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的“悖论”与“强劲”的需求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申万宏源宏观;作者:屠强 王胜

CPI同比8月或开启一轮回升过程

主要内容

引言:CPI由供求共同决定,如果我们不认为去年9CPI同比2.8%的高位是因为需求过热,我们就不能简单认为今年7CPI同比-0.3%是因为需求不足、通缩风险。实际上,7CPI结构数据反映的需求恢复速度相当积极。

需求主导通胀只是我们理论上的“一厢情愿”,近五年来CPI的趋势性变化几乎全部由供给因素驱动。通过我们对CPI细项的五分法拆分,我们能够清晰的厘清影响CPI的因素中,多少来自需求主导、多少来自供给主导。2017年前总需求相对旺盛、货币政策整体偏松的阶段,CPI的变化确实主要反映需求。但2017年以来CPI变化更多由供给因素主导,尤其是2019年以来。猪肉供给驱动的食品CPIPPI驱动的成品油和核心商品CPI,几乎主导了整体PPI的所有走势。譬如202015.4%CPI202292.8%CPI22Q4至今CPI的持续回落,恰恰在于之前形成支撑的PPI传导效应和食品CPI对应明显弱化,7CPI回到了类似2020年底-0.5%的水平,结构贡献也较相似,但当时经济可是过热状态,没人讨论通缩风险。

食品供给释放:前期生猪存栏恢复、出栏加快,食品CPI同比大幅回落。7月食品CPI环比-1%符合预期,结构上,我们构建的猪肉价格领先指标继续发挥较好的前瞻作用。根据该指标来看,生猪存栏继续稳步恢复,在此背景下7月猪肉CPI低位环比仍0%,同比高基数下大幅下行18.8pct-26%。而鲜菜鲜果供给整体相对充足、环比均明显弱于季节性。共同拖累整体食品CPI同比回落4pct-1.7%,是压低整体CPI的关键因素。

核心商品CPI与核心商品PPI均明显反弹,地产竣工向后周期消费需求的传导继续显现,PPI供给侧传导效应开始弱化。22Q4以来,PPI快速通缩通过传导至成品油CPI和核心商品CPI,带动整体CPI持续下行。但来到7月,伴随国际油价有所企稳,成品油CPI环比1.9%开始上涨,更重要的是核心商品CPI结束近一年以来持续回落态势,同比明显回升0.3pct-0.2%,即使考察核心商品CPI的上游(核心商品PPI),7月也明显反弹0.3pct-0.1%。其中,大型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价格有所回升,CPI环比涨幅在0.7%1.2%之间,地产竣工向地产后周期消费品需求的传导继续显现。

出行需求对应的非房租服务CPI环比创十年新高,房租CPI继续受青年结构性失业约束。服务CPI中最大单项是锚定房租变化的虚拟房租CPI,在青年失业率持续偏高背景下,年轻人作为最主要租房群体,令租房需求持续偏弱,7月租赁房房租CPI环比0.2%,延续自两年来一直弱于季节性的态势。但反观出行需求对应的非房租服务CPI,却呈现出更积极的变化7月非房租服务CPI环比1.1%,明显高于季节性(0.7%),创下近十年环比新高。飞机票、旅游、住宿价格大幅上涨。整体服务CPI同比明显回升0.5pct1.2%

上游持续补库存、煤价继续下行,整体PPI略低于预期。7PPI环比-0.2%,同比回升1pct-4.4%,低于市场预期(-4.1%),我们此前的PPI领先指标持续发挥较好的预测效果。拆分结构来看。受前期油价回升影响,石油化工产业链PPI贡献7月整体PPI环比0.2个百分点。但煤炭冶金产业链拖累整体PPI环比-0.3个百分点。尤其以最靠近上游的煤炭跌幅最大,显示迎峰度夏背景下能源保供强化,煤炭供给持续释放的有利结果。

供给因素驱动的CPI读数偏低、并不能掩盖需求较强恢复的事实,CPI同比8月或开启一轮回升过程。PPI方面,国际油价和国内煤价回升或推动PPI三季度恢复加快。 CPI方面,地产竣工拉动核心商品CPI、服务消费驱动核心服务CPI均出现积极改善,8月后CPI开启回升过程,无需因整体CPI读数偏低而过度解读为“需求不足导致通缩”的风险。

风险提示:食品供给超预期偏紧,能源供给超预期偏紧。

以下为正文

7CPI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0.3%,好于市场预期(-0.5%),CPI回落几乎全部源于食品供给释放的影响,而需求对应的分项如核心商品CPI和核心服务CPI强劲反弹。今年以来我们持续提示,看CPI不能只看整体读数,供给变化的影响太大,需求其实并不弱。

一、需求主导通胀只是我们理论上的“一厢情愿”,近五年来CPI的趋势性变化几乎全部由供给因素驱动

通过我们对CPI细项的五分法拆分,我们能够清晰的厘清影响CPI的因素中,多少来自需求主导、多少来自供给主导。2017年前总需求相对旺盛、货币政策整体偏松的阶段,CPI的变化确实主要反映需求。但2017年以来CPI变化更多由供给因素主导,尤其是2019年以来。猪肉供给驱动的食品CPIPPI驱动的成品油和核心商品CPI,几乎主导了整体PPI的所有走势。譬如202015.4%CPI超高水平几乎全部由食品CPI(非洲猪瘟猪肉价格飙升)贡献。而近三年最高的CPI20229月(2.8%),但当时国内需求相对偏弱,彼时贡献CPI持续回升的力量70%来自PPI高企对成品油CPI和核心商品CPI的传导,30%的贡献来自生猪养殖企业压栏惜售导致猪肉价格再度飙升。

22Q4至今CPI的持续回落,恰恰在于之前形成支撑的PPI传导效应和食品CPI对应明显弱化,7CPI回到了类似2020年底-0.5%的水平,结构贡献也较相似,但当时经济可是过热状态,没人讨论通缩风险。

二、食品供给释放:前期生猪存栏恢复、出栏加快,食品CPI同比大幅回落

7月食品CPI环比-1%符合预期,结构上,我们构建的猪肉价格领先指标继续发挥较好的前瞻作用。根据该指标来看,生猪存栏二季度继续稳步恢复,而考虑到生猪存栏中亦包括较多已育肥的商品肥猪,因此生猪存栏向猪肉价格的传导时滞无需等待9个月(生猪正常养殖周期),因而生猪出栏也明显加快。在此背景下7月猪肉CPI低位环比仍0%,同比高基数下大幅下行18.8pct-26%。而鲜菜鲜果供给整体相对充足,鲜菜CPI(环比-1.9%)、鲜果CPI(环跌-5.1%)环比均明显弱于季节性。共同拖累整体食品CPI同比回落4pct-1.7%,是压低整体CPI的关键因素。

三、核心商品CPI与核心商品PPI均明显反弹,地产竣工向后周期消费需求的传导继续显现,PPI供给侧传导效应开始弱化

我们在此前点评报告《被市场低估的PPI传导CPI效应——CPI、PPI简析(23.02)》明确指出PPI深通缩压低CPI的效应,从22Q4以来,PPI快速通缩通过传导至成品油CPI和核心商品CPI,带动整体CPI持续下行。但来到7月,伴随国际油价有所企稳,成品油CPI环比1.9%开始上涨,更重要的是核心商品CPI结束近一年以来持续回落态势,单月环比0.3%,同比明显回升0.3pct至-0.2%,即使考察核心商品CPI的上游(核心商品PPI),7月也明显反弹0.3pct至-0.1%。其中,大型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价格有所回升,CPI环比涨幅在0.7%—1.2%之间。显示地产竣工向地产后周期消费品需求的传导继续显现。

四、出行需求对应的非房租服务CPI环比创十年新高,房租CPI继续受青年结构性失业约束

服务CPI中最大单项是锚定房租变化的虚拟房租CPI在青年失业率持续偏高背景下,年轻人作为最主要租房群体,令租房需求持续偏弱,7月租赁房房租CPI环比0.2%,延续自2022年以来一直弱于季节性的态势。但反观出行需求对应的非房租服务CPI,却呈现出更积极的变化,7月非房租服务CPI环比1.1%,明显高于季节性(0.7%),创下近十年环比新高。其中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26.0%10.1%6.5%。在此背景下,整体服务CPI同比明显回升0.5个百分点至1.2%

五、上游持续补库存、煤价继续下行,整体PPI略低于预期

7PPI环比-0.2%,同比低基数下回升1pct-4.4%,低于市场预期(-4.1%),我们此前的PPI领先指标持续发挥较好的预测效果。拆分结构来看。1)石油化工产业链PPI贡献7月整体PPI环比0.2个百分点。受前期油价回升影响,7月石油开采(4.2%)、石油加工(0.2%)、等石化产业链PPI环比上涨。2)煤炭冶金产业链拖累整体PPI环比-0.3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2%)、黑色压延(-0.1%)、非金属矿物制品(-0.2%)环比继续下跌,尤其以最靠近上游的煤炭跌幅最大,显示迎峰度夏背景下能源保供强化,煤炭供给持续释放、上游持续补库形成的价格有利下跌。3)下游结构性产能过剩仍然存在,拖累整体PPI环比-0.1个百分点,但较6月拖累有所收窄。

六、供给因素驱动的CPI读数偏低、并不能掩盖需求较强恢复的事实,CPI同比8月或开启一轮回升过程。

PPI方面,国际油价和国内煤价回升或推动PPI三季度恢复加快。近期沙特等OPEC国家加码减产协议,加之全球服务消费恢复,原油供需格局仍是供给偏紧,国际油价仍有向上恢复空间。而国内煤炭供给最快释放的阶段逐步过去,夏季高温天气下煤价或有所回升,此外下游需求积极恢复,目前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或也将有所缓解,预计三季度PPI或加快恢复,这也是我们此前PPI领先指标指示的方向。我们仍维持全年PPI同比预测-2.8%附近的判断不变。

CPI方面,地产竣工拉动核心商品CPI、服务消费驱动核心服务CPI均出现积极改善,8月后CPI开启回升过程,我们维持2023年整体CPI同比0.5%的判断不变,8月之后CPI将逐步回升,无需因整体CPI读数偏低而过度解读为“需求不足导致通缩”的风险。

风险提示:食品供给超预期偏紧,能源供给超预期偏紧。

注: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2023年8月9日研究报告:《通缩的“悖论”与“强劲”的需求——通胀简析(23.07)》,证券分析师:屠强A0230521070002、王胜A0230511060001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