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还将疯狂多久?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君临,作者:君临研究中心

终结小盘股行情的,不在于小盘股本身,而在于经济大盘的复苏。

最近一个月,科技股的概念炒作越来越炽热。

每周都有新的热点,比如这周的绿电概念,HJT、TOPCon、钙钛矿、薄膜电池,概念横飞。

上周有Chiplet芯片封装,市场从上游的IP授权、EDA软件,到中游的芯片测试设备,下游的封装代工、IC封装基板。

一个都不放过,沾边就飞。

上个月有人形机器人,自从马斯克嘴炮要搞人形机器人之后,图纸还没画好,A股的减速器企业就全部涨疯了。

绿的谐波、中大力德、双环传动,涨的人眼红心跳。

表面上来看,这些概念股都是由事件驱动的。

比如这周的光伏绿电行业,主要是被历史性的高温天气给带火了,天气太热就要开空调,电力需求自然就上去了嘛。

上周的Chiplet芯片封装,是受美国芯片法案的刺激,高端设备被制裁,就要尝试从新技术路线上去突破嘛。

逻辑都对。

但又不仅仅这么简单,背后其实有着更复杂的玄机。


1


近一个月,光伏行业无疑是涨势最好的领头羊板块。

但光伏板块中,并不是所有个股都涨得好的,内部分化其实非常严重。

举例来说,最近一个月,东财光伏设备指数上涨了16%,但行业市值前三的龙头: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阳光电源,涨幅分别为1.5%、-4.5%、11.28%,全部跑输指数。

虽然隆基绿能、阳光电源获得了正收益,但今年至今的收益率分别为-1.19%、-7.98%,同样都是负数。

二线龙头中,大全能源、福斯特、福莱特等千亿级别的企业,股价同样不佳。

涨得好的,主要是两类企业:

第一类,是处于行业下游,历史毛利率较低的板块。

比如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爱旭股份、中信博等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从事组件代工、电池片、光伏支架等业务,技术门槛低,毛利率通常只有10%左右,向来赚的都是辛苦钱。

随着海外加息,上游资源板块的价格回落,下游行业是有利润率修复的预期的。

该板块的上涨,反映的正是这种预期。

第二类,小市值的概念股。

以东财的光伏设备板块为例,47只个股——

市值前10的个股里,最近一个月涨幅超过指数平均16%的,只有晶科能源1只。

而在市值最小的10只个股里,超过指数涨幅的有8只!

对比差异,实在是太鲜明。

让我们这些信仰价值投资的老股民,情何以堪……

事实上,这种小市值狂欢的盛宴,不仅仅是光伏板块存在,在整个A股都是成立的。

整个7-8月,大盘股基本涨不动,要么滞涨,要么调整,但小盘股却是肆意飞扬,群魔乱舞。

主要原因在于,大盘股的上涨,要靠业绩。

但现阶段,业绩一般的金融地产和消费股,资金回避,业绩好的新能源龙头,估值又太高,机构资金也不敢进了。

左右为难之下,小盘股成了资金的突围方向。

其实小盘股也没啥业绩,纯粹是炒概念和预期为主。

什么钙钛矿、Chiplet芯片,要业绩落地都是两三年之后的事了。

那时候,股价早已坐了几轮过山车,行业形势天翻地覆,谁还记得曾经的海誓山盟?

那么,又是什么神秘力量在暗暗撑起了这波小市值行情?


2


复盘历史,A股曾经有过三波典型的小市值行情。

第一波是2010年Q1至Q3,历时三个季度,期间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超额收益高达40%。

当时的基本面特点是:经济衰退,政策放水;

智能手机行业开始兴起,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达到 93%,2010 年Q3中国手机产量同比增速在 30%左右,申万电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 374.18%。

第二波是2013年2月至10月,同样历时三个季度,期间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超额收益高达23%。

当时的基本面,同样是经济衰退,大盘指数逐级下行,跌幅高达12%,但政策端其实没有明显的放水。

当时炒作的主要是移动互联网概念,游戏、影视等TMT板块是最热门的标的。

大量资金从传统行业流出,涌向小市值的科技股,将它们的估值推升至不可思议的位置。

第三波是2021年3月至12月,同样历时三个季度,期间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超额收益高达30%。

没错,去年A股经历的正是一轮标准的小盘股盛宴。

年初,白酒、医药、互联网等大盘龙头高位崩塌,此后新能源、有色化工等周期板块兴起,一直涨到年底才结束。

背后的基本面核心就两点:

第一,受疫情影响,以内需为驱动的大盘股整体低迷;

第二,受海外通胀支撑,资源板块业绩炸裂,有色和化工全行业当年的归母净利增速分别高达176.56%、142.56%。

————

总结来看,基本面核心就两点:

第一,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大盘股业绩低迷,资金流出。

大盘股主要是机构资金在买,大环境不好,行业龙头受影响比较大,尤其是金融地产和消费行业。

即使是赛道股,光伏、汽车这些热门行业,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也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第二,流出的资金涌向新兴产业,当龙头的估值见顶,便击鼓传花,炒作越来越虚的新概念。

炒作通常是由实向虚的。

先从业绩好的龙头炒起,当龙头的估值高到一定程度,涨不动了,资金就会向市值较小、概念越来越飘忽的标的转移。

以上是基本面,下面讲讲资金面。

一般来说,基本面决定了风格特点,资金面决定了行情高度。

上面的三轮行情,除了2010年的四万亿大放水以外,另外两轮小盘股行情其实都没有政策放水,所以更多赚的是结构性行情的钱。

因此,政策放水固然好,水涨船高,有机会酝酿一轮大级别的行情;

即使没有大放水,小盘股行情也会出现,只是高度不同。

当然,每一轮行情由于增量资金不同,也会有些个体差异。

比如去年和今年。

去年是量化私募火爆的一年,核心产品是中证500增强指数,这个指数的市值中位数是200亿元左右。

今年7月22日,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市,市值中位数是100亿元左右,跟7月中下旬以来的小盘股行情密切相关。


3


这轮小盘股盛宴还将持续多久呢?

参考历史经验,从算命的角度,可能还会持续2-5个月,到四季度才会结束。

今年的行情,其实是去年行情的延续,不过更为极致。

去年下半年还有周期股、新能源、医美、CXO等多个赛道并驾齐驱。

今年下半年大部分都散了,只剩下新能源一根独苗。

因此从交易拥挤度来看,现在的A股已经是处在一个极致的状态。

甚至从历史来看,如此多的资金拥挤在新能源一个赛道里,都是罕见的。

这种情况下,小盘股鸡犬升天就是必然。

市场已经不需要什么逻辑,今天有人发明一个概念,明天概念股就会纷纷暴涨。

但历史又是周期循环的。

2016-2017年是上证50大盘股的天下,2018-2020年是沪深300中盘股领涨,2021-2022则是小盘股的狂欢。

这背后,则是金融地产--消费医药--科技周期的轮转。

市场风格的转变,终究是看相对业绩表现的。

终结小盘股行情的,不在于小盘股本身,而在于经济大盘的复苏。

当经济回暖,百业复苏的时候,资金自然会从小盘概念股中撤出,流向业绩向上、估值又低的行业龙头。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