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论坛(总第12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4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主办、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协办的“北京经济论坛(总第12期)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38报告厅成功举办。

2024年4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主办、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协办的“北京经济论坛(总第12期)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1138报告厅成功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教授受邀做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凯、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邱海平、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郭冬梅、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张杰、李文钊以及校内外经济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师生参加会议。新华社、北京日报、光明日报、新浪财经、凤凰卫视、经济参考报、经济观察报、南方日报、中新社、中国网、中国经济时报、深圳卫视、中国报道、中国经济导报等多家媒体参会报道。

李文钊副院长主持论坛开幕及主旨演讲、主报告发布环节。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教授做主旨演讲,他就新质生产力谈了十点认识,一是认识新质生产力是有机联系的系统;二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改变以要素投入量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三是新质生产力的突出特点是创新,要素质的改变和量的优化都与创新密不可分;四是新质生产力的经济载体是产业,实践意义上的新质生产力一定是产业化、企业化,新质生产力的经济呈现是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五是新质生产力具有时代特征,要从通用技术的时代性深刻变化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六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遵循创新规律,要跨越创新型人才培养鸿沟,未来产业创新死亡之谷,要对冲科技创新的投资归零效应,深刻认识大国创新的修昔底德陷阱;七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遵循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遵循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引领未来产业的发展逻辑;八是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布局规律,保持主体功能区不打乱,处理好区域间发展的效率和协调问题;九是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尊重市场竞争规律,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处理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十是新质生产力发展要尊重开放的规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在全球范围追逐分工布局的有效性。

主报告发布环节,刘凯教授做了题为“以新质生产力为抓手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主报告。他表示新质生产力包括五点内涵,一是以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为主导,二是依靠产学研一体化,三是与新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四是统筹经济效率和经济安全的关系,五是强调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他进一步指出,北京在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教育、人才、科技、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国家政策支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与良好基础,同时也面临人口管制政策和人口活力、政策治理求稳等方面的现实挑战以及高科技投资泡沫化、机制设计不到位导致扭曲激励、“创造性毁灭”所带来的冲击等潜在风险。对此,他谈了八点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理清首都功能的定位;二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搞对激励政策;三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融合;四是分类支持新质生产力的不同层次;五是重塑北京人口活力和城市竞争力;六是理顺风险观,既对创新失败有容忍,也主要依靠健全的资本市场来配置风险;七是简化政策体系;八是关注并科学应对“创造性毁灭”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和社会冲击。

主旨演讲环节,史丹所长首先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三要素讨论了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和认识。她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提升劳动者的素质,要培养新质劳动者。新质生产力的一个方面是对生产资料的改造,其中最重要的是装备制造业。此外,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也从原有的范围进行了扩展,要提升新质生产力,一要以人才为核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要以新型工业化为抓手,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三要对数字资产进行深度开发。史丹教授还强调了完善产业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素协同。

邱海平教授对刘凯教授的主报告表示高度赞赏,并对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提出几点思考。他表示新质生产力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已经在实践中形成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同样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要明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复杂系统机理,需要研究新质生产力与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的关系。他强调,必须要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心,来推动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郭冬梅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梳理结果,包括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两大部分。她表示,技术性的革命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这一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角色一直以来颇有争议。她强调,以美国创新体系的变化为参考,实现政府和市场的有效互补,建立新型举国体制。

张杰教授表示,新质生产力首要是一种新的理论,以理论指导中国实践,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里面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核心原则;二是要借鉴现代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有益成分。在此基础上要研究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调整方向,解决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关系,明确科技创新在一国生产中的突出地位,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张杰教授还对北京落实新质生产力提了多点意见。

余昌华教授从数字经济角度阐释了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他首先介绍了数字经济的基本框架,强调未来需加大对数字经济的投资,增加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之间的匹配度,降低区域之间壁垒,在国际竞争中广泛引入人才。同时,需要重视发展过程中的金融力量,借助资本市场有效甄别好的企业和好的投资项目。

史帆董事长就生产关系与总需求问题展开讨论,他表示当前总需求不足的本质原因在于资本存量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资本回报逐步降低。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富人持有资产与国债负债进行对消。他强调,可以通过国股民营的方式达成帕累托改进,从而提高投资需求,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刘凯教授做论坛总结发言,他感谢了与会专家和嘉宾对本次论坛主题报告进行的深入讨论和精彩发言。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