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前夕医美“地震”,爱尔眼科“自投罗网”?

今年的315还没到,医美赛道就率先迎来“重击”。先是《焦点访谈》在2月23日的节目中,大规模曝光了直播带货平台的医美乱象,矛头直指虚假宣传、兜售无相关资质医美产品等行业乱象。该节目播出后,多个直播平台立刻跟进,紧急叫停了医美直播,甚至有用

今年的315还没到,医美赛道就率先迎来“重击”。

先是《焦点访谈》在2月23日的节目中,大规模曝光了直播带货平台的医美乱象,矛头直指虚假宣传、兜售无相关资质医美产品等行业乱象。

该节目播出后,多个直播平台立刻跟进,紧急叫停了医美直播,甚至有用户反映称,不少正在观看的医美直播间,下一秒就忽然消失了。业内人士也在事后高呼,医美行业正在陷入前所未有的“大地震”。

可以预见到,医美直播叫停后,针对医美赛道的监管会越发严苛。尤其是随着315的临近,哪家企业会首当其冲,被当作“典型”来揭开行业整改的序幕,也成了市场方面重点关注的问题。

目前来看,消费者“呼声”最高的,莫过于进入2024年2月后,因资质相关问题,连续遭到桂林、济南两地卫健委处罚的爱尔眼科。

一、集团管理缺失,爱尔眼科“屡犯难改”?

爱尔眼科违规被罚,其实并不令人意外。

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2月1日,桂林爱尔眼科医院违反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被桂林市卫健委罚款10万元;2024年2月19日,济南爱尔眼科医院违反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被济南市卫生健康局罚款5万元。

具体到详细的处罚缘由,前者是因为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情况下,于2023年10月24日、10月2日擅自开展义诊诊疗活动。以及在义诊过程中,安排未取得医师资格的医学专业毕业生,独立实施白内障筛查。

而后者,则是因为作为一级甲等的民营综合医院个体户,济南爱尔眼科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执业。同时据了解,该医院已经有着超过10年的经营历史。

简单概括,2024年开年,爱尔眼科就一连踩中“无备案诊疗”“无证行医”“无证执业”三大严重违规行为。

然而这些放到任何一家医院,都足以令口碑归零的问题,对爱尔眼科来讲却是“老生常谈”。

“无备案诊疗”的问题上,早在2020年,肇庆爱尔眼科医院因未经备案,在武垄镇双象村开展眼科义诊活动,被罚款3000元;2021年,信阳爱尔眼科医院因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擅自开展义诊活动,被罚款5万元。

“无证行医”方面,除了安排无资质人员行医外,最严重的莫过于2021年被曝出的医疗事故。彼时曾有大V爆料,爱尔眼科挂职“主任”且有4年工作经验的医师,在2020年11月拿到医师资格证。

而且此人在2020年5月刚刚拿到验光技师证的时候,就违规使用“必须有医师参与”的角膜塑形镜相关医疗器械,导致一位年仅12岁的女孩,在接受治疗11个月后的2021年4月,左眼视网膜脱落。

至于“无证执业”,就更不陌生了。2023年6月,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才刚刚因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被闵行区卫健委罚款5万元。

不过对于济南爱尔眼科无证执业的处罚,该公司负责人在近期解释称,“公司一直都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被处罚属于上传资料错误引起的”。真相究竟为何,我们不予置评。

只是据不完全统计,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旗下的众多医院,在近年间受到行政处罚的信息已经超过了100条。处罚缘由除了上述三大问题外,还有不正当竞争、发布违法广告、使用劣质药品、骗保等等。

除此之外,网络投诉平台中也充斥着大量关于爱尔眼科的消费者投诉。尽管无法辨别投诉信息的真假,但综合舆情,如果要在同类医美机构中选出一个“典型”,爱尔眼科大概率会榜上有名。

对于这一情况,银箭财观认为,站在企业运营角度,如此频繁地在卫生健康领域出现违法违规问题,直接指向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对各个子公司的管控能力,已然低至令人担忧的地步。

这份管控能力的缺失,直接体现在各个地区的爱尔眼科医院,在行医过程中的不严谨,以及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就像2023年12月19日,那一场震动全网的,爱尔眼科医生手术台“锤人”事件。

此前曝光爱尔眼科无证医师违规操作,导致12岁女孩视网膜脱落的大V“急诊向日葵艾芬”,在当时爆料称,广西贵港爱尔眼科医院的院长冯某某,在手术台上出拳猛击患者头部,使得患者术后左眼失明。

事态发酵后,贵港爱尔眼科在12月21日作出回应,称“不存在伤害患者动机和行为。且经医生与患者和家属解释,双方已消除误会、达成谅解”。

然而在回应发布后的当天晚上,近乎凌晨时分,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发声,称“此事发生于2019年12月12日,涉事医生粗暴对待患者的行为,已严重违反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声明中,由于事情发生后贵港爱尔眼科并没有按规定上报,对涉事CEO予以免职,涉事院长也被停职。

连续两次反转,明显能看出贵港爱尔眼科的回应中,急于引导舆情、洗白自身的“糊弄”态度。很难想象,如果不是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连夜发布公告,并作出相应处罚,会延伸出怎样的后果。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各个子公司遭到的行政处罚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虚假宣传等违反广告法的行为。

以兰州爱尔眼科为例,从2015年6月至2023年10月,累计受到9次行政处罚中,有5次都是发布违法医疗广告等违反广告法的缘由。

不巧的是,此次焦点访谈节目中,主要曝光了虚假宣传的医美乱象,释放了医美行业强监管时代即将来临的信号。无论315是否会再度重提医美相关问题,与医美相关的企业都可能会迎来一轮自上而下的整改。

哪怕爱尔眼科曾在投资平台声称自己不属于医美概念,但医美诞生于皮肤科、整形外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五大母科学,专注眼科医疗的爱尔眼科,很难仅凭一句话就置身事外。

尤其是在近些年的高速扩张中,爱尔眼科砸钱做广告的态度,已然有些疯狂姿态。

二、高销售换高增长,爱尔眼科离不开“输血”?

可以说,爱尔眼科的业绩增长,一大部分都来自高成本投入的转化。

2023年第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总营收160.47亿元,同比增长22.95%;实现归母净利润31.81亿元,同比增长34.97%。

亮眼的财报数据,使得爱尔眼科自2023年以来震荡走低的股价得到了短期提振,在已降至16元区间的情况下,一路回升至18元区间。但很快,爱尔眼科就迎来了连续4个月的连续下滑。

甚至在2024年2月2日,爱尔眼科的股价一度跌至12.2元的最低点。所幸随后两个交易日,爱尔眼科出现了6.71%、7.87%的连续高涨,才勉强稳定在14元区间之中。

只是在医美行业“大地震”的消息发酵后,爱尔眼科自2月22日起,股价涨幅已经降至1%之下。截至28日,爱尔眼科更是高开低走,在开盘一度冲上15元区间后快速下跌,最终收盘于14.38元。

之所以如此,在银箭财观看来,还是源于爱尔眼科高投入换取高增长的业绩模型,正在遭受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质疑。

综合财报信息,爱尔眼科的销售费用从2019年的10.49亿元,一路攀升至2022年的15.56亿元,并在2023年第三季度达到了16.07亿元。

在A股医药服务板块中,同期内,爱尔眼科的销售费用占据行业排名第二。与以16.52亿元营销费用排名第一的美年健康相差无几,同时也远超以8.87亿元排名第三的迪安诊断。

仅是在2023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就豪掷5.42亿元用于广告及业务宣传,占据销售费用的半壁江山。相较之下,人工费用4.03亿元,仅占销售费用的三分之一,而业务招待费更是只有962万元,仅占销售费用的0.9%。

高强度销售费用支出的同时,爱尔眼科的管理费用在2023年第三季度也增长至20.84亿元。由此可以推测,爱尔眼科为了大范围推广业务发展,积攒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一旦扩张中止营收有所收缩,这都是难以回避的内耗问题。

而且需要关注的是,在疯狂砸钱打广告的同时,爱尔眼科还需要对业务品质多上心一些。毕竟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至2023年,爱尔眼科因为医疗纠纷事件的影响,已经背负了638.36万元左右的负债。

同时随着扩张节奏的加快,爱尔眼科的业绩增长,也越发依赖来自资本市场的“输血”。

例如在2020年,爱尔眼科为了进一步收购天津中视信等,旗下30多家眼科医院,募资高达7.1亿元;2022年,爱尔眼科为了支持长沙、上海、沈阳等市场龙头医院的新建及迁址扩建项目,成功完成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募资,总额约35.36亿元。

根据天眼查显示,这笔最大规模的募资,还得到了工银瑞信、广发基金等多家知名机构的关注。

只是靠增发方式募集资金,究竟难以长久。医美监管加强后,爱尔眼科很可能会遭到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进而影响资本市场信心,导致股价和募资能力的双重下滑。

毕竟医美行业的乱象,已经到了必须重拳出击才能有所遏制的地步。

目前针对医美消费环节产生的维权纠纷中,医疗资质问题占比约33.1%、医疗质量问题占比31.1%、营销问题占比35.3%。消费者持续增长的投诉,正在催促监管部门尽快下场。

这既是挑战,也是一轮新的机遇。爱尔眼科能否顺利渡过这场变革,还是让我们保持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

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