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金矿:互联网消费贷的模式和,维持“超配”评级

互联网消费贷市场格局:分化加速,巨头崛起。

机构:国信证券

评级:超配

互联网消费贷业务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2014 年首款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京东白条”问世,2016-2017 年行业进入发展黄金期。但野蛮生长过程中问题不断,2017 年下半年开始一系列政策出台整顿行业发展乱象,行业迈向规范发展阶段。

互联网消费贷业务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

(1)互联网消费贷全流程都在互联网上完成,对科技依赖度很高,其中大数据和模型输出能力是核心优势,大数据获取主要包括三种模式。(2)现金贷遭严整顿,场景消费贷是发展方向。目前部分场景竞争过度,未来将加强精细化场景布局和农村金融消费场景等短板场景开拓。(3)互联网消费贷模式主要有:自营贷款、ABS 模式、联合贷款和助贷模式。其中自营模式对资本金要求高,商业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采用该模式较多;互联网机构由于缺少资本金,已经完成从自营模式到 ABS 模式再到联合贷款和助贷模式的转变,其中助贷模式已成为腾讯集团、蚂蚁集团和京东集团等互联网巨头的主流模式。

互联网消费贷市场格局:分化加速,巨头崛起

互联网消费贷市场参与主体包括持牌金融机构(传统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银行)和非持牌机构(电商平台、其他互联网公司、垂直分期平台和网贷平台)。其中,电商巨头下的消费金融平台凭借消费场景、获客和风控等优势迅速崛起,2018 年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市场份额达 37.2%。商业银行凭借低资金成本优势市场份额居第二位,2018 年市场份额为 13.7%;网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和垂直分期平台市场份额分别是 9.6%、9.4%和 8.3%,未来行业分化将加剧。

投资建议

我国互联网消费贷市场空间广阔,但野蛮成长后已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场景化消费贷是发展方向。金融科技的深化将进一步提升业务创新速度和效率,未来市场分化将加剧,利好头部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和有资金优势的头部零售银行,推荐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和国有大行。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超预期收紧,宏观经济下行带来信用风险加速暴露等。

查看PDF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