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60后闺女收获一个A+H股IPO

舞台中央,她不止于她。

舞台中央,她不止于她。

今年2月21日,来自海南的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达股份)正式向证监会提交备案材料,申请直接境外上市。而就在近日,申请结果出炉,证监会通过钧达的IPO备案,拟发行不超过8716.78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而此前,在一代掌门杨仁元的带领下,钧达股份已经成功登陆A股上市。如果此次港股上市顺利,钧达将成为A+H股上市公司,同时也是光伏电池片生产商中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公司。截至5约27日,均达股份总市值116亿。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带领钧达进军港股的是杨仁元的女儿,钧达二代掌门陆小红。

当下,二代接力一代的故事正在持续上演。此前全国百强县第七的慈溪曾提供一组数据:仅这一个小县内就有近千名“创二代”从父辈手里接手并参与企业的运营发展,尝试突破父辈的传统模式,谋求创新发展。娃哈哈宗馥莉、新希望投资刘畅、美特斯邦威胡佳佳等都是经典的女二代案例。在这批人员中,陆小红这个名字或许并不显眼,但是其接手钧达后交出的成绩单却格外优秀。

60年的陆小红,当年接手钧达股份的重担时,钧达已经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利润连续多年下滑。而当她接手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果断举债并购发起转型。一时之间,钧达股份由曾经市值50亿的汽车配件公司转型到巅峰市值超400亿的光伏新贵。再到现在,钧达即将登陆港股,成为A+H股上市公司,这也意味其在光伏圈的话语权进一步加重。而陆小红也因其出色的成绩在2023年中国杰出女性企业家中榜上有名。

这家来自海南的公司,正在二代女掌门陆小红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女二代执掌公司
从50亿飙升至最高400亿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技术的更迭在如今的时代下愈发频繁,而总有公司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陨落。也有的公司因为押中技术路线从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而在这一路线的决策上,公司掌门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钧达股份就是其中转型很好的一批企业之一。

2003年4月,有过电工、会计等经历的杨仁元在海口成立钧达股份,成为该公司的初代掌舵者。初期时,钧达主营汽车内外饰生意,销售汽车仪表板、前后保险杠等产品。而之前的海马汽车就是其最大的客户之一。

有人对于海马汽车可能只限于听说过,具体车标的样子都不认识,但在十多年前,海马汽车也是赫赫有名的造车势力。2016年,海马汽车的发展达到顶峰,当时海马汽车年销量达到21.6万辆,海马集团当年的营收高达138.9亿元,净利润达到了2.3亿元。

“母凭子贵”,乘着海马汽车的东风,钧达股份也于2017年成功上市,一时之间风光无限。然而。但随后,由于汽车市场的日渐饱和,海马汽车逐渐衰微起来,这也导致钧达股份的营收和利润也逐渐陷入了低迷状态。根据当时的财报,由于最大客户海马汽车的落寞,钧达也在2018—2020年迎来归母净利的三年连降。直到2021年,公司的未来才再一次见到了阳光。

带领钧达触碰这缕阳光的正是陆小红。2019年,60的陆小红女承父业,成为钧达的新任董事长。随后,钧达开始在陆小红的带领下开始了改革。

2021年9月,陆小红果断出手,斥资14.34亿元收购捷泰51%股权,带领公司正式从汽车内饰切入光伏产业。而彼时的捷泰,一直是光伏电池环节的资深选手,在2018年以前曾经位居前三,而根据PV InfoLink的数据,哪怕到2022年,其光伏产品的出货量也位居前五。

但这笔14.34亿的资金对于当时的钧达股份而言,十分不容易凑齐。陆小红是通过申请贷款以及股份转让等各种渠道东拼西凑,最终完成了这笔交易,公司也借此切入炙手可热的光伏赛道。

2021年被称作是中国“碳中和行动元年”——政策、行业动作频频,大量创业者和投资人开始转身看向碳中和,光伏领域正处在黄金时代正中央。而陆小红也带领钧达吃到了光伏领域的红利,原本股价震荡的钧达逐渐平稳并有冲高的迹象。

到了2022年,陆小红乘胜追击,再掷15.19亿元收购捷泰剩余49%股权,100%控股捷泰,此外还投资了一家光伏设备公司,斥资1.5亿元入股弘业新能源,同时剥离汽饰业务,完全转型为一家光伏企业。

从结果来看,陆小红赌对了。转型成功又搭上光伏这趟快车的钧达,钧达业绩也开始脱胎换骨,2022年营收115.95亿,同比大涨304.95% ,归母净利润7.17 亿元,同比更是暴涨501%,扣非归母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373%。

具体到2022年第四个季度,钧达该季度实现营收41.67亿,同比增长104.86%,环比增长38.83%;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 412%,环比增长 123%;扣非净利润 2.98 亿元,同比增长401%,环比增长119%。虽然由于Q4 计提费用比较多,导致业绩比市场预期低了一些,但实际经营业绩完全符合市场预期。

业绩脱胎换骨的同时,钧达的市值也迎来了暴涨。根据直通IPO的梳理,钧达在2022年底时,市值来到了顶峰时刻。按照当时189.97元/股的股价高点计算,钧达市值高达434亿元,相较于2021年8月收购捷泰前约40亿元左右的市值,暴涨近400亿元。而取得这一切成绩,陆小红自然是功劳最大的人。

回过头来看,陆小红的这波并购转型绝对称得上业界教科书式的案例。钧达股份由此彻底完成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从一家盈利能力欠佳及估值不高的汽车外饰公司转型为盈利能力及估值俱佳的光伏电池片新贵。

钧达IPO目标:奔向出海

从光伏领域的大背景下来看,随着国内TOPCon路线红利逐渐消失,光伏产业陷入融资低谷期。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自2023年初至今,业内有61家企业更新IPO进度。但到目前为止,只有9家公司成功挂牌交易,且其中6家是从事辅材、零部件;其余企业要么仍差一步之遥、要么自觉不过关申请撤回和中止IPO,而更多的则仍在静待观望。

已经于A股上市的光伏企业们则更多的是再次赴港或奔赴海外上市融资。如本次钧达新能源的赴港上市和此前隆基绿能的赴瑞上市。

两地上市对钧达的投资者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至于本次港股上市的理由,简单来说就是出海。

证券时报提出,中国光伏行业正走在逐渐摆脱内卷、出海践行全球化发展的道路上。一方面,得益于技术和产能方面的持续积累,中国光伏企业在出口市场十分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海外市场的利润水平与对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均优于国内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光伏企业都会将“出海”作为主线任务。而这也与钧达的IPO目的相同。

钧达股份表示,公司正在计划布局海外产能,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以及综合竞争力。同时,本次钧达IPO的募集资金也将用于高效电池海外产能建设,海外市场拓展及海外销售运营体系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

根据财报,钧达的提升目前已经陷入了瓶颈,在2024年第一季度,钧达营收约为37.1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9.67亿元下降6.38%;净利润约为1975.4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54亿元下降94.42%。因此,不管如何,眼下钧达新能源仍必须进一步打造更稳健的业绩增长方向。出海这一主流趋势则是被押中的方向。

在近期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针对投资者提到的“出海”问题。钧达新能源副总经理郑洪伟表示,公司的目标是2024年海外销售占比提升至10%以上。

事实上,在2023年时,钧达已经完成亚洲、欧洲等地区客户开拓,并积极完成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兴市场客户认证,公司当年海外销售占比实现从0.29%到约4.69%的大幅增长。在2024年,钧达出海的速度明显加快。财报显示,钧达第一季度实现海外销售4.31亿元,海外销售占比从2023年度的4.69%到2024年一季度11.62%,在第一季度初步完成了海外销售占比达到10%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光伏产业融资低谷期时,钧达的IPO进程却是十分顺利。用时仅4个月就走完了极为繁琐的两地上市的大部分流程。同时,根据企查查,钧达还曾于2023年6月通过定向增发募集了27亿元资金。

在低谷期频繁的融资,无疑说明资本市场对于钧达能力的认可。若此次赴港上市若能成功,一方面能加强其海外出海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支持。同时,对于当下的光伏产业来说,或许还能起到提振行业内IPO信心的作用。

钧达的IPO能否成功?陆小红的带领下,钧达又能在光伏出海领域又能取得哪些成就?这一切的未知都让人十分期待。

她力量崛起
女创二代们登上舞台中央

钧达走到如今的地步,二代掌门陆小红功不可没,举债并购、转型光伏等手段让钧达成功焕发第二春,延续了父辈的辉煌。

在如今的资本市场上,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女性创二代们正在逐渐走向舞台的正中央,彰显“她力量”的魅力时刻。光今年就有多起女性继承掌门人的案例发生。巾帼不让须眉,资本的舞台中央上,“她”不止于“她”。

二代女掌门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新希望集团的刘畅。80后的刘畅,拿到了一副与众多富二代们大径相同的人生剧本。学生时期赴海外求学,学成后自己探索一些小生意取得一些成就,随后进入新希望集团基层隐姓埋名十年。

2004年,刘畅临危受命扛起父亲刘永好打下的江山,率队新希望扭转局面。对于女儿接班以来的成绩,刘永好表示了极大的认可。在中新社的一次采访中刘永好表示:“她也是一个母亲,有对龙凤胎儿女,是一个爱时尚的人。她能够放弃对时尚的向往和追求,从事一个最踏实、最基础、最传统的产业,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2023年,刘畅扛过新希望的投资大旗,正式成为新希望投资集团的董事长、董事。同时,刘畅为有望为希望集团创造出股权投资这一第二增长曲线。

另一位比较典型的案例来自娃哈哈的宗馥莉。

在今年3月的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年会上,宗馥莉以协会副理事长以及娃哈哈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身份出席。而在上一年,同样的舞台,站着的是她的父亲宗庆后。这是宗馥莉送别父亲后的首次公开亮相。这一次,她罕见发表了主题演讲,谦逊地称自己既是一名在行业摸索了20年的“老兵”,也是接过企业经营接力棒的“新将”。言语之间,透露了一个信号——大权交接,娃哈哈开始走进宗馥莉时代。

在此之前,宗馥莉的能力已经得到了认可。此前在宏胜饮料集团时,宗馥莉就彰显了她的运营管理能力。这家成长在娃哈哈背后的企业在宗馥莉的经营下已经位列浙江民营500强。宗庆后都忍不住夸赞女儿,“现在她(宏胜)的利润率比我(娃哈哈)还高”。根据2022年浙商制造业百强榜发布的数据,宏胜饮料2022年营业收入104.2亿元、净利润14.7亿元。

同是在今年发生的女性继承父辈的案例,4月,通策医疗发布公告,实控人吕建明卸任董事长,由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王毅接任。同时,吕建明女儿吕紫萱出任公司非独立董事。这也是其首次位列上市公司高管之列。此前,吕紫萱陆续担任通策医疗总裁助理、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助理等职位,在本次宣布出任上市公司董事之外,她还任浙江通策控股集团和浙江通策眼科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这位90后的女二代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除了她们,华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万事利沈爱琴之女屠红燕、九州药业花轩德之女花莉蓉、达利集团许世辉之女许阳阳……资本市场,“她力量”蓬勃爆发。

女二代们,在商业的舞台正中央登场了。巾帼不让须眉,在冷酷的商业中,女性二代们雷厉风行、敢打敢拼,用实力守住父辈的家业,堪称现代版的花木兰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