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一触即溃,A股怎么了?

3000点反击战要多久?

01

正好的理财笔记

又破3000点,A股14年都没有上涨吗?

网上有一个段子,2010年,国美黄光裕入狱的时候,上证指数在3000点附近;等到他2029年出狱,上证指数依旧在3000点左右,大盘莫不是停盘了10年?事实更残忍,如果你拉长时间线,会发现2008年上证指数就是3000点,而黄光裕出狱两年后,2022年,指数再次跌破3000点。A股14年都没有上涨过吗?股民们都没赚钱,都在陪跑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一、上证指数的编纂方式有弊端。

1、上市公司无论好坏,都进指数。

A股市场建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初的用途是为国企融资,市场上的股票数量并不多,于是就将所有的20只股票撮合在一起编成了综合股票指数,之后的数年随着新上市的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沪市的上市公司无论好坏也都被纳入了指数。

于是,垃圾股的存在很大程度拉垮的上证指数。就像是乐视这样的股票,拖了很长时间也没有退市,类似情况就会拉低股指。比较而言,美国道指就属于成分指数,它精选了美国30家上市公司,并且会适时地剔除衰落的公司,换成其他更好的股票,指数才能常青。

2、加权计算方式,同样拖累股指。

根据沪指的编制方式,股票市值越大它在指数中的权重越大,于是“两桶油”这样的企业在上证指数中举足轻重,严重影响股指,但是,他们体量虽大,成长性却很差,显然不如格力等等白马股。

特别点名中石油,市值最高时达到了8.89万亿,然后一路跌到今天仅剩7400多亿了,正所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中石油的权重占比这么大,股价走势却这么糟糕,对于上证指数的拖累不言而喻。当然,最惨的还是买了中石油的股民。

3、新股发行速度太快,摊薄了股指。

A股规模一直在高速发展,上市公司总数一直在不断增多,然而股市中的资金规模增速却跟不上股市扩容的速度,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拉住股指上涨速度。

二、说在最后:A股到底赚不赚钱,上证指数没有太大的代表意义。

因为上证指数以前的规则没有太完善,导致指数点数涨幅并不高。并且缺少深交所的股票,代表性不太强。从2004年至今,上证指数点数从1200多点,涨到2900点上下,上涨不足3倍。但是,同期沪深300,从1000点涨到3800点。中证全指,从1000点涨到4400点。均大幅高于上证指数。同期股票基金指数,整体平均上涨幅度更高,达到9倍。所以 A股到底赚不赚钱,相信你也有判断。

02

naonao

看好通威股份的后继涨势!

通威股份披露2021年业绩快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66.02亿元,同比增长50.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3亿元,同比增长127.35%。基本每股收益1.82元,同比增长112.35%。通威股份表示,2021年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高纯晶硅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同比大幅提升,公司高纯晶硅产能持续满负荷运行,全年实现销量10.77万吨,同比增长24%,盈利大幅提升。同时,公司太阳能电池及饲料等业务板块稳健经营,维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通威股份、保利协鑫等多家硅料企业将在2022年释放硅料产能,预计2022年底国内硅料产能有望突破100万吨。但新投产产能仍需爬坡,部分产能不会在2022年形成有效产量,短期来看,光伏产业链仍处于上升期。

目前,通威股份光伏业务新产能刚好处于释放期。截至2021年底,公司多晶硅的产能达到18万吨,在建新产能15万吨。随着乐山三期和包头二期投产后,到2022年年底公司产能将超过33万吨。未来通威股份硅料销量全球市占率从有望从2021年接近20%逐步提升至30%。继续看好!

03

多巴胺不快乐

恒瑞医药大跌点评。

今天恒瑞又跌,看起来跌没底的样子。主要还是因为业绩表现太差,再加上现在市场情绪不好。前几天恒瑞医药公布2021业绩,2021年营业收入为259亿,同比减少6.59%,自2000年上市以来首次年度营业收入负增长。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2亿,同比减少29.53%,这也是恒瑞医药上市以来首份营收与净利润均同比降低的年报。

同时,恒瑞医药2022年1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延续下降趋势,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0.9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9.80%。不过业绩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产品的大幅降价,还有各项成本如原辅材料价格、电价、蒸汽费用等能源价格持续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发人员和研发费用是增加的,2021年研发投入高达62亿。其实公司基本面还是不错,看看未来创新药研发进展如何,说不定是能带出恒瑞走出困境的希望。

从市场上来看,恒瑞医药近一个月获得5份券商研报关注,买入3家,增持2家,平均目标价为46.36元,与最新价28.99元相比,高17.37元,目标均价涨幅59.92%,说明机构还是非常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

04

三眼乌鸦

爱尔眼科大涨点评。

1、消费医疗板块整体表现不错,大概市场是在走一个“消费复苏的行情”吧。

暂且撇开市场情绪,从基本面上看,昨晚爱尔眼科发布业绩,2021实现营收150.01亿元,同比+25.93%;归母净利润23.23亿元,同比+34.78%;扣费归母净利润27.83亿元,同比+30.59%。公司同时发布了2022一季报:22Q1实现营收41.69亿元,同比+18.72%;归母净利润6.11亿元,同比+26.15%;扣费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22.49%。在疫情反复下,公司门店规模仍然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2、医疗服务企业的成长,一个是产能扩张,另一个是就诊人数的增长。

从产能上看,21年末公司境内体内医院174家,年内新增28家;境内体内门诊118家,年内新增30家;境内体内医院与门诊合计292家,年内合计新增58家。此外,21年公司非同一控制合并25家子公司(其中24家医疗机构),其中1家为门诊、23家为医院;25家子公司合计应计营收1.86亿元、净利润-0.32亿元,剔除影响后营收148.15亿元、同比+24.37%(-1.56pct),净利润25.02亿元、同比+33.29%(+1.71pct),归母净利润23.44亿元、同比+36.00%(+1.22pct),公司内生增长强劲。

05

北京海证

康师傅财报点评。

康师傅发布的年度财报中显示,2021年,康师傅营业总收入达到740.82亿元,同比增长9.56%。尽管在营收方面表现尚佳,但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和毛利率却都双双下滑,同比分别下降6.39%和2.7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五年来康师傅净利润额出现的同比首降。

1、造成企业营收向上、利润向下的这种窘况的“罪魁祸首”还应追溯到“四处碰壁”的方便面业务。

行情跌宕的背后是难以根除的行业“痛点”,首当其冲的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方便面成本中充当大头的是棕榈油和面粉,公开数据表明,自2021年开始面粉的价格就接连上涨,棕榈油的价格则是来到十年以来的新高。此外,用在外包装的聚酯材料以及人力资源、运维管理的花费也在频频上涨。

2、成本面的强硬拉升,造就方便面产品价格推涨局面。

企业不得不被迫提价,以期对冲原料价格上涨。美银证券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伊始,方便面零售价格就将迎来上涨,统一旗下的主要方便面产品价格就在“改头换面”后上调约12%。

3、互联网渠道对于传统方便面的倾覆也是赛道竞速的“拦路虎”。

首先就在于互联网外卖平台的蓬勃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国内外卖市场每扩张1%,就对应方便面消费量下降0.0533%。除此之外,北京海证还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渠道效力带来的正向反馈权重远大于从前,过去单一化线下经销渠道铸就的“核心壁垒”已经遭到无限渗透的数字化传播渠道“瓦解”。方便食品的营收“突破口”开始由人口红利转向需求红利,传统企业想守住方便面业务的阵地如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方便面的行业生态本就内忧外患,加之卷入了舆论漩涡之中。我们不难预料到,在方便食品这片静谧的“蓝海”之上,竞争者将蜂拥而至,从而进一步“蚕食”方便面市场。

06

摸鱼柯代表

人民币贬值正在路上?你该注意这三个方面!

2020年在全球疫情中,中国的生产业率先复苏,出口景气度空前大涨,带动了人民币不断升值,但周期是经济运行中不变的现象。近期,随着中国出口景气出现从高速向中速回落,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爆发、中概股监管问题导致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担忧情绪,等等因素都使得人民加速贬值。

现阶段民币贬值的压力较大,如何稳住节奏将是关键,展望后续,以下几个方面将会人民币企稳的根基:

一、疫情压力减轻:3月以来,中国与海外的疫情防控差异边际逆转。上海,这座连续多年全国城市GDP稳居第一的城市,也陷入了停摆。目前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不断落实,后续再出现这种停摆的可能性较低。经济恢复正常的运行秩序这将是人民币汇率维持稳定的根基。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一直以来坚持的都是“以我为主”,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幅度和节奏相对克制,降低了汇率大幅贬值的可能。

三、外汇政策:分析汇率问题,既要考虑市场力量,也要考虑央行态度。央行稳汇率的工具众多,包括但不限于:启动逆周期因子,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加强资本项目管制。适度的调节措施可压降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态势。

以上是各位大v在格隆汇社区的精彩发言,想看更多港美A优质社区讨论,请下载格隆汇APP,欢迎加入格隆汇社区!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