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教父”背后,是焦虑的中年人

中年人陷入AI焦虑

Sora的横空出世,让AI又火了一把,也让OpenAI的CEO奥特曼成为了“AI教父”。

美国的AI教父奥特曼在告诉世人,不要再挣扎了,GPT和Sora够你们追赶一辈子了。

中国的“AI教父”则在告诉观众,快点来买课吧,再不学学AI就要被时代抛下了。

这位“AI教父”就是李一舟。

1

“AI教父”的名头,来源于Sora爆火之后,有人给李一舟的留言:

“自打Sora火了,你是AI圈子里唯一一个可以和奥特曼平起平坐的华人大神”。

 

经历这一争议,大家才惊奇地发现,李一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售卖的AI课程《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已经卖出了25万套,每套课程定价199元,也就是说,靠着这个课程,李一舟已经赚到了5000万。

但是当这个“隐秘的角落”被公之于众,李一舟也迅速迎来了翻车。

课程内容饱受外界非议的同时,李一舟的AI课也迅速在全网下架,用于售卖AI课程的微信小程序“一舟一课”暂停服务,个人微信号也被禁止关注。

不过在此之前,许多人大概并不知道李一舟是何许人也。

李一舟个人账户的简介上这样写,他是“清华大学博士,多家科技公司创始人,人工智能深度研究和实践者”。

这么多真假难辨的头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唬人。

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李一舟所谓的清华博士,实际上是美院的设计类专业,他的本科和硕士也是在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跟AI并不沾边。

同样,李一舟的起家也和AI甚至科技并不沾边。

李一舟的出名,来源于多年前的一档求职综艺《非你莫属》。

2012年,李一舟登上《非你莫属》,在节目中舌战群儒,接连指出乐蜂网客户端载入程序特别慢、SOHO新开发的银河项目内部是否有机等问题,最后居然收获了周鸿祎、王小川等一众企业家的哄抢。

2013年,李一舟从清华毕业,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但是融资只到B轮。

后续,李一舟又有类似皮肤检测器、3D打印定制饰品以及卧室智能家居多次创业,不过很显然,这些“科技”都是噱头大于实际。

兜兜转转,李一舟还是发现了他最适合的行业——网红。

最开始定位商业精英的李一舟主要是分享商业知识,然而流量一直很低。

直到21年,他开始教人怎么赚钱——“穷人怎么逆袭”“普通人怎么变有钱” “35岁创业该怎么打破信息差”,一下子引爆流量,粉丝量迅速站上了10万这个台阶。

尝到甜头的李一舟迅速卖起了课程,“一舟一课”,每周为观众上一节课,教人怎么创业。

此前的创业尽管失败,但是这次网红行业的成功创业,迅速给李一舟打造起了抖音创业导师的人设,《一舟一课》一度冲到抖音创业课程销售榜首。

李一舟因此4个月就变现2300W,粉丝也长到了一百多万。

2022年,OpenAI发布ChatGPT,很快引起了全球热潮,也涌现了大量AI课程,李一舟也迅速转移阵地,转而推出《每个人的人工智能课》,主打“一家三口必学的人工智能课”,再次热卖。

单纯看李一舟的AI课程内容,很多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购买这些课程。

总共39节AI课中,李一舟介绍了他“自己”的“一舟智能”的操作页面、和AI相关各类概念,以及孩子、打工人、老板怎么用好AI。

看似他什么都说了,但是看完你会发现你什么也没学到。更别说这个“一舟智能”不仅没有备案,很大几率是套壳,还涉嫌盗用AI绘图模型。

因此,李一舟的成功其实并不来源于内容本身,而是他确实足够敏锐。

2022年9月份开始,李一舟每天都要直播接近3个小时。最疯狂的时候,一天内就直播超过八个小时,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也从1万涨到10万。

从抖音短视频开始,再到直播,现在开始开拓视频号,李一舟一直在跟随流量的流向改变自己的吸粉手段。

从最开始登上《非你莫属》,他就知道自己能够带来的是针锋相对的争议,而现在的他也知道自己能够带给观众的,其实是一种在跟上时代潮流的错觉。

李一舟的用户画像相当明确,从爆火开始,他强调的就是“穷人”、“普通人”、“一家三口”,就像绝大多数对他口诛笔伐的人并不屑于去买这些课程一样,他的目标群体也并不是这一群人。

他的目标群体,可能是年近30、想跟上新时代的中年人,也可能是全职在家、不想脱离社会的家庭主妇,还可能是文化不高、想学习知识的小老板。

对于这些人来说,李一舟就是他们淘金过程中,为他们递上铲子的人,这铲子价格不贵,同样也十分粗制滥造。

这样的人,从来都不少见。

2

一百多年前,美国西进运动的高峰时期,一位移民宣称自己在加州发现了金矿,一时间,全美乃至全球的普通人怀揣着暴富的梦想来到加州。

然而,成千上万的淘金者来到加州之后,人口的急速增长使得衣食住行骤然短缺,物价飞涨。大批的淘金者来来去去,死在淘金路上的人,比淘到金子发家致富的人,还要多得多。

在这波持续几十年的淘金热中,最后真正赚到钱的,有两个人,一是借此发明牛仔裤并大卖的李维斯,一个是买铲子镐子,后来又开办银行的米尔斯。

淘金者千千万万,最终赚到钱的人,反而是卖裤子、卖铲子的人。

现在的“淘金热”,无疑面向的是AI。

除了李一舟,在带货AI产品的还有超过700万粉丝的“鹤老师”以及超过10万粉丝的“张诗童”等一众网红。就在Sora刚发布没多久,甚至现在还没正式公测的时候,Sora的学习课程已经卖得热火朝天。

不管这些“铲子”粗制滥造还是精雕细琢,都能顺利卖出去,主要还是因为需要铲子的人太多了。

《2021新中产白皮书》指出,中国新中产群体对于工作最大的担忧来源第一是年龄的增长,其次就是“知识技能更新快”。

在这个35岁即失业的年代,中年人最害怕的词,就是失业。

数据显示,1985-2019年间,全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从32.3岁上升到了38.8岁。

就业人员的平均年龄都达到了近40岁,公务员招考年龄却限制在35岁以下,许多企业的招聘门槛也限定在35岁,裁员的底线也定在35岁,仿佛人在35岁以后的职场生涯就已然不复存在。

四川大学周伟教授分析了上海和成都两市30万份招聘广告,得出结论,上海8成以上、成都7成以上的社会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

以退休年龄再减去开始工作的年龄,35岁在整个职场生涯中,其实还没能走完一半,但是就已经面临着最严峻的失业危机。

对于这些焦虑的中年人,安于现状等于被动挨打,只有主动出击,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对于这些中年人来说,对于工作的焦虑变成了对于学习的热情,区块链、元宇宙以及现在的AIGC和Sora,一旦错过了这些知识,仿佛就会错过一整个时代。

除了这些前沿知识,语言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学历提升,成为了焦虑中年人的最爱。

这些中年人的焦虑使得他们成为知识付费的忠实观众。统计数据显示,短视频平台上,头部的知识领域博主,主要的粉丝群体就是30-40岁的男性。

艾媒咨询的数据也显示,35-45岁的群体,购买知识付费的比例达到了58.8%。其中,二线、三线城市的人占到了接近一半,超过四成的人收入不过万。

图源:艾媒咨询

“焦虑”这个词,看到后来,变成了一个“难”字。

如果人到中年之后,不需要面临“学习新技术”的压力,那么还会为了纯粹的“兴趣”去购买课程、成为韭菜的人,到底还会剩多少?

结语

AI创业者“为梦想窒息”,骗投资者的钱,和AI卖课网红贩卖焦虑,骗观众的钱,从某种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区别。

不少人调侃李一舟,仿佛这样就能站在制高点,就能证明自己真正懂AI,看着这个精明的骗子,带着一群傻子,闹出一个天大的笑话。

大家乐于看到这种变化——彼时为李一舟争论不休的周鸿祎,现在还在AI行业的前沿;而当时舌战群儒的李一舟,借助三寸不烂之舌成为了“AI教父”。

这些话题之间,当然有很多讨论的空间。

但是把李一舟捧上神坛的,并不是傻子,而是无数个焦虑的普通人。

与其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地卖课赚钱,不如想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深陷其中。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