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通胀的烈火将刺破债务的泡沫

作者:NONO Han在和低通胀进行了数年艰苦卓绝的对抗之后,全球央行有望在2015年迎来胜利。通胀即将或者已经在全球经济中有所体现,现在是见证全球再通胀的时候了。而与此同时,通胀的烈火将刺破债务的泡沫。尽管目前全球70%的经济体处于低通胀的压制之中,但是摩根士丹利预计,到今年末这些经济体平均通胀水平将从现在的0.4%回升至1%,2016

作者:NONO Han

在和低通胀进行了数年艰苦卓绝的对抗之后,全球央行有望在2015年迎来胜利。通胀即将或者已经在全球经济中有所体现,现在是见证全球再通胀的时候了。而与此同时,通胀的烈火将刺破债务的泡沫。

尽管目前全球70%的经济体处于低通胀的压制之中,但是摩根士丹利预计,到今年末这些经济体平均通胀水平将从现在的0.4%回升至1%2016年则将进一步反弹至1.9%。不过日本、英国、中国和韩国在明年年底之前都无法达成各自的通胀目标。

而在全球来看,通胀有望在目前2.9%的水平筑底,并在明年加速上扬至3.4%。发达国家的通胀水平将从0.3%大涨至1.7%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通胀是什么?

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说,商品价格上涨带来通胀,知名经济学家如松认为,这种说法只理解了通胀内在含义的10%

通胀有时是由需求导致的,比如,2007年以前,世界对大宗需求不断增加,大宗价格上涨,带来通胀。实际上即便在这个时候,大宗价格上涨带动的通胀也是次要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制度性因素,制度需要释放货币,这才是主要因素。

需求萎靡的时候,一样出现通胀,这时的通胀完全是制度性因素,和需求基本无关。

通胀任何时候都是货币现象,货币现象在今日的金融学中掩盖在债务之中,当代社会大家都在大肆举债,债务就是通胀的马甲。

1994年以前,墨西哥用资本项目盈余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为了吸引国际资金流入并抑制资金流入所引发的通胀问题,比索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以美元作为锚定货币,这有利于压低通胀并保持稳定资金流入,却导致墨西哥比索的高估。

而流入墨西哥的资金又以波动性极大的短期资金为主(所谓的墨西哥债券),内外利差的变化将导致资金流向极大的不确定。一旦利空因素出现,资金流出,这会放大恐慌心理,导致更多资金流出,形成恶性循环。危机爆发前,墨西哥流动的短期资金已达到300亿美元,而墨西哥的外汇储备不足100亿美元。

对于墨西哥政府来说,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可以压制通货膨胀,这是很显然的。为什么需要压制通货膨胀?而不是消灭通胀的动力源?根本原因在于由于货币发行过量(政府财政因素和经济需求因素,效率低)出现通胀的动力,虽然通过短期固定汇率制度暂时压制了通胀,或者说通胀表现在政府对外债务不断上升上,但源头依旧存在。从墨西哥来说,就是外汇储备无法覆盖短期负债,比索高估。

墨西哥的情形实际上也发生在美国,在60年代多次发生美元危机,实质是黄金储备无法覆盖短期负债造成美元危机。

阿根廷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情形如出一辙,虽然使用货币局制度抑制了通胀,但通胀的源头并没有消除,将通胀的动力转移到哪里去了哪?主权债务。因为货币局制度不准许央行向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如果转移支付将立即拉升通胀水平。

所以,阿根廷政府只能借外债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固定汇率压制通胀。通胀的源头依旧是存在的(财政赤字),不过是转移到了对外负债之上,所以,2001-2002年爆发了阿根廷的主权债务危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500美元左右,跌到2000美元。

墨西哥和阿根廷都是将通胀的压力通过固定汇率制度转移到债务之上,当债务不可持续的时候,通胀就猛烈爆发。

1994
12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对外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这一决定在市场上引起极大恐慌。外国投资者疯狂抛售比索,抢购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跌。1220日汇率从最初的347比索兑换l美元跌至3.925比索兑换l美元,狂跌13%。21日再跌153%。

伴随比索贬值,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走资金,墨西哥外汇储备在20日至21日两天锐减近40亿美元。墨西哥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天时间,墨西哥比索兑换美元的汇价就暴跌了4217%,这在现代金融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墨西哥和阿根廷都经历了猛烈的通胀,货币剧烈贬值,属于长期用汇率压制通胀之后的一次性爆发过程。

所以,现代世界很多欺骗的招数,最老实的是将通胀的数字直接显示出来,比如印度就属于这一类;第二种形式是将通胀的压力暂时掩盖,主要是掩盖在债务之上,这种债务可以是主权债务也可以是私人债务,次贷危机就是因为私人债务过高,结果酿成危机。

之所以美国的通胀没有暴涨,源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将通胀输出了,但依旧显示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

次贷危机以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急剧放大,这就带来一个风险,美元信用下降,最终会导致美元回流,推动美国的通胀水平,美联储将通胀的动力可以暂时引出到国际市场,但源头依旧存在。

所以,美国需要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让这些美元成为别的经济体的血液,这些美元就不会回来,通胀的动力才能消失,比如津巴布韦现在使用美元作为本位币,巴西阿根廷的很多企业主使用美元结算,这就是美国人的真正目的。

所以,如松认为,通胀是货币现象,只要超发货币,通胀的动力就产生了,可以短期隐藏,但不会消失,最终都会爆发(美元的情形属于例外,也取决于美联储的战略能否成功)。

一些人会对上述说法有疑义,只要举一个例子就清楚,最近三年多,大宗价格基本处于跌势,铜代表的金属、原油、农产品等等都是跌势,可是,你看CPI什么时候出现过负数?都是正数,意味着通胀持续在上行,所以,通胀的主要原因永远是制度性因素,货币是核心位置。

因为需要不断加大举债力度,本质上就是释放货币,最终通胀不断上行。

再举一个例子,阿根廷是一个什么都不缺的国家,2001年底发生了货币危机,人均收入从8000美元左右跌至2000美元上下,收入下降,消费自然是萎缩的。

阿根廷是商品生产大国,农产品、矿产品都不缺,这种情况下,按很多人的理解,很难发生通胀,可事实上,2002年很长时间,阿根廷发生了粮荒,通胀凶猛。

根本的原因在于债务不断积累,最终债务危机(本质是货币危机)爆发,推动了通胀,所以,通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而货币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需要不断加大举债政府才能生存)。

美联储三次QE,是撒货币的行为,基于特定的周期,美国躲过了通胀的惩罚。

去年和今年,全球其它主要的经济体都在干一件同样的事情,那就是印钞,无论欧洲、日本还是新兴经济体,印钞的本质都是为了债务,这是全世界所有经济体的通病,谁都希望通过印钞解决债务问题,带来的自然是通胀的烈火。

最终,通胀的烈火将刺破债务的泡沫。

(来源:商业见地网)

格隆汇声明: 本文为格隆汇转载文章,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16亿中国人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