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的流量卡是运营商自毁长城还是BAT的假途灭虢?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起兵30万北击匈奴,筑起万里长城。今天,互联网所谓“生态”,同样意味着筑墙。不同的是: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而“生态”更多的是不想用户离开。一、互联网公司为什么热衷建立生态?今天美国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中,有6家是科技公司,前五名全部是科技股,互联网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非最新数据)在工业时代,最顶尖的经济学家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起兵30万北击匈奴,筑起万里长城。

 

今天,互联网所谓“生态”,同样意味着筑墙。

 

不同的是: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而“生态”更多的是不想用户离开。

一、互联网公司为什么热衷建立生态?

 

今天美国市值最大的十家公司中,有6家是科技公司,前五名全部是科技股,互联网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

image.png

(非最新数据)

在工业时代,最顶尖的经济学家都笃信边际递减原理——什么东西被生产得越多,对于每增加的一位消费者而言,价值就越低,因为需求曲线会不断下降。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不一样了。

在技术的世界里,有的东西越多,价值就越大。比如Facebook,在线用户越多就越有价值,App也是注册量越大越值钱。还有淘宝这样的电商,用户越多、买家或新商品上线,其价值都会随之提高。image.png互联网公司关注的是用户数。这个行业符合幂次定律,第一名赚的钱比第二名到最后一名赚的钱全部加起来还要多很多,第二名赚的钱比第三名到最后一名赚的钱全部加起来还要多很多。image.png

这个定律其实在传统经济时代就存在,不过被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放大了。因为传统经济有区域分割,但互联网却打破了区域分割。

 

所以我们看到为了抢夺用户,互联网公司玩命烧钱。这种前期不赚钱的做法在工业时代是完全不可理喻的,但当用户依赖平台,你就会知道这是明智的策略,只要能够创造不断增长的边际价值,丰富的数据和良好的客户关系是非常容易变现的,未来的网络效应带来的收益就有无限可能。如今,亚马逊网络服务对于其公司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Facebook如此,谷歌亦如此,而且类似的公司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贵。

 

我们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上游产业先攫取大量利润,然后是中游产业,最后轮到下游产业收割。

 

产业发展初期,一开始供不应求,掌握更多的上游资源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上游处于整个产业的金字塔顶;后来供给越来越充分,供需基本平衡,上游优势逐渐丧失,此时下游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很容易陷入恶性竞争,中游会比下游先形成核心竞争力,这个阶段中游最吃香;再往后发展,下游通过残酷的竞争,有竞争力的公司存活了下来,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并且形成了品牌壁垒,中游大多数情况下反倒会趋于同质化,下游占据了整个行业的统治性优势。

 

比如互联网产业,最开始设备商华为、中兴日子比较红火,接着轮到运营商移动联通日子好过,后来服务于智能机的硬件商风生水起,腾讯阿里这些软件平台方更是成为了巨头。

 

数据是当今的石油,这句话你认同么?马云说过数据是第一生产力,IBM的CEO在2016年重复了同样的表述。image.png

如今掌握数据的就是amazon,google、facebook、telsa,对于这些公司而言,过去积累的数据库才刚刚开始变现,数据变现的空间,改造社会的能力都是无法想像的。

 

而数据来源于用户,所以用户争夺就成了关键。

 

二、欢迎来到新时代

 

为了圈用户,为了维系生态圈,互联网公司有过很多让用户站队的尝试,比如威逼式的封杀、诱导式安装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不过都不太成功,或许应该说是挺失败的。

 

BAT三家非主营业务相似度很高,理论上如果愿意牺牲一些用户体验,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只在阿里或者腾讯的App里完成(百度相应弱一些,客观不黑),但术业有专攻,多数人第一反应还是使用阿里支付,用百度搜索,用腾讯社交。

 

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掰弯用户,让其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做出二选一的抉择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直到令人叫绝的合作流量卡出现——联通和腾讯合作推出的大王卡,腾讯几乎所有的业务都免费。

image.png

它的资费定价比较特别。

 

月费19元不含任何流量,每日自动开一个1元500M的流量包,24点清零,如果用到500M以上就再累进1元增加500M,跨省漫游流量包价格升为2元500M。每条短信、每分钟通话均为0.1元,收费/免费流量合计超过40G则停止网络服务。image.png

不强迫你使用它家的App,但流量免费这一条足以让多数人动摇——不要钱的流量,谁不用谁傻,对于手机重度依赖者,不知不觉之中已经站队了。以“抢流量入口”的互联网思维看来,这种降维攻击虽不立竿见影,也足以水滴石穿。

 

腾讯之后的许多互联网公司都跟联通推出了合作卡:B站推出了22、33卡,京东推出强卡,微博推出了微卡,今日头条的懂我卡、百度推出了神卡,阿里推出了蚂蚁宝卡,同花顺推出了顺卡等等……最核心的元素都是在使用对应应用时赠送流量或者免流量。

 

当“腾讯全家桶”全都免流量时,其他没有抱大腿的竞品App都是且只能是战五渣。市场份额被挤占、用户加速被掠夺是它们共同的宿命,当阿里和百度都受到影响,就更别提那些一穷二白的创业公司——腾讯这么强大,流量还免费,拿什么跟它竞争?所以才会有人说,如果你不是被阿里、腾讯选中的那个,果断离开那个风口吧。

 

对吃瓜群众而言,以后选择手机卡就是选择一整个生态系统,只是无意中就参与了腾讯和阿里两个神仙的地盘划分中。通过王卡,腾讯不再需要迎战初创公司,因为它已经提前锁定了自己的垄断地位,遗憾的是这将严重阻碍科技互联网行业的创新和良性竞争。

 

但是你可能会问:这跟我有什么关系?省钱了啊!很遗憾,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因为按照互联网的玩法,后面的剧本大概率是这样的:

 

免App流量→App更受欢迎,用户更多→竞品App用户蜂拥而来→App垂直领域竞争减小→用户可选择减少→寡头效应出现→App有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免费服务不复存在或者会员价格提升。

 

还有那可怜的运营商,想想你现在每月话费中流量包花了多少钱?腾讯这张大王卡每月可是49元40G流量,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用户第一选择必然是大王卡,连联通这样的巨无霸都要跟腾讯合作了,电信、移动一定会跟进推出类似项目,定价机制被扰乱,整个运营商加速管道化,说好听的是混改,说不好听的就是给互联网公司打工。

 

试问,还有什么是腾讯、阿里影响不到的?

 

三、太阳下面无新事

 

现如今,互联网行业的流量已经超越了所有其他媒体流量的总和。在前流量时代,行业关注的流量是“人”,多少个IP访问过、MAU是多少等。现在,行业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多少,更是“时间”的多少,流量成为“人·时间”的复合概念。这就解释了支付宝为什么要推出聊天功能,因为它要留住人的时间;也解释了腾讯的市值为什么一直在增长,因为它有最多的用户,准确的说,它有最多的用户时间。

 

更长的存留时间就需要更多的流量入口,所以争夺入口显得尤为重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流量入口的争夺战就从未停歇过。远的不说,近有烧钱超过55亿美元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之战,从线上打到线下,腾讯、阿里“大打出手”,除了对移动支付的战略考虑外,还有争夺移动流量入口的意味。

 

入口的争夺就连手机硬件厂家也在进场,构建更高层级的入口:手机制造商内置系统应用、构建自己品牌的应用市场,集大成者就是小米,其实都是跳过软件层面的竞争将流量入口前置,直接在硬件层面构建入口,对流量进行截留。

 

然而现在又有了更高级的“大王卡”玩法,战火直接烧向底层。互联网巨头通过免费流量的引导,绕过手机硬件商的硬件截留,引导用户在自家各类应用中使用。将流量入口从硬件层级再次提前到用户注册手机的层级。

 

这一把火意义深远,相比于传统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定制手机卡的资费套餐普遍更低。比如,支付宝推出的蚂蚁大宝卡,36元每月包含2GB国内流量;滴滴出行推出的滴滴橙卡,56元每月包含3GB国内流量;今日头条推出的头条懂我卡,29元每月包含2GB国内流量。

 

互联网公司相当于变相拥有了虚拟运营商牌照,帮着运营商完成了领导要求“降费提速”中的降费。对于运营商而言,未来铁塔公司统一建基站,面对这么强势的上游供应商,自己没有话语权。管道化加速,提供的业务又同质化严重,以前面对普通用户自主定价的“零买零卖”的套餐,可能逐步让位于强势互联网公司类似腾讯王卡的“大宗套餐”,话语权进一步被削弱,上下受压,利润进一步压缩。

 

联通与腾讯合作推出的大小王卡,半年时间就已经增加了2000万用户,和阿里的合作也带来了300万用户。而2017年一季度,联通的4G用户数是1.22亿,这数目对比令人印象深刻。

 

但,不是所有运营商都像联通一样喜欢腾讯。当腾讯有了2000万王卡用户,积累了足够的数据,验证了应用内收入赚取的钱足以覆盖推广的成本时, 完全有动力去推进补贴。因为像王卡这种业务,不是对单个App的推广,而是一揽子App,平均获客成本相对低的多。互联网的玩法可以再次用上,先靠补贴运营商实现免费上网,一揽子App获得新用户,通过资金成本减少时间成本,跑马圈地,获得市场垄断和定价权。对于运营商而言,彻底渠道化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才有联通在资本市场上与BAT混改传闻。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不小心就被互联网公司拍在沙滩上。掌握了流量入口就能称王,作为渠道只能吃点残羹冷炙。而这些巨头能够影响的,可不仅仅是运营商,它们能做的很多,能够影响的也很多。“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

 

总结

 

在互联网时代寡头通吃的现象愈发明显,滴滴、共享单车无一例外。一旦将来这种互联网公司补贴用户上网的入口前移价值被确认,那未来互联网公司补贴用户免费上网完全是有可能实现的,腾讯半年已经开发了2000万用户,已经有足够的数据模型来验证这个打法是否成立,也许,免费上网的未来将不再遥远。

 

在这场持久的竞争中,一定会决出最后的王者,一将功成万骨枯,倒下的将是不计其数的公司。可能就包括曾经不可一世的电信运营商…

 

让我们牢记一句话:

 

参天大树下往往寸草不生,因为大树挡住了所有阳光和雨露。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