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赋能产业,共创医药未来,H50论坛第七届年会在京顺利举办

2024年5月25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北京东城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以下简称“H50”)主办,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指导。

2024年5月25日,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在北京东城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以下简称“H50”)主办,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指导。

此次峰会,来自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人士齐聚一堂,通过精彩的主题报告与多场圆桌对话,以促进产融深度结合,助力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以共建跨界合作、互利共盈的协同创新投资生态为愿景,以提高医疗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为使命,共同推进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佟立志首先致辞。她表示,近年来,东城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新图景。坚持以文化为底色、以金融为引擎、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金融+总部+科创为主要业态,深入推进高端龙头产业集聚,高端领军人才汇集,高端新型优势产业跨界深度融合,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东城区健康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更加科学高效的投融资支持,是从创新深处流来向健康产业发展奔流而去的金融活水。

2024年度H50轮值主席、德福资本董事长李振福以《从资本配置效率,看产业投资的初心和变局》为主题致欢迎辞。李振福回顾了中国医疗投资的发展历程。他首先提出,中国医疗投资人对中国医疗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中国的医疗投资人们也曾陷入误区,包括对资本市场周期性的认知不足、盲目追逐风口等等,造成了创新资产的泡沫。李振福表示,作为投资人,最大的存在价值是实现资金配置的最优化,把每一元钱配置在回报最高的项目或资产上去,把无效和低效的投资降到最低。

原亦庄国投创始人、党委书记、总经理,亮中国战略顾问李小平以《产投十年:拥抱产业周期,回归社会价值》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回顾了过去10年医药创新的发展历程,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以医院医疗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生态重构。同时,他表示,医疗行业是一个“抗周期”的行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在科学创新的大背景驱动下,资本寒冬终将过去,未来是黄金十年,但不是所有投资的黄金十年,而是优秀投资人的黄金十年。

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以《生成式AI: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科技革命》为主题,做出分享。在演讲中,李开复表示,生成式AI也被称为AI2.0或者AIGC,是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医疗行业。如今在医疗领域,已经进入全面数据数字化时代,比如个人数据可来源于全天可穿戴设备计算、放射学、基因序列等,医学数据也通过所有医学发现、出版物、专利和临床实验结果等得以不断丰富,这些脱敏的数据都可以用来训练AI,并通过AI进行预防维护等等,让AI 2.0进一步穿透生命科学赛道。AI 2.0 +医疗将让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治疗、AI智能体检、AI长寿成为可能。面向这一片巨大的蓝海,投资人不仅要关注AI 2.0 技术前沿性,更要关注TC-PMF(技术成本×产品市场契合度),也就是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选择能够切实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真正解决医疗痛点同时匹配TC-PMF的项目才是明智之举。

除以上主题演讲之外,此次H50论坛围绕募、投、管、退四个方面展开圆桌对话。

与募资相关的《LP新势力与新逻辑》圆桌对话,由华盖资本董事长,H50创始主席许小林主持,史带财保董事长/史带资本总裁,H50历任主席董颖;北极光创投创始人、H50历任主席邓锋;招商银行股权投资基金战略部总经理范源远;基汇资本生命科学生态链开发总监高璐;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H50理事倪正东参与讨论。

在过去两年中,由于二级市场暴跌和IPO的暂停,募资面临巨大挑战,美元基金减少,国资、地方基金比例已经超过2/3。在多位嘉宾的观察来看,未来5-10年,国资与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仍会占主流。

在投资管理方面,《投资策略:赛道之外新维度》圆桌对话由夏尔巴投资创始合伙人、H50历任主席蔡大庆主持,博行资本创始合伙人、H50青年理事陈垒;CPE源峰董事总经理曹霞;联想之星合伙人、H50理事陆刚;IDG资本合伙人刘羿焜;元生创投管理合伙人林艺;华润资本CEO、H50历任主席秦锋参与讨论。

与会嘉宾从自身投资经验、投资策略和赛道选择上,分享了在医疗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实践,以及医疗资产管理规模、基金投资和并购策略与战略调整。同时,与会嘉宾还分享了过去几年医疗领域的投资新机会。此外,在讨论中,多位嘉宾认为,未来的三到五年内,中国的生物医药领域可能会有一些具有潜力的投资项目出现。

在投后管理方面,以《投后管理:到位不越位》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由LongRiver江远投资创始人兼CEO、H50历任主席张江主持,基石资本总裁、合伙人范永武;康桥资本董事总经理方芳;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郭秋杉;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飞;夏尔巴投资管理合伙人、H50青年理事邢丞;远毅资本创始合伙人、H50历任主席杨瑞荣参与讨论。

与会嘉宾围绕投后管理的重要性与挑战展开多轮对话。与会嘉宾认为,在投后管理中,投资机构主要负责观察、帮助和建议三方面的工作,包括定期与公司的接触,定期进行投后会议或解释,以及对企业的了解和帮助。

在退出方式上,会议设置的主题是《退出新战略:共退共赢》,该圆桌对话由北极光创投创始人、H50历任主席邓锋主持,维梧资本管理合伙人付山;鼎丰资本(PIVOTAL)中国管理合伙人、H50青年理事柳丹;尚珹投资投资部合伙人、H50理事裘育敏;奥博资本全球合伙人,亚洲资深董事总经理王国玮;嘉睿资本创始合伙人武文睿;礼来亚洲基金董事总经理、H50青年理事徐聪参与讨论。

与会嘉宾讨论了不同类型公司IPO与M&A的机遇。对于Biotech而言,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与18A规则的变化,让其上市的周期拉长,而纳斯达克的回暖,可能会给Biotech企业更多机会。此外,有嘉宾指出,对医疗器械、CXO类型的公司来说,在A股上市的可行性高于纳斯达克。

会议最后,2024年度H50轮值主席、博远投资创始合伙人陈鹏辉以《创新终局: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主题对本次年会做出总结。

他指出,医疗投资行业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包括宏观、微观、退出和募资等方面。虽然有人认为现在是忆苦思甜,但从实际来看,不同时期的医药投资面临着不同困难。未来5-10年,我们应该继续关注医药产业的发展,并坚持在这一赛道深耕。

本次峰会由《E药经理人》系列出品人,H50秘书长谭勇主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