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新,锂电行业的新期待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作家:Mr蒋静

“微创新”正在成为驱动锂电行业应对上游材料成本上涨和下游市场需求多样的重要手段,也是锂电行业从系统性机会(贝塔)向局部机会(阿尔法)转变的典型表现。

成本压力之下,锂电行业正在迎来新转变。

从“大干快上,产能为王”,到“技术创新,精益求精”,当前的这个转变,成本上涨是始作俑者,资本则是背后推手。

在这个过程中,“微创新”最值得期待。


01

锂电行业一般商业模型


产业链的一般商业模型:

在一般商业模型当中,以终端产品/系统为中心,上游包括零部件,尤其是核心部件,以及再上游的材料及设备,尤其是关键材料和关键设备,然后则是下游的市场或客户。

这个模型在锂电行业比较明显。

终端产品/系统主要是电芯及电池系统环节,以宁德时代为代表。核心部件则以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四大主要材料为代表。

行业龙头往往诞生于终端产品或系统,以及中游的核心部件,因此我们在锂电池及四大主材领域都能看到行业巨头。

这些环节往往需要较高的资本投入,较大的产能规模,以及更强的品牌、更优的性价比,因此只有少数龙头企业能够形成竞争优势,这些方面的竞争格局在锂电行业逐渐趋于稳定。

除此之外,短期内创新的空间,也是中小企业的发挥空间,就集中在其他三个方面:一是材料,二是设备及工艺,三是细分市场应用。

这三个方面的竞争优势,都需要“微创新”,也容易孕育出优秀的中小企业,也是创新创业、新人辈出、机会频现的集中地,更是产业巨头打造“朋友圈”重点培育或拉拢的对象。


02

材料领域的“微创新”


材料,是锂电行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四大主材,支撑了锂电行业的产业链体系。

材料的技术进步,一方面是提高电池品质,包括能量密度、循环次数、安全性、充电时间、低温性能等;另一方面则是降低成本,包括单体和系统,而进口替代往往是首要路径。

四大主材的上游或者辅材领域,都还有很多潜在的“微创新”空间。

比如,高镍三元、无钴等正极材料,硅碳复合等负极材料,芳纶涂层等隔膜材料,低粘度高功率新型电解液等。此外,封装材料中的铝塑膜,铜箔、铝箔、结构件等领域也有微创新的空间,等等。

我们可以期待,未来几年,锂电材料领域将会出现不少优秀的创新及创新企业,资本市场将是推动他们发展的重要帮手。


03

设备及工艺领域的“微创新”


设备与材料领域的创新,有时是相辅相成的,先进材料的制作依赖于先进的设备或工艺。

不同的产品类型或技术路线,往往对应了不同的设备或生产线,大的方面比如圆柱、方形或软包,小的方面比如卷绕或叠片,系统集成方面比如CTP甚至CTC技术。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都离不开背后设备及工艺的支撑。

以近期颇受关注的大圆柱4680电池为例。优点纵然突出,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制造,也就是如何达到规模化量产效率,而设备及相应的工艺则仍需突破。4680大圆柱电池的生产工艺,不同于小圆柱电池,需要重新匹配生产设备,对焊接及密封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对原材料及结构件的精度要求和光洁度要求更高。

“进口替代”,历来是国内设备及工艺领域创新的重要实现路径。

目前,部分锂电环节的设备仍然依赖于进口,比如作为四大主材之一的隔膜,生产设备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也因此成为拖累当前国内锂电产能释放的重要瓶颈,其创新及国产化也是锂电上游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方向。


04

细分市场应用的“微创新”


锂电上游制造端的竞争格局日渐成熟,下游应用则在从1到N的应用推广中百花齐放。

一方面是应用领域的拓展,比如从乘用车和商用车的大动力到两轮车和滑板车的小动力,从光伏大储能到家庭小储能。

目前,相对于生产资料的应用场景,C端锂电池应用对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价格的容忍度也比较高,短期可以应对上游材料成本的上涨。

另一方面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换电模式、分布式光伏+储能、储能+快充等涉及锂电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随着电动乘用车基数的不断扩大,对高功率快充的场景需求越来越敏感,相应的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也在加快。

这些“微创新”,无论是材料领域,还是设备或工艺领域,亦或是细分场景应用领域,构成了锂电行业未来创新的活力源泉,也是锂电行业技术进步和降低成本的路径所在,可能产生巨大的产业效应,不容小觑。

锂电行业“向产能冲锋”进入新高度之后,从追求产能规模到追求产能质量,“微创新”正在成为驱动锂电行业应对上游材料成本上涨和下游市场需求多样的重要手段,也是锂电行业从系统性机会(贝塔)向局部机会(阿尔法)转变的典型表现。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