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数字,提高投资效率!H50首发2023医药产业投融资报告

H50首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从临床、产业和资本多方面回顾2023年,用数据说话,用规律预见,帮助医疗产业和医疗投资机构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和低效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H50首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从临床、产业和资本多方面回顾2023年,用数据说话,用规律预见,帮助医疗产业和医疗投资机构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和低效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撰文| 石若萧

编辑| 彡氜

众所周知,2023年是医药资本寒冬,可寒冬究竟有多冷?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工种,每家企业,体感总是不太一样的。

不过,薪水下降了,现金流告急了,融资变困难了,这些“共识”难免搞得人心惶惶。年景好的时候,做个PPT就能融到几个亿。现在连续跑十几个会,都不见得能让投资人正眼瞧上一下。

到底怎么了?产业亟需一套完整的数据勾勒出过去,好在未来多觅得一丝确定性。尽管数据不能说明一切,天下也不能什么都拿来量化,但数据总是最公平的。

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简称“H50”),为了提高医疗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历时两个月时间,完成了《2023年医疗健康投融资产业报告》,希望从临床、产业和资本多方面回顾2023年,阐述中国医疗行业及重要子领域的发展状况,帮助医疗产业和医疗投资机构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和低效投资,造成宝贵社会资源的浪费。(后台回复“赚钱”获取报告全文)

那么,数据都显示了什么?

从基本面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下滑了15.1%。

将这个数据按月拆分,会发现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由于轰轰烈烈的“反腐”等行动,医院诊疗和企业商业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7月-12月营收累计同比增速在-3.6%到-2.6%之间震荡。

融资数量和金额更是双双下降。2020年,新冠疫情带来了医药领域的投融资井喷。2021年的高峰期,融资项目达到1630起,总融资额2799.38亿元。与之相比,整个2023年,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总计891起,累计金额约907.86亿元——数量减半,金额不足当时的三分之一。

但也不全然都是坏消息,寒夜里,依然有那么一丝曙光。至少从月度数据来看,或许是受到连续不断的对外授权成功消息的刺激,2023年10月后之后,投融资数量较此前有所回升,金额在12月也有了小幅上涨。

不过,这种态势是否会延续到2024年?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尽管今年以来,行业信心似在不断巩固,却仍显得有几分底气不足。

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好。但相信从不来源于盲目的乐观,而是源于对数据的熟稔,以及对规律的掌握。两者相加,方才能得到不灭的信心。

透过历史的脉络

与欧美相比,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历史还相当短,但遵循的内在经济规律都是一致的。

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整体面临着“缺医少药”的问题,那时候的医药行业任务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及时对国外流行产品进行仿制,或将高校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并搭建好稳定的供应渠道,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这波浪潮下,一批或是拥有快速仿制能力,或是掌握了坚固渠道的传统巨头涌现了出来。只不过,这一阶段的行业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关系不大,因此并没有激发一级投融资市场特别大的反响。

都卷仿制药,不搞原创的结局,就是全行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低端竞争。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滥发的药品批文下,公司的竞争力不来源于产品,而是取决于销售、人脉和公关。

2015年,食药监局一纸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公告发出,终结了这个混乱时代,也为创新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看到创新终于有了回馈的希望,投融资机器随之启动。背后的逻辑,正是基于对中国这个新兴行业监管变革和创新崛起的乐观预期。

随着科创板和港股18A资本通道的打通,上市资产价格不断上涨,使得更多原本对医疗健康产业从未有过系统布局的投资者在高回报预期诱惑下,对潜在的研发和商业化风险视而不见,携带大笔资金进了场。

物极必反,融资驱动了行业,却也催生了泡沫。当年的泡沫,正构成了当下寒冬的前因。

将时间维度拉长来看,2014年到2020年中国医药创新投资的高速增长,与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的美国互联网投资泡沫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行业不同,内在本质,都来源于全社会对一个新兴行业的过度乐观。

如今不少行业观察者认为,其实泡沫原本在2020年左右就面临出清,只不过新冠疫情的到来,又在将熄的炭火上浇了一勺油。更大的泡沫,引发了更大的“爆炸”,让整个行业都感受到了从过热到骤冷的阵痛。

归根结底,还是创新带来的回馈,并没有想像中那样丰厚。

我国对于医疗资源的态度,始终是惠及全民,而不是偏向少数先富阶层。这就意味着医疗机构必须以公立为主,而在支付端,医保基金的老大地位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动摇,无法给出美国那般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优厚报价。

更何况,医保基金承压现象正在凸显。随着我国经济深入发展,GDP增速放缓,职工工资及居民人均医保缴纳费用增速放缓,医保基金收入增速下降。但更明显的因素,是老龄化导致了人口结构改变,缴费总人数下降,人均医疗花费更是大幅提升。

分析2023年各月度医保基金收支情况可见,2023年1-11月,我国医保基金收入较去年同期增10%;医保基金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17%;医保基金结余较去年同期出现负增长,下降了16%。单月来看,医保基金结余从去年4月开始出现收不抵支,且亏损状态持续到8月。或许是大规模医疗反腐行动带来了些许成效,自9月起,医保基金结余才扭亏为盈,并在10-11月内呈现明显回弹。

12月开始,公布的医保基金数据为统筹基金口径,不包含个人医保账户数据。随着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在维持现行医疗支付体系前提下,基于医保收支预测,我们判断可能在2029年前后,当年医保结余将出现负值缺口,2037年前后医保累计结余由正转负。

反腐、集采、国谈,背后的共同触发要素之一正是医保基金的压力。投融资源头活水不足,支付端池子短时间内又看不到起色,一加一减,使得基本面看起来很不理想,未来,真的会好吗?

好转的迹象

然而,如果光盯着放缓的增长率,却忽视了过去数代人沉淀下来的巨大资产,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舍本逐末。

中国创新药行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后,创新生态已经得到了初步构建,正在迎来丰收。2023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82款新药,包括48款化药、22款生物药、4款疫苗以及8款中药,数量显著上涨,几乎与近五年的历史峰值持平。

这82个新药中,国产与进口旗鼓相当,有近48%即39个出自国产,其中涵盖17个小分子、5个抗体类、2个细胞疗法、2个融合蛋白、2个血液制品、4个疫苗、7个中药,涉及肿瘤、自身免疫、消化、心血管、感染等多个疾病领域。

国产创新药的能量,早已不容小觑。

更何况,中国企业作风一向都是实事求是的,只要产品水平经得起考察,哪里回报高就去哪里。于是大家一番斟酌下,纷纷吹响了出海的号角。

2023年中国医药产业跨境交易中,总数量为89项,为5年来最低。可内在结构却发生巨大变化——对外授权的数量首次超过了授权引入,给接下来中国创新药的出海开了个好头。

纵观过去十年跨境交易的数量,基本与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走向趋同,都是2017年开始爆发,2021年达到顶峰,2022年后骤降。但2023年跨境交易中,对外授权数量首次超过授权引入数量,由2022年的35个,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63个。

从产业面分析,导致这种结构性变化的背后有三方面因素,首先是中国的支付生态要求创新药企更多走出去,才能觅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其次是中国医药创新经过积累,已经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第三是随着资本寒冬到来,中国创新药资产也从之前过高,进入到探底阶段,真实价格向真实价值靠近,促成了交易的达成。

无论夏天还是冬天,这种积累从未断绝,并且严寒中仍在持续。2021年-2023年,从融资轮次上看,融资事件大多集中在A轮,且总体占比保持平稳,共有1528个项目获得投资。这些项目,都有望成为接下来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的后备军。上一个创新周期的项目正在逐步收获,代表下一个创新周期的创新项目们正在集结。

而在政策方面,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聆听来自产业界的反馈,好梳理出更适合当下发展水平和未来需求的新政策。

集采方面,截至2023年底,国家药品集采在5年间覆盖了374种药品,整体降价幅度在早期曾出现过极值59%,此后规则逐渐趋缓,不断优化,还融入了不少独特设计,如“1.8倍熔断机制”“50%降幅保护机制”“0.1元保护机制”等,不再一味追求降价,而是持续提升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国谈方面,国家医保局2023年7月发布了新版《谈判药品续约规则》,更新和新增了数项新规。根据新的“简易续约”规则,降价幅度趋于温和,有利于稳定创新药的市场预期。此外,国家医保局表态将放开创新药初期定价,即在创新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价格定位,初期将满足企业尽快回收研发成本的要求,给予合理的价格回报。

毕竟,产业界也都知道医保基金的难处,想要的其实并不多。目前医保基金的年度总支出在2万亿以上水平,而创新药行业希望的只不过是其中不到十分之一。“倘若对创新药的支付能增加到2000亿左右规模,势必能进一步刺激我国创新药产业的发展。”一位药企负责人曾如此期望到。

对于医疗服务板块,有关部门也在公立医院改革调价,推进基层医疗建设,大力推进分级诊疗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发力重点主要在两方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以及医疗基础能力建设上。

2023年1-8月,医院诊疗人数为27.5亿人次,同比增长3.0%。其中公立医院23.0亿人次,同比增长2.6%;民营医院4.5亿人次,同比增长5.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15.6亿人次,同比增长10.6%。民营医院在医院接待诊疗人次中的比例略有提升,从2019年的14.8%提升至2023年8月的16.4%。

从这一趋势中,我们发现,短期内,“反腐”或给医生的积极性和机构的运营效率造成了一定影响,导致诊疗量出现阶段性波动,民营机构因此获得一些来自公立医院的转诊,出现边际获益。但长期来看,医生的阳光收入或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药企、医生和医院之间的利益分配将达到一个新的均衡状态。

医药也好,器械也好,相当大一块销售量都来自院端。政府部门、企业、老百姓都深知“唯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整个产业链牵一发动全身,只有将医疗服务机构生态盘活,才能给医药产业带来更强有力的增长。

这一系列基础工作,已经默默为下一个上行周期筑好了底,见龙在田之后,是下一次飞龙在天。

继续向前

编撰这本报告,目的是希望以数据为工具,寻找能够让2024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升温的积极信号。

毕竟,当下是中国医药创新最困难的时期,投资机构极其谨慎,不敢出手,原有的创新IPO退出通道几乎被卡死,二级市场的糟糕表现让一级市场更加动弹不得。

最让人感到悲观和恐慌的是,倘若现在没有资本的投入,以十年为创新单元的医药创新将在十年后面临项目枯竭。

但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越要坚定信心。毕竟,资本如同爱情,都只会流向乐观者,绝不同情悲观者。有了信心,就赢了一半。

所以,我们更应该把握住变化中不变的那些因素: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这个铁板钉钉的事实在短期、中期不会发生改变。

尽管新生人口数量出现下滑,但中国仍然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且伴随人口老龄化,里面蕴含着巨大未被满足的需求。

我们还拥有国家制度优势的加持,2022年中国8万亿元卫生总费用仅占GDP的7%,美国4.5万亿美元医疗总支出占GDP超过19%。但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8.2岁,美国只有76.4岁。

全球横向比较,我们在研新药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在生物药领域,累计建成和在建的抗体药物产能接近100万升,处于世界前列。

综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在2024年会回温吗?如果你看到的仅是挑战,那么回温可能也是挑战;如果你看到的是生机,那么回温就在不远处。

这其实是号召我们每一位身处其中的产业人,当外部环境不确定时,所有策略的拟定都要把这个不确定性因素纳入到框架之内。

然后,选择乐观向前。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

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医药创新,让创新可持续。

我们要均衡处理好医药采购的市场化和医疗分配的公益性,让创新获得回报。

为医药科技打通金融链条,让投资者有退出通道。

为医药出海连接国际标准,让世界知道、理解、认同中国药监NMPA。

为医药基础研究注入更多源头活水,让科学家自由创造。

脑子里有数据,心中有规律,态度乐观且实事求是,手上十年如一日。如此行事,不论大环境如何,接下来每一天都是春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