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沉迷短视频,成家长“心结”,刷屏成瘾究竟该如何防?

“孩子天天刷短视频,说也不听,马马虎虎写完作业就赶紧抱着手机。”、“孩子一有空就看短视频,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怎么骂都不管事儿!”“短视频刷多了,孩子容易上瘾,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曾经,众多家长面对游戏,喊出了“救救孩子”。现在,短视频又

“孩子天天刷短视频,说也不听,马马虎虎写完作业就赶紧抱着手机。”、“孩子一有空就看短视频,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怎么骂都不管事儿!”“短视频刷多了,孩子容易上瘾,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曾经,众多家长面对游戏,喊出了“救救孩子”。现在,短视频又成了家长们新的“心结”。

近日,#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刷屏上瘾#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事实上,这不是未成年沉迷短视频第一次上热搜,早前未成年沉迷短视频就曾引发舆论关注。

此话题不断上热搜背后,意味着未成年沉迷短视频引发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正如网友所说“短视频的沉迷就像“温水煮青蛙”,网络上啥都有,就怕久而久之,从情绪到学习再到价值观形成,孩子各方面成长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确实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应该在孩子上课的时间把短视频限流”“ 短视频防沉迷,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而科技进步,短视频盛行,是时代的趋势,我们也不可逆转。

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防止青少年刷短视频上瘾呢?

青少年刷屏上瘾怎么治

近年来,青少年沉迷短视频作为越来越显见的现象,为社会带来了新的焦虑。

前不久,杭州市多所中学展开的一项调查发现,近九成学生有使用短视频平台的习惯,近一半家长表示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沉迷短视频的现象,超半数家长认为短视频成瘾对青少年成长存在严重影响。

另有2019年一项针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认为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短视频的不良内容。

4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指出:长期刷短视频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有些青少年还热衷于模仿短视频中的人物形象、动作,更加影响其健康成长。

对此,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杨群指出,防止青少年刷短视频上瘾,重在预防,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社会支持、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应对策略和有节制的手机使用都是防止成瘾的保护性因素。

为青少年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也非常必要,杨群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短视频平台的管理监督,净化短视频内容,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绿色的短视频空间。

未成年人防沉迷,平台已经在行动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娱乐方式,已经超过游戏成为人们的最主要在线娱乐方式。

《QuestMobile2021春节特辑洞察报告》中表明,目前国内网民使用短视频APP的频率在25.8%的基础上又增长6.6%,而使用游戏APP的占比才只有10.4%,并且还有下降趋势。

这其中除了短视频这个信息娱乐方式的吸晴外,也与监管部门、各大游戏厂商,这些年不遗余力的保护推出未成年防沉迷系统有很大关系。

去年,相关部门重磅发布“史上最严游戏禁令”, 根据该禁令,未成年人仅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玩1个小时的游戏。

与此同时,各大游戏厂商在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这件事上,也是严防死守。

比如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腾讯曾建立了一套“事前-事中-事后”的健康游戏防护方案;对于已经实名的未成年人玩家,腾讯进行了限玩、限冲、宵禁等举措;面对孩子冒充家长身份绕过监管的情况,可以上线人脸识别系统;一旦超过时限可以采取强制下线等。

再比如网易曾推出“三防三治两专项”行动。从加强游戏内环境的治理、网络游戏和直播平台的监管,三大防沉迷措施以及畸形饭圈文化治理等方面出发,进行了多角度的管控,切实保障了未成年人权益不受侵害。

针对短视频防沉迷,其实,早在 2019 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曾牵头,推动短视频平台等众多互联网内容 App 陆续上线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青少年模式”等功能,对未成年人在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进行规范。

去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进一步加强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在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方面的责任。

其中明确规定,网络游戏、网络音视频等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如今,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平台已经深入人们生活,如何为未成年人提供绿色、清朗的网络环境是平台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义务。当然,作为家长也应起到带头作用,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