.8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8.8亿,观影情绪较为平淡。电影上映场次为近5年次高,可见散发疫情并未对院线运营造成太大的影响,票房走弱主要还是源于在缺乏叫座的扛鼎之作背景下,消费者观影意愿较低。

国庆楼市表现惨淡,返乡未必置业。节假日前夕,楼市政策频出,但楼市反映平淡。10月1日至7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9.2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42.4%,较20年同期下降50.2%。日均销售面积为近年来低位。各能级城市销售同比均为回落,返乡或许降低了一线城市的购房热度,却未能温暖二三线的楼市。

总体来看,“后疫情时代”的国庆反映了出行及消费的恢复短期均不容乐观。今年国庆出行积极性再度下滑,出游及消费的本地化特征明显。周边游主导情况下,铁路运输人次大幅下降,消费意愿也收到出行半径的压制,表现不佳。楼市在金九银十和黄金周的双重加持下,仍然表现惨淡。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

正文

本次国庆假期在疫情多点散发等外部约束下,呈现出与往年不太一样的旅游出行模式和消费特征。简而言之,总量下行,结构偏“本地化”。具体我们从出行、旅游、线下消费、购房,海外资本市场等多个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观察:

高速拥堵程度不及20年和21年。根据“百度地图交通出行大数据”,国庆以来(10月1日至10月7日),该平台监测的全国高速拥堵情况较20年和21年明显回落,全国高速平均拥堵里程为797.6km,较21年同期回落35.2%,较20年同期回落54.7%;峰值仍旧出现在10月1日上午10点半,为4711.96km,较21年的峰值回落38.6%,较20年的峰值回落49.4%。高速拥堵情况较前两年明显回落。主要是由于在疫情多点散发带来的不确定下,今年的假期出行以市内、短途郊游、探亲为主,长途跨省出行量较低,总体交通压力低于往年。

据交通部数据,10月1日至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运送旅客总量2.56亿人次,较21年下降36.4%;较20年下降41.4%,较19年下降58.1%,具体来看:

公路方面,全国公路预计发送旅客1.98亿人次,较21年下降34.5%;较20年下降40.2%;较19年下降58.7%。

水路方面,全国水路预计发送旅客463.9万人次,较21年下降24.8%;较20年下降36.6%;较19年下降65.7%。

铁路方面,据国铁集团数据,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795.3万人次,较21年下降42.7%;较20年下降44.1%。

据此推算,假期期间民航累计发送旅客约为1004.7万人次,较21年上升8.1%,较20年下降13.1%。

周边游主导下,铁路出行人次显著下降。与前两年同期相比,民航>水路>公路>铁路。受疫情防控影响,国庆各地倡导居民“就地过节”,今年本地游、周边游、短途游主导国庆假期旅游市场。根据携程发布的《2022年国庆假期旅游总结报告》,国庆期间,本地、周边旅游订单占比达65%,相较之下,出游半径更短的公路运输较铁路运输回落幅度更小。而出游半径最长、单价最高的民航运输热度相对较为稳定。

今年国庆出行状况明显弱于21年,消费者的出游及消费都呈现出“本地化”特征。具体而言,旅游收入、观影票房表现相对弱势,餐饮消费和商圈流量表现亮眼。

出游遇冷,“本地化”特征明显。根据文旅部测算,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旅游收入较出游人次下降得更多,侧面反映“出游消费降级”。从出游方式的选择来看,这一“消费降级”现象背后或有较明显的被动因素。疫情防控下出行不便,今年国庆以本地周边游为主,短途高铁游、郊野露营、到地参团、当地一日游、轻户外等新玩法,正逐渐成为大众假日旅游的高频选择,较短的出游半径或导致游客消费意愿相对较低。

实体商业表现相对坚挺。线下消费与出游同样呈现“本地化”特征。餐饮方面,美团发布的2022年“十一”黄金周消费数据显示,长假期间,本地消费额占比达到77.4%。假期前5天,本地业态的日均消费额相比“五一”假期增长34%,同比2019年黄金周增长52%;到店餐饮订单量较“五一”假期增长47%,大众点评必吃榜的订单量增长119%。实体商业方面,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百家企业实现销售额78.4亿元,同比增长5.4%;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192.2万人次,恢复至2021年同期95.1%。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150余家商贸流通企业合计实现销售额43.9亿元,与去年持平。

国庆档票房为近5年最弱。根据国家电影资金办数据,10月1日至6日,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3.8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8.8亿,观影情绪较为平淡。从每日票房走势来看,今年国庆档票房恢复了往年前高后低的普遍趋势,即假初票房表现相对亮眼,随着假期流逝,票房也随之走弱。去年国庆是一个难得的例外,票房在假期首日开局平淡,但后劲十足,主要源于票房领头羊《长津湖》口碑发酵带动观影情绪。从近5年国庆档的平均上映场次来看,今年1-6日平均每日上映39.4场,较去年(近5年最低)高出12.0%,且为近5年次高,可见散发疫情并未对院线运营造成太大的影响,票房走弱主要还是源于在缺乏叫座的扛鼎之作背景下,消费者的观影意愿较低。

国庆楼市表现惨淡,返乡未必置业。节假日前夕,楼市政策频出:(1)9月29日,央行、银保监会通知:2022年6-8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2)9月30日,央行规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3)9月30日,财政部新政表示,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卖一买一”的置业人群将享受个人所得税退税优惠。但从国庆期间的楼市热度来看,市场对本轮宽松政策反响平平。10月1日至7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9.2万平方米,较去年10月同期(16.0万平)下降42.4%,较20年10月同期(18.5万平)下降50.2%,较19年10月同期(18.1万平)下降49.1%,日均销售面积为近年来低位。其中一线城市销售遇冷,1-7日日均销售面积为2.6万平方米,较21年同期大幅下降60.8%;二三线城市与 21年同期相比下降29.8%和29.2%。

八月以来,我们观察到一线及三线城市销售同比显著改善,其中一线城市月均销量较年初明显回暖带动销售同比于9月大幅回正,而三线城市则是因为去年的基数自8月开始走低而呈现出同比降幅收窄的“假象”。这一趋势在国庆期间未得到延续,各能级城市销售再度回落,一线表现更弱。根据历史经验,十一黄金周往往是返乡置业的黄金时期,而从今年的数据来看,返乡或许降低了一线城市的购房热度,却未能温暖二三线的楼市。

总体来看,“后疫情时代”的国庆反映了出行及消费的恢复短期均不容乐观。今年国庆出行积极性再度下滑,出游及消费的本地化特征明显。周边游主导情况下,铁路运输人次大幅下降,消费意愿也收到出行半径的压制,表现不佳。楼市在金九银十和黄金周的双重加持下,仍然表现惨淡。与国内乏味的经济活动相比,海外资本市场的表现或许更热闹一些。具体而言:

海外债市收益率先下后上,股市普遍反弹。假期期间,欧美主要经济体由于上月PMI数据不佳,债市普遍上涨。但紧接着OPEC+产油国联盟宣布石油减产,规模为近两年最大,油价录得3月以来最大周涨幅,通胀危机再起,债市调整,而经济活动放缓的信号令市场的加息预期降温,带动美、英、德、法等多国股市反弹。10月7日美国非农数据出炉,就业仍然强劲,暗示关于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幻想破灭,债市延续调整,股市也回吐大部分涨幅。具体来看:

美债收益率先下后上。10月3日早盘美国供应管理协会PMI数据公布,美国9月制造业指数意外降至50.9,大幅低于预期,创两年多来新低。随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回落,降至9月22日以来最低点,回吐美联储上月第三次激进加息75个基点后的所有涨幅。10月5日在OPEC+宣布石油减产后,在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下,收益率转为上行,10月7日公布的非农数据仍然强劲,收益率继续上行。具体来看,10月1日-7日期间,美国2Y国债收益率上升8bp至4.30%;10Y国债收益率上升6bp至3.89%;30Y国债收益率上升7bp至3.86%,均处于相对高位。除美国外,英国、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呈现同样的先下后上走势,10月1日-7日期间,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至4.17%,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新高,德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01%,也位于近10年以来高位。

石油领涨大宗。10月5日,OPEC+产油国联盟决定自11月起将石油总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减产量相当于全球石油需求的2%左右,创2020年欧美疫情爆发以来最大减产规模,随后美国政府声称11月将从战略储备中向市场提供1000万桶石油,油价最终仍然升至约98美元/桶,录得3月以来最大周涨幅。具体来看,10月1日-7日期间,布伦特原油上涨15.0%至97.9美元/桶,WTI原油上涨16.5%至92.6美元/桶;美天然气价格下跌0.3%,英国天然气期货价格下跌19.2%,荷兰鹿特丹煤炭期货价格下跌20.1%。基本金属有涨有跌,贵金属普遍上涨,主要农产品期货以跌为主。

美元指数升至近20年高位,铜金比温和回落。近期美联储鹰派言论升级: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重申加息并维持在对经济有限制水平的重要性,支持继续多次加息以及2023年不降息,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称目前只是抗击通胀的“早期阶段”,另外,被称为“小非农”的美国  9月ADP新增就业人数及后出炉的“非农“数据均超预期,显示劳动力需求保持健康,增加了美联储持续暴力加息的可能性,假期期间美元指数强势上行,一度升至112上方,为近20年以来高位。铜金比温和回落,10月以来均值下降至20.1,较9月均值下降1.8%。近期美元强势以及铜金比回落的环境,对国内债市偏有利。

主要经济体股市普遍上涨。10月1日-7日期间,主要经济体股市普遍上涨。月初公布的美国和欧元区制造业数据不佳,其中美国9月制造业指数意外降至50.9,大幅低于预期,创两年多来新低;欧元区PMI连续第3个月低于荣枯线,经济活动放缓令市场对美欧主要经济体的加息预期降温,带动美国及欧洲三大主要股市大涨,但在美国非农数据公布后回吐大部分涨幅。期间,标普500指数、道指和纳指分别上涨1.5%、2.0%和0.7%,道指涨幅居前;欧洲方面,德国DAX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和法国CAC指数分别上涨1.3%、1.4%和1.8%;亚太市场,日经225指数和恒指分别上涨4.5%和3.0%。另外同期,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上涨2.2%。总体上看,亚太股市>美股=欧股。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