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架风险”与标准大战:如何让华为这样的公司再次伟大

20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称自己按政府命令,停止与华为相关的业务和服务,涉及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方面,包括旗下智能手机安卓操作系统。

导言

20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称自己按政府命令,停止与华为相关的业务和服务,涉及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方面,包括旗下智能手机安卓操作系统。这样一来,华为将直接失去对谷歌安卓操作系统的更新访问权限,只能使用其开源版本。Google Play商店、Gmail、地图、YouTube等应用和服务,也不再能使用。这意味着海外的华为手机用户一夜之间手机变残。

尽管谷歌言称会继续保障华为既有版本的运行,但是谁都知道这对于像华为这样的“伟大公司”来说,具有相当程度的伤害性。华为任总近日在面对采访的时候,理性而睿智地解读了这次事件的公司应对态度和策略,批评了那些狂躁的民族情绪,展现出了包容、理性的企业家胸怀。同时,华为的备份系统得以转正(笔者实在不理解精英们为什么会用“备胎”而不用自己专业领域的备份这个术语)。

马化腾对这个事件评论说:“最近中兴、华为事件愈演愈烈,我们也时刻关注贸易战是否会演变成科技战”,并建议科技企业应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下苦功,如果缺乏此类研究,数字经济就是沙堆起高楼,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助力高质量发展。同样是“伟大公司”的腾讯都有此感概,可见华为这次事件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当然,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百本《红楼梦》。不同人都会对这次华为事件给出解读,有说特朗普发飙的,有说美国政客使坏的,也有说华为已经开始对西方产生威胁的。

叔本华说过,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作为一枚二级狗,当然是庸俗的;但也要有孤独的本领。这个孤独可能会让自己远离喧嚣,比较超然而冷静地看待熙熙攘攘,利来利往。本文就想给出一个纯技术角度和逻辑的分析和解读,并给出一个“让公司再次伟大”的建议。位卑未敢忘忧国,卖白菜也操卖白粉的心,贻笑大方,已为所料。

一、“下架风险”:达摩克里斯之剑的寒光

其实,大事发生之前都会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小案例,只是不为很多人注意罢了。前不久,知名的APP最右被全网下架、陌陌公司旗下的探探被下架,像是过眼烟云,不会有人注意多少。

这两个APP的下架,看起来似乎与中兴、华为的性质是不同的,因为这是监管部门实施的执法行为。但是,在操作和实施层面,却是两大操作系统安卓和苹果“一键操作”的,即谷歌和苹果公司实际上是两个案例中的“刀斧手”。也就是说,达摩克里斯之剑斩向何方,是监管层发号施令,动作是由谷歌和苹果完成的。实际上,这两个案例的“慢动作分解”,会让我们看到另一番图景,那就是谷歌、苹果、微软这样的“伟大公司”究竟是什么角色;也会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谷歌似乎是“十动然拒”地在政府指令下切断与华为的业务联系。

如此看来,这都是“下架风险”,像谷歌、苹果、微软这样的“伟大公司“,可以基于各种理由将他们认为不妥的APP或者公司系统“下架”,比如侵犯用户隐私、违反商业伦理等,更多的时候,他们是配合着政府监管部门执法,似乎在被动地执行着命令。实际上,正是他们掌握着很多“伟大公司”的生杀大权,好比《西游记》里的“我佛如来”。悟空是伟大的,桀骜不驯,大闹天宫,但却跳不出如来的手掌心。

那么,这个“下架风险”到底来自于哪里?按照庸俗的商业术语,悟空为什么会在如来的生态里?

二、标准大战:开放世界的封闭性

彭博22日消息称,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已告知员工,必须暂停和华为的业务往来。ARM要员工停止和华为及其子公司的“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权利和任何待定合作”,以遵守最近的美国贸易禁令。在一份公司备忘录中,该公司称其设计包含“美国原产技术”,虽然ARM不是美国的公司,也会受到特朗普政府禁令的影响。

看来,不仅是操作系统这种软件层面,硬件层面也大动干戈。一个问题可能会从不懂技术的人嘴里问出来:我们现在技术那么厉害,为什么不自给自足,何必使用别人的软件或者硬件?这个问题虽然外行,但却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别人的软件和硬件,即为什么要使用别人的技术?

这个问题要从技术竞争的本质来回答。技术竞争的本质,就是技术标准的竞争。今天不可一世,成为一代楷模的苹果公司,1997年差点破产。其原因就是,其苹果系统在市场上被微软的windows系统远远超越,这并不是说苹果系统性能不好,而是市场的装机大多使用微软的系统。两种系统是不兼容的,技术标准是不同的,从而演绎了乔布斯和盖茨之间的“论剑”一般的大战。之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苹果在手机领域实现了扳回,成就了今天的伟大。如今,市场上的主流操作系统就是苹果、安卓和微软。

用户一旦选择了某个技术标准,就会产生强大的市场惯性,甚至性能更好的技术标准都可能没有市场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标准大战会如此惨烈的原因,因为涉及了巨大的市场利益。我们都知道现在电脑键盘布局,被叫做“QWERTY”键盘,是沿袭着以前打字机键盘的布局。这个布局,据说是因为在当时担心有人打字太快,为了放慢打字速度而故意设计成这样。后来,屡次有人想改进这个布局,好让初学者更加容易记住字母排列,都以失败告终,可见市场惯性之强大。

也就是说,不管是电脑和手机厂商和用户,大都在这三家伟大公司之间选择,这就是市场惯性。然后,很多人又忘了,他们都是美国公司,受美国政府监管。同样的道理,高通、ARM等这样的公司都有这种属性,都是技术内核意义上的供应商,掌控着那个领域的市场惯性。

在特朗普(唐总)上任时,我们曾写过《当谢逊而不是张无忌成为明教教主》这个小文,分析过这个人可能的施政思路。现在看来,他用苹果、谷歌、微软、高通这些护法,施压贸易谈判,本质上是利用中国像华为这样的企业使用他们的技术标准这个既成事实,加大筹码。当然,这种做法干扰了市场自由,“护法”们当然不愿意失去自己的生意伙伴,但是,我们也曾在《七伤拳法》一文中分析过,他们会“自损八百”地出招。

安卓系统以其开放性被开发者赞誉,但是却向华为封闭。开放世界中让我们体验到了封闭性,弗里德曼笔下的《世界是平的》不再是平的,以邻为壑的满满敌意弥散出来。这在本质上就是技术标准的竞争中,我们的企业放弃了这个战场,好像是我们在别人的堡垒中按照别人的标准打仗,其竞争境界可以想见。

国内一流的商学院教授们在课堂上会讲,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四流的企业卖苦力。MBA学员们课堂上听的煞有介事,课后觥筹交错,平台交友,似乎已经忘掉了什么叫做一流企业。所以,企业们应该让那些自己的MBA们自掏腰包,把报销的学费补回来。

三、回归基础与拥抱资本:让伟大公司再次伟大的策略建议

如果回到上面的逻辑,华为这次应该时在技术意义上触动了别人的利益,就是时下大热的5G。好多文章在讲5G标准对4G标准的颠覆性,而这恰恰是华为领先的关键所在。遗憾的是,华为的底层技术标准还是在别人的生态中,所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别人怎么会容忍你在他们的工作基础上赶超。

如果这个分析逻辑成立的话,那么华为实施5G的时点选择恐怕是失策的,似乎有些操之过急。如果能够跳出如来手掌,再行5G大业,恐怕别人只能望洋兴叹了。这就意味着,华为除了5G,恐怕还是要在底层基础技术方面重新回炉,才不至于在平台技术标准意义上仰人鼻息,不再被轻易“下架”。

华为任总是军人出身,具有男儿血性,无论事业还是生活都非常成功,是男人中的男人。任总的企业家血性的重要表现是对资本的谨慎甚至排斥。当记者问他:华为未来想发展成什么样的企业,或者什么样的方向?他回答除了不让资本进来,其他什么都可以讨论。

这是让人陡升敬意的讲法,因为很难想象现在还有企业家对资本有如此的骄傲和蔑视。不知道资本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下伤过任总的心。

资本虽然是贪婪的,但却是企业家才能的天生伴侣。没有资本,很难想象谷歌、微软、苹果的今天,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崇拜乔布斯和盖茨这样的企业家,但同样也要敬佩那些敢于投资车库办公公司的资本们。所以,资本有短视的,也有目光长远的,华为还是要拥抱资本。策略地讲,如果华为拥抱了一定数量的美国资本,估计他们在制裁时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进一步说,当前的竞争,已经是全方位、立体式的竞争,资本当然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别人洋枪大炮,资本鼎力,华为也要有资本加盟,实现再次伟大。不独是华为,腾讯、阿里、百度这些在当下已经是传统意义上伟大的公司们,都应该开始思考自身“伟大”背后的“寄生性”,即对于现有几大平台系统的依赖性,也同样都面临着“再次伟大”的问题。

标准大战背后是巨大的市场利益,这个利益大到可能足以用战争来最后决定胜负。如果这么思考下去,技术标准的大战最终会归结为制度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这个问题恐怕留给学校里的教授们比较合适。作为二级狗,只能去估测华为拥抱资本的可能性——说不定有一天,华为会在主板上市,IPO也好,借壳也罢,都会让市场投资者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