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那么多,A股牛市还有多远?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中国股市才有希望。

作者:韩永先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中国股市才有希望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1月14日至15日赴浙江调研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实地走访上市公司,并主持召开部分上市公司座谈会,听取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建议。11月18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文介绍指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

证监会认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上市公司、各类市场主体、监管机构、地方党委政府等各方加强工作协同、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证监会制定的《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已在系统内下发,开始了新一轮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的工作,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使上市公司整体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打响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战

媒体报道称,《行动计划》围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效性、公司治理规范化、市场基础制度改革、退市常态化化解风险隐患、提升监管有效性、优化生态等七个方面,部署46项具体任务,明确了证监会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和完成时限。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进一步夯实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发挥相关部门合力,探索建立财务信息综合监管格局,防范虚假披露。

二是督促“关键少数”勤勉尽责,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完善股权激励税收制度及配套安排,提升激励实效;开展上市公司公司治理自查专项行动,强化资金、印章、财务等方面的管控。

三是推广科创板经验,统筹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推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增强IPO、重组上市标准的包容性,放宽非公开发行锁定期等限制,优化并购支付及配套融资工具,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

四是坚持退市常态化,坚决出清劣质资源。对于触及强制退市标准的公司坚决退市,对于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依法支持司法重整,实现优胜劣汰。

五是解决突出问题,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引导上市公司股东主动控制质押比例,化解质押风险。实行并购重组全链条监管,遏制“三高”并购重组。

六是强化精准监管,提升监管有效性。对持续规范经营的优质上市公司在融资、并购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对乱象频出的问题公司和风险公司重点聚焦、严格监管。

七是优化发展、中介、舆论、文化四个生态,形成全社会合力。

业内人士认为,《行动计划》的推出标志着上市公司监管领域专项改革大幕正式开启。事实上,2019年以来,证监会针对中国股市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中国股市迎来了系列政策红利。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直言,中国股市首轮“强国牛”已经开始,认为,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是实质性的重大利好,措施得力到位有效。这是呼吁了多年期盼了多年的大好事。

李大霄认为,上市公司是市场的基石,新一届证监会领导找到了问题的核心,只有扎扎实实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投资者通过投资上市公司能够得到回报而不是奉献,中国股市开始有希望了。若落实到位,“强国牛”就到了。

系列政策入场托底股市

今年以来,围绕防范化解上市公司风险、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围绕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政策快速推进。

上市公司重组、再融资制度松绑。

6月20日,中国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10月18日正式施行。

修改内容简化了重组上市认定标准,取消“净利润”指标,将“累计首次原则”计算期间进一步缩短至36个月,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丰富重大资产重组业绩补偿协议和承诺监管措施,加大问责力度。

取消重组上市“净利润”指标,重大资产重组累计计算时间由五年缩短至三年,放松创业板重大资产重组等松绑政策被看做是股市市场重大利好。

中国证监会表示,放宽重组上市标准,会继续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支持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同时,将继续严格规范重组上市行为,持续从严监管并购重组“三高”问题,打击恶意炒壳、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忽悠式”重组、盲目跨界重组等乱象。

11月8日,证监会就修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再融资规则征求意见, 精简发行条件,拓宽创业板再融资服务覆盖面,取消创业板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的条件;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

同时,进一步优化定增制度,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调整定增定价基准日;调整定增定价和锁定机制,将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折改为8折;将锁定期由现在的36个月和12个月分别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且不适用减持规则的相关限制;将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定增发行对象数量由分别不超过10名和5名,统一调整为不超过35名。延长定增批文有效期,将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为吸引长效资金进入股市,建立起长期价值投资生态,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多次带队赴证券基金公司调研,与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等座谈。

7月5日,易会满称,证券基金公司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专业机构,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是直接融资的“服务商”,应该发挥市场组织者、交易撮合者、流动性提供者和财富管理者的作用,为直接融资源源不断引来“活水”。

要求证券基金公司把握机遇,推动权益类基金的发展,提高研究能力、丰富产品类型、提升投顾水平、优化投资结构,让权益类基金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专业投资者。

10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牵头与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座谈,围绕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座谈会认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这次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

证监会表示,将从转化存量、引入增量、优化环境入手,逐步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一是以提升资管机构专业能力为依托,增强权益产品吸引力,发展投资顾问服务,推动短期交易性资金向长期配置力量转变。二是以纾解政策障碍为重点,推动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研究完善引导资金长期投资的相关政策,吸引各类中长期资金积极投资资本市场。三是以优化基础性制度为根基,提升交易便利性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着力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

证监会欢迎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机构投资力量,在优化投资者结构、维护市场稳定发展、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拓展市场参与深度潜力巨大。希望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1月8日,证监会发言人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扩大股票股指期权试点工作,按程序批准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沪深300ETF期权,中金所上市沪深300股指期权。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交易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沪深300股指期权和ETF期权获批,对A股而言无疑又是重磅利好,期权大扩容,意味着万亿体量资金静待入场,社保基金、养老金、保险资金、公募、私募等上万亿机构资金可以从容进入A股市场。

同时,10月11日证监会发文,明确了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时点,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2020年4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2020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市场分析认为,从科创板正式落地、注册制试点推行,再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再融资松绑,创业板“借壳上市”放行等等,中国资本市场重磅政策频频出台,措施多、力度大,面面俱到地在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诸多内容无一不体现了监管层对于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追求。

目前,大盘仍处在3000点反复争夺下,A股市场在频频推出的政策利好面前,究竟是继续蛰伏还是反弹牛市?

中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秦培景,认为2020将中国股市将迎来新时代的“小康牛”。2020年, A股将进入2019年开启的这轮3至5年牛市的第二阶段。

秦培景认为,在宏观经济决胜、资本市场改革、企业盈利回暖的大环境下,A股有望迎来2至3年的“小康牛”。A股将在2020年二季度和四季度表现较好,其中预计二季度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改善,TMT和消费领涨;四季度基本面预期打开空间,工业和金融全面启动,指数涨幅相比二季度更大。

海通证券也认为, A股牛市第二波上涨的两大条件之一已明确。市场结束调整进入牛市第二波上涨,需要基本面、政策面的共振,目前政策面已经出现明显变化,基本面很可能也正在赶底。

海通证券认为,对比历史牛市第二波上涨的政策面、基本面背景,上证指数2733点很可能已经开始进入牛市第二波上涨。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