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骤停,代表:白宫不可理喻!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周五“无果而终”

缩短亚洲之旅,拜登:不会出现债务违约

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首席债务上限谈判代表、共和党众议员加勒特·格雷夫斯(Garret Graves)表示,国会两党与白宫就债务上限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目前需要“暂停”。

随后,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白宫官员证实了和共和党代表就债务上限问题的谈判陷入僵局的消息。

消息削弱了人们对可能很快达成协议以避免违约的乐观情绪,随后美股盘中突然跳水,由涨转跌。截至周五收盘,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跌0.33%,纳指跌0.24%,标普500指数跌0.14%。


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周五上午,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最高债务上限谈判代表与白宫代表举行的闭门会议开始后不久就突然离开。共和党众议员Garrett Graves说:“看,他们(白宫代表)就是不可理喻。”

共和党众议员格雷夫斯(garrett Graves)在当天长达一小时的会议结束后表示,众议院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之间仍存在分歧,现在的谈判“没有效率”,“是时候按下暂停键了”。格雷夫斯称,目前尚不清楚何时会恢复谈判。

他赞同美国共和党领袖、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的说法,即需要在改变美国政府赤字支出和债务迅速上升的“轨迹”方面取得进展。

白宫也证实了谈判陷入僵局的消息。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当地时间5月19日,白宫官员对媒体表示,双方仍有可能达成协议,但必须本着诚意进行谈判,并都能认识到双方均不会得到想要的一切,“两党在预算问题上存在真正的分歧,谈判将很困难,总统的团队正在努力争取一个合理的两党解决方案,以通过众议院和参议院”。

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表示,只有美国总统拜登和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能达成协议;是时候让白宫认真对待谈判了。

另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在首席谈判代表退出与拜登政府官员的谈判后称,“我们必须从白宫获得行动,我们还没有任何行动。”“我们明年不能再花更多的钱了。我们必须花比前一年更少的钱。”谈判停滞的消息使人们对可能很快达成协议的乐观情绪脱轨。

周五稍早,麦卡锡曾表示,他预计众议院将在下周审议债务上限协议,这是迄今他就债务谈判进展给出的最积极信号。

他周四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现在谈判情况“好了很多”,“我已经可以看到如何达成协议”。麦卡锡说,五位谈判代表仍在讨论减支规模,以及债务上限上调规模或取消债务上限的时间。他说,谈判一天进行2-3次,已经有了一个“结构”。麦卡锡还特别提到对总统派出的两位代表Shalanda Young和Steven Ricchetti有信心。

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五表示:

美联储坚定致力于实现2%的目标,未能实现将会造成更大的伤害。鉴于信贷条件收紧,利率可能不必上调得那么高;可能会继续看到供应冲击,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无论供应冲击如何,央行仍然负责维护价格稳定。

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为联邦政府设定、为履行已产生的支付义务而举债的最高额度。触及这条“红线”,意味着财政部借款授权用尽。美国今年1月19日已触及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财政部随后采取“非常规措施”避免债务违约。此前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多次警告,如果国会无法在6月之前再次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最早将于6月1日突破债务上限,导致债务违约。


缩短亚洲之旅 拜登:不会出现债务违约


美国白宫18日宣布,总统拜登将缩短亚洲行程,在结束七国集团峰会后将提前于21日返回美国,以便继续与国会领袖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举行会谈。

拜登当天与国会共和、民主两党4名领袖在白宫会晤约一小时,会后府院均公开释放积极信号,并责成专人持续磋商。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代替拜登访问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美联社称,拜登调整亚洲行程凸显债务上限谈判的紧迫性。

拜登此次出访日本正值美国国会两党为债务问题争论不休之际,美国国内对此颇有怨言。白宫18日表示,总统拜登将取消对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访问,在访问日本后直接返回美国,与国会就提高债务上限继续进行谈判。国务卿布林肯将代替拜登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

阿尔巴尼斯当地时间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鉴于拜登下周不再访澳,原定下周在悉尼举行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改在本周末在日本举行。

另一方面,美国会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18日宣布,尽管白宫和国会领导人之间没有就提高债务上限问题达成协议,参议院仍将按计划在下周进行为期7天的休会。舒默说,如果达成协议并需要参议员返回投票通过协商好的法案,他们将会在24小时前收到通知,然后按计划于5月30日返回参议院。

拜登还表示,他将在未来几天继续与国会领袖进行关于债务上限的讨论,直到达成协议。他预计将在当地时间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讨论该问题。拜登重申,美国不会出现债务违约。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