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稳增长的下半场——提高乘数,扩大需求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作家:赵建

提高货币乘数,需要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

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中国开始采取大力度的稳增长政策。由于今年3月份受到疫情反复的干扰,供给冲击的影响变大,而这又进一步压制了需求和预期,导致去年开始的“三重压力”变得更加严重。进入6月份,疫情有所缓和,稳增长力度也不断加大,尤其是在畅通供应链方面,基本上修复了供给层面的扭曲和断裂整个经济开始从“动态探底”,逐渐转向“层层筑底”,“三重压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尤其是代表外循环的净出口,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着异常强劲的态势可以说这一次前所未有的稳增长攻坚战,开始进入了下半场。

如果说这次稳增长攻坚战的上半场,是以应对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为主,那么下半场应该将重点转换到解决“需求收缩”的问题上。正如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的,“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我们看到,上半年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所采取的措施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但是从历次稳增长周期的经验来看,经济要想真正的稳住,使经济从下行区间转入增长区间,一个关键的举措是要把乘数打起来——货币政策要提高货币乘数,让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投放创造更多的广义货币;财政政策要提高投资乘数,让一单位的基建投资创造更多的GDP和就业。如果乘数打不起来,只靠央行和财政部门等政策当局“孤军奋战”,稳增长就发挥不出大国经济的杠杆效应,内生的有效需求就很难激发。因此下半年稳增长着力的重点,或者稳增长攻坚战的下半场,是要把重点放到提高乘数、扩大需求上。

提高货币乘数,需要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前者涉及到的是银行的风险偏好,愿意将信贷资源向中小民企倾斜。后者涉及到的是银行的风控能力和资本充足率,一个对中小企业客户风险认知不够和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是很难扩大信贷投放的。提高投资乘数,则是要选好投资项目,将有效的财政资源投放到产业链有纵深,能为市场创造更多订单和激发需求的项目上。如果说货币乘数的提高需要的是“银行家精神”,那么投资乘数的提高需要的则是“企业家精神”

所以归根到底,在当前如此复杂严峻的形势下,稳增长攻坚战应该建立“统战思维”,充分挖掘大国经济的规模和韧性优势,统一一切可以统一的稳增长力量,从以政府和政策为主导,转到以市场主体和内生力量为主导,在微观基础上形成“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积极局面。只有这样,宝贵的政策资源才能被有效利用,才能真正转化为持续扩大的有效需求。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