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私有化与科创板回归的投资机遇:您看我还有机会吗?

在港股市场,私有化愈发升温,科创板回归初见端倪,另一波港股回A热潮也正在酝酿其中。

机构:中泰证券

今年4月受到瑞幸咖啡事件影响,引发中概股在美股大动荡,一波中概股回归港股热潮爆发。而在港股市场,私有化愈发升温,科创板回归初见端倪,另一波港股回A热潮也正在酝酿其中。

港股私有化明显升温

根据香港联交所披露信息及公开媒体的数据统计,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第一季度发布私有化公告的港股上市企业分别有3家、10家及6家,港股私有化明显升温。我们通过总结2006年至今的部分私有化案例发现近年港股私有化主要集中在消费、香港房地产、能源等行业。

潜在私有化的企业筛选

我们通过分析港股私有化动因、总结过往案例,制定了潜在私有化企业筛选标准,包括:(1)长期估值过低的国企;(2)集团存在内部竞争问题;及(3)重点关注消费、能源行业等。根据上述标准,列出潜在港股私有化企业的清单:龙源电力(916HK)、大唐新能源(1798HK)、新世界百货(825HK)、锦江资本(2006HK)、上海集优(2345HK)。

港股主板与A股科创板上市门槛已步入趋同模式,H+A助拓企业融资能力及影响力

港股主板与A股科创板上市门槛现已趋于相近的趋势:(1)审批制度均为注册制、(2)均可允许VIE架构的企业上市、(3)均可允许未盈利公司上市、(4)均可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因此现已在港股上市的公司若回到A股是较容易满足科创板的上市要求。此外H+A的模式也使得企业获得再融资的机会,扩展了公司的影响力。

回归科创板享受高估值红利

相较于港股市场,(1)A股市场的投资者以中国投资者为主,不存在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企业文化了解不够深入,企业产品及经营情况也未能完全熟悉等问题;(2)A股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相较于机构投资者更为感性;及(3)内地货币宽松驱动等因素,整体来讲A股估值水平较港股更高。我们统计目前已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约为55.3倍,而上市后截止目前平均动态市盈率约为87.5倍。未来随着更多被港股低估的公司回归到A股市场,H+A的公司股票价值可在境内外市场相互促进的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发掘与认同。

潜在回归科创板的企业筛选

华润微(688396SH)与中芯国际(981HK;688981SH)已快速完成科创板上市,我们预期上述两间红筹公司成功回A的案例将开启红筹股回A股热潮。此外两间公司均属于半导体行业,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反复、美国加强对华为限制的情况下,半导体国产化更为紧迫,预期将会是科创板重点支持的行业。君实生物-B登录科创板,成为首家“H+A”股的生物医药企业。生物医药领域企业于科创板数量占比较高,预期未来仍将是科创板支持重点。我们通过整理列出了港股潜在回科创板上市的清单:复宏汉霖-B(2696HK)、康希诺生物-B(6185HK)、石药集团(1093HK)、亿胜生物科技(1061HK)、华润医药(3320HK)、康臣药业(1681HK)、中国中药(570HK)、春立医疗(1858HK)、威高股份(1066HK)的威高骨科材料、上海复旦(1385HK)、华虹半导体(1347HK)、比亚迪股份(1211HK)的比亚迪半导体、吉利汽车(175HK)、天能动力(819HK)的天能电池、上海电气(2727HK)的电气风电、中国铁建(1186HK)的铁建重工、京东(9618HK)的京东数科、网龙(777HK)的教育业务。

查看PDF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