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各地财政表现与债务率变化如何?

本文来自:珮珊债券研究,作者:姜珮珊、张紫睿

受综合财力下滑影响,2022年31个地区债务率有所上升

投资要点:

多数省份GDP保持正增,但财政收入下滑明显,债务率整体增长。

2022年广东、江苏GDP总量稳居前二,福建、江西增速最高;多数地区财政收入下滑,仅海南、四川、陕西三地保持正增长。扣除留抵退税影响后,2022年多数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正增长,其中内蒙古、新疆、山西增幅最大,仅辽宁、重庆、海南、西藏、天津、广西、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结合财政支出来看2022年仅陕西、内蒙古、新疆、山西四地财政自给率同比正增,上海市虽然财政自给率降幅最大,但仍为自给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政府性基金收入缩减,主要由于土地市场景气度较低导致土地出让收入表现不佳。

受综合财力下滑影响,202231个地区债务率有所上升。与上一年度相比,2022年公开债务数据的31个省级行政区债务率全部有所上升,其中黑龙江债务率及其增幅均为第一,天津、新疆、贵州三地的债务率及增幅次之;将城投平台有息债务水平纳入考虑计算各地区广义债务率,2022年增幅最大的地区为黑龙江、天津、新疆,其中天津市2022年广义债务率为全国最高。

地级市债务负担普遍加重,东西部地区地市财政实力分化明显。

财政实力较强的地区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湖北、四川、福建多个地级市财政收入下滑幅度较大2022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均有多个地市地方政府综合财力达到千亿以上级别,黑龙江、西藏、宁夏有较多下辖地市财政总收入体量较小,财政收入百亿以下地区数量占比过半。从具体地市来看,2022财政收入总额前20地市多为省会城市,且多位于为东部沿海地区;相反,湖北、四川、福建多个地级市财政收入下滑幅度处于全国前列。

西部地区及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支失衡相对严重。黑龙江、云贵川、广西地区财政自给率较低的地级市在各省内占比较高,上述各省均有过半地区财政自给率在30%以下区间,财政收支失衡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具体地市来看,盘锦、威海、乌鲁木齐、长春、昆明等市财政自给率下滑较明显。

西部地区债务负担加重,另需关注湖南及江苏部分地市从债务率变动情况来看,2022年新疆、福建、广东、辽宁各有6个地市债务率增长100%以上,风险较为集中;另外湖北、四川、陕西、甘肃、西藏均有多个地市债务率增长在50%以上。从各省下辖地级市广义债务率同比减增情况来看,2022年需要关注隐性债务风险的省份包括新疆、江苏、陕西、辽宁、湖南省,以上地区下辖地级市中有5个以上的广义债务率增长大于100%

总体来看,2022年各地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债务风险防范仍为地方政府工作重点。各地政府化债态度坚决,且部分地区化债工作已经取得明显进展,或将积极作用于市场预期,但部分地方债务积累已久,城投平台债务率较高,整体债务化解进度、信用风险情况仍需继续跟踪。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不完全,各口径数据存在偏差。


1.多数省份财政收入削减,债务负担加重


1.1 多数省份GDP保持正增,但财政收入下滑明显 

2022年广东、江苏GDP总量稳居前二,福建、江西增速最高2022年公开发布GDP数据的31省市自治区中多数地区保持正增长,仅吉林、上海两地GDP规模同比下降1.90%0.20%;福建、江西GDP同比增速达到4.70%,并列第一;此外湖南、甘肃、山西、湖北、陕西、云南、内蒙古、宁夏等地增幅均在4.0%以上,为第二梯队。从GDP规模来看,广东、江苏分列前二,GDP规模突破十万亿,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次之,GDP总量达到五万亿元以上;宁夏、青海、西藏GDP总量相对较低,分别为5069.57亿元、3610.07亿元、2132.64亿元。

多数地区财政收入下滑,仅海南、四川、陕西三地保持正增长。2022年多数地区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有所下滑,仅海南、四川、陕西分别增长4.79%4.59%3.34%;山西、广西、云南、吉林、浙江降幅控制在5%-10%之间,财政下滑幅度相对可控;黑龙江省财力下滑情况最严重,2022年综合财力仅1478.70亿元,相较2021年的5405.57亿元大幅缩减;此外江西、湖北、新疆三地综合财力降幅过半,河北、内蒙古、湖南、天津、贵州、河南降幅超过40%,地方政府财政实力边际削弱。

从财政各分项来看,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普遍正增,但财政自给率有所下降。扣除留抵退税影响后,2022年多数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正增长,其中内蒙古、新疆、山西增幅最大,增速分别为27%26.7%21.8%;陕西、宁夏、江西次之,增幅分别为19.32%13.70%10.60%;辽宁、重庆、海南、西藏、天津、广西、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其中吉林省下滑幅度最大,降幅达到16.50%。结合财政支出来看,2022年仅陕西、内蒙古、新疆、山西四地财政自给率同比正增,其余省市收支情况均弱于上一年度,其中上海市虽然财政自给率降幅最大,由92%下降至81%,但仍为自给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

政府性基金收入缩减,主要由于土地市场景气度较低导致土地出让收入表现不佳。2022年土地市场景气度欠佳,多数地区土地出让收入降幅明显,导致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滑,仅海南、上海两地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19%7%,土地出让收入增长31%8%;宁夏、安徽、新疆、浙江省、贵州、江苏、湖南、北京、陕西、内蒙古等地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趋势相对可控,降幅控制在20%以下;天津、吉林、黑龙江、辽宁、青海缩减过半,降幅分别为62%61%59%56%54%

1.2债务率整体增长

受综合财力下滑影响,202231个地区债务率有所上升。与上一年度相比,2022年公开债务数据的31个省级行政区政府债务率全部有所上升,其中黑龙江债务率由2021年的120.89%陡增至2022年的493.06%,债务率及其增幅均为第一;天津、新疆、贵州三地的债务率增幅次之,债务率也在2022年分列2-4位;此外,河南、湖北、内蒙古、河北、湖南、江西债务率增长也处于较高水平;内蒙古、西藏、河北、重庆、湖南、河南、湖北、江西债务率高于200%

将城投平台有息债务水平纳入考虑计算各地区广义债务率,2022年增幅最大的地区为黑龙江、天津、新疆,其中天津市2022年广义债务率为全国最高,达到983.73%;此外,重庆市2022年广义债务率达到703.85%,为全国第二,贵州、黑龙江、西藏、新疆、湖南、湖北、江西广义债务率水平高于500%,湖北、贵州、湖南、江西、河南广义债务率增速较快。


2.各地级市财政债务表现如何


我们统计了2022年财政数据公开比较完善的239个地级市,观察各省内地级市2022年财政与债务的分布情况,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较,筛选出了值得关注的具体地级市。

2.1各地市财政实力分化明显,四川、福建地市财力下滑较多

财政实力较强的地级市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黑龙江及西部地区财政实力较弱。从地级市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来看各省内部结构,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均有多个地市综合财力达到千亿以上级别,其中江苏、浙江、山东财政总收入在500亿元以上的地区分布达到100%88%86%。另外,除广东潮州财政总收入在百亿以下,其余三省均无财政规模较小的地市。黑龙江、西藏、宁夏有较多下辖地市财政总收入体量较小,财政收入百亿以下地区数量占比过半。边际变化来看,福建、湖北、四川、广东所辖财政大幅下滑的地市较多。

从具体地市来看,2022财政收入总额前20地市多为省会城市。2022年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前二地市分别为深圳、杭州两地,分别实现财政收入7207.20 亿元、7055.83亿元,大幅领先排名第三的成都的5252.41亿元;其次广州、苏州、宁波三地财政收入在4000亿元以上。从同比减增情况来看,综合财力排名前20个地级市中合肥及杭州增速最高,分别为25%14%,其次台州、成都也保持正增长,其余地市财政总额均同比有所下滑。

从降幅排名来看,湖北、四川、福建多个地级市财政收入下滑幅度较大。2022年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下滑幅度最大的地区为迪庆、阿坝、铁岭,同比降幅分别达到88%87%82%;其次为恩施、湛江、南充、凉山,降幅分别为75%71%66%65%;此外,十堰、三明、荆州、咸宁、南平、龙岩降幅超过55%2022年地方政府综合财力下滑幅度前20的地级市相对集中于湖北、四川与福建三地,阿坝、南充、凉山、雅安四地属于四川省,且均为省内经济发达程度一般的地区;三明、南平、龙岩、宁德、莆田五地属于福建省;恩施、十堰、咸宁、荆州为湖北省经济体量较小的地区。

2.2财政自给率较高的地市集中于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及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支失衡相对严重。黑龙江、云贵川、广西地区财政自给率较低的地级市在各省内占比较高,上述各省均有过半地区财政自给率在30%以下区间,财政收支失衡的现象较为严重;此外江西虽然低于30%的地市仅抚州一处,但其余8个地市财政自给率均集中在50%以下区间,整体来看收不抵支的现象依然明显。从同比情况来看,浙江、辽宁、山东三省财政自给率降幅高于10%的地市在3处以上;海南、云南、福建、甘肃、广东、黑龙江、吉林、江苏、新疆均有地市降幅超过10%,其余省份虽然有多个下辖地市财政自给率下降,但降幅相对可控。

从具体地级市的情况来看,2022年江苏、浙江、广东及山东多个地市财政自给率位居全国前二十,杭州市财政自给率最高,达到99.29%,其次苏州、东莞、榆林、南京财政自给率水平在85%以上,鄂尔多斯、常州、无锡、济南、克拉玛依、厦门、深圳财政自给率高于80%

与上一年度相比,财政自给率下滑幅度最大的地市为盘锦市,由2021年的80.72%下滑至2022年的56.55%,主要由于政府性基金收入骤降73%,给当地财政带来较大拖累,其次威海、乌鲁木齐、长春、昆明、东营、三亚下滑幅度分别为-22%-21%-16.78%-15.72%-15.1%-15.07%,其余地市降幅在10%-15%之间。

2.3西部地区债务风险上升明显,另需关注湖南与江苏部分地市

2022年西部地区债务负担明显加重,另外新疆、江苏、陕西、辽宁、湖南多个地市债务情况需关注。从债务率变动情况来看2022年新疆、福建、广东、辽宁各有6个地市债务率增长100%以上,风险较为集中;另外湖北、四川、陕西、甘肃、西藏均有多个地市债务率增长在50%以上。从各省下辖地级市广义债务率同比减增情况来看2022年需要关注隐性债务风险的省份包括新疆、江苏、陕西、辽宁、湖南省,以上地区下辖地级市中有5个以上的广义债务率增长大于100%,其中新疆地级市债务风险上升最为明显,7个地级市广义债务率增幅超过100%

具体到地市来看 ,2022年地级市债务率攀升主要因为综合财力削弱。2022年债务率增幅较大的地市中,哈尔滨、湛江、南充、龙岩四地2021年的财政规模基数在500亿元以上,其中湛江市、南充市的降幅规模超过500亿元,其余多为财政体量本身较小的西部地区地级市,由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基数较小,财政收入缩减带来的债务率加重比较明显。广义债务率增幅前20的地级市中,同样多数财政收入基数较小,仅乌鲁木齐、哈尔滨、泰州、镇江、岳阳、西安2021年的财政收入基数高于500亿元,隐性债务规模或对广义债务率形成拖累。

总体来看,2022年各地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债务风险防范仍为地方政府工作重点。24个省级行政区在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再次提及地方隐性债务化解工作,与2022年相比多数地区表述进一步细化。据各省政府预决算报告草案显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仍是2023年政府工作重中之重,江苏、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陕西、江西、重庆、辽宁、山西、内蒙古、天津、黑龙江、西藏等15个地区强调要“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并强调化解举措要稳妥、有序;此外,针对部分地区此前可能存在的“变相举债”问题,河南、安徽、内蒙古等地在报告中额外强调要严查、禁止此类行为,从具体措辞来看,河南省态度最为明确,提出要“完善问责闭环管理和集中公开机制,严肃查处变相举债、虚假化债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形成震慑效应”。对于违法违规举债现象,部分地区宣布将健全违法违规举债问责机制,有助于真正做到政府债务的公开、透明、可追溯。在城投平台风险控制上,陕西多地明确指出要“切实防范平台债务风险向政府传导”整体来看,各地政府防范隐债风险决心不减,并将着力提升具体措施效力。

内蒙古、贵州明确提出将实行债务置换举措。20231月,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新华社访谈中提出,将会“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督促金融机构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有序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推动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率负担”,我们认为这透露出政策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举措的积极态度。2022年预算报告中,内蒙古就曾提出将“聚焦基层政府债务负担重、化解难问题,在压实地方责任、年度任务的同时,自治区政府采取清零一批、置换一批、贴息一批、划转一批举措”,在2023年预算报告中,内蒙古再次强调将“开展政府债务化险渡峰行动,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举措帮助基层化债”;贵州省则表示将“争取高风险建制市县降低债务风险试点等政策支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

整体来看,各地政府化债态度坚决,且部分地区化债工作已经取得明显进展,或将积极作用于市场预期,但部分地方债务积累已久,城投平台债务率较高,整体债务化解进度、信用风险情况仍需继续跟踪。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不完全,各口径数据存在偏差。


注:本文来自海通证券发布的《2022年各地财政表现与债务率变化如何?——财政系列研究之四

报告分析师:姜珮珊、张紫睿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