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没有被遗忘!

暴雨过后,一切都会转好

两个多月前,河南的暴雨牵动着全国上下的心,灾难带来的伤害至今还心有余悸就在我们以为已经成功躲过雨季,可以暂且放心欢度国庆的时候,又有一地被突如其来的暴雨砸的措手不及。

山西,中国人的“火炉”;临汾,中国人的“老家”;晋中,山西的“心脏”。此刻,正在遭遇一场极端降雨。

 山西昌源河大桥被冲垮

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透露,山西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 超175万人受灾,1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尤其是山西人的母亲河汾河,迎来近40年最大洪峰。

从疫情开始,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山西这场暴雨比任何时候都能更好的诠释这句话的力量,他们用煤炭点亮了万家灯火,温暖了整个中国。


1

山西不哭


气温骤降又逢连续暴雨,那几天山西真的很冷。

冷到救援队连喝热水都在打颤。

对比此前河南暴雨,山西这次似乎还算不上极大(中央气象局给出的数据:10月2日到7日,山西省平均降雨量为119毫米,太原是185.6毫米,大多数县市的降水量是在100到200之间)。

不过,很多人却忽略了山西的地质条件:常年干旱,土质疏松,加之长期挖煤,地质损害。掺了过量雨水的黄土,就会摇身一变,成了洪水。来势汹汹,让人避之不及。

山西这次的雨灾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

有网友拍下了山西蒲县荆坡村一带发生山体滑坡的视频,让人惊呼“简直是灾难片的场景重现”,一吨重的汽车像纸糊的一样瞬间被冲垮。

在暴雨的侵袭下,山西临汾安泽县神南大桥附近的一处河边围墙发生了塌陷,整面护栏加围墙轰然倒塌,令人心惊。

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平遥古城内积水严重,内墙发生长达25米的局部塌陷,景区不得不临时关闭。

好在,后续的处理工作非常及时,路面的夯土、砖块都被清理掉了,修缮工作也正在进行。

此次暴雨可以说是给了山西一次重创,这里大面积的黄土经不起大雨的冲刷,很多村子被淹没,村民紧急转移。

可是一句转移说的轻松,但对他们来说那是他们世世代代生存的土地,是赖以生活的全部。一些老人不甘心自己种的庄稼就这样废弃了,连夜在雨中抢收粮食。捡回来一点,他们的心里就多了些念想。

而在危难之际,总会看到那些逆行的身影。平遥县磁窑河发生决堤,消防员跳入冰冷的洪水筑起人墙,搬运沙袋封堵决口。

他们从白天奋战到黑夜,经过整整10个小时的奋战,水里泡着冷,又冷又累,只能唱号子给自己鼓劲。好在圆满完成任务,最终让堤坝成功合龙。

这种殊死救援,在此次山西暴雨中屡见不鲜。

介休宋安村,因为洪灾停水停电,村民们吃不到一口热饭。一位面馆老板带着两个员工赶到,现场架锅免费为受灾村民煮面。一上午煮了几百份面,问及为什么要这么做?老板只说:“有了困难了嘛,都是一个地方的,肯定要帮忙”。

然而,暴雨之前,山西却还在为大家送温暖。想必都知道山西是产煤大省,受煤价影响,北方用电紧张,多地断电拉闸。

于是山西,扛起了这次重担。9月底,山西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等14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

签订会上,山西保证合同签订率要达到100%,为的就是能够确保大家能安全温暖过冬。

这个保供价并不是市场价,中长期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抑制煤价过快上涨”。山西没有趁此抬价。

暴雨当前,山西的牺牲,可以说巨大。国庆大家都在出去玩,而山西有50万煤炭人一天假没放,全在加班加点为全国14省区市供煤。

就在他们加班加点时,暴雨来了,127座矿山被迫关停,其中停产煤矿有27座。

但保供合同已经相当于军令状,必须百分百完成。这意味着多少人又要加班加点?又要累到腿都迈不动?

令人万万没想到,即使这种情况下,还有不少人说着风凉话:

“还挖煤吗?”“煤矿停工,我们冬天怎么办?”

尽管这种人很快就被公安抓住,直接行拘10天。但山西,真的不该被如此对待。


2

默默奉献,岂止于供煤

‍‍‍‍‍‍‍‍‍‍‍‍‍‍‍‍‍‍‍‍‍‍‍

有人说,山西只会挖煤,做不了包括高科技在内其他产业。但他们真的懂山西么?

山西在历史上几乎是整个华夏文明的中心,这里不管是人口还是资源,都足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

在古代,山西的西南地区叫河东,司马迁称这里为天下之中。秦汉时期与河南,河内两地并称为中国最发达三大地区。

直到宋元时期,山西在经济方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金史·食货志》载“平阳一路,地狭人稠”,山西一带人口兴盛,农业发达。从明清时期开始,山西依靠着盐业“平阳富庶甲于秦晋”,晋商的崛起形成了周流天下的“商业帝国”景象。

随后经营金融业,山西票号垄断近代中国金融业,终执中国商界之牛耳,在明清位列十大商帮。

晋商最为重要的北方基地恰克图买卖城版画旧貌

鸦片战争后,内外战争交锋不断,贸易线被完全阻断等等因素相加,晋商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走向了没落。

但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不会忘。直到现在,晋城泽州大山的朴实的农民还把游客当做客人。一入小院,便端茶倒水热情招待,碰上吃饭还捧来碗筷。老人们说,客人来了,哪有收钱的道理。

不是山西人不会做生意,而是山西有自己的想法,四海之内皆兄弟。

然而,自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山西的煤炭能源发展模式显得愈发单薄,转型之路也需要时间去探索。在建国初期,山西省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迅猛,全省GDP基本稳定在全国15名左右。

从改革开放开始后,山西却由于内陆省份的区位限制加之煤炭资源的消耗进入了经济衰落的倒计时阶段,从1987年起到2002年,GDP排名由18位下降到22位。尽管在2003年到2005年出现了短暂的回暖,但是并未能改变大局,去年的排名也仅为21名,经济增速与人均GDP排名亦不容乐观。

一个能源大省,如何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如何实现多元发展,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山西人民的心头。尽管十几年前国家就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把山西也纳入其中,但是相比而言郑州、武汉等大城市都在崛起,山西这边还十分缓慢。

中部其他省份都已形成自己的城市圈,比如湖南的长株潭,而太原城市圈发展明显滞后,太原与晋中一体化发展仍然处于基础连通中。

在这个高铁时代,山西一直处于高铁弱省的尴尬位置,相比邻省而言高铁路线少,人均公里数更少,其中地形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追上其他省市发展,太原规划了许多高铁线路,希望以高铁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激活发展动能。只是这些规划,还需要时间去实现。

然而,尽管自己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热情好客的山西却从不曾让大家失望。当其他省同胞需要帮助时,山西从不二话:

1991年亚运会,山西全省2700万人,有1000万人捐款,捐款总额高达全国第一。

2008年汶川地震,山西省捐款超过1.5亿,捐款总额居全国第一。

去年疫情全国救援湖北,国家卫健委说要“一省包一市”,有的是一帮一,还有的多省帮一市。唯独山西,一省帮三市。

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太旧精神。这种精神上溯可如革命年代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下延可达今天的家国情怀,无私奉献。

也正是这些精神,才汇聚成激情澎湃的爱国主义,成为国家强大的生动注解。


3

携手共“晋”


都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0月6日晚,一个名为“求助文档”的在线表格在网上流传,短短48小时,就已经汇聚了600余条求助和救援信息,成为民间救援信息收集对接平台,它的创建者正是山西籍学子祁一菲。

截至10月9日24时,山西省红十字会接收捐赠款物6105万余元。

而之前默默无闻做好事的鸿星尔克也又上热搜了!据鸿星尔克官方微博10月10日消息,鸿星尔克宣布捐赠2000万物资驰援山西,这次又是网友发现才承认。

“我在直播间带过山西好物,大同黄花菜、太谷饼和平遥牛肉等等,这次看到山西的灾情,本能地就想帮一把。众人拾柴火焰高,山西加油!”知名网络主播薇娅团队向山西省红十字会捐赠200万元救灾款,并紧急联系商家筹备消毒液、湿巾、雨衣雨鞋、矿泉水、面包糕点等物资,支援山西。

大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次山西暴雨灾情,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网易等多家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捐款驰援山西灾情,这些捐助仍在继续。

而山西则一边防汛救灾,一边仍在想着能源保供。10月9日,山西省委常委会明确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做好煤矿产能接续工作,坚决完成好能源保供任务。

即使自己还在淋雨,却想给别人撑伞。


4

尾声


晋人从未负国,国人亦必不负晋。

有人说:“四十年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当一辆辆卡车,一列列火车,满载着山西的煤支援着全国其他省市。

作为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却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竭尽全力,贡献拿出了自己的力量。

这一次的山西雨灾,虽然恰逢国庆长假,但全国人民的援助并没有缺席,还有更多的援助在路上。

暴雨过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山西,加油!!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