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近600亿订单,双良节能想抢隆基中环蛋糕?

硅片内卷还会继续吗?

近期,双良节能先后签订合计287亿元硅料长单以及293亿元硅片长单,从上下游两方面保障硅片业务推进。

今年初,双良节能宣布进军硅片市场。其股价从年初至今也累计飙涨223%。

受益于“双碳”政策下的行业高景气度,光伏赛道装机需求持续攀升,也带动上游硅料与硅片的需求的大增。供不应求下,硅料与硅片价格涨势明显。

东吴证券数据显示,2021年初以来,硅料和硅片价格分别上涨236%和114%。

硅料与硅片涨价潮下,诸多公司开始纷纷布局光伏硅片业务,希望从这块市场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双良节能便是其中之一。


01

跨界野心


成立于1982年的双良节能,其主营业务原本是节水节能,主要产品有冷热水机组、热泵、空气冷却设备、海水淡化器等。1985年,双良节能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台溴冷机。随后逐步成为国内最大的溴化锂制冷机、热泵和空冷器生产商。

除了节水节能业务外,公司在2003年上市后,开始布局光伏业务,为下游硅片生产商提供多晶硅还原炉,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是国内市占率第一的企业。

在过去6年,双良节能饱受转型之困。2015年,公司剥离化工业务与供暖业务,将着两项业务打包装入新能源装备业务中。此后6年,公司业绩呈现下滑趋势。

2015年至2020年,双良节能每年的营收增速中,仅有2018年与2019年为正,其余年份均为负。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在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下滑,2016年与2017年同比下降35.36%和14.69%。2018年有所回暖后,又是两年接连下滑,2019年和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89%和33.54%。

但今年公司业绩却实现大增。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7亿元,同比增长85.29%,实现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220.88%。

销售毛利率方面,年内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2.75%、32.62%和30%,有所下滑。但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却总体呈上升趋势,三个季度分别为6.39%、8.68%和8.47%。

销售净利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公司销售费用率与管理费用率的下滑。第三季度,公司的这两项费用率较第一季度明显减半。

具体业务上,节能节水业务方面,受益于国家双碳政策的进一步强化,以及各地政府对能耗双控重视程度的提升,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改造需求逐步释放。年内,双良节能已中标及签订合同的节能节水订单总额为21.64亿元。

还原炉业务方面,在光伏装机需求长期高速增长与硅料短期供不应求的刺激下,新老多晶硅玩家跑步入场,硅料迎来大规模的扩产潮。作为硅料“买铲人”的多晶硅还原炉供应商龙头,双良节能也享受到了扩产的红利。

年内,双良节能共签订约22.47亿元的多晶硅还原炉订单,仅仅这一项业务的收入,便是去年公司所有营收的108.4%。


02

跑步入场硅片领域


自去年开始,光伏便进入了一个上行周期。在“碳中和”、“碳达峰”政策下,政策利好频初,光伏的景气度大幅提升。也吸引了诸多玩家跑步入场这一赛道。

在光伏产业链中,分为上游硅料生产、中游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下游则为光伏发电站。

在这几大环节中,中游的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玻璃等细分领域因为准入门槛较低、产能释放较快,成为各路玩家涌入的重灾区。

此前主营业务为多晶硅还原炉的双良节能也跃跃欲试,扩产上游硅料与中游硅片。作为硅料卖铲人,双良节能多年来在光伏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与经验,加之光伏赛道技术壁垒相较来说并不高,跨界做硅料与硅片对双良节能而言并不会说有太大的难度。

但目前,光伏赛道已然进入内卷期。新老玩家纷纷扩充硅片与硅料的产能,在明年势必会迎来产能过剩的情况,竞争激烈价格下跌在所难免。

11月30日,硅片龙头隆基股份已经率先宣布降价,打响了硅片价格战的第一枪。迫于隆基股份在行业内的市场占有份额领先优势,其他硅片厂商也会相继降价。此时扩产的双良节能届时可能会出现利润承压的情况,虽然已有布局上游硅料,或可平抑一些成本。

但内卷大战中,市场占有率高越能降本增效的企业,往往才能顶住价格战的压力,对并非硅料与硅片领域优势玩家的双良节能来说,可能会是不小的挑战。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