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篇三

作者:Elaine香港是财富集中的地方。这儿没有改天换地过,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你很难白手起家去比,而每年都有新晋福布斯的大陆富豪在港安家置业。我原来住的大楼多是业主自住,下面停车场停的全是顶级名车;现在住的地方比原来大楼好,但很多是老外租客,反而没有什么名车,而租车位的需求大。香港是高端人群聚集的地方,来自世界各国。我女儿一年级班上20位同

作者:Elaine

香港是财富集中的地方。这儿没有改天换地过,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你很难白手起家去比,而每年都有新晋福布斯的大陆富豪在港安家置业。我原来住的大楼多是业主自住,下面停车场停的全是顶级名车;现在住的地方比原来大楼好,但很多是老外租客,反而没有什么名车,而租车位的需求大。

image.png

香港是高端人群聚集的地方,来自世界各国。我女儿一年级班上20位同学,妈妈是美英名校毕业的、从事投行、律师工作的占一大半(高端人群未必是业主,很多都是租房住)。

这两年常有文章感叹港漂艰难。当初和我差不多时间来港的很多大陆留学生也陆续回国发展。在香港从无到有的积累不容易,除非你从事金融、法律等高薪行业,很难过上高层次的生活。但这两年大陆宣扬的贫富差距、年轻人无望,那是带着自己的有色眼镜或某种目的写的。

港漂们回大陆的原因有很多,1)工作机会使然,做直投风投的回去更接近市场;2)不少人回到大陆更有优越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在香港只是一个普通人,很难让人多瞧你一眼;3)单身的更容易回去,生了孩子回去就更犹豫;4)香港生活成本高,离开了高薪的工作不容易找到下家,也只好离开;5)是要出人头地、还是自由安心的生活,个人选择也不同。

我想说的是,Hong Kong is not for everyone,and doesn't have to be for everyone。很多Expat在香港生活几十年,一直租房并无置业。在国外,买房子并不是生活品质最重要的标准(德国人、纽约人大多数租房),租房子也可以有高品质生活(如果租金相对合理的话)。如果买房子几千万,rental yield只有2%,市场投资回报率是5%,那应该租房不是买房。国内按揭率6%,rental yield 2-3%,从投资角度看租房比买房合理。

香港房价高也反映了它的高质素,吸引财富和人才。香港至今吸引人才的地方而不是人才流出的地方,也体现了这一点。有一次在的士上司机和我聊天,说受不了香港人多嘈杂要搬走,我问他搬去哪里,他说搬到郊区的离岛。我说大陆比较宽敞,他说,那还是是香港好吧。如果哪一天香港年轻人纷纷回大陆发展,那才是香港失去竞争力的体现。

香港的贫富差距一向大,但社会从下到上的流动性(upward mobility)从没被阻止。大家熟悉的林郑月娥、梁振英、甚至曾荫权都是普通、甚至贫寒人家出身的。

原因在教育上。香港有本地和国际学校,我本地学校又分精英和普及教育。本地精英教育就是各本地名校(圣保罗、拔萃等)。香港的中产阶级非常努力,为孩子上学很拼的,就是为了进入精英教育系统。申请名小学、幼稚园录取率比哈佛还低。

但香港最公平的其实是本地普及教育,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之一。我女儿上的幼稚园是一所政府补贴学校,每月学费200多港元,该区内所有孩子都可以报名,但择优录取。好的教育资源有集中、也有分散。分区考试,然后抽签录取该区最好的学校。我先生当年来香港属赤贫阶层,单凭成绩好录取了很好的学校,学费由政府补贴。成绩一般的去到一般的学校,功课也很紧,并没有因此放弃教育质量。香港贫穷人家的孩子完全可以因为成绩优秀脱颖而出的。

我曾仔细思考过,美国社会问题其实出在基础教育上,community segregation导致房价高的社区公立教育好,贫民区极糟,结果穷人家的孩子跳不出恶圈。香港的公立教育相对平等,不是由社区资助而有整体规划。撒切尔夫人执政的一个基本原则,“机会均等,不是结果均等”。穷人家的孩子有向上奋斗的机会,这个社会就是公平的。

总有文章说香港年轻人因楼价高企、经济增长乏力因此对社会不满,这是经济唯上的思维(如果真这么认为,这几年不应该因某种目的让大陆人汹涌来港定居)。香港年轻人珍视自由,Beyond“原谅我这一生放纵爱自由”,这首歌才是香港年轻人的心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