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节制以及商业的进化和觉悟:关于雷布斯公开信的读后感

克己商业或者说节制主义可能我们当下需要重视并引入倡导的,因为当下的商业,很多都是顺从甚至放大个体的愿望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利用人性中的“恶“来赚钱。如果商家能够在盈利上保持克己和节制,何尝不是一个伟大企业的姿态。,大多数人开弓没有回头箭,雷军比很多人都要理智。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克己和节制的境界。

弹出层图片

导言

近两天,朋友圈里又开始流行着小米公司“前1000号员工”的故事。3日,小米在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创投和资本圈喜闻乐见的美好的“灰姑娘”剧情又开始上演了:小米的上市一定会让不少跟随者雷军的老小米人获得丰厚的回报,也就是所谓的“前1000号员工”。市场普遍预计小米的IPO估值将达到900-1100亿美元。据说小米员工的身家大致可以根据工号来判断,早期进入小米的都有期权,如果不出意外,前100号员工未来都可能成为亿万富翁,前1000号员工未来也可能成为千万富翁。

image.png

小米是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简直可以说是港交所为其量身定做。若上市成功,小米将会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全球最大的科技企业IPO,同时还将成为香港第一个申请上市的“同股不同权”公司。据说,小米在香港上市成功后,将通过中国预托凭证(CDR)的方式在A股上市,真是杠上又开花,行运一条龙。联想起周鸿祎“教主”的360纳斯达克退市后A股借壳的一波三折,不仅感叹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二级狗们的择时与择机理论又派上了用场。港剧里面最经典的台词是“做人最重要的还是开心“,所以我们大可不必那么有代入感地替两位富豪那么遗憾或者开心。

雷总在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草拟本中附上了一封名为《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公开信。尽管里面一如既往地飘出雷布斯那种鲜亮风格的鸡汤味道,比如梦想和情怀以及星辰大海什么的,但是我读后认为雷总的商业理念和境界可能已经又进行了迭代和进化,那可能是一种觉悟和通透的商业境界。这里,想把这封公开信的都后感分享给各位。本文不是给小米股票吹风,但有一种可能的私心就是,本人对雷总那种朴实的“Are you ok?”以及带点憨直的演讲台风有极大的好感。当然,对雷总那种能够把0做到1的本领更是五体投地,以为楷模。

一、昨日的“风口”:当飞猪已成肥猪

说起雷军,恐怕无人不知他的“飞猪理论”,原话是“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其实,这句话无论在逻辑上甚至物理学上都没有问题,倒被很多人诟病为投机心态。无论是迎风而起,还是顺势而为,风口之说都是现实而理性的,与我们熟知的择时或择机(timing)理论在精神上异曲同工,从他创办顺为资本这个起名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关键是,对于风口的认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进入市场的功力和段位的体现。在2010年左右,手机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但是苹果公司、谷歌公司、三星、HTC等已经打得不可开交。能在这个局面上站得住,雷总确实一条好汉。

自成立以来,小米公司每轮的融资几乎都是朝着所谓的“独角兽“方向而去:

2010年底,完成金额4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2.5亿美元;

2011年12月,获得9000万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

2012年6月底,融资2.16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

2013年融资完成后小米整体估值达100亿美元;

小米最新一次公开融资信息是2014年,总融资额11亿美元,估值450亿美元。

在胡润2018年4月发布的中国Q1独角兽榜单中,小米和滴滴以3000亿(约合470亿美元)以上的估值并列第二,蚂蚁金服以4000亿以上的估值位列第一。

接近小米IPO中介方的人士透露,眼下保荐人、投行、潜在投资人普遍接受当前估值至少在700亿美元,以60倍市盈率,IPO之后短期内小米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把握很大。

当然,小米的估值逻辑,要看招股书里数据有没有体现出足够成长性,包括用户数、获客成本、盈利增速。除了手机产品,小米在生态链硬件、物联网等领域的想象空间也很大,而且,互联网服务的营收和毛利水平历年变动数据更值得关注。

根据小米的招股书,小米2017年收入1146.25亿元,经营利润为122.15亿元,净亏损为438.9亿元(但扣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和向员工发放股份等因素小米2017年净利润53.6亿元)。

image.png

雷总在公开信中强调,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具体而言,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采用了独创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

image.png

如此看来,昔日飞猪,现在已经成了肥猪。

二、“风口”的承诺:综合利率不超过5%

雷总公开信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承诺“永远坚持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这在当下唯利是图、动辄要求高毛利的商界中有点奇葩,是一股清流。当然,有人会说这是硬件免费,服务收费的另一个说法,也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个5%的利率承诺对商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提法。为什么这么说?

他在公开信中说,要改变商业世界中普遍低下的效率。一件成本15美元的衬衣在中国的商店里要卖到150美元,定倍率有惊人的10倍。一双鞋要加5到10倍,一条领带加20多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他把这个归结为生产和流通的效率长期不能提高,商业运转中间环节的巨大耗损要让用户买单,所有“cost down”的努力都耗损在90% 的运营、交易成本中。

这个说法可能有些偏颇了,就好像女孩子为什么要买一个“高端”的名包一样,这个包在生产环节的成本确实比起售价来说可能会低很多,那么这里的差额就是所谓的运营和交易成本么?其实也不尽然。这个差额可能是包含了文化、心理等商誉范畴的因素,而这个确实是商业社会的常态。小米手机确实好用,但是你看那些做金融和高管的好像很少用,这就是市场上某种消费者刚性。

雷总的厉害之处可能在于,他没有迷失在与高端手机争夺所谓高端客户上。

让我们看下小米用户的大数据。在小米用户中,男性所占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女性,达到69.1%。小米用户年龄集中度最高的区间为30-34岁(31.7%),其次为25-29岁(25.4%)。30岁以上用户在该群体中占比达到50%。

image.png

而其男性用户特点是,偏好数字阅读、办公商务和新闻资讯三类应用。

image.png

可以看出,小米男性用户对“数字阅读”、“办公商务”和“新闻资讯”这三个类别应用的安装比例要显著高于全国移动网民。差距最为显著的一个类别,“数字阅读”类应用在小米男性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70.5%,比全国移动网民高出29.7%。

image.png

除了有合作关系的多看阅读和喜马拉雅外,小米男性用户偏好度最高的是百科问答平台知乎,偏好指数达到69.6。此外,小米男性用户对内涵段子和蜻蜓FM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偏好。

image.png

在“办公商务”类应用上,小米男性用户的安装比例也显著高于全国移动网民。按照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办公商务”类应用在小米男性用户的渗透率达到43.6%,比全国移动网民高出11.2%。

image.png

小米男性用户偏好度最高的办公应用是同属微软旗下的Word、Excel和PPT,三款应用的偏好指数均超过75。在办公即时通信工具上,小米男性用户偏好度最高的是阿里旗下的钉钉。

image.png

在“新闻资讯”类别应用上,小米男性用户的安装比例为67.6%,该类别应用在全国移动网民中的渗透率则为56.9%。

image.png

小米男性用户偏好度最高的新闻资讯类应用是存在合作关系的一点资讯,其偏好指数达到82.47,紧随其后的是今日头条旗下的两款新闻应用端。在体育类资讯应用上,小米男性用户最偏好腾讯体育。

小米的女性用户偏好数字阅读、教育学习和社交网络三类应用。

image.png

在小米女性用户中,偏好度最高的分别为“数字阅读”、“教育学习”和“社交网络”三类应用。其中“数字阅读”在小米女性用户中的渗透率为60%,比全国移动网民高出19.2%。

image.png

除了存在合作关系的多看阅读和喜马拉雅外,小米女性用户最偏好的是漫画阅读平台快看漫画,紧接其后的分别为知乎和QQ阅读。

image.png

在“教育学习”类别应用上,小米女性用户的安装比例为48.6%,而全国移动网民则为37.8%。

image.png

在教育学习应用中,小米女性用户所偏好的主要集中在K12教育和英语学习两个类别。在K12教育类应用中,小米女性用户偏好度最高的是百度旗下的作业帮,百词斩则为该群体最偏好的英语学习类应用。

image.png

在“社交网络”类别应用上,小米女性用户的安装比例为94.6%,略高于全国移动网民的整体水平。

image.png

QQ空间、豆瓣和QQ轻聊版依次为小米女性用户偏好度最高的社交类应用,其次为网易旗下的轻博客Lofter以及新浪旗下的微博。

基于大数据,可以给小米手机用户作出一个大概画像:小米手机用户中男性占比将近七成,半数用户年龄处于三十岁以上,且一线和二线城市的用户加起来占比也接近一半。

大数据让我们无处遁形,朴素而务实的小米用户让我们看到了为什么雷总要把硬件的综合利率定位在5%这个上限。这是“风口”的承诺,这个承诺,才会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才有了小米今天的市值。

三、商业的进化和觉悟:克己与节制

有人可能会说,雷军承诺的不超过5%利率,但是却在资本市场赚了1000倍都不止。这应该是个基本事实,但并不矛盾。

商品的逻辑和资本的逻辑是不同的。从商品的逻辑来说,5%的利率如果乘以周转次数,那么年化后收益率并不低,相信雷军一定深谙此理;而从资本的逻辑来说,其定价或估值的逻辑是其未来,而其未来则取决于公司管理层的稳定价值观和商场操守。而在这里,我宁愿把这个逻辑理解为企业对于利润追求一种节制主义,或者说是一种克己企业。

如果我们在百科上查“克己“两个字,会有如下显示。

image.png

古时商家自称价钱公道,不多赚钱,就叫克己。这可能是被我们遗忘了的、忽视的商业传统,也可以叫做商业节制主义。这种克己商业或者说节制主义可能我们当下需要重视并引入倡导的,因为当下的商业,很多都是顺从甚至放大个体的愿望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利用人性中的“恶“来赚钱。如果商家能够在盈利上保持克己和节制,何尝不是一个伟大企业的姿态。

有身边人说,雷军内心极其克制。第一次他离开金山,后来又说服自己回到金山。这是多难的抉择,大多数人开弓没有回头箭,雷军比很多人都要理智。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克己和节制的境界。

学习雷军好榜样。不写了,行动才是力量。我要做一个克己企业,把其裁为三截,一截赠格隆汇,一截送各位,一截还自己(允许嘲笑的眼神)。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