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破产破不了?300亿市值清零后,这家明星Biotech半死不活,还坑惨一家中国药企?

善于资本运作的纳斯达克上市Biotech索伦托、貌似所托非人的国内Biotech艾森医药,近乎隐入尘烟。这两家企业相互“折磨”的命运,或为整个行业敲响了最恐怖的警钟。撰文| 润屿 晓琴编辑| 彡氜“死”掉的Biotech近期听得不少,但还

善于资本运作的纳斯达克上市Biotech索伦托、貌似所托非人的国内Biotech艾森医药,近乎隐入尘烟。这两家企业相互“折磨”的命运,或为整个行业敲响了最恐怖的警钟。

撰文| 润屿 晓琴

编辑| 彡氜

“死”掉的Biotech近期听得不少,但还没“死透”的Biotech,倒是头一回听说。

2024年开年,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医药圈。美国司法部破产监管机构信息显示,1年前按照美国破产法第11章提出破产保护申请的Biotech公司索伦托(Sorrento),其申请或被驳回,原因是申请文件中所填业务地点与实际不符。美国破产法第11章内涵主要是“重组”,法院会要求申请企业在其监督下延续业务运营,并制定企业重组方案,同时制定偿债计划,简单来说就是让企业有机会起死回生。

去年2月申请破产之时,索伦托很快获得了德克萨斯州一家破产法庭临时批准的资金(7500万美元),但现在面临的境地,让这家资不抵债的公司想活活不了,十分尴尬。

抛开这戏剧性的一幕,这家由华人创办的药企近20年由生向死、一步步被掏空的故事令人唏嘘。更关键的是,以“基于海外,进发国内”进行反路径扩张的索伦托,似乎也拖累了一家名为艾森医药的中国Biotech。而今,“10年磨一剑"后还未交卷的艾森医药,似乎归于沉寂。

Biotech“横尸遍野”的当下,这两家企业相互折磨的命运,为整个行业敲响了最恐怖的警钟。

四面楚歌的索伦托:从辉煌走向破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索伦托俨然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猎手,“大胆而冒进”成为外界扣在它身上的主要标签。

它可是国内药企的一位“老熟人”。一家华人在美创业的Biotech,善于资本运作靠着并购基因反向扩张至国内,在华成立子公司,后又与不少国内药企联系紧密,规模扩大的同时市值一路走高,成为国内熟识索伦托的最初模样。

但猝不及防的是,这位“从美向华”反路径扩张的华人创业故事,最终陷入了四面楚歌,落得了毁誉参半的评价。背后的故事版本也变成了:在新冠中屡蹭热点却被反噬;所收购资产因关键产品审批受阻而被关进了黑匣子;最终又身陷一桩不成功的合作中,导致其面临巨额赔偿,被耗干现金流而走向破产。

翻开索伦托,是一部厚重的故事。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由华人季红俊(Henry Ji)和Antonius Schuh联合创立于圣地亚哥,因2011年Antonius 离开了索伦托,此后季红俊由首席科学官变成CEO。索伦托最初的关键技术,在于季红俊发明的G-MAB抗体文库。

而总结其近20年来的发展路径,堪称一部并购史。

在任职期间,季红俊对资本运作驾轻就熟,通过收购和合并使索伦托迎来了较为惊人的规模增长。这也使索伦托获得了较为“繁杂”的产品管线,用“什么火做什么”形容丝毫不为过,管线涵盖如ADC、新冠、疼痛等多个领域,但是真正推至关键上市阶段却少之又少。这个思路也贯穿索伦托的并购方向。

尤其在2013年到2022年,索伦托几乎每年都进行了一系列长长的收购,如2013年该公司通过收购谢灵顿制药获得了树脂毒素(RTX)资产,构建了疼痛领域的产品线;同年又通过收购Concortis Biosystems公司获得抗体药物偶联(ADC)技术;期间还收购了TNK Therapeutics、 VirttuBiologics、Ark Animal Health和 Sofusa Lymphatic Delivery Systems等数家公司获得了不少资产。

在季红俊的带领下,索伦托又开始直接进攻国内市场。先是2016年6月,索伦托将ADC资产延展至国内,在苏州成立了Levena公司,支持了多个ADC新药的申报项目。后又与多家中国知名公司建立不少合作关系,如开发 CAR-T和ADC等。

不过,要说索伦托如何闯进国内媒体的镁光灯,还得从它热炒新冠药物疗效说起,曾登上国内热搜。新冠疫情爆发后,索伦托通过自研或收购迅速扩展了多个新冠相关项目,包括诊断试剂、中和抗体及新冠药物。

对新冠产品格外着迷的索伦托持续受此负累。中间的另一个小插曲是,索伦托在2020年6月直接收到了股东的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的负责人使用“虚假和误导性”说法声称已找到了对抗新冠病毒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蒙受了损失,由此被诟病不少。

更重要的是,新冠产品无一成功上市,其索伦托在研的新冠管线中,官网至今显示共两款产品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有人形容“想走辉瑞的路子,却没那般底子”,这成为索伦托的“殇”。

一大典例是,看中了艾森医药的新冠项目后,索伦托在2021年以4.88亿美元(约等于35亿元)收购了这家国内Biotech。

彼时,艾森核心产品三代EGFR靶向药艾维替尼针对包括新冠在内多项适应证的临床试验正在海外积极推进中,索伦托对这一资产寄予厚望。收购艾森之后,艾维替尼便成为其中临床进度最快的新冠治疗药物。不过这番押注终究是错了棋,由于艾森核心创新药在国内上市一直延期,一度被业内评价为“收购了不良资产”。

一起与合作方长达数年的商战纠纷,更是直接拖垮了索伦托,最终使索伦托面临超过1.7亿美元的巨额赔偿,从而耗干现金流,成为它走向破产的导火索。

是非成败转头空。最终,这家美股明星Biotech最高50亿美元市值(超300亿元)近乎归零,此番归宿令人唏嘘。而回顾来看,大肆扩张也暗藏了风险,靠着一路并购扩大,虽然建立了庞杂的管线,但不少未做出来反成负累,一记记重捶使索伦托最终不堪重负。

被坑的艾森医药:退路变“陷阱”

如果不是近期这戏剧性的一幕,没多少人会想起索伦托。他宣布破产的时期,恰好是美国Biotech集体坠入冰窖的开端。除了自己吹的太过、冒进式一堆瞎搞,4.88亿美元买进中国资产艾森医药,也是不可忽略的主因。很多人认为,这笔资产是不良资产,其核心创新药——三代EGFR靶向药艾维替尼高开低走,至今还没上市。

然而站在艾森的角度,在“卖身”索伦托作为唯一的救命稻草时,又何曾想到索伦托会在不久的将来破产,想要借后者资本实力力挽狂澜、推进新药全球开发的梦,险些当场破碎。

如果不是这戏剧性的一幕,相信更没多少人会注意到,艾森这家打造了中国首个原创三代EGFR靶向抑制剂的Biotech,已经很久没有大的新动态了。

一切关于艾森医药和艾维替尼的信息似乎停滞在了2022年,此后“艾森医药”微信公众号再无新消息。另外天眼查上的相关数据也是寥寥,唯一可以看到2022年时这家公司员工总数为50人。

2022年是艾森“卖身”给索伦托的第二年,这一年重锤直击这家“小而专”的Biotech:审评审批蹉跎4年后,艾维替尼被拒绝批准上市。而在补充资料期间,这款有望成为“国内首款”的药物,已被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弯道超车。

在攻克具有EGFR突变或耐药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上,艾森医药曾是绝对的国内第一梯队。其马来酸艾维替尼拥有全球化合物专利,2014年9月获国家CFDA和美国FDA临床批件,次年相继在中美启动Ⅰ期临床研究,是首个进入中国临床研究并同步开展美国临床研究的自主创新药。2018年6月,艾森以II期临床数据提交了艾维替尼胶囊在国内的有条件上市申请,两个月后被纳入新药上市优先审评程序,有望成为首个国产三代EGFR-TKI靶向新药。

彼时,艾森医药面对的市场前景一片光明,其商业化团队已经搭建完毕,坐等产品上市。然而艾维替尼迟迟未能上市成功,至今似乎也没有官方的原因公布。2019年11月,艾森医药宣布撤销营销市场部门。

一个中美同期、耗时10余年、耗资数亿元的药未能实现商业化,令人惋惜,但可以窥见的是,艾维替尼的产品力肯定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曾有研究者公开表示,该产品本身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很难上市。而临床数据体现的效果是企业研发该产品的最大实力和厚度。除了艾维替尼,艾森医药所剩管线资产不多,且临床进展较慢,可以说艾维替尼算是“孤注一掷”。当批准遥遥无期,资金、资源的消耗给予艾森极大的压力,市场也对其大跌眼镜,这家立志从“小而专”变为“小而美”的Biotech,差点进入死亡螺旋。

为了让心血不付之东流,艾森医药创始人徐晓开始苦心寻求资金和出路。

2021年春天,艾森医药加入美国上市企业索伦托,颇让人不解的是,艾森聚焦的是小分子药物研发,而索伦托重在大分子和细胞治疗上的创新,这笔收购,在当时被很多人质疑,但基于索伦托彼时是借炒新冠概念的明星公司,还是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条不错的退出路径。但不到2年时间,索伦托潦倒至“死”,反过头来坑惨了艾森。

回过头来看,复盘艾森医药的成长历程,有两大启示警醒着Biotech。

其一,产品力是核心,新药研发如同拉斯维加斯的赌局,胜者才为王。

其二,融资及团队经验需重视。根据天眼查消息,艾森生物曾获得礼来亚洲基金和启明创投的投资,但自艾森医药成立后,并未公开披露过任何融资信息。另一方面,艾森的团队履历并不如明星药企们丰富,而创始团队的战略眼光和做出的选择尤为重要。据CDE官网披露,艾森负责新药临床上市流程的人员更换过两次,此前在其高管团队中也缺乏懂新药上市流程的人才。

2024年,也许国内外陷入“死亡”困局的Biotech还有很多,有的就在不声不响中消失。冒进式一堆瞎搞的,面临的终局可能很快像索伦托一样残酷;而产品出不来、“余粮”告罄、抗风险能力弱的,并不能用数年研发史感动市场,因为失败就是失败,科学还是科学。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