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的中国人口分布和城市化

文明和增长不过是一部人们离开土地,汇聚成城的历史。

作者:香帅无花 陈子浩 

来源:香帅的金融江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人,是城市的灵魂 

有人聚集的地方,才是“城”。世界上本没有城,只是你们,他们,我们都在这里,生存,呼吸,交互……这才有了“行业”,才有了“机构组织”,才有了“服务”,这才成了“城”。 

所以 “城市”的意思,从来不是划一根线,或者用一个名字来定义的。

城市由人的足迹所定义。

过去的40年,中国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 一方面数亿人离开鸡犬相闻的稀疏村落,奔赴那些人口密集的“城市”,成为一批批的“流动人口”,另一方面,推土机轰隆隆的驶过,将那些农田铺上柏油水泥,盖起楼房,纳入“城市”的版图。在两种力量的并行中,1978年的17.9%上升到了2018年的59.6%,5亿“农业户口”终于被盖上大红章,成了拥有“城镇户口”的人。 

这张轻飘飘的“户口簿”究竟是否能承载那沉甸甸的“城市”?那些被“区划”定义的,究竟是不是汇聚了人们的,喧哗而繁忙的城?那些流浪在北京五环之外,上海宝山嘉定城边的“流动人口”,究竟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那些林立参差着漂亮但空荡楼房的县“城”,又究竟是“城”还是“乡”?

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本质上是关于中国这数亿人究竟乡关何处,又究竟落脚何处的回答。而关于“中国人到底在哪里”的准确估算,是估算中国城市化率的核心—— 自然,也是关于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潜力,财政负担分布,转移支付效率,基础设施成本-收益核算的基础。

 如果不对这个问题做出准确的回答,一切关于中国经济的讨论都将呈现出失重的状态。 

很可惜,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人用脚步丈量土地。尤其在交通网络越来越便利的21世纪,在区域竞争的缝隙里,人们的流动速度前所未有的加快,也更加复杂和难以确定。 

还好,我们来到了一个所有行为都能“留下痕迹”的时代 —— 这些痕迹,经济学家们称之为“大数据”。透过高清细颗粒度的数据,那些模糊的图像开始变得清晰,那些似是而非的宏观变量开始变得精确—— 在数据里,去发现,去挖掘,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去找到那些奇怪的或者不奇怪的现象背后的原因,去找到中国未来增长的希望和风险所在。 

我以为,这是一个经济学者的初心,也是归宿。 

在一个学术发表越来越不关心“真实问题”的时代,在一个可以堂而皇之“不懂经济,但是懂经济学”的时代,在一个很多“学术理想”不得不向“学术生活”低头的时代,很幸运,我们碰到了一个,两个,数个将初心视为本分的90后年轻学人。

对真实的问题永远怀着探究的热情,对新世界和新知识永远存着敬畏。勤奋,谦逊,并将初心落在枯燥繁琐的数据处理上,落在日以继夜的程序编写上,落在海量的文献阅读上,落在实地的田野调研上——以问题驱动研究,用数据支持探索,并一遍遍的走向结论,推翻结论。 

在数据里,去看一个真实的中国,在数据里,去触摸一个国家,城市,企业更具有质感的未来——这样“重”的活,被几双年轻的手“轻轻”拎起来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