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下注中国”十大核心ETF最新解读(周报)

“下注中国”十大核心ETF本周收益率-2.99%,6月收益率1.19%,2023年收益率-1.16%。

截至6月21日,“下注中国”十大核心ETF本周收益率-2.99%,6月收益率1.19%,2023年收益率-1.16%。标普500ETF以18.49%涨幅,位居2023年以来收益率榜首;中概互联ETF以11.97%涨幅,位居6月收益率榜首;消费ETF本月涨幅3.18%,今年跌幅-9.87%。

1.标普500ETF

6月标普500指数盘中突破了4400点,截止6月21日标普500ETF(513500)本月上涨6.06%,今年以来上涨18.49%,年度涨幅在十大核心ETF排名第一。

标普500指数约占全球股市总市值的50%,占美国股市总市值的80%。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以大市值龙头股为主,从行业分布来看,成分股囊括了诸多领域,包括信息技术、医疗保健、金融、可选消费、工业等行业,其中信息技术、医疗保健、金融这三个行业占比加起来超六成。指数包含苹果、微软、亚马逊、伯克希尔、谷歌、联合健康、强生、埃克森美孚等顶流企业。

消息面上,美联储本月维持利率在5%~5.25%不变,这是连续10次加息之后的首次暂停。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6月21日)和周四(6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出席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和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听证会,并发表讲话。鲍威尔表示:

1.美联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加息。对于上周美联储的决定,鲍威尔再次反驳了将此描述为“暂停(pause)”的观点。我们没有使用这个词,我今天也不会在这里使用它。上周发布的《经济预测摘要(SEP)》中包含了到年底再加息两次的前景,这是经济表现如预期状况下(对政策)很好的猜测。

2.通胀已经降温,但仍有更多工作要做。自去年年中以来,通货膨胀有所缓和,尽管如此,压力仍然很高,将通胀率降至2%的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对于何时决定下一次加息,鲍威尔保持谨慎立场。他称,美联储将根据收到的数据进行评估并逐次会议进行决定,而不是根据预先设定的路线。目前还难以确认,怎样的利率水平有助于美联储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双重目标。我们一直在看到政策紧缩对经济中对利率最敏感部门的需求产生的影响。货币紧缩的全部效果需要时间才能实现,尤其是对通胀的影响。

随着美联储的加息行动即将结束,现在市场焦点在于美国经济。有机构押注美国经济软着陆,认为行情有望延续。高盛预计标普500指数有望挑战4500点,美国银行分析师苏布拉马尼指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数据显示,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实现超过20%的反弹后,再接下来的12个月内延续上涨势头的概率高达92%。

然而,美联储货币政策让华尔街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有所顾虑,市场正警惕美股上涨是流动性作用而非基本面发生逆转,担忧美国经济衰退正在潜伏。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厄拉姆表示,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大幅放缓,温和衰退是很可能发生的情形。对于市场而言,当行情过于集中于部分板块和个股时,往往也是不可持续且脆弱的。

2. 中概互联ETF

受国内经济增长和消费复苏偏弱、地缘政治风险、卖空交易活跃等因素影响,中概互联网板块持续承压,今年2月-5月中概互联ETF跌超20%。6月中概互联ETF开启反弹,截至6月21日,本月涨幅11.68%。

中概互联ETF跟踪的是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该指数选取海外交易所上市的30家中国互联网企业作为样本股,反映在海外交易所上市知名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机会。指数指数重点分布于互联网零售(占比48.7%)、互联网软件与服务(占比29.7%)等领域,包含了快手、美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等互联网龙头公司。

长期来看,中概互联网的行情取决于业绩。2022年以来,在收入增长承压的情况下,各公司主动开启降本增效,通过优化人员配置、精简非核心业务条线、削减广告营销投入等方式进行利润端优化。

2023Q1多数公司实现超预期业绩表现,2023Q2预期分化。从业绩实现与市场预期来看,2023Q1,收入端,除阿里外,主要互联网公司均实现了超出市场预期的收入表现,其中拼多多、贝壳收入超市场预期幅度最大,分别达15.7%10.8%;利润端,除腾讯外,主要互联网公司均实现较大幅度的超预期表现,进一步验证了互联网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健性。

中信证券展望2023Q2,基于2023Q1强劲的收入增长,市场对于拼多多、贝壳2023Q2的收入预期上调5.9%/2.3%;基于2023Q1利润端的大幅超预期表现,市场对于美团、快手的盈利预期有较大幅度上调,上调幅度达23.2%/223.9%。而受消费复苏偏弱、行业竞争、战略调整等因素影响,市场对阿里、京东的收入预期有一定程度下调,下调幅度达2.9%/2.3%。具体来看,中信证券认为:

由于国内互联网用户渗透逐渐充分,互联网公司业绩和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加深,受益于宏观经济的修复和消费大盘的回暖,叠加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互联网公司业绩修复具有较高确定性。根据彭博一致预期,2023Q2/Q3/Q4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累计收入有望同比增长11.5%/11.1%/11.9%。

尽管在宏观复苏及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各公司在业务上的投入或有增加。但随着业务增长和公司发展逐渐步入成熟期,运营效率的优化仍为各公司的重要战略,当前互联网公司更加注重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的平衡,在保持盈利稳健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投入。随着去年同期降本增效带来较高的利润基数,后续盈利能力的提升速度或将边际放缓。根据彭博一致预期,2023Q2/Q3/Q4主要互联网公司Non-GAAP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26.0%/13.9%/16.5%,Non-GAAP净利率约12.4%/13.3%/12.7%。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中美关系及交易性因素是压制互联网板块表现的关键,关注情绪面的边际改善以及各公司基本面的复苏拐点,关注低估值、竞争优势稳固、业绩改善趋势明显、现金流稳健的头部互联网公司。

3.消费ETF

截至6月21日,消费ETF今年以来跌幅9.87%,6月涨3.18%。

消费ETF成分股主要来自食品饮料板块,2022年12月以来,食品饮料板块呈现先涨后跌的形态。社会零售、通胀及其它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是推动后期板块下跌的主因。

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食品饮料板块连续上涨3个月,累计涨幅18.5%;2023年3月至5月期间,板块连续下跌,累计下跌12.38%。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期间,板块呈现先涨后跌的形态,期间板块累计上涨1.24%,后期下跌基本上抹去了前期的涨幅。具体来看:

2022年12月,防疫新政于12月17日正式出文,市场对于消费复苏给予较强的预期,当月板块上涨11.7%。

2023年1月,食品饮料板块上涨5.58%,延续上月趋势。当月,作为消费重要指征的白酒大幅上涨7.85%。

2月,食品饮料小幅上涨1.23%,其中白酒不涨不跌。白酒不涨不跌,体现了市场伫立观望的态度。

3月,食品饮料板块下跌1.48%,抹去部分前期涨幅。市场对于消费复苏的担忧加重,板块微幅下跌。

4月,通胀数据持续走低,放大了板块向下的势能。当月,食品饮料板块下跌5.85%,白酒、啤酒分别下跌6.92%、7.18%,酒水板块录得较大跌幅。

5月行情是4月行情的延续。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相较一季度普遍回落,经济修复的斜率放缓,基础消费增长较弱。

2000年以来,食品饮料板块经历过五次下跌:第一次自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历时10个月,跌幅61.8%;

第二次自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历时22个月,跌幅4.06%;

第三次自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历时8个月,跌幅23.97%;

第四次自2018年6月至2018年10月,历时4个月,跌幅28.13%;

第五次自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历时24个月,跌幅18.49%,本轮回调为第五次。

以历史数据为参照,中原证券认为本轮板块回调在时长和幅度两方面都基本调整到位。

2001年5月至2005年12月,食品饮料板块估值下跌-54.22%,之后的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板块估值向上反弹了282.15%,估值反弹的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下国内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放大了估值反弹的力度和幅度。

之后,2008年板块估值下跌-75.26%,2009年板块估值再次反弹,反弹幅度达到76.24%。

最近一次估值大幅反弹是在2020年,幅度达到155.30%,背景是疫情突然席卷全球,国内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以救助经济,因而本轮板块估值上升由货币所推动。

2021年至2023年板块估值再度下降,降幅达到45.4%。

食品饮料板块在历史上估值低点分别是:2002年5月,估值为20.31倍;2005年11月,估值为23.58倍;2008年10月,估值为22.29倍;2013年8月,估值为15.75倍;2018年10月,21.05倍;2022年10月,估值为26.65倍。截至2023年6月初板块估值为28.33倍,目前板块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进一步下探的空间不大。

中原证券表示对于消费不必过分悲观,但是短期来看压制消费的因素仍然存在。居民收入和社会就业决定社会消费的真实能力,在上述两个维度上我们面临较大的压力。中国居民的工资收入在GDP中占比偏低,是抑制消费的长期原因;新增社会岗位数量下降,就业供给缺口扩大,社会服务、房地产、传媒等民营企业集中的行业普遍性减员,当前的社会就业矛盾是造成消费趋弱的短期原因之一。此外,新生代一直是推动消费升级的主流人群,新生代所面临的就业难题将削弱该群体的消费能力,使得消费升级停滞。但是,较为乐观的方面是,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或有望长期下行,随着房贷压力缓解,居民的消费潜力将能够得以释放。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股票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