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集团(2280.HK):除了百亿营收,我们还看到了什么?

一、前言我国互联网的大浪潮,始于1994年。远在拨号上网的时代,搜狐、新浪、网易成立,BAT集结,奠定了我国互联网市场的大格局。进入21世纪,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在2001-2008年,信息传输、网络游戏、社区内容、电子商务、在线视频

一、前言

我国互联网的大浪潮,始于1994年。远在拨号上网的时代,搜狐、新浪、网易成立,BAT集结,奠定了我国互联网市场的大格局。进入21世纪,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起来,在2001-2008年,信息传输、网络游戏、社区内容、电子商务、在线视频等PC端应用百花齐放。随着3G及其终端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进入互联网3.0时代。2009-2015年以来,以腾讯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火热,电商行业迎来爆发,百团大战打响,好不热闹。2016年以来,共享经济、泛娱乐、新零售层出不穷,4G的普及宣告着智能时代的来临。

我国互联网二十几年来一路发展,始终具有一个显著的主题:C端消费。我国巨大的人口红利孕育了中国互联网从 BAT 三大巨头和 TMD 三小巨头,范围覆盖了从资讯到社交、从电商到本地生活服务的一系列 C 端消费行业。

一直以来我们所熟悉的消费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模式为 C 端用户的获取与变现。然而情况在2018年急转直下,随着互联网 C 端人口红利的消失,移动用户增长见顶,互联网步入存量市场。2018年可谓是互联网行业C端的式微元年。

资本市场是最为敏感的,投资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了to B领域,to B行业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心照不宣的下一个风口。

说到 to B行业,不得不提在我国企业级服务领域深耕了多年的慧聪集团。作为我国产业互联网的佼佼者,慧聪集团近年来不断革新求变,展现出强大的活力而备受外界关注。慧聪集团曾提出2018年百亿营收的目标,外界一片哗然。如今,2018年已经过去,慧聪集团当初所提出的百亿营收的目标是否实现?又是如何实现的?外界还对慧聪集团的未来有哪些期待?且看慧聪集团在年报中以怎样的成绩回应这些问题。

二、业绩解读

3月26日,慧聪集团发布了年度业绩报告,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慧聪集团完成了当初2018年百亿营收的承诺,而2017年,慧聪集团全年的营收仅为37亿,这意味着慧聪集团的营收翻了近3倍,在2018年并不太好的经济大环境背景下,不得不说慧聪集团的成绩令人倍感振奋。

据年报,慧聪集团2018年度录得营收105.8亿元,同比增长185.8%;总资产规模87.7亿元,同比增长19.5%;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76亿元,同比增长2.9%。

具体来看,2018财年慧聪集团三大事业群战绩显赫:科技新零售事业群收入5.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5.3%,日均影响用户超过3000万,GMV高达15亿元;智慧产业事业群收入92.1亿元,占比87.0%;平台与企业服务事业群收入7.3亿元,占比6.9%。其中,智慧产业事业群收入大幅增长,带动了慧聪集团整体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

整体来看,慧聪集团的成绩是亮眼的。由于慧聪集团去年有大量的产业互联网的迭代升级,因此大举扩张规模的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研发支出、人才成本,因此利润的增幅低于营收的增幅。磨刀不误砍柴工,慧聪集团的大力投入,将成为其坚实的基础,形成深厚的护城河。

三、除了百亿营收,我们还看到了什么?

2018年,慧聪集团已经给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未来,在推动产业互联网升级的宏大战略下,慧聪集团又将如何服务于B端市场?

慧聪集团将专注于产业互联网垂直赛道,助力B端企业,真正地为B端企业带来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产业互联网升级。做产业互联网,最重要的是是否能够真的为企业带来提升,无论效率的提升,还是运营优化,或是其他方面的赋能,更具体的说,就是能否为B端企业赚更多的钱,获更多的客。

而在产业互联网的宏大概念下,真正要做实事,不能只讲概念,一概而论。每个行业都有其特性,做产业互联网必须依托垂直赛道,深入选定的行业,根据行业的具体特征,切实地围绕这一行业进行升级和提升。而慧聪集团始终贯彻着以垂直赛道切入,多个赛道并重,共同推动产业互联网升级的理念,这种由点及面,逐个突破的打法,使得慧聪集团具有核心优势,真正引领产业互联网行业。

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战略的迭代,推动产业互联网升级,积极求变的慧聪集团在2018年同步调整了组织架构,从行动层面积极进行相应战略的升级。慧聪集团全新的组织架构包括科技新零售、智慧产业、平台与企业服务三大事业群。

图片1.p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具体来看,科技新零售事业群主要依托中关村在线(zol.com.cn),打造3C新零售产业路由器。我国3C领域广大的小B对此具有强烈需求,因为小B往往是乡镇农村级别的家电零售点,在资源和技术上处于天然弱势的地位。

一边是弱势的小B,一边是苏宁、京东等平台向小B伸出橄榄枝。然而欣喜成为平台加盟店的小B却发现,平台的资源拿到了,客户却导流回平台了,自营平台的2C业务和小B是天然存在利益冲突的。此时,和真正能够为小B赋能的产业互联网升级专家联手,成为小B最迫切的需要,这正是慧聪集团的角色。

慧聪集团的中关村在线成立于1999年,经过20年的发展和积累,是大中华区最具商业价值的科技门户网站,日均影响用户超过3000万人。拥有第一覆盖率的专业产品数据库,拥有数量最多、最具采购潜力的用户,能够为用户提供3C家电的资讯,包括新闻、家电新品测评、产品排行、产品报价等。

图片2.png

(资料来源:中关村在线官网)

作为国内IT产品的领军媒体,中关村在线在慧聪集团的战略迭代下,与慧聪集团的融商通联、家电汇进行了整合,形成媒体+交易+技术的结构。中关村在线凭借多年累计的客户基础,实现了为小B导流,同时技术方面为小B提供SaaS搭建的移动商城,从而在需求端将中关村在线的用户和会员店相连接,供给端将家电品牌厂商和会员店相连接,小B们既增强了获客能力,又具有自主经营的优势,还能通过SaaS工具,优化移动商城的运营。

目前中关村在线(科技新零售事业群)的成就也是显著的,截至2018年下半年,其业务已覆盖全国7个省,拥有超过4000家会员店,月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合作品牌基本覆盖国内外主流家电品牌。

图片3.p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慧聪集团科技新零售事业群副总裁、慧聪云商CEO陈晨先生宣布了科技新零售事业群2019年的目标,形成共建家电+3C的科技新零售产业共同体,最终达成全国覆盖15省、100家合作运营商、10000家会员店、30亿销售额的新高点。有百亿营收承诺实现在前,科技新零售事业群再次展现“慧聪速度”令人期待。

而智慧产业事业群则集合了慧聪集团正在发展壮大的5个产业互联网垂直跑道,包括建筑模架行业的物资银行“中模国际”、棉花全产业链电商综合平台的“棉联”、防伪溯源行业标准制定者和规模最大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兆信股份”、深耕化塑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20年的“买化塑”、中国服装新零售践行者的“中国服装网”。

其中,“兆信股份”是中国最大的产品数据身份管理服务商,市场份额超过第2至第4名公司的总和。2018年,“兆信股份”发放超150亿数字化产品ID,产业源头部署物联网设备超2万台,服务超8万家经销、终端零售商和超50万家渠道销售、导购人群。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中国数字化家庭建设的不断深入,“兆信股份”将迎来更多机遇,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图片4.png

此外,平台与企业服务事业群则依托慧聪网,进一步深化其服务于商家的角色,帮助商家更好地做生意,在原有为产业链上下游商家提供供求商机匹配,帮助供需双方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基础上,开始提供更多更好的搜索广告服务和网络广告服务,同时加速发展金融服务,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商家赋能。2018年,慧聪网更是与腾讯进行战略合作,进行产品的联合开发。未来慧聪网和腾讯将共同立足于中小企业市场,盘活整个市场,通过工具去促进交易,为中小企业挖掘更大商机。

为了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升级,慧聪集团也加速了人才的迭代。在企业价值观和人才战略的推动下,慧聪集团逐渐形成了“让内行领导内行”的人才结构。在慧聪集团的组织架构中,中轴梯队清晰可见,人才矩阵已然成型。近几年来,慧聪集团从最高管理层、到各BG负责人、再到各战线副总裁,都新加入了不少精英猛将,同时还纳入了不少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型人才。

图片5.png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四、市场分析

2018年,对于慧聪集团来说是一个重要元年,因为慧聪集团和腾讯强强联手,合作之路正式开启。慧聪集团与腾讯云旗下的企业级产品腾讯企点对外宣布,进行战略合作,联合开展产品研发、销售推广等业务,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了解,慧聪集团与腾讯云联合研发的“慧聪友客2.0尊享版”已于今年3月8日上线发布。该产品将在更多行业领域,帮助慧聪网企业级客户,信息获取更及时,需求匹配更精准,从而更快找到买家,更好地销售出产品和服务,大幅提升产品及服务的交付效率。

慧聪集团和腾讯的合作有望在2019年再次升级,一方面,腾讯缺乏to B 的基因,联合慧聪集团能够迅速弥补短板,带来更多可能性;更重要的是,to B 风口已经兴起,攻占市场刻不容缓,强强联手是最佳选择。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B2B电子商务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国电子商务 B2B 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将在2020年超过30万亿元。

图片6.png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

面对巨大的 to B 市场,慧聪集团迅速进行战略、组织架构、人才迭代升级;展望未来,预计慧聪集团将持续受益于to B行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我们已经看到慧聪集团以惊人的“慧聪速度”实现了第一个目标,乘风破浪会有时,to B 的大时代已至,慧聪集团距离实现接下来的目标的日子还会远吗?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