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600315.SH):困境的本质

求稳~~

 1898年,年轻的企业家冯富田在香港创立了美容品公司,取名广生行。

1915年,广生行生产的双妹“粉嫩膏”在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得金奖。对化妆品极为苛刻的巴黎时尚界当时用“Vive”(极致)一词来盛赞双妹的完美。

80多年后,上海家化重新拾起广生行的根基,推出了佰草集。 

2005年开始,佰草集成功入驻丝芙兰,并且把产品卖到了欧洲,一款售价49欧元的太极泥面膜上市不到一个月便脱销。

一直到2013年,上海家化和他的佰草集可以说风头无两,业绩和股价节节高升,市值最高增长了60多倍。 

(上海家化的股价,曾在2005年-2013年期间,上涨了60多倍)

但是,随着管理层的多次变动和佰草集的后继乏力,家化的整体经营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低迷。今天,本文就从财报出发,尝试剖析一下造成家化经营困境的原因,以及这些问题在未来能否被解决。

1. 经营回顾 

我们先回顾过去五年的业绩。 

2015年,因为出售江阴天江药业的股权,带来了14.73亿的净利润增厚,但这一年业绩增速其实已经开始放缓,营收降至增速9.58%,扣非净利润增速-6.38%。

2016年,公司结束了花王代理业务,不过收购汤美星作为了补充,但是管理层大换血,业绩出现下滑,营收同比下滑8.97%,扣非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下滑74.94%。 

2017-2018年,张东方上任之后,家化的收入 一直呈中低速增长。

整体看,2014-2018年,家化的营收近五年复合增速为9.82%,近四年复合增速仅5.12%,2014年之后,公司的ROE也下滑至平庸水准。 

2. 净利润虚胖 

2017-2018年,家化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3.95%和38.63%,远超营收增速。究其原因,除了毛利率和费用率变化之外,投资收益和工厂的拆迁补偿影响也很大。

2018年,其他收益1.87亿,这其中包含了1.43亿的拆迁补偿款,其余可以看做是常规性的政府补贴。

投资净收益中,主要是“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等取得的投资收益”这两项。

对于前者,家化的披露不像2015年之前那么具体,看2015年的报表可以发现,大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来自于对江阴天江药业的投资,但这块资产已经被出售。未来这部分能否持续贡献投资收益,需要打个问号。

对于后者,家化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主要包含16亿的理财产品和6.3亿的平安基金,这块资产每年贡献几千万的投资收益,可持续性还是比较强的。

总的来说,这几年,家化主业(化妆品+个人护理)的业绩贡献不高,2018年大约仅有2.23亿的利润贡献。其他收益和投资收益中,政府补贴、理财和基金带来的收益,这两部分的可持续性是比较强的。但拆迁款一定是暂时的,如果把利润中阶段性的影响剔除,上海家化的真实净利润大约在3-4亿之间。

通过拆分,得出了上海家化的真实业绩,但这是静态的,至多影响我们对这家公司的静态估值。最关键的,还是看家化的竞争力是否在动态地增强。

3. 佰草集的问题解决了吗?

考虑到佰草集的盈利能力要比普通护理产品高出一大截,加上其在家化营收中的比重,因此说佰草集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应该不为过。

在中国,佰草集所处的化妆品行业是一个天花板挺高的细分领域,一方面,人均消费金额跟日韩、欧美发达国家还有数倍的差距,另一方面,总体的消费人数也有空间。

说回佰草集,这是一个成立于1998年的品牌,跟国外的大品牌比起来,算不上老字号(相比之下,成立于1931年的百雀羚更有底蕴一些)。2005-2008年,佰草集成为首个入驻法国化妆品连锁店丝芙兰(Sephora)的中国品牌,并且主打产品太极泥在法国卖不得错,这对佰草集树立高端品牌形象,起了很大的作用。之后的几年,佰草集业绩高速增长,一直到2015年,零售端业绩开始表现低迷,市占率持续下滑。

家化的管理层在2018年年报的电话会议里披露,2018年佰草集业绩微跌,处在负增长状态。对比之下,国外的高端品牌的中国区收入却处在增长通道,比如:

1)欧莱雅2018年亚太大区域的营收增幅为24.1%,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欧莱雅方面提到,亚太地区业绩的增长主要归功于中国消费者表现活跃; 

2)资生堂2018年在中国区业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增幅达32.3%;

3)雅诗兰黛2019财年二季度业绩报告则显示,其在亚太市场的营收增幅为17%,在雅诗兰黛全球各市场中,亚太市场增速最快。

这意味着,在中国的中高端市场,佰草集的份额依旧在被挤压。

总结来看,这四年来,佰草集之所以陷入困境,原因可能是:

1)管理层更替带来的经营混乱

从葛文耀(原始团队),到谢文坚(前强生中国区董事长),再到张东方(前维达董事长),管理层的五年两变,对于企业经营的伤害不小,尤其是公司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

2)缺乏利基市场

佰草集还算不上老字号,虽然有过7-8年的不错的时光,但还不足以培养起一个的利基市场,各个年龄阶段的忠实用户不多,“中药”、“草本”等关键词与佰草集的品牌并没有形成很强的心智联系。 

3)中高端化妆品市场的竞争格局不好 

对于佰草集来说,中高端化妆品竞争格局不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国外的竞争对手太强,比如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等,在品牌和研发上有明显的优势。2008年,没有中国的高端品牌进入市占率前十,十年之后,依旧没有。

第二个原因是优秀的中低端国产品牌向上渗透,带来了竞争。过去十年,国产品牌更有机会的领域是低端市场,上海上美(韩束、一叶子等品牌)、百雀羚、伽蓝集团(自然堂)等公司,屡屡在双十一表现不俗,以护肤为例,佰草集的整体市占率目前只能排在国内第7。现在,这些国内品牌在低端市场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并且有向中高端渗透的趋势,比如最近上市的丸美股份,一个护肤三件套也卖到了1300-1400元的价格带。

所以,佰草集未来可能会面临国外品牌+国内优秀品牌的夹击,加上这几年本身国内地位也并不牢固,想要突围并不容易。

4)没有把握到线上红利

十年来,化妆品的销售渠道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商超占比下滑和电商占比上升,电商渠道成为化妆品销售的最重要途径。不少国产品牌,通过策划、营销,再借助线上平台,实现了不错的增长。

化妆品主要销售渠道的占比变化

但目前看,佰草集应该错过了电商红利,从wind统计的线上市占率看,最近3-4年,佰草集的线上份额是下滑的。

(佰草集线上市占率%,数据来源:wind)

4. 估值和总结

目前家化的市值大约215亿,而2018年5.4亿的利润中,至少有1.43亿的拆迁补偿款是不可持续的,把这部分剔除看估值,大约是53倍以上的PE,再考虑到2019年Q1,家化的营收增速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03%和6.69%,所以,无论静态看,还是动态看,家化目前的估值不算便宜。

从经营层面看,家化40%的收入来自于六神和佰草集,另外2017年收购的汤美星占比也不小。除佰草集之外,其他品牌增长不错:六神维持双位数增长,汤美星单位数增长,启初增长近20%。

但作为家化的重心,佰草集的经营拐点还没有出现,而让佰草集陷入困境的几个原因中,1和4是有望较快得到改善的,利基市场则需要耐心和时间,竞争格局问题可能是未来挺长一段时间内的一个问题。尽管公司在年报中说会把重心投入到佰草集,但是,仅从目前的信息看(2018年年报、2019年一季报),佰草集的这些问题还在持续。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