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怎么赚钱?

这周怎么赚钱?

1、 本周A股走势与下周预测

聊聊大a市场与应对:

上周在周末出了地产“史诗级利好”后,周一一个放量小阳线后市场刺出了完美的日线顶背离,而后在周四的中阴线后确认的背离结构,这个也是我一直提到的技术风险。

 

image.png

自2月份以来,市场上弥漫着一种乐观的氛围,似乎每一天都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在这样的市场情绪下,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被解读为具有重大积极影响的讯息,甚至有些看似普通的信息也被赋予了过度乐观的解读,这种解读往往是通过精心撰写的文章来实现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逻辑上的自相矛盾,但即便如此,这些信息仍然在市场上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银行板块的表现。尽管之前我们讨论过银行业在一季度的利润实际上是出现了下滑,但这并没有阻止银行板块在市场中反复创下新高。更有趣的是,银行板块实际上可以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阵营:一方是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银行,它们主要交易的是经济衰退的逻辑;另一方则是以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它们主要交易的是经济复苏的逻辑。然而,到了4月份,这两个阵营的银行股价都出现了同步上涨,这意味着市场上同时存在着对经济衰退进行避险的交易和对经济复苏进行投机的交易。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板块,比如纺织和家电板块,它们在交易海外复苏和出海逻辑的同时,也在创新高。与此同时,中概股和港股,这些原本因为日本金融崩溃预期而资金回流的板块,也在快速反弹。这种现象背后实际上是一种类似电风扇旋转式的行情,也就是说,市场上几乎所有的板块都在经历一定程度的反弹。

 

到了上周三,即使是此前表现最为疲弱的光伏板块也开始了反弹,这往往被视为市场反弹即将结束的信号。这种全面的板块轮动表明,市场可能已经达到了一个短期的高潮。但是又一直缺乏一个主线或者明晰的主逻辑,市场上以散户为主的交易性投机资金和游资似乎贡献了反弹的主要力量,但缺乏存量下我们可以看出每次大盘放量似乎都需要一些列大利好然后利用某个周末发动媒体来吹利好,接着周一来一个放量阳线,但是这样频繁的利好背后走到近期似乎有一些边际递减了。

 

所以到了今天这个分岔口,我人为应对分为两种方向:认为这里是牛市起点的朋友在技术上等待20个交易日左右的回调时间,这段时间轻仓持股不要冒进,这是因为从2月初的行情走了3个半月且在高位形成了大级别的背离顶部结构,所以哪怕做牛市预期也要等待回调后一个更好的身位去开新仓或者加仓。认为还有低点的朋友则等待上证、深圳、50、300、500、1000或者创业板中最弱的一个指数再次新低后开始建仓/加仓,这是因为下降趋势通常只有新低才能确定一个完整波段的走完。而在板块方面我们需要特别关注高股息抱团的瓦解,因为高股息一天不瓦解代表市场的预期依然是消极的、偏向避险的,类似的走势在2018年的5-10月也出现过。

 

而只有高股息也完成最后补跌,我们才可以说风险偏好又开始抬头了。

 

另外地缘风险已经开始展现。

 

这也是之前我反复提示的关于5月20日左右的风险。大盘也开始用调整来做计价,但这并非最可怕的部分。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可能借助地缘风险发起金融战的第二轮。例如,美元离岸人民币快速贬值已经接近7.26的位置,这可能是美联储超过13名官员集体出来唱鹰派发言的结果。他们试图通过推高美元指数来打击人民币汇率,同时地缘的不确定性又加剧了汇率的贬值和资金的外流。此外,最近美国不断出台的针对我们产业的各类制裁和限制也值得关注这也是配合金融战的杀招。实际上,真正的金融战才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因此,无论我们选择哪个方向前进,都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 海外市场走势与经济数据

 

聊聊全球降息路径:

最近,我对全球各国的CPI数据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在众多国家中,加拿大的CPI数据最为符合降息的条件。加拿大政府不久前公布了4月份的CPI,这一数据是衡量一个国家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具体来看,加拿大的CPI同比增长率从2.9%下降到了2.7%,而核心CPI(即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影响的CPI)的同比增长率也从2.9%降至2.6%。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加拿大CPI同比增长率在过去三年来的最低水平,甚至低于之前的加息周期之前。

 

从通胀决定是否降息来看,加拿大无疑是目前最具备降息条件的国家。事实上,瑞士和瑞典已经率先采取了降息政策。鉴于加拿大目前的CPI数据,预计在6月份进行降息的可能性极大。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表达了类似的降息预期。她指出,如果当前的物价走势保持稳定,那么欧洲央行在6月份降息的可能性非常高。欧洲央行公布的4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欧元区的通胀率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回落至2%,因此,欧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们一致认为,可能在6月份进行降息。

 

然而,由于通胀数据的波动性以及美联储降息的不确定性,欧洲央行在6月份之后的利率走向仍然充满变数。基于这些因素,我预测各国降息的时间顺序将依次是:瑞士、瑞典、加拿大、英国、欧盟,最后才是美国。

 

在我们深入探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可能采取的降息政策之前,我有理由相信,美国不太可能会在全球主要货币体系中的其他中央银行,特别是那些与美元有密切联系的一揽子货币背后的央行实施降息措施之前,率先单独进行降息。这一预测建立在对美国货币政策的深刻理解之上。

 

美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在考虑降息时,必须权衡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考量是确保即使在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也要维护美元的国际地位和相对强势。这是因为美元的国际地位对于美国经济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国际贸易,还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稳定。

 

如果美国在没有其他主要经济体同步降息的情况下单方面降息,可能会引发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快速贬值。这样的贬值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刺激出口,但同时也会提高进口成本,从而对美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美元的过度弱势可能会导致全球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受损,进而影响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此外,美元的贬值还可能带来另一个更不容忽视的风险,即通胀的上升。当货币价值下降时,进口商品和服务的成本上升,这通常会反映在消费者价格上,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

 

在当前的全球加息周期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一个现象:尽管许多国家都在经历货币政策的紧缩,但西方国家的股市却逆势而上,频频刷新历史最高点。这一现象的背后,除了人们经常讨论的美国宽松财政政策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值得关注。那就是美国在进行货币紧缩的同时,有选择性地为其盟友国家提供了流动性支持,这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国及其主要盟国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

 

具体来说,美国通过定向的金融政策,向其盟友国家“放水”,即提供额外的流动性。这种做法不仅推动了西方主要市场的股市不断攀升,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同样可能导致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如欧洲、日本和韩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尽管美国试图通过调整通胀统计的口径来掩盖真实的通胀水平,但实际上,美国的通胀率是在持续上升的,而且这种上升趋势是难以逆转的。

 

因此,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全球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欧洲、瑞典、瑞士、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央行政策动态。只有当这些国家的央行开始全面降息时,我们才可能预见到美联储真正开始降息的时刻。

 

聊聊美联储会议纪要与预期管理

 

上周三的会议有点意思的就是美联储全面放鹰了。这份纪要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情况,即在会议中,多位决策者对当前通胀下降的速度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要达到降息的条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观察和评估,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美联储可能会维持当前的高利率政策。

 

这份纪要还透露,参与会议的多位决策者都提到了一个观点,即如果经济前景出现不利的变化,这些风险成为现实,使得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变得合理,他们愿意采取必要的行动。这些决策者强调,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将取决于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经济前景的变化以及风险平衡的状况。

 

在此之前,芝加哥联储的主席古尔斯比已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对于通胀数据,我们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并且要保持耐心。同样,波士顿联储的主席柯林斯也强调了保持耐心的重要性,她认为,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调整利率所需的进展。

 

 

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美联储在股市动态中扮演的角色。每当股市出现上涨趋势时,美联储似乎就会发出紧缩货币政策的信号,俗称“放鹰”,以抑制市场的过热。相反,当股市出现下跌迹象时,美联储又会暗示可能降低利率,以稳定市场情绪,防止股市出现剧烈波动。因此,今年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无论是美国股市还是全球其他股市,波动性都相对较小。我已经记不清楚上一次美国股市出现超过2个百分点的涨跌是什么时候了。

 

鉴于美联储目前的政策动向,我们需要为未来的投资策略做好两种可能的美股走势的准备,尤其是对于我们在A股和美股的投资决策。首先,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美联储将会配合拜登政府的选举周期。在这种情况下,美股不可能从5月开始一直上涨到9月,同时,降息的预期也不能过于强烈。因为如果市场普遍预期在9月大选前降息,而实际上真的降息了,那么这种利好消息的落地可能会导致美股市场9月出现崩盘。如果不降息,那么不达到市场预期的结果更可能会使美股市场9月承受更大的压力。

 

因此,最佳的策略可能是人为地在5月份制造出鹰派的市场预期,尽可能地弱化降息的预期,将其降息预期推迟到11月甚至不降息。这样做可以促使市场在5月到9月期间进行小幅回调或者保持横盘状态。然后,在9月份,如果美联储意外地宣布降息,这将是一种预期管理的策略,有助于在让市场至少在9—12月重新走高,也为选举周期提供一定的支持。

 

另一种可能性则更具阴谋论的意思,那就是美股一直逼空到9月然后崩盘造成金融危机,类似2000年民主党大选年制造毒丸给共和党,这种情况更可能出现在民主党已经内部测评后认为大选胜利的可能性较小的情况。所以美股这里如果调整我反而觉得短期安全,只不过我们也要跟随一起调整,同时老美偏鹰的表态又给了金融战一个窗口期,这个风险是我们需要计价的。

 

三、国内经济数据与市场影响

聊聊最新LPR与房贷利率:

市场在欢呼降房贷利率的声音中很多人忽略了5月20日,备受关注的LPR的最新报价结果揭晓。在这次报价中,1年期和5年期以上的LPR品种均保持不变,其中1年期的LPR为3.45%,而5年期以上的LPR则为3.95%。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当前的债券市场,特别是五年期国债的表现时,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目前,五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仅为2.086%,这一数字明显低于同期限的LPR报价。这一对比无疑引发了市场对5年期以上品种LPR报价是否偏高的讨论。

 

对于LPR此次未作调整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可能是在等待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调。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银行净息差的保持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因此,尽管市场有降低LPR的预期,但在存款利率尚未作出相应调整之前,LPR可能维持现状,以适当保证银行的净息差。房贷利率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五年期LPR,另一部分是银行在此基础上设置的加点。

 

五年期LPR利率是由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报出的,它反映了银行间资金的成本。而加点则是银行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贷款期限、风险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额外利率。因此,房贷利率实际上是一个浮动的概念,它会随着五年期LPR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非出现两种情况,否则首套房的房贷利率很难下降至3.45%以下。第一种情况是银行大规模下调存款利率。当银行的存款成本降低时,它们可能会将这种成本节约转嫁给贷款市场,从而降低LPR利率。第二种情况是中央银行官方宣布降低五年期LPR利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如降息等措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LPR利率的水平。

 

然而,这两种情况都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因素和政策决策,不会频繁发生。因此,如果没有这些显著的外部调整,我们可以合理推断,首套房的房贷利率在短期内不太可能降至3.45%以下。这对于计划购买首套房的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他们需要为较高的借贷成本做好准备,并在财务规划中考虑到这一点。

 

房地产市场原本因为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台备受期待,这些政策被认为有可能为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LPR的维持不变,对市场的乐观情绪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就像是给热情的市场稍微泼了一盆冷水。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上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迅速贬值,一度接近7.26的水平。

 

这一现象恰恰印证了我此前的观点,即在当前的情况下,任何降息措施都将面临来自汇率的压力。一旦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形成,它不仅会引发资本的外流,还可能导致市场对人民币资产基本面的负面预期。这种负面预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资本的外流,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经济稳定构成威胁。

 

四、星象观市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不断地强调了一个观点,即随着木星逐渐接近双子座,市场的波动可能会变得更加剧烈。在西方的占星学中,木星每年会进入一个新的星座,实际上,这与我们中国古典占星中的太岁有着相似之处,它也是每年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并且每12年完成一个周期。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通过观察木星的位置来预测房地产市场何时能够稳定下来。

 

首先,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在双子时代,以科技为核心的新兴实物产品将成为主导主题。同时,双子座的多变和摇摆不定的特性,也必然会导致未来一年无论是资本市场、地缘政治格局还是技术发展方向,都会经历反复的动荡、摇摆和变化。然而,当明年5月木星进入繁荣的巨蟹座时,全球市场才真正有可能开始稳定下来。巨蟹座所代表的房地产、商业、零售和消费等领域,才有可能实现稳定。

 

因此,根据木星的运行轨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至少需要等到2025年5月。同样,全球的不确定性也将至少持续到2025年初。这是我们在未来一年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试图规避木星在双子座的影响,而是应该学会利用它的摇摆属性。这意味着,在过往表现良好的领域,我们需要谨慎行事,避免过度扩张;而在以往表现不佳的领域,我们也应该寻找转机,把握可能出现的机遇。

 

此外,双子座的变动性也提醒我们在未来的一年里,要对各种变化保持警惕,尤其是那些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这可能是过去12年中不确定性最大的一年,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